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中原為何會成為奪取天下的代名詞? | 陽光歷史

 

A-A+

問鼎中原為何會成為奪取天下的代名詞?

2017年01月19日 成語典故 暫無評論 閱讀 90 次

  鼎本來是古代烹飪的器具,最早的鼎是由黏土燒製而成,後來又有了青銅器做的銅鼎。鼎被視作傳國的重要的器具,也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因此鼎就被賦予「顯赫」、「尊貴」、「重大」的意義,也有很多成語也說明了鼎的意思,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  

銅鼎

  鼎又是用來記錄功績的禮器,周代的時候,國君或者功臣在重大的慶典或者接受賞賜的時候都會鑄鼎來彰顯自己的功績,記錄重大的盛況。

  「問鼎中原」的典故出自《左傳·宣公三年》,主要寫的內容就是楚莊王借口討伐入侵者為理由把楚國的軍隊開到了東周的首府洛陽,在周天子的境內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周定王感到非常不安,於是派遣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楚莊王藉機詢問周鼎的大小重量。言外之意非常明確了,他想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於道德的有無,不在鼎的大小輕重。因為當初的夏禹有德,各地的諸侯都擁戴他,隨之進貢許多的銅材,夏朝才能鑄成九鼎,用九鼎來觀察萬物。後來夏桀昏庸,鼎也隨之傳給了商。商紂暴虐,鼎又傳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雖然小但是不能輕易移動,但是如果天子沒有德,鼎即使再大也會被移動。周朝的國運還沒有完結,鼎的大小輕重是不能詢問的。」楚莊王聽了無話可說。從此以後,人們將企圖奪權的都稱為「問鼎」。

  問鼎中原是在講誰的故事

  問鼎中原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楚莊王帶兵北伐,以朝拜的借口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小,有奪取周王朝天下的形勢。  

楚莊王畫像

  公元前606年,進行北伐的楚莊王以討伐陸渾之戎為時機,把楚國的大量軍隊開到了周王朝的首府洛陽的郊外,並在周國的地盤上進行隆重的閱兵儀式,想要讓周天子看看楚國的實力,來震懾住周天子。

  即位不久的周天子心裡當然非常害怕,忐忑不安,擔心楚國對周國進行開戰。於是,便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出面去安撫楚莊王,討好楚莊王。楚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王孫滿:「你們的周天子的九鼎有多大,有多重?」這句話的言外之意非常清楚,就是要與周天子來比一比自己的權力和力量。王孫滿面對他的提問,委婉地說:「國家的安危不只是光靠鼎就夠了,主要靠的是德義的支撐,鼎的大小輕重並不是那麼重要。」楚莊王見王孫滿拿話來搪塞他,就直接告訴王孫滿楚國折下的鋒刃足夠能鑄成九鼎了。言外之意就是說楚國的實力非常強大,就算你不告訴我九鼎的大小,楚國也能鑄成九鼎。於是,王孫滿對楚王說:「大王你不要忘了,夏禹是因為有德才能受諸侯的擁護,通過各地進貢的銅材方能鑄成九鼎來象徵萬物。但是之後夏桀的昏庸,鼎就傳給了商。商紂暴虐,最後鼎傳給了周。如果天子有德義,鼎再小但是重得難以轉移,如果天子沒有德義,鼎再大也可以輕易移動。周國的國運還沒有完結,所以鼎是不能問的。」楚莊王無話可說。

  問鼎中原誰與爭鋒

  問鼎中原是出自《左傳》中的典故,主要內容是楚莊王以借口討伐小國向周國的使者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的故事,大有奪取周王朝天下的趨勢。而現在的成語「問鼎中原」中,比喻企圖奪取天下的意思,也用做比喻有私心,想佔據所有的意思。  

楚莊王畫像

  問鼎中原的典故發生在春秋時期,楚莊王借討伐陸渾之戎為理由,在周天子的領土內,隆重地進行楚國的閱兵儀式。這使得周天子非常忐忑不安,於是便派遣善於交際的王孫滿去慰問楚莊王。楚莊王一見到王孫滿便詢問他九鼎的重量大小。王孫滿委婉地告訴楚莊王想要統治國家不僅只是因為鼎的緣故,最重要的是德義。楚莊王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於是直接對王孫滿說:「你不要以為自持九鼎就覺得了不起,我們楚國折下的兵刃足夠做成九鼎了。」隨後,王孫滿告訴楚莊王關於九鼎的來歷傳承的經過,最後才告訴楚莊王周室雖然衰落了,但是命數未盡,所以不能過問鼎的事情。莊王便不再強求,轉而向鄭國進行討伐。這就是「問鼎中原」的由來。

  問鼎中原這個成語,到現在還有許多人在使用。比如在金融界的論壇中,想要說明市場預期相當好,風險也大大地減弱,於是就有了「問鼎中原,誰與老伯爭鋒」這個標題。很多廣告商也運用這個句子在廣告的標題中,比如某個門窗的品牌進駐紅星美凱龍,廣告商就運用「中原問鼎,誰與爭鋒」的標題,想要奪得讀者的眼球,讓人感到非常有氣勢。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