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一回,就點明亂自上起,而罪魁禍首就是十常侍,從漢桓帝時代的曹節,到勾結張角的封諝,到把持朝政的趙忠、張讓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漢靈帝時期更加囂張跋扈,這些人互相勾結,排除異己,只要和自己意見不合,就找機會將對方驅逐或誅殺。對一些剿滅黃巾有功的大臣,趙忠、張讓等人也毫不客氣,只要沒有上交保護費,一律罷免官職。就算是皇甫嵩、朱雋等一方諸侯不交錢,也照樣罷他...
宋美齡往蔣介石棺材放了哪四本書?解密蔣介石葬禮
當年,她發動「夫人外交」攻勢,以她攝人心魄的風姿和演講,迷倒了不知多少美國人,為處於艱難抗戰中的中國爭取到了寶貴的援助。來華參戰的美國軍人,凡是見過第一夫人的,無不為之傾倒。在華的美國軍人,無論是陳納德天上的飛虎隊,還是史迪威印緬戰場上的陸軍別動隊,均堪稱是全美國二戰中最勇敢、戰績最顯赫的軍人,由於歐美特有的崇拜夫人的傳統,所以這種勇敢和戰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跟宋美齡不...
清朝宮廷后妃 皇子 皇女 太監 宮女品級名稱
皇宮之內,各個地方都存在著許多的規矩,並且人員都有品級、職位的高低之分。那麼,這些品級是怎麼分的?后妃的品級是怎樣的?皇子公主們的又是怎樣?太監和宮女,哪個職位是最厲害的? 一、清朝后妃級名稱及人員安排 1、皇后1人 2、皇貴妃1人(皇后在世的話不設皇貴妃) 3、貴妃2人 4、妃4人 5、嬪6人 6、貴人無定數 7、常在無定數 8、答應無定數 二、清朝皇子品級及稱號 ...
揭秘百萬投降日軍武器哪去了?國軍拿到其中多數
過去,我們只知道進入東北蘇聯受降區的部分八路軍「收繳」了部分關東軍武器,駐地蘇軍後來也曾劃撥了部分裝備。這部分戰備占投降日軍裝備總量的比例有多大?大部分武器裝備了誰?
這部分史實在一些「資料」中有談到,現摘要如下:
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負責中國大陸、台灣及越南北緯十六度以北地區的受降工作。此範圍內,投降日軍合計114.5萬人。
至1946年4月,收繳日軍步騎槍68.6萬支、...
淺談袁術和孫家三代世交:孫吳崛起離不開袁術
只讀小說的看客對於袁術和孫家世代交好的說法顯然無法認同。在三國演義體系中,袁術先借兵糧問題與堅掣肘,後待策甚傲,並用兵馬換傳國玉璽,在建號「仲氏」後又互相叫罵,終至兵戎相見。 而史實中,以上事件半數為虛構,半數為兩家友誼中的小小波瀾而已。初,堅討董卓時與術魯陽相會,因為自己實力太小,投為袁術手下,「術表堅行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而演義中所說的祖茂之死的一敗,並非袁術...
蔣介石眼中唯一能跟孫中山相提並論的奇人是誰?
民國奇人張靜江為何被稱為「現代呂不韋」 在民國史上,有這麼一位功高蓋世、人送外號「現代呂不韋」的奇人:不僅是二十世紀初江浙財團的四大亨之一(其一生在商場創造了現代中國的許多「第一」:第一個創辦證券交易所,第一個創辦西湖博覽會……)而且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孫中山稱他為「革命聖人」,「中華第一奇人」;蔣介石稱他為「革命導師」,陳果夫稱他為「黨國理財第一人」;毛澤東稱他是「...
十常侍專權的內幕:宦官專權是皇帝拿來對抗文官
我國歷史上宦官專權最嚴重的三個朝代是東漢、唐朝和明朝。為什麼?宦官專權的朝廷格局是大臣權重,皇帝權輕。皇帝需要利用宦官來打壓朝臣。 東漢光武帝吸取了王莽篡漢的教訓,不在朝廷設置上不在設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是設置了司徒、司馬、司空,減輕了三公的權威。而且黃門侍郎不在使用士大夫子弟,而是全部使用宦官,導致宦官有機會參與朝政。還有一股勢力,那就是外戚。光武帝的皇后是陰...
古代廁所趣談 古人上廁所竟然還需要「更衣」
古代廁所趣談:很早以前的有錢人家,上廁所是要換衣服的。南朝的首富石崇家的廁所修得富麗堂皇,一般都有十多個身著艷麗服裝的婢女準備好了甲煎粉、沉香汁、新衣服等站在門口迎候。家中來了客人,看見這種光景,都不好意思去。王大將軍不管這許多,脫了身上的衣服進廁所,大便之後,穿著婢女準備好的新衣服出來,神情中充滿驕傲。從這一細節也不難看出,為什麼古人會把上廁所稱為「更衣」。 當然,...
揭秘:蔣介石為何在七七事變後下決心全面抗戰?
導讀:8月4日,蔣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決心抗日的緣由:「平津既陷,人民荼毒至此,雖欲不戰,亦不可得,否則,國內必起分崩之禍。與其國內分崩,不如抗倭作戰。」 中方決策層:日本無意全面侵華,故有可能用強硬立場逼退其野心 「七七事變」最初,只是日軍在華北所製造的一次不大不小的軍事摩擦。但這場摩擦,最終卻演變成了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那麼,其具體演變脈絡,究竟是怎樣的呢? 先來看...
袁世凱臨終為何沒讓兒子當總統?袁世凱兒子結局
導讀:1916年6月6日,一個驚人的消息迅速傳遍北京城: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已於當日上午10時許因尿毒症不治而亡。袁世凱病逝後,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張鎮芳四人立即打開金匱石屋,找到了袁世凱生前留下的中華民國大總統繼承者提名名單,只見名單上有袁世凱生前親筆寫著的三個人名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按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前任大總統所推薦的三人,將作為大總統的候選人,從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