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盜墓軍閥揭慈禧太后「詐屍」經過【照片】
導讀:在民間有傳說,孫殿英手下炸開慈禧陵地宮、掀開棺槨後,出現慈禧「詐屍」的事情。剛才慈禧還帶粉紅色的臉龐很快變成紫黑,微合的雙目大睜,額骨突現,整個屍體立馬癟了。長有白毛的雙手猛地收縮起來,緊閉的嘴唇在一下子張開來,露出了兩排牙齒……這就是慈禧「炸屍」的經過。
所謂「詐屍」,其實只是屍體快速風化所致的一種正常現象——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的事件流傳最廣,不少親歷者尚在人世。在民間有傳說,孫殿英手下炸開慈禧陵地宮、掀開棺槨後,出現慈禧「詐屍」的事情。從近來出版的多種考古、盜墓作品中都能看到類似這樣的文字描述:只見一個雙目微合,面龐如生的女人,身穿華貴富麗的壽衣,頭戴九龍戲珠的鳳冠,靜靜地仰躺在棺槨內,青絲如墨,顴額隆茸……接下來的情形太嚇人了:剛才慈禧還帶粉紅色的臉龐很快變成紫黑,微合的雙目大睜,額骨突現,整個屍體立馬癟了。長有白毛的雙手猛地收縮起來,緊閉的嘴唇一下子張開來,露出了兩排牙齒……
慈禧是1909年下葬於東陵的,至1928年被掘,也就是18年時間,在皇家嚴格的屍體防腐情況下,「面龐如生」並不令人意外。而所謂「詐屍」,實際上是空氣在進入長期封閉棺槨後的自然反應。這種情況並非鮮見的現象,與人剛死了的所謂胸中一氣未出來導致假復活的「詐屍」不同,實是屍體快速風化所致。
詐屍是怎麼發生的?
譚溫江聽說發現了慈禧的棺槨,興奮異常,急忙召劉副官和手下的將官同顓孫子瑜一起商量開棺取寶的辦法。為使各派勢力有所平衡,最後譚溫江決定讓劉副官、顓孫子瑜各率手下官兵共同進入地宮取寶。與此同時,譚溫江又命手下親兵在地宮入口分別朝裡朝外架起了四挺機槍,以應付為爭奪珍寶而可能發生的不測。當這一切都安排妥當後,譚溫江又命人騎馬飛馳馬伸橋臨時指揮部,向孫殿英報告目前的情況。
當士兵和軍官們穿過兩道石門,進入盛放棺槨的後室時,劉副官先命持馬燈和手電的士兵,在慈禧棺槨周圍以及整個後室都照射了一遍,見未有異樣的東西和不測之物出現,便命所有的人將平台(寶床)上那巨大的棺槨圍了起來。
顓孫子瑜先圍著棺槨察看了一圈,以便找到開啟的部位。只見棺槨四周嚴絲合縫,金光閃耀中,除外部刻畫著一些曲裡拐彎的像蟲子一樣的符號外,沒有一絲縫隙可供剜撬。顓孫子瑜這時尚不知道,中國封建帝后的棺木大多分為幾層。戰國之後,明代之前,帝后的棺槨多達六層,只是明之後才漸漸減少,一般是兩層,外層為槨,裡層稱棺。慈禧同樣沿用了這個習俗,將棺木做成了外槨裡棺兩層。這棺與槨分別採用雲南原始森林裡極為名貴的金絲楠木製成。此木材不僅質地堅硬細膩,花紋均勻秀美,同時還清香可人,沁人肺腑。棺槨製成後,外部要刷七七四十九道油漆。待慈禧入殮後,工匠們又在外層罩以金漆,在有效地填補了縫隙的同時,又呈現出金碧輝煌、華美富麗的奇特效果。
慈禧陵大殿內金柱,入口即在後側部
至於外部那像蟲子一樣恐怖的符號,則是佛教界四大天王的經咒。顓孫子瑜同樣不知道,這金槨裡面那具紅漆填金的內棺,其棺蓋之上還刻有九尊團佛及鳳戲牡丹、海水江崖等圖形。同時棺的內外還滿佈填金藏文經咒等古老的文字符號——這是清代帝后棺槨中獨有的一種宗教形式,其寓意在於讓死者靈魂得到佛祖與神靈的保佑。
