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貨幣種類有哪些? 且看唐朝貨幣的變遷史
隋朝末年,人們再也無法忍受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了,各地人民紛紛起義,把鬥爭的矛頭直指統治者。這時候隋朝的大官僚唐國公李淵,借助農民起義的力量奪取了全國政權。這個政權就是後來的唐朝,李淵也就是後世稱之為的唐高祖。
李淵初入長安時,民間使用的是隋代的輕錢,積八九萬枚才滿米斛,乃於武德四年,一改歷代以「 銖 」「兩」為錢名的貨幣制度,鑄行成為「通寶」的錢幣,取名為「開元通寶」,也有讀作「開通元寶」的,但按照開創富熙安定完美生活和開闢新紀元的意思來讀「開元通寶」較合適。「通寶」也就是通行的貨幣。開元通寶的錢文由當時著名的書法大家歐陽詢所書,有八分及篆隸三體,這也是錢文有書人姓名在史書上的第一次紀錄。這說明唐初鑄開元通寶是一件大事。「開元通寶」四字筆力蒼勁,意態精密,端莊俊雅,凝重雄渾。
開元通寶錢直徑八分,重二銖,積十錢為一兩,千錢重六斤四兩。因為唐代一斤比西漢一斤重一倍多,故開元通寶比西漢五銖錢略重。開元通寶錢的創製與秦半兩、漢五銖錢一樣,是我國貨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至此,我國的金屬鑄幣正式脫離了以重量為錢幣名稱的體系,而稱之為「通寶」、「元寶」。而從這時開始,我國的衡法兩以下不再以銖為計算單位(唐以前是用銖,二十四銖為一兩,是二十四進位),而是改用兩、錢、分、厘的十進位法,其中一錢為3.73克,即指開元通寶一枚錢的重量,十錢開元通寶等於一兩。開元通寶還以其大小輕重適中、名稱形制合宜等,而對我國幣制的革新有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是整個唐代的主要流通幣,而且成為唐代以後一千多年的銅錢楷模。明清兩朝均採用其形制,五代的南唐和閩當時也曾鑄造過開元通寶。 唐朝的開元通寶有金、銀、銅、鉛各種幣材和大中小各種版式不下百種。唐代鑄錢爐最多時的天寶年間有49處,當時規定銅錢的成份是銅83.32%,白蠟14.56%,黑鉛2.12%,每年使用銅料21200斤,白蠟31700斤,錫500斤。
唐初時鑄的錢內外郭齊整,背面平坦光潔,書法及做工為時人所重視,不僅有使用價值,而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大詩人杜甫詩云「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說的就是天元通寶。 唐代開元錢和其他唐代錢的背部,有的有一個突出的圓點,有的有一條或幾條彎曲的凸錢,有的甚至還有浮雲的標記,這種圓點和凸錢,錢幣學叫做星月紋。錢背星紋分穿上星紋,穿下星紋,月紋上彎叫仰月,下彎叫俯月,穿旁側立稱側月。關於開元錢的月紋和浮雲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以至於給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有的說是唐高祖李淵時,下邊進呈開元錢蠟樣時,文德皇后不留意掐有一個指甲痕,人們認為是聖上的旨意,就依樣鼓鑄了。還有更荒謬地認為是明皇寵妃楊玉環的指甲痕,因為唐明皇用過開元年號,而楊貴妃又是深得寵信甚至代閱奏折,自然會過問鑄幣事,就斷定指甲痕為楊妃所為。其實這些都是無稽之談,因為錢上的 「指甲痕」有粗有細,應是不同鑄錢爐的標記,而浮雲應是祥雲的意思,代表人們的一種美好願望。除此之外,開元通寶還有「元」字左挑右挑、雙挑之分。最初鑄的開元錢元字不挑,武德年間所鑄,元字左挑出現。右挑開元錢應是貞觀年間及其以後所鑄的;雙挑開元數量極少,應是高宗時的紀念幣性質,有大事件發生時所鑄。唐玄宗以後的元字仍有挑筆的情況,但因其銅質、重量、輪廓等均與以往不同,分辨比較困難。
前面講到的開元通寶錢幣幣材多種,除銅以外還有金、銀等,其中銀錢較多,金質開元傳世較少。但是在1970年10月西安何家村的唐代窯藏,一次曾出土過開元通寶30枚,銀質的出土了421枚。這次出土的金質開元,形制和錢文字體都與初唐的開元通寶銅錢非常相似,只是錢徑略小,直徑為2.4厘米。唐代所鑄的 開元通寶金銀錢,並不是作為流通貨幣的而是主要用做宮廷賞賜或玩賞的。如唐《開元天寶遣事》說,「內廷嬪妃每至春時,各於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金錢為戲」。此外,唐玄宗觀看楊貴妃給安祿山 「洗三」時,也就是安祿山生日的第三天,楊貴妃用錦緞象包裹新生兒一樣把安祿山包裹起來,用轎子抬著,眾人感到新奇,大聲喧鬧。