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 | 陽光歷史

 



人面桃花的意思 人面桃花並非形容女人美麗

 人面桃花的意思 人面桃花並非形容女人美麗
說起「人面桃花」,恐怕只要是讀書人大都知道這個成語典故。古代有許多的詩詞中都使用過這個成語。譬如北宋詞人柳永的《滿朝歡》:「人面桃花,未知何處,但掩朱扉悄悄。盡日佇立無言,贏得淒涼懷抱。」再如南宋詩人范成大《滿江紅》:「天氣新晴,尋昨夢,池塘春早。雨過湔裙,水上柳絲風裊。卻憶去年今日,桃花人面依前好。」當然,人們最為熟知的應該是唐朝詩人崔護的那首《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



緣木求魚的主人公是誰?緣木求魚的故事和意思

 緣木求魚的主人公是誰?緣木求魚的故事和意思
  緣木:爬樹。爬到樹上去找魚。用那樣的辦法來追求那樣的目的,就像爬到樹上去找魚一樣。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不可能達到目的。故事源自戰國的孟子。  成語出處和典故  《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故事介紹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  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於口與?輕暖不足於體與?抑為采色1不足視於目與?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2不...



成語故事坐懷不亂 柳下惠是真君子還是偽小人?

 成語故事坐懷不亂 柳下惠是真君子還是偽小人?
  坐懷不亂的典故:坐懷不亂相傳是講述的柳下惠不為女色所動的事,在古代更是被奉為儒家的經典之一,坐懷不亂到底說了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按中國的傳統,男女之事,算是「不文」,是不可以公開談論的,「四大聖人」之一的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去流傳了千年,雖坐懷沒亂,但畢竟涉及的是男女之事,是不便於放到檯面上來說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流傳如此之久呢?而且隨著柳氏家譜在安徽的發...



三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 誰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 誰賠了夫人又折兵?
  東漢末年孫權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雲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玄,喬玄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成語典故  (出自《三國演義》,並非正史)  東漢末年孫權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雲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玄,喬玄說動吳...



成語有鳳來儀的主人公是誰?有鳳來儀是什麼意思

 成語有鳳來儀的主人公是誰?有鳳來儀是什麼意思
  成語有鳳來儀的主人公是誰?有鳳來儀是什麼意思  有鳳來儀,中國漢語成語。鳳: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儀:儀容。古時吉祥的徵兆。出自《尚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有觀點認為《有鳳來儀》引自《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朋與鳳通假。《有鳳來儀》《鳳儀亭》都是針對女性的。前者指元春探親,一展鳳的風采。後者指貂蟬不守閨訓,亂了人常。有鳳來儀,指有鳳凰來配合某個事物。...



打草驚蛇的典故 成語故事打草驚蛇的主人公是誰

 打草驚蛇的典故 成語故事打草驚蛇的主人公是誰
  打草驚蛇的典故:南唐時候,當塗縣(現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的一個縣)的縣令叫王魯。這個縣令貪得無厭,財迷心竅,見錢眼開,只要是有錢、有利可圖,他就可以不顧是非曲直,顛倒黑白。在他做當塗縣令的任上,干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壞事。  常言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這王魯屬下的那些大小官吏,見上司貪贓枉法,便也一個個明目張膽幹壞事,他們變著法子敲詐勒索、貪污受賄,巧立名目搜刮民財,這樣的大小貪...



水滸裡的成語故事:將遇良才出自小李廣花榮

 水滸裡的成語故事:將遇良才出自小李廣花榮
  《水滸傳》是宋代施耐庵的作品,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小說的先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以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為主要題材, 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鬥爭)的生動故事,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   在《水滸傳》這部作品...



暴虎馮河是什麼意思?成語暴虎馮河的故事簡介

 暴虎馮河是什麼意思?成語暴虎馮河的故事簡介
  暴虎馮河是什麼意思?成語暴虎馮河的故事簡介  「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的人。  (出自《論語仲尼弟子列傳》)  暴虎馮河的意思是: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同義  有勇無謀、貿然行事、匹夫之勇,赤膊上陣  反義  謹言慎行、深謀遠慮、深思遠慮、審時度勢  暴虎馮河的故事  仲由,字子路,年輕時就以勇力聞名。後來子路做了孔子的學生。孔子曾對別...



一鳴驚人的典故出自哪裡?楚莊王一鳴驚人的故事

 一鳴驚人的典故出自哪裡?楚莊王一鳴驚人的故事
  楚莊王一鳴驚人的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的儲君也就是楚莊王在登基後,為了觀察朝野的動態,也為了讓別國對他放鬆警惕,當政三年,沒有發佈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朝廷百官都為楚國的前途擔憂。  楚莊王不理政務,每天不是出宮打獵遊玩,就是在後宮裡和妃子們喝酒取樂,並且不允許任何人勸諫,他通令全國:「有敢於勸諫的人,就處以死罪!」  楚國主管軍政的官職是右司馬。當時,有...



孺子可教的主人公是誰?孺子可教的故事和意思

 孺子可教的主人公是誰?孺子可教的故事和意思
  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誨。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後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成語出處和典故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小蘿蔔頭的故事》:「羅伯伯非常滿意,非常高興,自言自語的說:「孺子可教也兵書。《六韜》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著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舊題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認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