但此時,萬能的佛祖與神靈面對這荷槍實彈、持斧弄鎬的兵士,再也無能為力了,一場曠世劫難就要來臨。
顓孫子瑜和劉副官湊在一起簡單商議了幾句,立即下令工兵團的弟兄劈槨開棺。五名兵士揮斧揚鎬,用足了力氣嘁裡喀嚓一陣連劈帶砸,不多時就將那金光四射的外槨搞得千瘡百孔,四處搖晃。緊接著,又是一陣力劈猛砸,厚重的外槨被劈砸成一塊塊破板爛片,難以成形了。顓孫子瑜指揮工兵先將槨蓋撬起,幾十名士兵圍上來一齊動手,將蓋木掀於地下,兩邊的槨木隨之稀里嘩啦崩散開來—— 一具紅漆填金的內棺出現了。
這具內棺顯然比巨大的外槨小了許多,也單薄了許多。不用問,幾十年前曾經在大清王朝最高權力寶座上呼風喚雨、威震四野的慈禧太后就躺在裡邊了,那令官兵們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絕世珍寶也在這具木棺中。只要劈開這層木棺,一切的夢想都將變為現實了。此時,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瞪大了眼睛望著這具木棺,所有的人都忘記了地宮黑夜的恐怖,開始想入非非,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將這具木棺合抱抱出,獨吞自享。官兵們未見珍寶,卻都眼珠滴血,陷於一陣迷狂之中。
顓孫子瑜急不可待地下令手下的弟兄鎬斧齊上,劈砸木棺。五名工兵自是分外賣力,衝上前揮鎬掄斧劈砸開來。劉副官見鐵鎬利斧劈砸下去,木棺急劇地動盪搖晃起來,急忙喊道:「住手!」工兵們揮起的鎬斧立時在空中停住,所有的人都以驚恐不解的眼神盯著劉副官。
「這樣下去會將棺內的寶貝震碎搗壞,顓孫弟,看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開棺?」劉副官說。
顓孫子瑜思索片刻說:「先用利斧在棺蓋的下方劈出幾個小洞,再設法撬開棺蓋,其他地方不要劈砸,這樣裡面的東西就無大的損傷了。」
劉副官點頭同意,幾名工兵用利斧小心地在棺蓋下方劈鑿起來,很快開出了幾個長方形的豁口,幾把鐵鎬伸進豁口中撬了幾下,棺蓋開始鬆動並露出了縫隙。「快將刺刀插進來!」顓孫子瑜喊著,十幾名兵士走上前來,將槍上的刺刀密排著插入縫隙之中。
「給我開!」又是一聲令下,陰冷死寂的地宮中,頓時響起鎬頭利斧的撞擊和刺刀的沙沙聲響。馬燈和手電忽明忽暗,忽左忽右地照射著木棺,利斧和成排的刺刀在光亮的映照下,閃著道道寒光,兵士們憋足了勁用力向上撬著。突然,木棺中傳出「喀崩」一聲巨大響動,整個棺蓋「嘩」地蹦起一尺多高,緊接著,一陣淒冷冰涼的陰風黑霧「呼」的一聲躥出棺外,直向兵士們的面部撲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像被重重地擊了一把石灰,疼痛難耐又涕淚俱下,眼前一片漆黑,頭腦一陣暈眩。就在這個瞬間,眾人抽刀棄斧向後滾爬而去,蹦起的棺蓋又「光」的一聲回到了原位。
望著兵士屁滾尿流的驚恐之狀,顓孫子瑜和劉副官都沒有叫罵,他們各自端著大張機頭的手槍,站在地宮出口的地方,命令所有持槍的士兵都將槍口對準眼前的木棺,呈扇形慢慢包抄過來。同時嚴厲命令,一旦出現慈禧詐屍傷人的不測之象,先以刺刀相拼,奮力搏擊。萬一慈禧屍身刀槍不入,刺刀拚殺無效,當開槍射擊,若射擊無效,則且戰且退,直至退出地宮,由機槍封鎖地宮出口.
