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樓為什麼偏開在考場對面? 中國青樓發展史
在中國,描寫青樓生活的作品不少,有的以人道主義精神下筆,有的以獵奇的態度欣賞。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青樓世界,把它置於整個中國文化的宏大系統中進行觀察的,卻是很少。其實青樓這樣的下九流社會場所,恰恰匯聚了社會文化五光十色的各個側面。研究中國文化如果企圖繞開青樓,那肯定有許多問題是談不清楚的。
青樓一詞,原來的意思是用青漆粉飾之樓。它起初所指並非妓院,而是一般比較華麗的屋宇,有時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太平御覽》、《晉書》和魏晉南北朝的許多詩文中都是這樣使用青樓的。但由於華麗的屋宇與艷麗奢華的生活有關,不知不覺間,青樓的意思發生了偏指,開始與娼妓發生關聯。唐代以後,偏指之意後來居上,青樓成了煙花之地的專指,與平康、北裡、行院、章台等詞相比,不過多了一點形象感,多了一絲風雅氣息而已。
為什麼會有青樓這種東西出現?說穿了,這是男人世界的產物,是人類進入父系社會以來的社會事實。關於青樓妓女的起源,古今中外有種種不同的說法,姑且放到下一篇裡去分析。
為本篇主要說說,青樓為何要開在考場的對門?
青樓鶯聲為誰啼?妓院開在考場對門反映了生意人的精明
任何產品的成功推廣,都要試銷對路。古代的青樓,招待的多是讀書人,常見的稱呼是「士子」。當時的「士子」地位很高,人數也少,他們口袋裡揣著的銀子與詩稿,是青樓大院最好的兩樣通行證。對妓院的老闆來說,有銀子就是大爺,是活菩薩,故而對其熱情高漲;而對青樓妓女來說,她們多數是文學愛好者,因而面對滿腹詩文、錦繡文章的才子,便不時秋波暗送,做做佳人會才子的美夢。所謂「鴇兒愛鈔,姐兒愛俏」,這都是青樓千古不變的真理。
舊時的考場叫貢院,尤以人才輩出、歷史悠久的江南貢院為最,經歷朝歷代不斷擴建,至清同治年間已形成一座佔地三十餘萬平方米、僅考生號捨就達二萬零六百四十四間,相當於3個北京的故宮大,成為明、清兩代中國最大的科舉考場。科舉時代共產生過800多名狀元,而半數以上都出自這個考場。眾多歷史名人如唐伯虎、鄭板橋、李鴻章等,更是由江南貢院走上歷史舞台的。
在考生眼裡,貢院是他們通往富貴功名的必由之路,因而,每當開科取士之年,自然引得四方士子紛至沓來。既然考生雲集,他們的吃住玩樂都要有人照應,這便給商人發財提供了機會。許多青樓、酒樓、茶館應運而生,貢院邊上的秦淮河,也因為這些設施而變得嫵媚動人,形成「槳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的一派繁華景象。
從古至今,關於才子與佳人的風流韻事便經久不息。唐代士子高中進士後,向鍾情的妓女寫情詩、炫耀才華,在當時是一件雅事。即使科考失意,士子們無奈之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此時,醇酒佳人,又成為減輕他們落榜痛苦的安慰劑。所謂「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是也!
