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皇帝30年女秘書的上官婉兒:美貌與能力並存! | 陽光歷史

 

A-A+

當了皇帝30年女秘書的上官婉兒:美貌與能力並存!

2015年02月21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304 次

  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三門峽)人,上官儀孫女,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奴。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當時的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710年,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孫女。麟德元年(664),上官儀因替高宗起草將廢武則天的詔書,被武後所殺,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在掖廷為奴期間,在其母的精心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著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儀鳳二年(677),上官婉兒曾被武則天召見宮中,當場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掌管宮中詔命。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後,上官婉兒遂精心侍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從通天元年(696)(出自《景龍文館記》,《舊唐書》為聖歷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神龍元年(705),唐中宗復位以後,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

  二年,武三思依靠韋後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景龍元年(707)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殺武三思、武崇訓於其府第,並誅其親黨十餘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後處,並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韋後和中宗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太子兵敗被殺。

  此後,上官婉兒又經常勸說中宗,大量設置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上官婉兒每次都同時代替中宗、韋後和安樂公主,數首並作,詩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中宗又令上官婉兒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中宗派人又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築巖,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當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官員任意出入。

  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築宅第,經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後被引以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原職。

  景龍四年(710),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陰附太平公主。六月,唐中宗被韋後與安樂公主毒死後,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韋後知政事,相王李旦參決政務。七月,臨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將士衝入宮中,殺韋後及其黨羽。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劉幽求拿著遺詔在李隆基處為其說項,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開元初年,唐玄宗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遺詩三十二首。

  兩朝專美

  上官婉兒一生跌宕起伏,與武後、中宗相始終。其門第高貴, 卻身世坎坷。出生當年,祖父上官儀因議論武後的廢立而獲罪被殺,其父庭芝從死, 婉兒隨母配入掖庭。上官婉兒天資聰敏,少年時代就在宮廷脫穎而出,《景龍文館記》記載:( 婉兒)年十四,聰達敏識,才華無比。天後聞而試之,援筆立成,皆如宿構。

  上官婉兒不僅有文詞,而且明習吏事, 逐漸獲得了武則天的信任,得以參與奏章的批復和政令的擬定, 成為武周王朝的政治核心。《景龍文館記》記載:自通天後,建( 逮) 景龍前,恆掌宸翰。其軍國謀猷,殺生大柄,多其決,顯然已達到政治上的巔峰狀態。中宗李顯復位之後,亟需借重上官婉兒的政治才幹,又令專掌制命,深被信任,尋拜為昭容。昭容為九嬪之一,當時在後宮地位僅在皇后之下,上官婉兒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其政治地位又非武則天時代所能比擬。按照慣例,朝廷文告均由名儒學士草擬。

  《舊唐書》職官志記載:武德、貞觀時,有溫大雅、魏征、李百藥、岑文本、許敬宗、褚遂良。永徽後,有許敬宗、上官儀, 皆召入禁中驅使,未有名目。乾封中,劉懿之、劉禕之、周思茂、元萬頃、范履冰,皆以文詞召入待詔,常於北門候進止,時號北門學士。天後時,蘇味道、韋承慶,皆待詔禁中。中宗時,上官昭容獨當書詔之任。上列諸人,均為朝廷重臣,一代文宗。與之相比,上官婉兒以一人之力,批復四方的表奏和草擬朝廷的政令,其政治才幹和文學修養由此可見一斑。


  中宗景龍元年(707年),婉兒度過了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的危機後,更致力於輔佐朝政。設立修文館,「盛引當朝詞學之臣」,是相當富有政治智慧的手段。《大唐新語》記其「大搜遺逸,四方之士應制者向萬人」。說穿了搜英獵俊主要是為了擴充自己的政治力量,然而此舉對促成中宗朝宮廷詩創作日益繁盛的局面的形成功不可沒。《景龍文館記》這樣評價婉兒「至幽求英俊,郁興辭藻,國有好文之士,朝無不學之臣,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借助顯赫的政治地位,通天元年之後的宮廷文壇上官婉兒成為擁有絕對大權者。

  張說《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云「昭容兩朝專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響……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嘉猷令范,代罕得聞,庶姬後學,鳴呼何仰」。「兩朝專美」一詞形容上官婉兒在武後和中宗朝的顯赫地位,實不為過。