玄宗看著高興,就賜給楊貴妃洗兒錢。唐朝的金銀錢主要用於賞賜、饋贈,此外也用作祭禮等,他起著支付的作用,但不用於流通。唐高宗武德初年時,所鑄的開元通寶錢數量不多,舊錢與古錢在此時已漸退出流通,市場中錢幣不足,直到唐太宗貞觀初年時,交易時仍有用布帛的。朝廷怕出現那種隋朝時的通貨膨脹,市場上雖然需要錢幣,但卻小心謹慎,不肯增加發行,反而還鼓勵以物易物,大力疏導通貨回流。當時是一斗米只需三五文錢,老百姓零用時大感不便,雖用布帛,卻太不靈活。同時中國同海外各國的交流也日漸增加,錢幣大量外流,這一切都使國內交易感到乏力。由於這些原因,民間私鑄行為漸漸又起。私鑄錢雖然比較小,但有的質料鑄工都還可以,所以有的地方把它當官錢使用了,以兩三枚抵官錢一枚。私鑄錢能夠與官錢並使不衝突,這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唐高宗時,政府看到通貨緊縮的利益卻為私鑄者所得,大感不滿,命令取締私鑄,並以五比一的比率用官錢換私錢。但缺少人問津,甚至有把私錢收藏也不兌換的。於是在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推出「乾封泉寶」,以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行使,目的似在於增加發行,刺激物價,使私錢失去存在的依托。乾封泉寶直徑2.5厘米,隸書,旋讀,光背,銅料精純,鑄工良好。在中國錢幣史上,錢文用泉寶的也極少見。但此大錢推出後效果並不好,老百姓對大錢並無興趣,更為害怕通貨膨脹,因而紛紛收藏開元錢,致使私錢大漲,到最後也不見了,只剩大錢。朝廷見此情景只得下令停鑄,以流通的乾封大錢以一比一開元錢行使之。唐玄宗初期,朝廷吸取經驗,再次整頓私錢,先鼓勵生產,扶植商業發展,鑄造開元錢時,只有新錢質量達到標準才准流通,以增加官錢信用,且增加鑄量,擠兌私錢。這次所鑄的新開元錢,元字也有挑筆的區別,背文增加了星、日紋等。
唐玄宗後期發生的「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的轉折點。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兩個叛將也發行過錢幣——「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這場大亂起於天寶十四年,至肅宗廣德元年始告平定,前後九年。雖然導演這場變故的安祿山和史思明早已灰飛煙滅,但是他們鑄行的德壹元寶與順天元寶卻時有所見,這一對短命錢也是那一段歷史的見證,它彷彿向人們訴說著那段悲愴的往事。
唐朝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政治腐敗,藩鎮繼起,安祿山率先反叛,其部將史思明很快佔據了河北十三郡。唐明皇從笙歌艷舞中驚醒,喪魂失魄,倉惶出逃,急急如喪家之犬。公元789年,叛將史思明佔領魏州稱「燕王」(另一頭目安祿山被其子殺死),鑄「得壹元寶」,第二年又據洛陽,稱燕國,自稱「大燕皇帝」,建元「順天」,遂罷「得壹元寶」而鑄行「順天元寶」。得壹元寶在很短的時間內鑄而又廢,這可能與晉武帝司馬炎的問卜的故事有關。晉武帝登基時,曾求告上蒼,以卜世數,結果不想簡策上的數字竟是「一」字,意味著晉王朝只能一世而終。這時司馬炎嚇得渾身發抖,朝臣們面面相覷,只有大臣裴楷引經據典從容地說道,臣聞老子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他的這席話使司馬炎和噤若寒蟬的群臣們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一樣,頓時轉憂為喜。但是裴楷的能言善辯畢竟掩飾不了嚴峻的事實,其時司馬家王朝已危機四伏,險象環生了。到了司馬炎的兒子晉惠帝手裡,八王作亂,國家傾覆滅亡危在旦夕了。史思明想當「始皇帝」,得一是為天下專,盼望著父傳子,子而孫,子子孫孫,相傳萬代。但是他對「一」字也心有疑慮,故在鑄錢時把「一」故意寫成「壹」。後來他佔領了洛陽後,躊躇滿志,以為天下非他莫屬,但他還是不敢草率行事,藉著改元,把「得壹」錢廢掉,改鑄順天錢了,以附順於天意之意。但歷史的發展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順天」不順,「安史之亂」不久即被平息了,「得壹」、「順天」這對偽政權的錢已就悄然地退出了舞台,成了歷史的陳跡。得壹錢銅色較紅,製作精整,錢文為隸書,錢背多見月紋,而順天錢形制同得壹錢,但錢體略重。順天錢鑄造僅一年有餘,而得壹錢時間更短,因此所出甚少,故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的說法。