古代士子力捧青樓三大原因
秦淮風月之所以興盛,當然與士子們的大力捧場有關。而士子們捧場的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青樓為士子緊張的考試生活提供了一個舒緩的空間。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定了嚴格的選拔機制,有些甚至有人身侮辱的味道。據余秋雨先生的《十萬進士》裡介紹,到了清朝,科舉制度已經發展到了頂峰,為防止作弊,考生們皆身披羊皮做的袍子,滿眼望去白花花一片。科場檢查十分嚴格,有著嚴格的搜身。進考場前,兩列兵丁夾道搜查,頭髮都要打散查,衣服夾層都要摸過;盛食物和筆墨文具的是考場統一發放的竹籃,食物要切成一寸以下,使其無法夾帶入場;如果一旦發現夾帶,夾帶人將遭受毒打,捆綁在考場前石柱上示眾一月之久,並終身不得參考。進入考場之後,考場即封號柵,須等三天考完之後方才打開。三天之中,考生不能動彈,一切吃喝拉撒,都在兩平方米左右的號房內解決。一旦天熱之際,號房內屎尿泗流,臭氣熏天,在這樣的環境下答題做卷,沒有驚人的毅力,是很難完成的。因而考場3天,對士子們來說不啻於蹲3天地獄,至放榜之日,他們如釋重負,如獲重生,到青樓瀟灑便成為他們的不二選擇。
"我國娼妓之起源,大概胚胎於周襄王時代,齊國管仲之設女閭,即其作俑者。《戰國策》二卷「東周」引周文君云:「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按周禮——五家為比,五比為閭。則一閭為二十五家。管仲設女閭七百,為一萬七千五百家。管仲設女閭,等於後世之有花捐也。......我國娼妓制度,既自「女閭」開其端,自此以後,無代無之。唐承六朝金粉之後,娼妓之多,空前未有。約分家妓公妓兩種。長安都城中有所謂「北裡」、」平康裡「輿「教坊」者,即為當日風流淵蔽。(摘自黃現璠著:《唐代社會概略》 ,商務印書館,1937年2月再版)。「
中國最早的娼妓,是最早進入制度化的一種行業。管仲治齊國,就設有「女閭」,女閭就是公娼--不是公家准許的窯子,而是官辦的窯子。這是中國最早的「公營企業」,開辦目的,是增加國庫收入。《堅瓠集》續集裡說:「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花粉錢之始也。」這就是說,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經費來源,部份卻是吃軟飯吃來的,實在不怎麼光彩。孔夫子說沒有管仲,他要披髮左衽(右邊為任字),變成外國人了,這麼推論,使中國國泰民安,身為「女閭」的人,以血肉之軀,「以充國用」,的確功不可沒。雖然她們的痛苦如何,我們一點也不知道。
管仲時代妓女的主要來源,是奴隸,就是所謂「奚」。奚字在象形文字中,是「手持繩圈套女人」,套到女人操皮肉生涯,加入公營企業,這種妓女,就是「官妓」。官妓的制度在中國持續極久,《吳越春秋》說「越王句踐輸有過寡婦於山上,使士之憂思者遊之,以娛其意。」就是官妓。《萬物原始》說「漢武始置營妓,以待軍士之無妻室者。」就是官妓。《南史》說齊廢帝「每夜輒開後堂,至營署中淫宴。」就是官妓。官妓的來源,主要有三:
一、罪人家屬--古代的人權單位不是個人,而是家族。一個人犯罪,常常連累到一家。通常的公式是:男人給宰了,妻女則淪為官妓。
二、奴隸買賣--古代希臘羅馬的奴隸,在人口比例上比中國多;但在時間持久上,比中國短。中國買賣奴隸,有過「與牛馬同欄」的大場面,人變成牛馬,還有什麼可說?
