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朝代:宋真宗拉動內需反腐倡廉促經濟
一千年前,繁華似錦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三月,西域于闐國王遣回鶻羅斯溫等來宋朝貢。羅斯溫跪奏曰:「臣萬里來朝,獲見天日,願聖人萬歲。」(《宋史》)宋真宗問詢路上情況,羅廝溫說:「涉道一年,晝行暮息,不知裡數。昔時道路嘗有剽掠,今……行旅如流。願遣使安撫遠俗。」羅廝溫稱于闐到敦煌的道路通暢,行旅如流。此次于闐使節帶來的貢品有玉石、乳香、琥珀、棉織物、琉璃、胡錦等;于闐使團間有商隊,從內地帶去了絲織物、金銀器、茶葉等物品。
這一年是公元1009年,距今整整一千年。千年夢迴,北宋繁華似錦。而這一「錦」像在這年的九月體現得尤為明顯:「(西夏)夏州進奉外,有以私物貿易久而不售者,自今官為收市。」這就是說,西夏使節所帶之物,如果賣不出去,宋朝官府就全部包買下來,充分照顧朝貢者的利益。北宋政府財大氣粗可見一斑。
這一年,北宋基本上是風調雨順,沒有大的自然災害。唯有一次汴水漲溢出岸,浸沒了從京師到鄭州的道路。宋廷詔選善於治水的使臣迅速控制了水勢,一時受阻的漕運也得以恢復通航。
這一年,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資,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式建造了泉州清淨寺,佔地2500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處伊斯蘭教寺。
這一年,河南虞城富人曹誠在商丘建學舍150間,聚書1500餘卷,「博延眾生,講習甚盛」,宋真宗賜名「應天府書院」,為中國四大書院之一。
這一年,宋真宗追封孔子弟子顏回等十人公爵,曾參等62人侯爵,封先儒左丘明等19人伯爵。
……
這一年,正處於歷史上少有的盛世「鹹平之治」時期,北宋悠閒地走在封建主義的小康大道上,經濟復甦,國力猛增,制度清明,人文鼎盛,人口數量亦成倍增長!
有宋一代,素以富足、安康著稱,卻只這樣一個「盛世」排名,而且是在開國不到40年、國家千瘡百孔,每年不停地與黨項、契丹作戰,甚至還有四川叛亂的情況下開創的,那麼,如何揭開這一輝煌的謎底呢?
大中祥符(1008—1016)是宋真宗的第三個年號,北宋使用這個年號共九年。大中祥符二年,繁華似錦,可是所有這一切,在五年之前並不明朗,那時的熱門話題是:戰爭與和平。
和諧就是生產力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說,中國是舉世最優美、最古老、最廣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國家。而北宋,卻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小國」。
公元1009年,在中國大地上除了北宋之外,還有遼、夏,雲南的大理國,青藏為吐蕃諸部及黃頭回紇,西域為西州回鶻及于闐國(此時已皈依伊斯蘭教,屬於哈拉汗朝)。
遼之北則為斡朗改和轄戛斯等多個政權並立。而五年前,北宋的周邊形勢要嚴峻得多,尤其是宋遼關係。
1004年閏九月,遼蕭太后與遼聖宗率大軍侵入宋境,十一月,進抵澶州(今河南濮陽)。
此前,遼曾提出和約,宋真宗選擇了戰爭。在同平章事寇准等人的堅持下,宋真宗親至澶州督戰,登臨北城門樓,「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遼軍一面屯兵澶州城下,與真宗所統宋軍主力對峙,一面展開和談。
和平還是戰爭?宋真宗選擇了和平:十二月,宋遼講和,雙方約為兄弟之國,承認邊界現實,宋每年給予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就是歷史上的「澶淵之盟」。
關於「澶淵之盟」,歷來頗多非議,否定者認為這是勝算下的城下之盟。殊不知,雖然遼軍腹背受敵,但已擊敗宋軍第一線主力,長驅直入,折損大量宋軍;同時宋人也因爭戰多年卻無法擊敗遼軍取得最後的勝利而傾向議和。
民意如此,人心向背啊。宋真宗要的是和諧—友邦的和諧,民眾的和諧。於是,宋遼簽盟,從此交好達百年之久。
何況,雖然「澶淵之盟」後宋朝納歲幣換取了和平,可並非像某些教科書所言「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加劇了北宋的財政危機」那麼簡單:從公元979年,真宗之父趙光義北征開始,宋遼之戰已經打了25年了,其間北宋損兵折將,人民生靈塗炭,難道還應繼續嗎?這種生死相搏,要最終博弈到何時,且宋朝徹底勝算又有幾何?
