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是誰?少昊是什麼死的?
少昊是誰:少昊(前2598-前2525年),又名玄囂,黃帝長子,是遠古時代羲和部落的後裔,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同時也是東夷族的首領。中國五帝之首,中華民族的共祖之一,從太昊(一說伏羲,存疑)到少昊的羲和部落再到皋陶、伯益的東夷部落聯盟,一直是中國早期華夏族的主幹部分,為早期華夏文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華夏文化傳承自羲和文化,羲和文化是華夏文化的主要源泉。少昊國是鳳凰的國度,少昊時期是鳳文化繁榮鼎盛時期,鳳文化和龍文化是華夏文化的兩大支柱。華夏民族既是龍的傳人,又是百鳥之王——鳳的傳人。
漢族的姓氏大多源自少昊,少昊是中國嬴姓及其桑、秦、譚、徐、黃、江、李、趙、梁、蕭、馬等數百個漢族姓氏的始祖。
少昊:也作少皞、少皓、少顥,己姓,他就是黃帝的長子玄囂,又稱青陽氏、金天氏、窮桑氏、雲陽氏,或稱朱宣,被後世尊為「大華夏顯宗康皇帝」或「白帝」。
《史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國語·晉語》裡說十四人實有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其中青陽與夷古同為己姓,玄囂和蒼林同為姬姓。他生於窮桑(今山東省曲阜市),因他能繼承太昊伏羲氏的德行,故稱少昊或小昊。他曾以鳥作官名,並設有管理手工業和農業的官,主要活動於今山東菏澤一帶,擅於治水、農耕。少昊氏最初立國於今山東日照一帶,後來建都曲阜。少昊氏族是史前東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發現的陶文和大墓證明,少昊氏不僅存在於大汶1、2文化時期,而且還延續到龍山文化時期,期間經歷了不斷遷移和發展的過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縣陵陽河一帶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遷到五蓮丹土一帶,龍山早中期又遷到日照堯王城、兩城等地,在濱海地帶形成超大規模的中心,龍山中期之末遷到了臨朐西朱封一帶,到龍山晚期又遷到曲阜一帶。少昊氏的遷移過程是不斷發展壯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經歷了從古國到方國的社會轉變。到龍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東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權實體取代。東夷少昊氏是中國東部沿海的古老部族,少昊氏屬於其中一支,它以鳥為崇拜圖騰。這是早在五十多年前,學術界通過鉤稽文獻記載所達成的共識。隨著考古資料的增加,學界又逐漸形成了海岱地區的史前文化屬於東夷太昊氏、少昊氏為代表的文化這一共識。
後來隨著史前陶文等新資料的發現,有學者進一步提出,分佈於豫東皖北一帶的大汶口文化屬太昊氏遺存,在魯南和魯北一帶的大汶口文化則是少昊氏遺存。這些實證研究極大豐富了我們對海岱地區史前社會的認識。但同時又出現一個問題,海岱地區史前社會發展的鼎盛期實際是龍山文化,如果認為少昊氏只存在於大汶口文化時期,就必須對它與龍山文化的關係作出合理解釋,否則將與少昊氏作為東夷族最繁盛支系的大量文獻記載產生矛盾。因此,就有必要結合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對少昊氏在史前尤其是龍山時期的發展流變進行探索,這有助於我們準確評價少昊氏在海岱地區早期文明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