兵士們端槍慢慢圍將上來,木棺復成死寂之狀。劉副官來到兵士們的身後朝木棺詳細觀察了半天,覺得就此開棺仍不踏實,便派人到地宮外調來兩挺機槍架在地宮後室的出口處,槍口對準木棺中心部位,並告訴機槍手,只要兵士們一退卻,兩挺機槍同時開火,予以射殺。感到萬無一失後,他才命兵士重新開棺。
棺蓋很快被刺刀和利斧撬開,慢慢移於地下。由於剛才的氣體基本跑淨,棺中再無陰風黑霧衝出,只有一股濃重的霉臭氣味散發開來。棺中的屍骨和珍寶被一層薄薄的梓木「七星板」覆蓋,上面用金線金箔勾勒成一行行的經文、墓誌及菩薩真身相。掀開七星板,下面露出了一層柔和光亮的網珠被,當兵士用刺刀挑出網珠被時,棺內刷地射出無數道光芒,這光芒呈寶藍、微紫、嫣紅、嫩綠等各種顏色交替混合著射向地宮。整個地宮波光閃爍,如同秋後西天瑰麗的彩虹,耀眼奪目,燦爛輝煌。整個地宮後室如同白晝般光亮起來。只見一個面容鮮活的女人,身穿華貴富麗的壽衣,頭戴九龍戲珠的鳳冠,鳳冠之上頂著一株翡翠青梗金肋大荷葉,足下踩著翠玉碧璽大蓮花,靜靜地仰躺在五光十色的奇珍異寶之中。那長約二尺的玉枕放著綠色彩光,金絲九龍鳳冠上一顆重約四兩有餘的寶珠,金光閃爍,流耀含英。整個棺內如同旭日初照中的大海,碧波蕩漾,光彩流溢。那個女人如同在金光爍動的海洋之上,青絲如墨,顴額隆茸,雙目微合,面龐如生,如同花間仙子蓬萊俏女般美麗動人。但這種神奇的美貌轉瞬即逝,隨著外部空氣的突然進入,那看似鮮活的身體又如同冷水潑於沙灘一樣,刷的一聲收縮塌陷下去,粉紅色的臉龐由紅變白,由白變紫,由紫變黑,微合的雙目漸漸張開,額骨突現而出,那雙由於霉變而生有一寸多長白毛的手,隨著整個屍體的塌陷猛地收縮起來,緊閉的嘴唇在蕩動中分裂開來,兩排牙齒森然露出……
------「詐屍啦!」
孫殿英匪兵盜掘了慈禧陵
一個兵士在神經極度緊張的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恍惚覺得慈禧已蹦跳起來,抓住了他的頭髮,掐住了他的脖頸。他在情不自禁地大喊之後,先是一蹦老高猛地向後一仰,然後整個身子撲通一聲倒在地上昏厥過去。
「快壓棺鎮邪!快架大槍!」顓孫子瑜喊道。隨著「劈劈啪啪」的一陣響動,幾十枝槍桿、刺刀加疊相壓,死死地架在棺木之上,刀槍顯耀中,這支盜寶隊伍終於又穩住了陣腳。
盜墓者們的下場!
垂涎東陵
1928年夏,軍閥孫殿英在河北省遵化縣製造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盜陵竊寶案。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東陵。
孫殿英是河南省永城人,本名孫魁元,號殿英,人們大都叫他孫老殿。
民國初年,軍閥連年混戰,割據為王者比比皆是。孫殿英也乘勢而起,糾集了一批土匪、賭鬼、煙販等組成隊伍,稱雄一方。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駐紮薊縣馬伸橋,這裡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
對於孫殿英來說,清室皇陵無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塊大肥肉。清室皇陵共有五處,三處在遼寧省,兩處是滿清入關後在河北省遵化縣和易縣的東西二陵,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時期是滿清最鼎盛的時期,慈禧太后則是滿清掌權者中窮奢極欲者之一,所以,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為奢侈,裡面放置了無數稀世珍寶。
當年清室讓位時,東陵不僅設有護陵人員,機構仍然承襲清制,而且還有旗兵、綠營兵駐陵守護,宗人府、禮工部等機構分別承擔陵寢一切事務。但是隨著世事的變遷,東陵漸漸脫離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軍閥手中。護陵大臣名存實亡,常不在官署,不僅不能有效保護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賣財物。於是,對東陵的破壞與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圖全面挖掘偷盜,大發橫財。