  才華絕代

  上官婉兒自幼聰慧,《新唐書》本傳載其年十四,就因才華橫溢而得到武後的重視。她才思敏捷,常常代帝后、長寧、安樂兩位公主同時賦詩,且能做到「眾篇並作而采麗益新」。其詩《全唐詩》中現存三十二首。她的詩歌創作,既有對「上官體」形式技巧的繼承,更在詩歌的題材範圍、抒情特徵及格調氣度等方面對此前的宮廷詩有所超越,從而為詩歌從初唐宮廷詩的歌功頌德、綺錯婉媚邁向波瀾壯闊、盡善盡美的盛唐之音,跨出了重要一步。

  《龍城錄》下《異人錄》對上官婉兒的詩歌有「絕麗」之評,這位才華絕代而創作豐贍的詩人,唐玄宗曾下令彙集她的詩文,撰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詔燕國公張說題篇,惜已散軼。《全唐詩》中現存詩三十二首,按內容可分為三類:抒情述懷、應制奉和、出遊紀勝。

  一往情深的抒懷心曲

  上官婉兒現存不多的詩作中,有一首屢被提及, 備受重視,那就是其抒懷之作《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此詩的情感表達超出了宮廷詩的慣有基調,如此綿長的思念乃是宮廷詩歌中難得一見的深情。詩歌以景托情,借景抒情,天氣之蕭瑟,情懷之惆悵,在短短40字中渾融一體,曲盡纏綿,一改初唐詩壇「六朝趣味」之風,格外脫俗清雅。明代文學家鍾惺贊曰「能得如此一氣之清老,便不必奇思佳句偶!此唐人所以力追聲格之妙也。既無此高渾,卻復鏟削精彩,難乎其為詩矣!」又云「露濃香被冷」妙在「露濃」二字,以無意中生情,是頗為精當之評。這首《彩書怨》克服了宮廷詩歌情感貧乏的弊端,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這一長於深宮的才女在情感上的孤寂和執著,彷彿一民間女子,對夫婿傾訴其綿長的思念。初唐宮廷詩在將近百年的情感沉寂,開始了綿長、深情而又精彩的情感表達。從這一角度講,堪為「宮廷詩的自贖」。

  清新壯大的日常應制

  即使是宮廷詩的最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應制之作,上官婉兒也以或清新雋永,或氣勢壯大等格調氣度傾灑其絕代才華。如其《奉和聖制立春日侍宴內殿出翦綵花應制》: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

  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

  在語言形式上,著名學者鄭振鐸以為此詩:「正是律詩時代的『最格律謹嚴』之作。」整首詩歌,把剪綵花的過程及彩花能夠以假亂真之美,且比自然界的真花更能保持長久的特點寫得惟妙惟肖。尤其是結句:「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所傳達出的清新自然,雋永活潑的情調,更非此前的宮廷詩所能比。可見其作為女性詩人在觀察的細緻、體驗的豐富以及對美的獨特感受方面,使其在此類應制詩歌的寫作中,注入了一股鮮活清新的氣息而顯得難能可貴。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上官婉兒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卻在奉和應制詩中,表現出了壯大恢宏的氣度。


  如其《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龍年,萬乘觀風出灞川。遙看電躍龍為馬,回矚霜原玉作田。

  此詩為絕句體,作者以遙看、回矚之「龍為馬」、「玉作田」的昂揚生氣與壯觀之景,襯托出聖駕出行的恢宏氣勢,可謂「神老氣健」。其另外兩首及《駕幸三會寺應制》等,也皆具壯大昂揚之勢。上官婉兒現存的三十二首詩歌,除了象《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其三中的「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昇平」及《駕幸三會寺應制》中的「太平詞藻盛,長願紀鴻休」等幾句略帶歌功頌德之意外,已很難看出這是一個宮廷詩人的奉和應制之作了。

