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的鹽鐵會議是怎麼回事? | 陽光歷史

 

A-A+

西漢時期的鹽鐵會議是怎麼回事?

2015年08月08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154 次

  中文名稱: 鹽鐵會議

  發生時間: 公元前81年

  所屬年代: 漢代

  事件介紹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下詔郡國推舉賢良文學六十餘人到長安,詢問民間疾苦。賢良文學們提出鹽鐵官營和平准、均輸等經濟政策是民間疾苦的原因,遭到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反對。以丞相田千秋和桑弘羊為一方,賢良文學為一方,雙方對為政得失展開了一場全面辯論。雙方對民間疾苦的根源、同匈奴的和戰政策、治國的方針和理論等重大問題申述了不同主張。會議後,「罷榷酤官」,部分地區停止鐵器官營,其他政策不變。召集郡國賢良文學到京師,雖是諫大夫杜延年提出的,顯然得到霍光的支持,所以這次會議也反映了兩位輔政大臣對當時實行的經濟政策的分歧。

  鹽鐵會議的歷史評價

  鹽鐵會議是古典時代民主政治的產物,它集中表現了漢廷民主決策體制的基本原則和特點。

  在鹽鐵會議上,作為評議時政之弊的一方是生活在社會下層的自由公民,他們按不同的行政區域推選產生。在執政官員心目中,雖然他們因貧羸而皆衣冠不完,「辯訟公門之下,哅哅不可勝聽」(《利議》),「不言所為治,而言治之無功」(《遵道》),但仍需忍受其言辭激厲的指責,以示尊重國民代表直言極論之權利。為此賢良文學聲稱,「公卿輔政,政教未均,故庶人議也」(《未通》);丞相史則承認「布衣皆得風議」(《刺議》)。顯然,賢良文學首先是作為平民代表即所謂庶人、布衣代言人的資格而議政的,至於他們的政治觀點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一般平民或是富商豪族的意見,則應作別論。其次是參議者個人的識見才能及其所代表的政治思潮及派別,都不影響其入選資格,「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文學皆出山東,希(稀)涉大論」(《國病》)。

  從與會者發表的宣言看,他們都自詡為公民利益而參議漢廷。賢良文學打出的是為民請命的旗幟,執政官員更標榜他們的施政綱領貫徹了自由民公正均平的政治和經濟原則。然而,對漢帝國數以千萬計的奴隸的地位和釋放奴隸問題,爭論雙方都隻字不提,這恰好證明,西漢布衣皆得諷議的民主議政形式是有其特定的時代性和階級性的。

  從鹽鐵會議的辯難和決策過程可以看出,漢廷民主議政的主旨在於從參議者的建言、論議和辯難中,得出與時局相宜的施政方略,「論者不必相反,期於可行」(《擊之》)。因此,只要賢良文學能夠出善策以安集中國而來遠人,「使邊疆無寇虜之災,租稅盡為諸生除之,何況鹽鐵均輸乎?」(《國病》)但是,賢良文學始終無能談出一項可行性意見。為此,御史大夫表示不能「惑於愚儒之文辭,以疑賢士之謀,舉浮淫之蠹,加之功實之上」(《刑德》);丞相史稱,「公卿既定大業之路,建不竭之本,願無顧細故之語,牽儒墨論也」(《遵道》)。

  鹽鐵大會體現的民主決策制度的特點是,決策在與會者自由論辯的基礎上進行,然後集中為統一意見。 賢良文學「飾虛言以亂實」,雖然給與會者造成了思想混亂,諸卿都大府官員不知「今將何從而可矣」(《遵道》),但是沒有誰人贊同他們的政見,因此廢止鹽鐵國營制度的決策就無法通過。

  鹽鐵會議的結果是爭議的雙方相互妥協。

  (一)賢良文學滿足了「鹹取列大夫」(《遵道》)的慾望,但他們持詔與議「亦未見其能用針石,而醫百姓之疾」(《鹽鐵針石》),「無能出奇計遠圖匈奴安邊境之冊」(《利議》)。它向國民昭示儒學於時政未有何益。

  (二)詔書的目的原為廢罷鹽鐵國營制度,奏議只對此作出暫時的應變措施,「請且罷郡國榷酤,關內鹽鐵」。因此,這也是執政官員對詔書的非難,「奏曰:賢良文學不明縣官事,猥以鹽鐵而為不便」(《鹽鐵取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