三、墮入風塵--是變相的一種人口買賣,只不過被買賣的,原屬良家婦女。《北裡志》所謂「誤陷其中,則無以自脫」,就是這一類。
因為公營,所以官方設有專門的機構。這種機構,在唐朝先屬「太常」,後屬「教坊」,由「樂營」管轄。《雲溪友議》記有「樂營子女,厚給衣糧、任其外住」的一個特例,是兩個信釋道大官的德政,反證了當時「樂營子女」是不能外住的,官妓的沒有肉體自由,是和沒有人身自由一致的。
因為沒有自由,所以任憑處理,前程莫問。漢朝本來對「群盜妻子」發配為營妓的,但是李陵行軍時,發現她們,就一律給殺掉;宋朝平北漢,北漢「獻官妓百餘人於宋」;勝利者意猶未足,還「奪其婦女隨營」。宋朝的官妓,從寬錄取,不但把罪人家屬當公娼,甚至把良家婦女「系獄候理者」(在看守所中等待判決的)都派上用場!甚至公然去搶來,逼良為娼!或者乾脆誣陷良民為盜匪,以便將家屬收為官窯子!更妙的是:王安石變法時,一切都公賣,酒是其中之一。為了賣酒,居然派妓女助售--「官賣酒用妓作樂」!《都城紀勝》書裡說:
「官庫則東酒庫、南酒庫、北酒庫、上酒庫、西子庫、中酒庫、外庫、東外庫,每庫皆有酒樓。若欲美妓往官庫中點花牌,其酒家人亦多隱庇推脫。須是認識其妓,及以利委之可也。」這就是酒家的前身。現在中國人很難知道:酒家原來是官辦的,最早的目的是推銷政府造的酒,「以充國用」。這是一位立身謹嚴的政治家王安石出的怪主意。王安石本人,在別人請他吃飯以妓作陪時候,拒絕入席;但他卻和管仲一樣,為了「以充國用」,竟不惜油然而生「皮肉之見」,使政府大吃其軟飯。這些大政治家的舉措,使人想到那句西方諺語--「偉大的人有偉大的錯誤」。
難乎為「妓」--以充文用
官妓演變到明朝,有了嚴格的發展,《國初事跡》記明朝公娼情形說:
「太祖立富樂院,令禮房王迪管領,此人熟知音律,又能作樂府。禁文武官吏及舍人,不許入院。只容商賈出入院內。」這是很清楚的「公務員金字上酒家」模式。但這種禁令有效嗎?《五雜俎》的記錄,有了以下真相:
「今時娼妓滿佈天下,其大都會之地,輒以千百計。其他偏州僻邑,往往有之。終日倚門賣笑、賣淫為活,生計至此,亦可憐矣!唐宋皆以官妓佐酒,國初猶然。至『明英宗』宣德初始有禁,而縉紳家居者,不論也。故雖絕跡公庭,而常充軔(左邊為牛)裡干(門中干字)。又有不隸於官,家居而賣奸者,俗謂之『私窠子』,蓋不勝數矣!」這段文獻,透露了兩種「家居」情況:第一種家居,是「縉紳」先生在家裡叫姑娘,姑娘做應召女郎;第二種家居,是姑娘在家裡接客,姑娘做陶公館式私娼,兩種家居都可逃掉政府的禁令,使官妓制度,遭到反托辣斯的抵制。
其實,明朝這種知識分子與妓女的情孽,本是淵源有自的,早在唐朝就大為流行。唐朝知識分子以走動秦樓楚館為正業之一,從元白到李杜,無一例外。在杜牧的詩裡,可以看到太多太多「不飲贈官妓」「娼樓戲贈」的作品,從這些結果看,中國娼妓不但達到了「以充國用」的特殊效果,又給中國飲酒作樂的知識分子「以充文用」,風化出他們筆下的文學。流風所及,中國文人幾乎無一不跟娼妓飲酒作樂,寫詩漫愛。這種「飲酒作樂」的特色,本來是「酒家」與「妓女戶」二合一的,到了現在,形式上已經一分為二,形而上者不能搞,形而下者不能聊,所有「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時代,已經完全遠去,中國文人的作品也就更不堪設想了!