  而「太平詞藻盛」之句,恰是婉兒所處的初盛唐之交的文壇實況。上官婉兒雖然現存詩歌不豐,但依舊可以看出她以自然灑脫的山情水韻豐富了宮廷詩歌的創作題材,以纏綿悠長的款款深情克服了宮廷詩歌情感表達的貧乏,以壯大恢宏的氣度滌蕩了宮廷詩歌柔媚侷促的格調。其創作實踐從宮廷內部開啟了代表大唐盛世一代強音的詩國高峰的前奏,當為初唐近百年宮廷詩歌的終結者。

  自然率真的山水清音

  作為一個長於深宮的女子,其山水詩主要完成於皇親貴戚的園林別業。景龍三年( 709 ) 左右,中宗屢赴長寧公主山莊,婉兒有《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為其現存的主要山水詩。這二十五首詩,包括三言詩二首、四言詩五首、五言詩十五首、七言詩三首,從不同的側面抒發了上官婉兒的山林之賞,讀之幾令人忘卻其宮廷詩人的身份,顯示了她對初唐宮庭詩歌題材及審美趣味的超越,流露出了上官婉兒對自然的深切熱愛與禮讚之情。

  在登高遠望,賞自然之時,她覺得自己是一個「物外者」,彷彿已從繁瑣的宮廷生活中脫出,完全融入了自然的懷抱。如其十一有云:「霞窗明月滿,澗戶白雲飛。書引籐為架,人將薜作衣。」在這月明風清,白雲入戶的山第,詩人以籐條為書架,以薜蘿為衣衫,宛若自由自在的自然之子。其山水詩還呈現出一種率真樸拙,自然灑脫,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其八中的「鑿山便作室,憑樹即為楹。」透漏出一股率真樸拙、自然灑脫之氣。再如其十五「攜琴侍叔夜,負局訪安期。不應題石壁,為記賞山時。」更是散發出一股魏晉式的灑脫不羈,讓人生發出無限遐想。而像其四「仰循茅宇,俯眄喬枝。煙霞問訊,風月相知。」其五「枝條鬱鬱,文質彬彬。山林作伴,松桂為鄰。」所展現出的詩人在俯仰之間,交友風月,作伴山林的灑脫,不正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嗎?婉兒的一些山水之作,已與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相去不遠。如其十三: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雲霧低。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

  無論在韻律上,還是其蘊含的詩人的志趣喜好、自然神韻等都與王維的《終南別業》有異曲同工之妙,直接為盛唐田園山水詩派導夫先路。

  稱量天下

  張說《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云:「沛國夫人之方娠也,夢巨人俾之大秤,曰:『以是秤量天下。』及昭容既生彌月,夫人弄之曰:『秤量天下,豈在子手?』孩遂啞啞應之曰:『是』。」長大後的上官婉兒果然具有極高的藝術品鑒才能,成為宮廷文學活動中「稱量天下」的美學裁判。明陶宗儀《說郛》卷二十六云:「高皇帝御群臣賦宴賞雙頭牡丹詩:惟上官昭容一聯為絕麗。所謂『勢如連璧友,心若臭蘭人』者?稱量天下何足道哉。」


  作為宮廷詩的美學裁判,其「稱量天下」的砝碼有哪些呢?《舊唐書》本傳雲婉兒常代帝后及二位公主同時作詩,且「眾篇並作而采麗益新」。有學者認為:「尤以中宗復位以後,迭次賜宴賦詩,皆以婉兒為詞宗。品第群臣所賦,要以采麗與否為取捨之權衡。於是朝廷益靡然成風矣。」可知「采麗」作為宮廷詩歌的傳統美學要素,當為婉兒品第詩作「稱量天下」的砝碼之一。此外,婉兒的另一個重要砝碼當是剛健充盈的「詞氣」。

