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漢江臨眺》古詩原文意思賞析
古詩《漢江臨眺》
年代:唐
作者: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作品賞析
【註解】:
本詩又題作《漢江臨泛》。漢江:即漢水。發源於陝西省寧強縣番家塚山,流經湖北省襄陽,至漢口入長江。三湘:湘水合漓水稱漓湘,合蒸水稱蒸湘,合瀟水稱瀟湘,故稱三湘。襄陽:在今湖北襄樊市。山翁:指晉代山簡,竹林七賢山濤之子,曾鎮守襄陽。
【簡析】:
全詩描繪了山川美景,特別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出語絕妙。
這首《漢江臨泛》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湧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湧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像到漢江橫臥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詩人將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於紙端,納浩浩江流於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濛濛,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後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於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於畫面的氣韻生動。難怪王世貞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說得很中肯。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此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接著,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這裡,詩人筆法飄逸流動。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湧,浪拍雲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搖蕩起來。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礡水勢。「浮」、「動」兩個動詞下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都動起來了。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山翁,即山簡,晉人。《晉書·山簡傳》說他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當地習氏的園林,風景很好,山簡常到習家池上大醉而歸。詩人要與山簡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佈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於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的享受。王維同時代的殷璠在《河岳英靈集》中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此詩很能體現這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