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歷史:深圳最有名的二奶村—-下沙村 | 陽光歷史

 

A-A+

黑歷史:深圳最有名的二奶村—-下沙村

2018年08月18日 全球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348 次

  說起深圳的「二奶村」,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福田的皇崗村,但很少人知道在相隔不遠的下沙,曾經也是相當的赫赫有名。去年年末,下沙村被納入了舊改更新計畫,擬拆除重建53756平方米的面積,該項目集商業、辦公、酒店、商務公寓、住宅、大型地下停車場於一體,這片福田最大的城中村即將消失,我們也一起來回顧下它的「黑歷史」。

  下沙村,地處深圳灣畔,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面積約0.35平方公里。下沙建村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800餘年,基本為黃姓一族。改革開放之前,村民世代
以農耕和養蠔為主業。百度百科顯示5-8萬外來人口住在這裡,有下沙牌坊、黃思銘公世祠、陳楊候廟、佛祖像等歷史古跡,有村建博物館及休閒公園。

  據新快報2002年一篇題為《深圳下沙村:「二奶村」每年2萬人次看性病》報道,由於毗鄰香港,香港人來下沙租房暫住的人特別多。據一位當時在下沙村干了2年的保安說,這些香港人中很多是卡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建築裝修工人、清潔環衛工人及小攤小販等。

  「他們每月掙6千到1萬元港幣,在香港連中等都算不上,但在深圳卻算是中上等的,所以他們喜歡在香港上班,來深圳花錢,繁華熱鬧的下沙就成了這些港人的『樂園』。」

  「這些香港人有的在香港娶不起老婆,就在這裡包個年輕姑娘,一些已婚的香港男人也喜歡在這包『二奶』。」這位保安說,「即便是以『老婆』相稱,他們中真正結婚的卻很少,因為『老婆』和『二奶』大多是做『小姐』出身的。」

  新快報的這篇文章還指出,這個當時貌似「世外桃源」的下沙村,各種各樣的美容美發店、按摩洗腳店、歌舞廳、酒吧、夜總會等消費場所卻密密麻麻。

  而最讓人觸目驚心、堪稱下沙「獨特風景」的,卻是這裡各家診所打出來的業務招牌。無論是有牌照的6家私人診所,還是10多家地下診所,都在其業務招牌上耀眼地標明:治性病或皮膚性病,專治梅毒等。

  當時一位「黑診所」老闆給記者計算了下沙村的性病市場,如果某醫院下沙門診部按每天3人次,6家正規私人診所按每天每家4人次是24人次,10家地下診
所按每天每家2人次是20人次,一共是每天47人次,一年就有17000多人次,再加上有錢到村外就醫的人,該村每年就診的性病患者最少有2萬人次。

  除卻「二奶」和性病,下沙還有一段如今鮮為人知的黑歷史,那就是當時聒噪一時的「深圳掃黃捉百名妓女嫖客示眾」事件。百度百科詞條「深圳掃黃」顯示,當時深圳福田區的上沙、下沙和沙嘴等合稱三沙,又有「深圳芭堤雅」(泰國色情勝地)之稱,一直是不少香港人尋歡的主要地點。

  據都市快報2006年12月12日題為《深圳警方說公示涉黃者合情合理合法》一文報道,2006年11月29日,深圳對涉黃者的一次公開處理大會,讓上
沙、下沙、沙嘴三個城中村在全國聲名大噪。當天,數十輛警車停在「三沙」交會處,一群穿著黃色衣服、戴著口罩的人被帶下車,一部分去上沙、下沙會場,一部
分沿著沙嘴村村口100多米的街道走到了沙嘴村轉盤。

  該文還稱因為圍觀人多,一些看不到會場的人從家裡拿來凳子、梯子,甚至連附近的樹上都爬滿了人。警方在現場公佈了這些涉黃者的姓名、籍貫、出生日期等資料,歷數他們違法犯罪行為,並當場宣判對他們處以行政拘留或刑事拘留15天。