內外難分--以充家用
因為特色只此一家,由特色而來的歷史,自然也就別無分號。中國歷史中,有一種「家妓」。家妓是養在豪門中的妓女,算是自備的歌星、舞女兼酒家女,還沒有資格做姨太太,要生了兒子,才有資格做姨太太。兩晉南北朝時,家妓最多:
《宋書.沈演之傳》:「奢淫過度,妓女數十,聲色放縱。」
《宋書.杜驥傳》:「家累千金,女妓數十人,絲竹晝夜不絕。」
《宋書.范曄傳》:「家樂器服玩,並皆珍麗,妓妾亦盛飾。」
《北史.夏侯道遷傳》:「妓妾十餘,常自娛樂國。」
《北史.高聰傳》:「唯以聲色自娛,有妓十餘人。」
《南史.張懷(玉旁)傳》:「居室豪富,妓妾盈房。」
因為家妓成風,所以許多事件,也因之而起。最有名的「落花猶似墜樓人」主角綠珠,就是石崇的家妓。家妓引起家庭大血案。
別以為家妓只是豪門自己的規矩,其實是依法有據的。唐朝法令規定:「三品以上聽有女樂一部,五品以上女樂不過三人,皆不得有鍾磐樂師。」可見官做大了,就可以依法在家開「妓女戶」「歌舞班」玩。相對的,官不夠大,自然就不能亂開。《南史.王宴傳》:「宴從弟詡,位少府卿,(束力)未登黃門郎,不得畜女妓。詡以畜妓免官,禁錮十年。」
現在人稱自己太太做「內人」,如果這位太太是「從良」了的,倒真名符其實。原來唐朝稱妓女叫「內人」。《教坊記》裡說:「妓女入宜春院,謂之內人。」張佑的詩說:「內人已唱春鶯囀,柳枝磋磋(單人旁,醉後起舞貌)輕舞來。」都特指妓女。可見從「家妓」觀點看,妓女倒真正是內人,老婆反真正不內。要內,至多也該叫「內子」。內子照《禮記》、《左傳》等解釋,是卿大夫的正妻;但照《書言故事》、《頻羅庵(廣改為草頭)遺集》等解釋,卻又指的是人家的老婆,卻又明明該是「外子」!但「外子」又明明是指丈夫,於是老婆又變成丈夫,女的變成男的,又勢難成立。
在現代的避孕藥具出現之前,過去的青樓女子她們是如何採取避孕措施的呢?史書上鮮有記載,野史上也不多見,影視劇裡也是輕描淡寫了之。鞏俐出演的一部電影,就有這樣一個情節:一位妓女在接客之前,喝下一種湯藥,說是喝了就不會懷孕了。當然,這種藥究竟含有何種成分,無從考證,當關於古代的妓女避孕的方法也就眾說紛紜。
有說將麝香放入妓女的肚臍可以避孕,比如堪稱中國「紅顏禍水」之最的趙飛燕和趙合德兩姊妹就有記載採取的是這樣的避孕措施。當然,趙飛燕和趙合德兩姊妹還不能稱其為妓女,但殊歸同途。這種貼肚臍叫「了肚貼」。貼在肚臍上,就可以了結女人肚子的受孕功能,再不能懷孕了,不過這「了肚貼」已經失傳。
民間還有記載,據說藏紅花是宮廷傳出來的避孕秘方,說如果皇帝不喜歡某個被寵幸的宮女,就會讓太監把這個宮女倒掛起來,給她用藏紅花液清洗下身,據說這樣可以將宮女體內的精液清洗乾淨,還有一些野史,說以前皇帝寵幸妃子後,如果說不留的,太監就會幫那女的推拿,確保皇帝的精液不能留在那女的體內,這樣可以起到避孕的效果。
但是,即使是現在,也沒有百分之百有效的避孕措施,韋小寶就是避孕失敗的產物。過去許多青樓女子在從良後,都是終身不育的,就是長期飲用破壞生育能力的一種湯藥,以致絕育,說是服用被稱做「涼藥」的一種可以避孕的藥,也含有麝香的成分,會影響生育,但不一定絕育。
也有使用「安全套」的記載,是使用動物的腸衣,有說是羊的,還有說豬膀胱是早期的「避孕套」,但據史料真實記載,西方中世紀宮廷裡使用的「避孕套」就是動物的腸衣,還有個很好聽的名字——「荷蘭小帽」。中國古人還用魚膘作「避孕套」。在博物館的收藏物中,有古代人用綿羊腸子製成的避孕套,有點接近於現代避孕套的雛形。
在3000多年前的印度和埃及,像鱷魚、大象這樣被認為具有神秘力量的動物的糞便也被用到了避孕藥方中。事實上,由於這些動物糞便具有高度酸性,它的確具有一定的殺精作用。不過,動物糞便所帶來的強烈臭味顯然會影響古代夫妻們的「性趣」。
也有採取喝水銀的方法,水銀的確可以避孕的,但水銀有劇毒啊,也許可能喝少量的不會死人。現在,在我國的北方農村,許多老年人年輕的時候就採用喝水銀避孕的方法,這肯定對身體有很大傷害。於是,過去妓女們喝的茶水或日常食物中就被放入少量的水銀,據說效果很好,當然,妓女們被蒙在鼓裡,還以為是可以避孕的香爐灰什麼的,不然妓女們知道水銀有毒不敢喝啊!
