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男子服飾介紹 宋朝男子著裝種類及特色
宋代男子服裝
宋代男子一般的服飾主要有:衣、裳、袍、衫、襦襖、襉衫、直掇、道衣(袍)、鶴氅、背子、貉袖、蓑衣、腹圍等。
宋代除了官服中的冕服和朝服用上衣下裳外,一般很少穿用。
宋代的袍長到腳,有單和夾,本來有棉絮的稱袍,又叫長襦,後有錢人用錦做袍,叫錦袍了一般人穿白袍或粗布袍,衲袍就是一種材料粗且較短的袍子,唐有缺胯袍、缺胯衫、宋代承襲其制,但在式樣和名稱上都略有差異,宋代缺胯衫叫「四袱衫」缺胯袍叫「」四袱袍。式樣不同的宋代是圓領,右衽,且有大袖廣身和窄袖緊身兩種。
短褐,是粗布或麻布做成的粗糙的衣服。因為它身狹窄,袖子小,所以叫筒袖襦。褐衣,不像短褐那樣又短又窄,一般指不屬於綾羅錦一類的衣料,也有用麻或毛織成的,一般是文人隱土好穿的,也是道家用的衣服之一。
衫在宋代品種、衣式很多,如有涼衫,紫衫,白衫襉衫、毛衫、葛衫等。涼衫披在外面,因為是淺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衫,到了後來及作為弔慰凶喪時的服裝,其它場合不穿,紫衫本來是戒裝,因為是紫色的,所以紫衫,前後開衩以便於騎馬,且窄短,毛衫和葛衫是用羊毛或葛麻織成的衫,襉衫,衫下加一條橫襉,是一般文士常穿的,因接近子官服形制,所以官員也有很多人穿的;還有一種叫帽衫,是因頭戴烏紗帽,身穿黑色羅制圓領衫而得名。
襦襖都是平民日常穿的服飾,這兩者的差別並不很大,後來就「通稱了。直掇、道衣、鶴氅都是宋代文人日常披在外面的比較寬大的服飾,直掇是長衣而衣背上的中縫一直通到下面,故此得名,也有叫直身的,也有一些僧人穿直掇,道衣是道家的法服,不是專指道土穿的服飾,一般的文人都可以穿,它的式樣是斜領交裙,四周用黑布做緣邊,用茶褐色做成袍子的式樣,所以又叫道袍,穿道服時,有時用絲絛繫住腰。鶴氅本是用鶴羽等鳥的羽毛捻成絨織的貴重裘衣,在晉和南朝的時候就有了。式樣是穿袖、大身,後來把這種寬大的衣著叫鶴氅。這三種服飾比較粗似,但直掇和道衣是斜領交裙,而鶴氅則是直領下垂至地的一種形式。
宋代有一種叫貉袖的衣服,這種衣服的特點是便於騎馬,袖在肘間而長短與到腰間,是一種比較短小緊身的服式。
蓑衣是一種雨具、是用草編成的,唐代張志和《漁歌子》中就有「青苔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句子,可見唐時已有蓑衣。
腹圍與前而說的袍(抱)肚不一樣,是一種圍腰間的服飾附件。宋代人喜歡用鵝黃色的腹圍,稱這叫「腰上黃」。?!深衣創始於周代,流行於戰國期間。它不同於上衣下裳,是上下衣裳連在一起的服裝,這是中國古代服裝的又一形制,即上下連屬制。其特點為:方形領、圓形袖、下擺開不開衩,「續衽鉤邊」,即將右面衣襟接長,接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以絲帶系扎。
上部合體,下部寬廣,長至踝間。領、袖和下擺的邊緣都飾有素色或繡繪滾邊。
此衣名的由來是因為穿著時能擁蔽全身,將人體掩蔽嚴實的緣故。《五經正義》中認為:「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且具體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極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諧音即為「深衣」。如在製作中,先將上衣下裳分裁,然後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縫合,以應一年中的十二個月,這是古人崇敬天時意識的反映。採用圓袖方領,以示規矩,意為行事要合乎準則;垂直的背線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擺線以示處要公平。
深衣面料多為白布或麻布,其束腰的腰帶原先用稱作大帶或紳帶的絲帶。戰國時期,受到西北遊牧民族的影響,以皮帶配鉤製成帶鉤,由於其結紮便利,所以逐漸取代了絲帶。《史記》載「滿堂之坐,視鉤各異」,說明當時帶鉤的形式多樣,已普遍使用。
由於深衣式樣新穎,穿著舒適便利,且裁製簡便省工,所以很快流行開來,一直到東漢,成為社會上最盛行的服式。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無論男女,不分階層都可以穿用,正如《深衣篇》中所云:「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濱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使用範圍極其廣泛。儘管深衣魏、晉之後已不再流行,但這種上下衣裳連屬的整合式長衣對後代服裝有極大的影響。唐代的袍下加襴,及後來的質孫服、腰線襖子,包括明代的服裝,都受此影響。
深衣主要有兩種式樣,分曲裾和直裾,它流行於不同的年代。從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一直流行曲裾深衣。特別是到了漢代,深衣已成為女性的禮服。與戰國時期比,漢代的深衣在形制上多為單層,下裳裁成12片;在外觀上,衣襟更長,纏繞層數更多,下擺增大呈喇叭狀,衣長曳地,行不露足;在穿著上,腰身通常緊裹,腰帶系紮在纏繞的衣襟末端,以防止鬆散。由於這種深衣的右衽斜領領口很低,能露出其內的裡衣衣領,因而得名為「三重衣」。其袖型有寬窄兩種,袖口都要鑲邊。
另有一種被稱為「褂衣」的服式,形似深衣,只是在其底部有衣襟曲轉纏繞而形成的上寬下窄、呈刀圭形的兩尖角,是貴婦的常服。
在秦漢時期,男子一般著袍服,是深衣的變種,同樣有曲裾袍和直裾袍。
曲裾袍是完全承襲戰國時期的深衣樣式,多見於西漢早期,至東漢時已就不流行。
直裾袍是直襟衣,也稱詹褕。其形制是衣長較曲裾袍為短,從領部曲斜至腋下的前襟直通於衣擺。直裾樣式出現於西漢,盛行於東漢。最初屬於便服,不能做為禮服在祭禮、朝見等重要正式場合穿用。《史記·武安侯傳》云:「衣詹褕入宮,不敬。」
深衣制到了魏晉南北朝,已不不被男子採用。但在婦女中一直使用,其形式與漢代早期有明顯差別。總體特徵為「上儉下豐」式。比較有代表性的服飾為「雜裾垂(上)髟(下)肖」服。服裝的的衣身比較簡單,右衽,領袖俱施邊緣,袖子寬敞肥大。服裝特點集中在表現在下擺部位。通常將下擺裁剪成三角,上寬下尖,層層相疊,並且從圍裳中伸出飄帶。由於飄帶拖得很長,走起路來牽動著下擺的尖角如燕子飛舞,故有「華帶非(上)髟(下)肖」的形容。到南北朝時,去掉了長可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二為一。
深衣和深衣制式的袍服一直到唐代,還與其他制式的服裝共為朝服和禮服,可見深衣在漢族服裝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