每年扔出去30萬兩白銀,誰都心痛,可是否瞭解當時宋朝在北方戰線上應付一場戰爭,需要投入怎樣的國力物資?
3000萬兩白銀!這還僅僅是中等級別的戰爭。
當時宋年收入一億,而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這是多麼恐怖的數字。即位近七年來,宋真宗一共應付了多少場超級戰爭?相比之下,這30萬兩歲貢的確是九牛之一毛!但年30萬歲貢對於經濟拮据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
於是,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朝百年交好,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利弊,勿庸贅言。
到此,如果說後人對「澶淵之盟」還有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它使北宋失去了中原帝國的威儀,番邦外夷竟未臣服!其實「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不是很好嗎,何必非要自居「父皇帝」?兄弟和諧相處,於神宗而言,其結果就是:
和諧就是生產力。
宋朝的國家財政收入,和約之後得以增加,在宋真宗病逝前一年,即公元1021年,其總額已達15000萬。可以說,沒有五年前的和約,就沒有1009年的繁華似錦。
繁華似錦,尚需錦上添花,而能錦上添花的,是宋神宗那支廉政的大手筆。
公元1009年十一月,大手筆宋真宗作了一篇文章。
眾所周知,真宗是位詩人,膾炙人口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出自他的名篇《勵學篇》。不過這次卻非他的即興之作,而是告誡百官的《文武七條》:一是清心。平心待物,不為自己的喜怒愛憎而左右政事;二是奉公。公平正直,自身廉潔;三是修德。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勢壓人;四是務實。不要貪圖虛名;五是明察。勤於體察民情,不要苛稅和刑罰不公正;六是勤課。勤於政事和農桑之務;七是革弊。革除各種弊端。
真宗所立七條,均是廉政之舉。
有宋一朝,經濟發達,尤善商賈,儘管趙宋的面積、人口、資源都比前朝李唐差得多,但是,宋朝的經濟,在像1009年這般風調雨順的好年景時,歲入是唐朝的七倍;即便災害頻仍,歲入也是大唐的三倍左右。
經濟繁榮,邊貿紅火,貢賦通達,稅收富足,官員接觸錢財的機會也由此多了起來。然而北宋時期官員贓罪(貪污)的現象卻減少了,尤其與相距較近的唐朝、明朝相比,更是稀少。借宋人朱熹《觀書有感》一問:問渠哪得「清」如許呢?
為有源頭活水來!我想真宗所提之「清心」「修德」就是廉政的源頭,有這樣的活水注入,何愁為官不清呢?