  《唐詩紀事》卷三載: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賦詩,群臣應制百餘篇。帳殿前結綵樓,命昭容選一首為新翻御制曲。從臣悉集其下,須臾紙落如飛,各認其名而懷之。既進,唯沈、宋二詩不下。又移時一紙飛墜。競取而觀,乃沈詩也。及聞其評曰:「二詩工力悉敵,沈詩落句云:『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蓋詞氣已竭。宋詩云:『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陟健舉。」沈乃伏,不敢復爭。此次詩歌擂台賽發生於景龍三年(709 ), 既然沈佺期因「詞氣已竭」而敗北,宋之問自然是在「詞氣」上勝出的。「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不正是一股綿延壯大、生生不息之「詞氣」嗎? 正是這種帶有明朗瀟灑基調的詞氣,婉兒認為勝過沈詩。而「沈乃伏,不敢復爭」說明上官婉兒以「詞氣」論詩,最終得到了沈、宋等宮廷詩人的認可。儘管這種認可在當時可能並不順利,由沈佺期「乃伏」、「不敢復爭」可知,他對這首「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才」的詩歌曾抱有期望,畢竟此詩流露出了合乎傳統的謙遜。可見作為當時重要的宮廷詩人,他還沒有感覺到宮廷詩已經開始朝著全新的審美追求進軍。而這種新的宮廷詩歌美學正是通過婉兒對諸臣詩歌的品評影響到了諸位宮廷詩人。以「氣」論詩,說明在婉兒的參與下,宮廷詩歌已經超越了歌功頌德、綺錯婉媚的審美趣味,開始朝著盛唐詩歌「神來、氣來、情來」的審美追求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此次詩歌擂台賽後,現存的初唐宮廷詩基本上體現出了詞氣充盈,,剛健開闊的審美風範。如景龍三年( 709)十二月中宗攜婉兒及諸學士先遊溫泉宮,後登驪山。婉兒有《駕幸新豐溫泉宮獻詩三首》皆境界開闊,氣勢非凡,將皇家出行的浩大聲勢與自然界的壯觀美景相融合。張說的《扈從溫泉宮獻詩》也同樣氣勢壯大,詩思開闊。登驪山後,中宗賦《登驪山高頂寓目》,隨行諸學士紛紛應制。這些登高之作,基本上都符合上官婉兒所倡導的美學風範。如崔湜《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云:「名山何壯哉,玄覽一徘徊。御路穿林轉,旌門倚石開。」詞氣充盈,宏博剛健。其他像蘇頲、李乂、劉憲、武平一、趙彥昭等人的詩歌也顯示了同樣的美學追求。晚唐文學家呂溫曾寫有一首《上官昭容書樓歌》:「漢家婕妤唐昭容,工詩能賦千載同。自言才藝是天真,不服丈夫勝婦人。」宋阮閱《詩話總龜》後集卷四十一引《許彥周詩話》云:「唐高宗燕群臣賞雙頭牡丹詩,上官昭容一聯云「『勢如連璧友,情若臭蘭人。』計之必一英奇女子也。」「不服丈夫勝婦人」及「英奇女子」都是後世論者對上官婉兒才情品性的評價。可見婉兒雖為一長於深宮的女性,卻頗具巾幗豪情,其氣概絕非普通柔弱女子可比。加之婉兒才華橫溢,故而能讓眾多的男性宮廷文人傾伏。

  在她的參與和影響下,景龍修文館詩歌活動顯示出了空前的活力與氣度:「他們已不像龍朔詩人那樣主要靠詞藻的繁縟、富麗來粉飾太平、歌功頌德,而是開始直接面對具體場景,注重氣勢,渲染氣氛,寫出皇家氣派,盛世氣象,以及自己幸逢明時、春風得意的真實感受。從現存詩作看,與傳統宮廷詩的侷促狹小,龍朔宮廷詩的虛張聲勢辭采縟麗相比,景龍宮廷詩顯得場面擴大,氣勢壯闊,風格雄渾。」在七、八世紀之交,作為初唐宮廷詩歌的發揚光大者和終結者的上官婉兒,比普通的詩歌作者更能體驗到時代風騷,故能最終超越乃祖創製的「上官體」,在「采麗日新」的基礎上,注入剛健之氣和開闊之境,促成了唐代詩歌從初唐宮廷詩到盛唐之音的轉變,從而為中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長袖善舞

  秉國權衡

  婉兒長於掖庭,一生跌宕起伏,歷經四朝,經歷了武則天革唐立周、中宗復辟等一系列激烈的政治鬥爭。她從一個婢女逐漸登上秉國權衡的舞台,遠非一般吟詩作賦的小女子,絕代才華的另一面是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政治手腕。神龍革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史料中並沒有記載上官婉兒參與其中。然而依然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找出端倪,《全唐文補遺》的宮女墓誌集紀錄當時大多宮女參與了這場政變,武則天卻未能及時得到消息,二張能如此順利的被誅殺,作為武則天身邊最親近的上官婉兒從中內應的可能性極大,而從她的身世和政治環境也決定她不會拒絕與李顯、太平公主等人合作。