唐肅宗乾元元年七月,御史中丞奏請鑄行「乾元重寶」,以乾元重寶一枚當開元通寶十枚。乾元重寶錢徑2.7厘米,重5.97克,錢文隸書,順讀,書法精妙,有光背及背下俯月、朱雀、穿上或穿下祥雲或星文的。政府於乾元二年鑄行乾元重寶重輪錢,錢背面外廓雙層,故叫 「重輪錢」,以一當開元通寶五十文。重輪錢錢徑3.5厘米,錢文隸書,順讀。這兩種「重寶」在發行中不斷減值, 乾元重寶重輪錢流通至第二年,改為一當三十,開元通寶小平錢與當十錢皆以一當十,後再改與乾元重寶重輪大錢都以一當三,直至一當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貨幣不斷減值的情況下,物價卻不斷抬高,一斗米漲至七千文,以至於餓死的人相枕於道。到肅宗死後代宗繼位時,便下令停鑄大錢,獨行開元通寶小錢
唐代宗大歷年間似曾鑄有「大歷元寶」錢,史書未有明文記載,但傳世有實物。此錢徑2.3厘米,錢文隸書旋讀,為小平錢,背無文。德宗建中年間(公元780-783年),史書曾有鑄錢記載,但也未記載是什麼錢,料應仍為開元通寶;此外傳世有「建中通寶」錢,錢徑2.1厘米,重1.8-2克,錢文隸書,旋讀,光背無文。這兩種錢鑄造較粗糙,在新疆等地發現較多,而內地倒較少見,在1992年新疆庫車(唐代稱安西)附近曾出土過大量的建中開元及乾元錢等。這些錢銅質具有新疆當地所產之銅的特點,並非中原所產的銅,故應是唐時所設安西都護府時駐紮在此的守軍自鑄的錢幣。德宗時恢復通貨緊縮政策,減少錢監,停止鑄錢,市場中通貨經常不足,因而物價無力,錢幣的購買力頗高,此後各帝王莫不謹守此法,不敢踰越,直至唐武宗繼位,毀佛鑄錢,鑄行背記鑄地名的開元通寶,稱為「會昌開元」。佛教從東漢初傳入我國後,迅速被當時的中國社會接受了,輕過三國、兩晉、南北朝漫長的歷史歲月的傳播,到了唐代已極為興盛。那時是佛教繁興,寺院林立,人們以當尼姑、和尚為榮,連皇帝都要過幾天的寺廟生活,以表示超凡脫俗從而得到佛祖的超度。那時,寺廟的規模很大,不但規模大,而且裡面的銅像也極多。據《舊唐書·王縉傳》載;「五台山有金閣寺,鑄銅為瓦,塗金於上,照耀山谷,計錢巨億。」僅一座寺廟就耗資巨億,全國的寺廟佛像用掉的銅就要以數十萬噸計了。國家的銅源都被放進寺院,成為寺院財產了,脫離了正常的社會生產等經濟生活。到了唐武宗李炎時,無銅鑄錢的局面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李炎此人從小就不信佛,甚至說:「窮吾天下,佛也。」一個毀佛鑄錢的構思漸漸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
會昌五年,李炎在他登基後的第五個年頭,毅然下令毀佛鑄錢。他規定西京(長安)只留寺廟四座,東京留兩座,其餘的一律拆毀,僧人還俗,沒收寺院良田,和尚尼姑們遣回原籍,從事生產。把寺院內的佛像,僧尼缽盂、鐘磬、用具統統砸碎,化銅鑄錢。揚州節度使李坤率先鑄造背有「昌」字的開元通寶錢進呈,朝廷下令各地仿鑄,並於錢背添鑄各自州名以便檢查。這種背文記地名的開元通寶俗稱會昌開元。這在全國引起很大震動,大部分信佛的人都不滿意,但社會上的財富增加了,貨幣流通暢快,人民生產、生活安定了,也就逐漸得到了全國大多數老百姓的擁護,毀佛鑄錢也使李炎成為歷史上的一位明君。會昌開元已經發現的背文計23種,有「昌、京、洛、益、藍、襄、荊、越、宣、洪、潭、兗、潤、鄂、平、梓、興、梁、廣、福、桂、丹、永」。其中「平、桂、丹、福」少見,「永」字尤罕見。會昌開元比官爐開元錢略小略輕,銅色較紅,製作較粗陋,其鑄地廣,地名多,欲全部收齊頗不易。
「開通玄寶」是唐代最後一種錢,直徑2.2厘米,大小和乾元重寶小平錢相似,錢文隸書,光背無文。據史書記載為桂陽錢監所鑄,數量極少。因其錢文為「玄寶」,一般認為是功德錢,是為討信佛的唐懿宗歡喜所鑄。 開元通寶是唐朝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鑄行了近三百年,時間長,數量大,版別也較多,但絕大多數為小平錢,大錢非常罕見,也有爭論。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唐德宗建中初,掌判度支(財政官員)趙贊采連州(今廣東連縣)白銅錢大錢,一當十,以權輕重。這裡說的當十大錢,未見過實物。陝西去年曾發現一種開元通寶大錢,徑長3厘米,不是新出土的,銅質非今日所見之白銅。在《歷代古錢圖說》中有一種唐代開元大錢拓本,錢徑4.2厘米,錢文筆畫清秀,隸書體,不知是否為史料中所說的白銅大錢。關於開元大錢應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