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也有收費站收過路費 逃費手段竟有多種多樣
明朝沒高速,沒高鐵,更沒飛機,但有驛路,有水路,驢友照樣四處溜躂。驛路類似今天的國道,驢友可以自駕遊,不收費,不過驛站只負責接待官員和公差。水路有長江、黃河、淮河等等,驢友乘船遊,即使朝發白帝,暮至江陵,一般不收費。
也有特例,比如北京和杭州之間,有條京杭大運河,人工鑿通成為收費的最大理由。上遊到下遊,最短路程1700公里,卻先後設了7-11個收費站。假如你玩自駕遊,一共需繳銀子3.48兩,折合今天1700元左右,每公里1元,過路費不低。
如果你是商人,帶了一船貨物,在京杭大運河航運,當然要繳稅。收稅機關還是那些收費站。
京杭大運河上的收費站,叫鈔關,管理鈔關的官員,俗稱榷使,又稱收鈔官。撈上這官不容易,得戶部題請、皇帝欽命,是專門的欽差,代表皇家收稅。或許因為差太肥,任期只有一年。
明朝人也喜歡佔便宜,想方設法不繳費,偷點稅。
明朝規定,領導的船不收費,太監的船不收費,進士、舉人、秀才的船不收費。這使我想起當下,官到了一定級別,或者在特殊部門工作,工作證或特別通行證一亮,過路費,全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逃費,手段很多,核心是作假。比如,在船頭豎一對假牌子,上書「相府」和「通政司大堂」,收費官一見,膽子嚇傻了,趕緊放行。再比如,自己不是進士、舉人、秀才,但辦法總比困難多,請個進士舉人之類坐船,這是護身符啊,稅務官要收費,自然有「護身符」出面對接,一樣免費。
假冒官船風險很大,於是,商賈們紛紛聘請進士舉人護航。進士舉人白吃白喝白玩白旅遊,還能順帶撈些顧問費。看看擬話本《文瘋子傳》,某秀才居然同時坐鎮兩艘民船,報酬是5兩銀子。倘若是進士舉人,礙於身份,必定回報更高。
色商西門慶肯定能想到這招,但這廝似乎更懂租借權力的重要,所以每次水路運貨,必定奉些「孝敬錢」給鈔關的收鈔官。西門慶的夥計韓道國,曾經從杭州購置1萬兩銀子的緞絹貨物,到達臨清鈔關時,趕緊報信給主人。西門慶就向鈔關司官吏錢老爹寫信,並附上50兩銀子。貨物便由韓道國自己申報,兩箱並作一箱,三停只報兩停,緞絹當作茶葉報稅,結果10大車貨只納了35.5兩銀子。
按照明朝稅制,三十稅一。1萬兩銀子的綢緞貨物,應當納稅銀300多兩。雖然事後,西門慶可能還要送份厚禮給鈔關,估計交稅帶送禮,100兩銀子能夠打發。
稅官得了小利,西門慶贏得暴利,只有政府做了冤大頭,替彼此勾結、共同致富的官和商,埋了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