1928年春,原奉軍收編之積匪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蓄意長期挖墳盜寶。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奉軍北撤,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路途中,孫殿英屢見被拆毀的東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盜運,遂起了不義之心。接著,他得知馬福田進駐馬蘭峪準備掘陵的消息,認為天賜良機,馬上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同時,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佈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有計畫的盜墓行動。
炸開地宮
7月上旬,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施放地雷為名,驅走全部守陵人員,封鎖關隘,實行戒嚴,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
盜墓之前,孫殿英先致函遵化縣知事,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由,要求遵化縣代雇騾馬車30多輛,以便從其他地方裝運軍糧。就這樣,孫殿英便為轉運盜墓財寶鋪好道路。當年留下的照片表明:起初,匪兵們並不知道地宮入口,而是遍地開挖,寶頂上、配殿外、明樓裡都留下了他們挖掘的痕跡。1928年7月盜墓隊最終找到了地宮入口。原來,在高大的明樓後面,有一個「啞巴院」,傳說招募的工匠都是啞巴,以防止工人洩露工程的機密。在啞巴院北面的琉璃影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東陵的陵寢結構大同小異。琉璃影壁下正隱藏著地宮入口。如果從正面橫向挖掘,會遇上條磚砌死的隧道,如果從寶頂上垂直往下開掘,則會增加多倍的距離,而如果從琉璃影壁下直接墜入,便能就近打通金剛牆,從最短途徑進入地宮。能找到這個捷徑的人,恐怕熟知內情。慈禧陵和乾隆陵稍有不同,由於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慈禧陵沒有啞巴院。在明樓底下進入古洞門,過道盡頭則是一道內部澆鑄了鐵筋的牆壁,它的裡面就是「金剛牆」。地宮的入口就在這金剛牆下。
東陵修建得十分堅固,要完全刨開地磚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們盜寶心切,便動用了炸藥。在硝煙瀰漫的殘磚斷石中,再向下深挖數丈,終於呈露出一面漢白玉石牆,它就是金剛牆。從牆中間拆下幾塊石頭,露出一個黑森森的洞口。一進宮門,匪兵們便被宮中金碧輝煌的建築迷住了,他們瘋狂地搶掠著,從腳下的金磚到天花板上的金龍,無不被他們奪走。而譚溫江此行的最大目標是要找到慈禧的地宮。入地宮的路徑非常隱秘,匪兵們一時無法找到。於是,他們抓到一位曾在這裡建陵的老人,動用各種刑法,逼迫老人說出地宮的門路。地宮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堅固,普通器械根本無法打開,最後,他們搬來炸藥,這才打開入口。
順著入口往下摸走,先是來到一道高3米、寬3米的漢白玉石門,連砸帶撞之下,石門打開,匪兵繼續向前摸走,緊接著打開第二座石門,他們發現了裡面的「金券」、正中的漢白玉寶座上面停放著慈禧太后的豪華棺槨。就這樣,那些神秘的珍寶出現在匪徒們的眼中,慘遭他們搶劫和破壞……
東陵裡究竟有多少財寶,歷史上有過記載。早在慈禧生前,地宮剛修好之時,便有大量殉葬物品陸續送入安放,直到慈禧入葬關閉地宮為止。
就在譚溫江率部挖掘慈禧墓地宮的同時,第七旅旅長韓大保正打著軍事演習的幌子,挖掘規模更大的乾隆陵墓。地宮中的珍寶同樣被洗劫,棺中屍骨被拽了出來,扔在泥水之中。
激怒溥儀
10日,孫殿英乘汽車返回馬蘭峪。11日,20餘輛大車滿載珠寶回到司令部。此時,全國的報紙仍沒有登出任何消息。直到事發一個多月後的8月13日,《中央日報》才報道了「匪軍掘盜東陵的慘狀」,這才轟動全國,此事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特大新聞。