「清心」「修德」是真宗倡廉的根本,其實宋代的倡廉措施中也是「德治」在先:
宋代官員有試用期,試用官員轉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員保舉,按規定,官員不得保舉曾犯有貪污罪的官員轉正。宋朝允許在職官員參加科舉考試,考中者可提前轉正或越級提拔,但曾犯有貪污罪者不許參加科舉考試。又規定,凡重要職務和接觸錢財的職務,一律不允許曾犯貪污罪者擔任。宋朝官員通常定期定級,但曾犯貪污罪的官員陞遷則舉步維艱。
一個官員犯貪污罪,其上司、曾薦舉過他的官員都要受到處罰。這使得上司很注意防範下屬犯貪污罪,薦舉者很關心被薦舉者的德行,這就使官員貪污受到牽制。
宋代吏部設有官員檔案,凡犯貪污罪者都記錄在案。宋代還規定,這些犯罪者,每次晉級或調動職務時,都要向吏部主動申報自己曾犯過貪污罪,並規定,此類官員不得隨意更改姓名。
「德治」就是以道德教育,啟迪官吏的道德良知,使之不去越軌,但它必須與「法治」相結合:以法律約束,令其奉公守法,不敢貪污。為達到《文武七條》之「奉公」(廉潔奉公)宗旨,神宗倡廉工作的一大重點是加強監察官員自身的廉政建設。
宋朝對具有紀委職責的監察官員有著嚴格的規定,甚至監察官違反出巡制度都要遭受處罰。還特別規定了監察官失察、自身貪暴受懲處的制度。1009年九月,真宗「詔諸路官吏蠹政害民,轉運使、提點刑獄官不舉察者坐之」。
對於失察的監察官,真宗實行嚴厲的處罰。王曙為河北轉運使,「坐部吏受賕,降知壽州」;張觀任解州通判,因「鹽池吏以贓敗,坐失舉劾」,被降監河中府稅;河北路走馬承受使臣悉代之,「坐不察邊肅貪縱故也」。
因為這些廉政舉措,1009年的北宋,可謂政治清明,這更加速了宋王朝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豐收,一個被《清明上河圖》千秋歌頌的時代正拉開序幕將北宋王朝推向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等待著百年後張擇端的那支畫筆。
一朵幸福的小浪花
從1009年到《清明上河圖》問世,百年光景彈指一揮間,在歷史的長河裡算不了什麼;而這年正月發生的一件小事,也只是歷史長河中微不足道的一朵小浪花,但它卻帶來了無限的幸福和快樂。
像往年一樣,1009年的正月初三,民間熱熱鬧鬧地過著春節;而在宮廷裡,卻又多了一份喜慶:今天是第一個天慶節,休假五日,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這一天建醮集會,真宗賜宴並饋送朝臣節物。
此前一年,即大中祥符元年的正月初三,文武大臣們被宋真宗緊急召集到皇宮。原來,這位皇帝一個多月前夢到一位神仙告訴他會降下天書《大中祥符》,剛才,宮裡果然在承天門發現了天書。此言一出,群臣們頓時炸開了鍋:這可是千年難遇的大事啊,唯有盛世才會有如此的祥瑞!之後,在全國百姓的「一再請願」下,宋真宗前往泰山封禪。是年十一月,真宗下詔規定以正月初三(天書初降日)為天慶節;第二年,即1009年,又下詔全國各地設置天慶觀,以便於天慶節的建醮集會,還令人修《天慶道場齋醮儀式》一書,頒發全國各地。
於是一千年前的正月初三,大宋官員幸福地過上了「天慶節」,而這種幸福竟紛至沓來:1009年五月,「詔兗州長吏以天書降泰山日詣天貺殿建道場設醮,以其日為天貺節,令諸州皆設醮。」天貺節的慶祝活動已開,隨之大中祥符四年正式規定「以六月六日天書再降為天貺節」;大中祥符五年閏十月,又新設了兩個節日—先天節和降聖節……
皇帝新創節日,並不始於宋真宗,而是在中唐以後。但就皇帝新創節日之多、調動參與節日活動的官員範圍之廣、並使之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的,則起於宋真宗時期。
宋真宗新設的五節中,均規定不得用刑,禁行死刑,到大中祥符五年又明確規定了節日禁行死刑的天數:天慶節七日,天貺節一日。後又對大辟罪在節日期間的行刑問題進行了詳細規定,在前面禁刑七日的基礎上延長為:天慶節、先天節、降聖節、承天節,前七日後三日,天貺節、天祺節仍一日。這對宋代死刑執行制度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對老百姓來說,是件大好事。
真宗把國家政治生活中大事的日子新設為節日,並制定詳細的活動內容,還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劃撥大量經費以保證節日活動的開展,這對官員休假制度等都起過重要的作用,而且對後世乃至當代官方節日的建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許我們今天的休假有些還是拜真宗之所賜呢)。
千年前的正月飄起的一朵小浪花,竟然有著如此大的影響力?