唐代青樓名妓中,詩才最高的是薛濤。《全唐詩·薛濤小傳》說:
薛濤,字洪度,本長安良家女,隨父宦,流落蜀中,遂入樂籍,辯慧工詩,有林下風致。韋皋鎮蜀,召令侍酒賦詩,稱為女校書。出入幕府,歷事十一鎮,皆以詩受知。暮年屏居浣花溪,著女冠服,好制松花小箋,時號薛濤箋。
詩的時風把她熏陶得超凡脫俗,才氣超群,與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等都有唱和。濤詩專集為蜀刻本《錦江集》五卷已散佚。《槁簡贅筆》謂濤詩有500多首,較為可信。《全唐詩》收薛濤詩89首,刪去偽詩數首,為比較好的專集。198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張篷舟作注的《薛濤詩箋》,將《全唐詩》薛濤詩中偽作《牡丹》一首刪去,增以《浣花亭陪川主王播相公暨寮司賦早菊》、《朱槿花》、《題從生假山》3首,而成91首,這是目前最好的濤詩集子。
薛濤「工絕句,無雌聲」。其抒情詩名作,可謂是《春望》。詩曰:
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若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
檻草結同心,將以遺知音。
春愁正斷絕,春鳥復哀吟。
風化日將老,佳期猶渺渺。
不結同心人,空結同心草。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
此詩寫出了詩人的情懷、情思,坦坦蕩蕩,思緒悠悠,語無雕飾,天然動人。
薛濤的另一首《送友人》,向來為人傳誦,是可與唐才子們競雄的名篇。詩曰: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初讀此詩,似清空一氣;細細玩味,便覺短幅中有無限蘊藉,藏無數曲折。
薛濤晚年穿女道士服裝,居於成都浣花溪旁,終日吟詩修行,頗為淒涼。
唐代妓女能詩的不止薛濤一人,以詩得名的娼妓很多,她們也留下了不少好詩和詩詞佳話。
劉國容——長安名妓,國色天香,才思敏捷,常與詩人們迭吟遞唱。她與新科進士郭昭述情濃似酒,離別時贈情郎一首短詩:
歡寢方濃,恨雞聲之斷愛;
思憐未洽,歎馬足以無情。
使我勞心,因君減食;
再期後會,以結齊眉。
許多年後,兩人重溫舊情,雖不能作舉案齊眉夫妻,卻也真是生死相戀的一對。兩人的故事許久都在長安演繹,而劉國容這幾句情真意切的詩句,則更久在青樓和士林中流傳。
劉采春——浙江名妓,極有文才,最長於寫詩,當時被稱為薛濤第二。她的詩很多,流傳也廣,《全唐詩》收其《囉嗊曲》六首最得人喜愛。詩曰: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借問東園柳,枯來得幾年。
自無枝葉分,莫怨太陽偏。
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
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
桐廬人不是,今得廣州書。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
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昨日北風寒,牽船浦裹安。
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詩句樸實感人,情真韻切,使那些無病呻吟的風流詩人自歎不如。
張窈窕——蜀中名妓,擅長寫詩,《全唐詩》收錄有《寄故人》、《上成都在事》、《西江行》等六首,其中《贈所思》一首,詩曰:
與君咫尺長離別,遣妾容華為誰悅。
夕望層城眼欲穿,曉臨明鏡腸堪絕。
此詩清麗有情,很為時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