  李顯復位後,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專掌詔命,其地位比武則天時期更進一步,權勢炙手可熱。在婉兒和韋後的幫助下,武三思從幾乎被李家王朝徹底摒棄,搖身一變,成為了堂堂的司空,三公之一,名副其實的大唐首相。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也進拜司徒,亦為三公。除太尉之外,三公中便有兩席被武家強佔了去,而且都是實權崗位。婉兒不斷向韋後進言提高婦女在社會和政治中的地位,還不斷請求提高公主們的地位,這既取悅了韋後,又籠絡住諸公主的心,同時,她還試圖籠絡住相王李旦。

  上官婉兒經常在詔令中貶抑排斥太子李重俊,推舉武氏一族,加上安樂公主的打壓,太子李重俊感受到危機。707年7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當夜便發兵突襲了武三思的王府,砍掉了武三思及其子武崇訓的腦袋。李重俊乘勝追擊,殺進肅章門,並封鎖了所有的宮門。李重俊的飛騎突進肅章門後,他就高聲喊叫著索要婉兒。婉兒正在李顯的大殿中與韋後、安樂公主一道陪著聖上博戲,韋後和安樂公主在發抖,李顯則一臉絕望。婉兒反而鎮定下來,急中生智:「如此看來,太子是先要我死,然後再依次弒殺皇后和陛下,要讓我們同死於他的刀下。」李顯和韋氏大怒,不肯依李重俊的索要交出婉兒。李顯帶上婉兒和他的妻女們匆匆登上了玄武門,以避兵鋒。他首先派右羽林軍大將劉景仁速調兩千羽林兵士屯於太極殿前,閉門自守。當叛軍來到宣武門下,他便依照婉兒的指令,向門下的叛軍高聲勸降。叛亂的羽林軍當場倒戈,李重俊終兵敗被殺。

  上官婉兒親近武氏、韋後,這讓她的表弟王昱十分擔憂,他向婉兒母親鄭氏進言,這樣下去必將給上官家帶來災禍。起初婉兒並不在意,但在李重俊兵變未遂後,她開始加強同太平公主等李唐宗室的關係。上官婉兒深得中宗、韋後信任,她專秉內政,祖父上官儀一案也被平反,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庭芝追贈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母親鄭氏則被封為沛國夫人。她建議中宗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母親鄭氏去世後追諡為「節義夫人」。她還在宮外置辦府邸,穿池築巖,修建庭院,窮極雕飾。亭台閣宇、園榭廊廡,風雅盛極一時,常引大臣宴樂其中,並與美男子崔湜淫亂,為其謀取官職。

  婉兒之死

  雖然上官婉兒憑借她的聰明才智,周旋在武、韋、李等各大政治勢力之間,並借此掌握國家大權,但她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昭容,沒有自己的勢力,朝堂上的風起雲湧也讓她疲於應付。710年5月,中宗突然死亡,這讓上官婉兒感到了危機。韋後意欲獨掌大權,讓婉兒起草一份遺詔,第一,讓十六歲的李重茂接班當皇帝;第二,讓韋皇后輔政,就像當年的武則天一樣,裁決軍國大事。但婉兒並不認為韋後有足夠的能力掌控大局,李唐皇族的力量依然相當強大,李重俊的政變已經給了她足夠的警示。於是婉兒聯絡了太平公主,此時的太平公主在朝堂中已是舉足輕重,她也樂意與婉兒合作,於是二人連夜起草好了一份遺詔。遺詔重點內容一共三條。第一條: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第二條:韋皇后知政事;第三條:相王李旦參謀政事。然而韋後並不滿意,她準備傚法武則天當皇帝,將台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這無疑令李唐皇室感受了巨大的危機,太平公主與臨淄王李隆基決定先下手為強。7月21日,李隆基引兵殺入內宮,聲稱「韋氏毒死先帝,謀危社稷,今夕當共誅諸韋」,大部羽林軍臨陣倒戈,韋氏一黨來不及反應,盡數被殺,史稱「唐隆政變」。而與韋後關係過密的上官婉兒也在誅殺之列,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李隆基深知其左右搖擺,此時若放過,定後悔無及,遂斬於旗下。

