導讀:榮祿和慈禧太后,年齡相仿,性情相投,他們是一生的情人,也是一生心心相印的知心愛人。可以說,同治年間是榮祿一生中最為榮幸和榮耀的日子,也是他一生中最為幸福的歲月。在大臣的眼中,榮祿年輕有為,仕途通達,扶搖直上。同治三年(1864年),慈禧太后任命榮祿為神機營全營翼長,統管這支裝備精良、戰鬥力最強的禁衛軍,時年,榮祿年僅29歲。不久,他奉旨以五品京堂用,統領神機營官兵奔赴山東...
慈禧太后48歲懷孕及打胎幕後細節:慈禧出軌真相!
關於慈禧太后的野史在中國歷史上最多,畢竟離我們的年代不是很遠。所以總是傳出很多讓人迷惑的事。這篇文章裡筆者專門為廣大博友揭秘慈禧太后48歲「懷孕」是真是假的幕後細節。 據說,由於有努爾哈赤的"祖訓",清朝後宮太監的人數比明朝少了許多,最多時也不過3600人,民間所謂"夠不夠,三千六"就是這意思,而明朝多時過萬。清宮實際使用人數還低於此數,有記錄的乾隆朝太監近3000人,嘉慶朝2638人...
揭秘:慈禧慘敗給八國聯軍背後不為人知的內幕
清軍與八國聯軍,11.3萬人對2萬人的較量,北京地區的戰爭僅僅打了56天就全線潰敗。 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軍隊與外國列強軍隊的作戰,幾乎逢戰必敗。每一次戰敗都使得國家利益進一步喪失,民族災難進一步深重。清政府也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國家將無存於天下。在他們看來,軍事上的失利是由於武裝力量不強大導致的。於是,在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下決心花大投入建立一支新式軍隊。這支軍隊還真...
守寡時的慈禧私生活是什麼樣子? 慈禧後宮秘史
慈禧太后二十六歲便開始守寡,處境可謂淒慘,年輕貌美的她必然耐不住寂寞,也有與平常人一樣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尤其是作為掌握國家權力的老佛爺,她的私生活有什麼秘密呢? 慈禧太后(1835~1908年),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安徽寧池廣太道惠征之女。她執晚清政權五十年,其間發生的許多大事可謂路人皆知,慈禧在我們的印象中不外一個賣國者、陰謀家,狠毒而冰冷。但作為一個凡人來說,慈禧也...
老年慈禧太后如何過年?與眾人做素餡煮餑餑
清朝末年,雖然政權瀕臨滅亡,宮廷裡卻依然過著奢侈享樂的生活。1901年除夕臨近,過了臘月二十三祭灶,內務府便傳知各宮總管封印準備過年事宜,由內務府奏明太后,得旨按宮中舊例後,便傳告各府第福晉、命婦、格格,及一二品大員的女兒於臘月二十五進宮過年。 命眾格格做針線活 這天上午8時,太后升堂入座後,第一撥由格格朝見。眾格格魚貫而入,向太后行禮畢,分別侍立太后左右。太后對她們說些...
兩宮太后謎案:慈安太后與慈禧太后有什麼關係?
慈禧和慈安都是咸豐的妃子,而慈安是皇后,慈禧是太子的母親。咸豐死後,她們倆都被尊為皇太后。慈禧為西太后,慈安 為東太后,她們倆是咸豐的正室與側室的關係。 一段清末史,留下了「兩宮太后」之間諸多的疑案。由於最終清末政壇「女主」慈禧當權,西太后慈禧和正宮太后慈安的關係,便被前者搗成了一潭渾水,使後人難於從中看出真相。在這段其實清晰而被搗成的「渾水」中,後人至少可以得出兩個結...
震驚:慈禧陵墓裡到底暗藏什麼不可告人秘密?
在北京以東125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境內地勢寬敞,河流環繞,是一塊難得的「風水 」寶地。那裡長眠著包括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等五個大清皇帝在內的161位帝、後、妃及皇子公主們,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帝王、后妃陵墓建築群。大清王朝家族為什麼把壽宮選在這個遠離京城的地方呢?據說,這跟順治皇帝有關。當年喜愛行圍打獵的順治皇帝來到這裡,即刻被這一片靈山秀水所震撼,當即傳旨「...
[多圖]會說八門外語的慈禧女翻譯:裕德齡
上世紀初,精通八國外語的駐法公使的女兒,漂亮、聰慧的德齡公主,走進了充滿神秘、詭異又異常險惡的皇宮。
裕德齡父親:裕庚
1895年,裕庚被清廷任命為出使日本的特命全權大臣,德齡全家人隨父親到日本東京赴任,在那裡度過了三年時光。裕庚在日任滿返國後,又前往巴黎出任駐法使臣。這6年的國外生活,使德齡這樣一個東方女子開闊了視野。
裕德...
慈安簡介:慈安是誰?比慈禧更為厲害的角色
同治八年(1869)八月,他借到江南置辦龍衣的機會,足足地招搖了一把。一路上,他大張龍旗,浩浩蕩蕩,沿途大肆索要給養,甚至召訓地方官。自恃有慈禧這個強硬的靠山,置滿朝文武於不顧,特別是將「太監不得出宮」的鐵律忘得一乾二淨。結果山東巡撫丁寶楨一上奏,雖然慈禧有意袒護,但慈安「立命誅之」。朝野上下,無不拍手稱快。慈禧再心疼,也不敢公然對抗理直氣壯的大當家,更不敢對抗煌煌之祖訓。小...
[圖文]光緒慈禧相繼去世:美國對華態度為何轉向曖昧
光緒之死,為世紀謎案。清朝政府當時不但將慈禧、光緒之死及時通報國內臣民,同時照會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列強,目的就是要消除中外對光緒死因的懷疑和猜測,爭取新皇帝早日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而美國政府雖然對光緒是否正常病逝表示懷疑,但從自身利益出發以及受外交關係的制約,並無意追究光緒死因,更關心清朝政局的穩定和中國未來的政治走向。光緒死因問題,儘管眾說紛紜,但在國家清史纂修工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