  而在涉及金錢利益方面,下沙村也未能避免有黑歷史。據南方都市報2015年8月18日報道,在深圳政商界無人不知不曉的、下沙村帶頭人黃某,從2013年
年底開始就被人在網上舉報,帖子稱下沙村大量賣地給開發商,有超過20億的資金不知去向。舉報還稱黃某有香港黑社會背景,本人具有中國與英國的雙重國籍。
網上更是一度流出黃某的英國護照。

  下沙村在2014年2月24日曾召開通報會,在下沙村內部開展闢謠以獲得內部的穩定。會議紀要稱,福田區政法系統的領導介紹,經過調查,舉報人打著維權的
旗號,實際上想拿走村集體股份公司與某地產商合作開發的一商業樓盤的商業經營權,做二房東,謀取利益。舉報人所反映的黃某的所有事項都是虛假,沒有證據
的,並稱政府不會坐視不理。

  報道稱,2014年5月21日,隨著福田警方對多名人員採取刑事手段展開調查,則揭開了新一輪網絡舉報背後的「利益鏈」。有當地村集體股份公司人員出資22萬元用於運作這個「發帖舉報」事宜。

  儘管下沙村有這麼多的黑歷史,但作為福田最大的城中村,下沙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一提,尤其是下沙祭祖,千百年來依然一如往常,而今已經成為下沙特有的文化符號,成了深圳難得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人民日報《千年走來的下沙祭祖》一文寫到,每年春秋兩季,在下沙村內的黃思銘公世祠和蓮花山的黃默堂墓地,黃氏宗親祭祖活動都會如期舉行。春祭較為簡單,
只拜祠堂,時間為每年清明前;秋祭是相對隆重的,既要拜墓,又要拜祠堂,時間為每年重陽節後的農曆九月十五(拜墓)和九月十六(拜祠堂)。舉行祠堂祭祖
時,在三跪九叩之後,還要加進初獻、亞獻和三獻禮。

  在下沙祭祖活動中,食盆菜的場面極為壯觀,舉世罕有。盆內盛有15種菜,包括煎蠔、雞、鴨、豬肉、炸魚、油豆腐、支竹、牙茹、鱔干、肉皮、雲茸、冬茹、芹
菜、蘿蔔等。十幾道菜一層層放入盆中,最上面一道菜往往是雞鴨,寓意飛鳥歸巢。眾多食物分而烹飪,再匯聚一盆,最易吸收餚汁的蘿蔔、腐竹放在底層,味道隆
重的海鮮、肉類逐層疊上,味道相互滲透。

  大盆菜宜在開宴之前要先放鞭炮。下沙的大盆菜宴在開宴前還要先舞龍、舞獅。下沙有自備的龍、獅和由村民自己組織的龍獅隊。開宴前,龍和獅都在廣場上四處遊
動,迎接客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烘托歡樂的氣氛。待客人到齊後,立即鞭炮齊鳴,鑼鼓震響,龍獅起舞。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龍獅舞畢後,
便在祠堂前的廣場上擺上桌凳、入席開宴。「文革」前,在開宴的同時,還要表演文藝節目,一般是請粵劇班子來演出粵劇。

  1993年元宵節,中斷了近三十年的"大盆菜"習俗,首先在下沙恢復了。以後在其它村也相繼恢復,而且規模逐年擴大。如下沙村1995就辦了550席,4000多人參加;2001年達到3500席,入席人數達到近4萬人。

2002年2月23日(農曆正月十二),下沙舉辦了「深圳市福田沙頭下沙黃氏宗親會元宵節民間藝術系列活動」。當晚在祠堂外廣場舉辦的的大盆菜宴,原計畫辦
3800席,因來賓人數不斷增加,最後增設到5319席,赴宴人數達到6萬餘人,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台、港、澳地區,
以及國內的許多省、市。這次大盆菜宴的舉辦席數、參加人數兩項均載入了基尼斯記錄,獲得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黃氏宗親都不遠千里回到下沙,參加祭祀活動,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故土情誼。其中一位來自韓國的黃先生已經80歲了,仍堅持前來拜拜黃氏祖宗,他表示雖然自己生長在韓國,不會說漢語了,但依然銘記要講孝道,不能忘祖。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