  其實上官婉兒在政變中計畫十分周密,她早早就聯絡了太平公主。然而她沒有算到引兵攻入宮中是英武果敢的李隆基,李隆基雖與太平公主一起對付韋後,但二人實則各懷心事。此外,婉兒一次又一次地在政治鬥爭中左右逢源,固然說明她心思的聰明,但也暴露了她政治道德的弱點,她是一個沒有任何政治節操和政治立場的人。所以,在這次政變中婉兒聰明反對被聰明誤,她手中的遺詔非但沒有成為救命稻草,反倒成了刺向她自己的一把利劍。


  歎息婉兒

  儘管如此,上官婉兒是不是真的水性楊花,「有才便無德」?也不能這麼說,婉兒生下來不久,就受到爺爺上官儀的牽連,被武則天的強權沒入掖庭,成了萬人之下的官奴婢。後來,又因為武則天的賞識,成了萬人之上的皇帝貼身秘書。這樣的經歷讓她明白了,她無從主宰自己的命運,但是權力可以主宰她的命運。權力可以讓人死,也可以讓人生;可以讓人賤,也可以讓人貴。這種對權力的崇拜,使得婉兒完全忘記了武則天的殺父之仇,心甘情願地為她服務;也使得婉兒在武則天晚年生命垂危、權力不保時毫不猶豫地拋棄她,投奔下一個權力主宰。這是婉兒在險惡的政治鬥爭中形成的生存哲學。從婉兒的詩作「歲歲年年常扈蹕,長長久久樂昇平」不難窺探婉兒內心對平靜祥和生活的嚮往之情,然而政治舞台的波雲詭異又能有幾年的昇平,權力對人性的異化更使婉兒一步步沉迷於其中。

  動盪的時代沒有所謂的昇平樂事,盛極一時的紅梅妝也有凋零的時候。自古佳人惜才子,何況德才兼備的上官婉兒。性雖風流,然紅顏易老,不復往昔種種。 正因為如此,婉兒雖為失敗者卻得到了不少同情,死去的第二年就恢復了上官昭容的身份,而且被追諡為「惠文」。李隆基即位後還念其文才廣徵她的作品,編成文集二十卷,一代曠世才女,不至於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稱量天下士

  相傳婉兒將生時,母親鄭氏夢見一個巨人,給她一秤道:「持此稱量天下士。」鄭氏料想腹中,必是一個男孩,將來必能稱量天下人才,誰知生下地來,卻是一個女兒,鄭氏心中甚是不樂。這婉兒面貌美麗,卻勝過她母親,自幼兒長成聰明伶俐,出世才滿月,鄭氏抱婉兒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麼?」婉兒即呀呀地相應。待往後婉兒專秉內政,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果然「稱量天下士」。

  盛極一時的紅梅妝

  段成式在《酉陽雜俎》裡有這樣一段記載:「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 」上官昭容即上官婉兒。段成式之子(或其侄)段公路在《北戶錄》裡敘述得比較詳細:「天後(武則天)每對宰臣,令昭容(上官婉兒)臥於案裙下,記所奏事。一日宰相對事,昭容竊窺,上(唐高宗)覺。退朝,怒甚,取甲刀札於面上,不許拔。昭容遽為乞拔刀子詩。後為花子,以掩痕也。 」此說來自於上官婉兒同時代的陳藏器撰寫的《本草拾遺》,故較為可信。 然而在後人的記載中,關於婉兒為何受黥刑,卻更為玄乎。 紅梅妝

  古代色情小說《控鶴監秘記》中說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甚至與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免不得被引動,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虧得張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皆以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 。另有一說是上官婉兒厭惡武則天男寵對自己的調戲而關閉甬道,致使皇權象徵的明堂因報復被毀,武曌大怒,下旨欲殺之。在宮內臨刑前,改變主意,賜給了婉兒生存的機會,卻在她額頭上刻了忤旨二字。總之,此等說法不足為信。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