對東陵盜寶事件反應最大的莫過於末代皇帝溥儀。清室和遺老們分別向蔣介石和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以及各報館發出通電,要求懲辦孫殿英,賠修陵墓。起初,蔣介石政府的反應還好,下令讓閻錫山查辦此事。孫殿英派到北平來的一個師長被閻錫山扣下了。隨後不久,消息傳來,說被扣的師長被釋放,蔣介石決定不追究了……
溥儀及清室遺老們非常憤怒就不說了,單說溥儀在上面提及的那位被抓獲的師長,此人正是盜墓重犯譚溫江。當孫殿英、譚溫江等獲得珍寶後,他們急於銷贓,於是潛往北平,暗中委託古玩商黃百川代為銷售珍寶。結果被警備司令部偵察得知,黃百川、譚溫江於9月初先後被捕獲,關押起來。
人證物證俱在,已很明顯地證明是孫殿英率部所為。但官兵對此仍然含糊其詞,在當時的報紙及官方來往函電中,對盜陵部隊的番號以及主犯孫殿英的名字均諱莫如深,避而不提。即使南京政府也沒有表態。
然而,東陵盜寶案畢竟是一件重大的案件,大量國寶不知去向,激起了民憤。由於案情重大,審理此案的審判長必須具備上將身份,審判官必須具備中將身份,法官也必須具備少將身份。商震受任審判長後,即命令遵化縣緝拿盜陵正犯歸案。孫殿英壓根沒被列入緝拿名單,國民黨當局正倚重他所率領的上萬人的軍隊,派他討伐張宗昌去了。從1929年4月起,軍事法庭開始了斷斷續續的預審。
6月14日,軍事法庭請有關專家檢查贓物。15日召開會議,將「判決草案」的全部卷宗匯訂成冊,繼送赴京。所獲贓物及其他一切物件,均行加封縝密保存。借用河北省政府印信,加蓋印信諸事,當日辦妥,送往北平。
揭秘慈禧盛大葬禮:千萬歐式紙人軍團陪葬品
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京城的人們議論紛紛。只知道皇帝和太后都死了,而且瀕死時遵循了幾千年前的禮儀,即在滿朝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孤獨地死去。沒有人伸出手來安慰他們,因為沒有一雙手可以觸摸一位瀕死皇帝或太后的聖體。畢竟紫禁城的高牆是如此的堅固,而神秘外人永遠無從知曉。下面就和趣聞解密小編去瞭解一下慈禧盛大葬禮吧。
幾個月前,光緒皇帝被葬在離北京有4天路程的清西陵,那兒安葬著雍正、嘉慶、道光等大清皇帝。而現在,報紙上已經充斥了有關慈禧太后葬禮的報道。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在北京病逝。當年國葬場面很有意思--紙將紙兵,紙轎紙馬,大小如真,不細看,還真分辨不出。
報紙上刊登著有關她生平的各種稀奇古怪的故事。有人斷言,這位長期統治中國億萬人民的太后曾經是一位來自廣州的奴婢。而知識淵博的前京師大學堂總教習丁韙良卻指出,所有這些故事全是瞎編的。這位已故的太后是惠征的女兒,因此出身高貴。1853年,她被咸豐皇帝選作懿妃。他的皇后並沒有為他生子,而懿妃則為他生下了一根獨苗,即後來的同治皇帝。正因為她是皇太子的生母,所以深得皇帝的寵幸。當她的侄兒光緒繼同治成為皇帝時,慈禧垂簾聽政,成為舉世矚目的東方女皇。在她的統治下,大清帝國終於走到了盡頭。
慈禧太后死於一個現代科學文明已經光臨中國的年代,但她死後葬禮上所演出的卻是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古老禮儀。早在八月份,就已經燒過大量用紙糊的冥財。這些東西都代表了她所心愛的財物,做工精巧逼真,惟妙惟肖。它們包括鐘錶、梳妝台、煙桿,以及一大群紙糊的假人,後者將在冥間伺候慈禧太后。另外,紙糊的新軍士兵也排成隊列,它們將於舉行葬禮的兩天之前在紫禁城至宮門之間的某個地方被焚燒。按照一般的說法,它們都是被派到冥府去打前站的。
然而,就像報上一篇文章所發問的那樣,假如孔子和孟子在冥河的那邊看到這些穿現代歐洲軍裝的士兵們,他們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印象?當他們看到,作為隨葬品被燒掉的並非祖宗傳下來的中式轎子,而是一輛優雅的歐式布魯厄姆車,即一種馭者坐在車廂外的四輪馬車,還有兩匹身材高大,有灰色花斑的歐洲馬,輪胎和歐式油燈時,又將會是多麼的驚愕?據說年輕的皇帝和他的姨母是幾乎同時去世的,因為太后不容許自己的皇帝外甥活得比自己更長,更不允許他分享到改變中國這一夢想的成功喜悅。