但它的影響還不僅如此。宋真宗封禪及增設節日,以及他對傳統節日的重視,不能一以個「愚民政策」或「勞民傷財」就否定了,它在有著文化和政治意義的同時,客觀地推動了消費,增加了社會消費時間,促進了商業經濟的繁榮。
歲末年節時,皇帝賜臣僚宴飲,既是增進君臣關係的需要,又是播撒皇恩的大好時機。歷朝皇帝都有此舉措,宋真宗也不例外。他即位不久,就「賜近臣歲節宴於宰相呂端第,自是遂以為例。」另外,有資格參加節序賜宴官員的範圍較前期大為擴大,如1009年二月,「舊制,節序賜宴,惟皇族、近列、諸帥、內職。三月甲子,始詔自今上巳、重陽,三司副使、判官及館職事官並別置會。其後,知雜御史、三院御史、法官、開封府判官亦預焉」,即從原來的內朝高官擴大到外朝一般官員。同時,節日時還饋送朝臣節物,「並客省繼簽賜羊、酒、米、面;立春賜春盤;寒食神(食炎)、餳粥;端午粽子;伏日蜜沙冰;重陽糕,並有酒;三伏日,又五日一賜冰」。享受饋送節物的官職之廣,幾乎包括文武百官;節日之多,幾乎全部囊括,這恐怕是歷史上少有的。皇帝拉動了消費又增加了親和力,生意經念得好。
宋真宗「詔自今伏日並休務」,增加了官員伏日的休務假,對官員節日之外的事假也較以前靈活,將祭奠亡親的私忌假的範圍擴大到所有官員,私忌日給假一天,並新創了餞行假。一些節假,不僅只施行於官員,那些為官府服役的工匠也可享受,比如給在福建險惡山路上運送官物的軍士以旬假和節假。
從現有史料記載來看,宋真宗時期官員約一萬餘人;此外,還有數十萬在各級官署中服役的胥吏,以及各級武職人員及其家屬。其中,文武官員每年可休77天傳統節假,還有新設假日;官府服役者可休65天,如此龐大的官吏隊伍和如此寬鬆的休假制度,相信會在商貿繁華的北宋形成規模大小不同的「黃金周」。
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工商業最發達的朝代,中國城市化率最高的朝代,中國海外貿易最發達的朝代;宋朝是人民生活水準最高(是明、清的3-4倍)、官吏的俸祿最高的朝代,是市民階層最強大、最富裕、最幸福的時期;宋朝是中國文化最發達的朝代,是中國封建王朝最民主、科學、自由的朝代……試想,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宋朝的七八千萬人,遇上一個開明的,鼓勵消費的,注重官員休假與關懷的,注重民間傳統假日與民主的君主,將是一個怎樣的情況呢?
那必將是消費提高了,經濟繁榮了。
於是,千年回眸,我們揭開了一個輝煌王朝的謎底。從一朵小浪花的折射中,我們看到了,1009年,從戰爭到和平,創造了財富;1009年,從廉政建設到政治清明,發展了經濟;1009年,從拉動消費到促進繁榮,千年前的那個朝代,成為了中國經濟規模最大的朝代,經濟總量占世界比率最大的朝代,中國封建王朝生活水準最高、最繁榮的時代。
當其時,宋朝富甲天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80%,其一年的鑄錢量最高可達五百萬貫,而終明一朝總鑄錢量也僅一千萬貫,中華民族在大宋的歡歌笑語裡,幸福到了極點,華夏偉大的形象一直深植於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透過《馬可·波羅行紀》的描繪,亦可以感受到西方人的景仰。伏爾泰說:「我們不能像中國人一樣,真是大不幸!」盛世如北宋者,伏老未能親臨,的確是他的大不幸;美籍史學家愛德華·伯恩斯在其所著的《世界文明史》中寫道:「日本在公元6世紀及其後的幾百年如饑似渴地學習和吸取中國文化。」而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借祖先的前車之鑒,將是誰的大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