蓋著金黃色柩布的太后靈柩被緩慢而莊嚴地抬過了北京灰色的土丘,那裡面躺著慈禧太后的屍體--這最令人恐懼和最受人崇拜的女人,上世紀最偉大的女皇,一位嘗遍了生活和權力之酸甜苦辣的女性。當她藏匿在靈柩中從我身旁經過時,我尊敬地脫帽致敬,向這個敢於按自己的意願生活的高雅藝術家鞠恭敬禮。我肯定不會忘記這個日子,1908年11月9日,是一個陰霾的冬日。凌晨6點,天上刮著刺骨的寒風,我身裹裘皮大衣,坐在一個舊黃包車裡,穿過空曠的街道,向東直門趕去。在東直門外的一個小土丘上,外務部官員們專門為各國公使館所介紹的在京外國人搭建了一個帶頂棚的看台。
在東直門內附近,還有一個單獨的亭子,這是為各國外交官、尊貴的商業權貴,以及報界記者們所搭建的。我本來可以作為阿姆斯特丹《電訊報》記者在那兒申請到一個位置,但我知道在這東直門內大街上是看不到普通老百姓的。但要在城外把老百姓全都趕走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從北京到清東陵有75英里的路程,而且那天凌晨,北京幾乎所有的居民都源源不斷地湧出了東直門。我覺得在東直門外觀看送葬的行列將會更有趣和更有代表性,儘管這樣做的話,我就會看不到走在送葬行列中的在京外國人代表,也看不到攝政王,因為他們到了東直門附近的那個亭子那兒,就不會再往前走了。
在舉行葬禮的好幾個月之前,去清東陵的道路就已經被修繕,清東陵內安葬著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等大清皇帝。西太后的陵墓沒有建在埋葬光緒皇帝的清西陵,此事決非偶然。在修路過程中動用了蒸汽壓路機,親王和高官們還巡視了道路的情況。人們盡了一切努力來為已故的慈禧太后準備這條道路,以便使金色華蓋下的金黃色靈柩能夠莊嚴順利地經過這條道路。
從我所住的使館區乘坐黃包車到東直門有一個小時的路程,在前半個小時內,我沿著哈達門大街飛奔疾駛,因為街上幾乎看不到人。但是在東直門右邊的一條小街上已經聚集了大量的人群。整條大街上都站滿了武警和步兵,模仿日本的中國新軍看上去精神飽滿,做事有條不紊。馬車、騾車、騎者和黃包車正從西面和北面源源不斷地趕來。在東直門附近,我遇上了極度擁擠的人群,要是在歐洲的話,我會對此感到害怕,但此時我卻是泰然處之。
置身於苦力、車伕和騎者的叫喊聲,以及馬嘶驢叫聲之中,我靜坐在黃包車裡,安詳地抽著一支雪茄煙,知道暴力決不會發生。一會兒,我的脖子邊出現了一個馬頭,一會兒又差點擁抱一頭溫順的小驢子,就這樣一步步捱過了東直門的門樓,來到了四方形的甕城裡,那兒站滿了中國士兵,並且通過箭樓來到了城門外的一片開闊地。那兒有成百上千的騾車運載著城外的人翻山越嶺,朝這兒趕來。在凌厲的寒風和來自戈壁灘的風沙中,經過了半個小時的上下坡,我終於來到了可以觀看送葬隊伍的看台處。
在外務部的門口,有一些神情嚴肅,會說英語的官員們在接待客人和收取入場券。沒有得到通過公使館發放的入場券是不容許進去觀看的。子前面的道路上擠滿了人,他們好奇然而並非無禮地瞪著那些被稱作「番鬼」的洋人。送葬隊伍如何能通過這兒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整條路都完全被堵死了。在七點或最遲七點半的時候,所有的來賓都得到齊,因為那時所有的道路都要被封閉。
七點一刻時,送葬隊伍離開了紫禁城,但一直到了十點半,從亭子裡的看台上才終於望見了送葬的隊伍。如何能在瞬息之間就清理出一條道路,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穿著現代軍服的中國騎警騎著蒙古矮種馬來到了這兒。就像是施了魔法一般,道路上成千上萬的旁觀者全都被趕上了小土丘。沒有發生任何搏鬥和爭吵,在歐洲也許要半小時才能解決的問題,這兒只用了瞬間的功夫。警察們騎著靈巧的小矮馬,瀟灑地跑在路上,一會兒功夫,他們就清空了道路,使大家都站到了小土丘頂上。
從城裡出來的送葬道路大多是下坡路,道路兩旁都是小土丘,因此從亭子那兒可以把送葬行列看得非常清楚。打頭的是一隊穿著現代軍裝的長矛輕騎兵,裝束齊整,舉止得體;接下來是由僕役們用手牽著,成一列縱隊的小矮馬;再後面就是一大群身穿猩紅色綢緞衣服,帽子上插著黃色羽毛的僕役,大約有幾百人,他們輪換著抬靈柩。
緊接著又是另一隊長矛輕騎兵,在他們的長矛上飄揚著紅色長條旗,後面跟著馬槍騎兵。他們屬於皇家禁衛軍,身穿有紅鑲邊的灰色軍衣。後面又有一排排穿著紅衣服的僕役,舉著綠、紅、紫、黃等各種顏色的旌旗和低垂的綢緞條幅。那些舉著鮮艷旌旗的僕役行列沒完沒了,似乎他們把皇宮裡的旌旗全都搬出來給已故太后送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