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武帝殺竇嬰說起 論郭子儀為何能全身而退
當竇嬰被封為魏其侯、太子太傅時,田坋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中郎將,他像孫子一樣討好竇嬰。後田蚡憑借太后姐姐的身份而飛黃騰達,一得勢的就想排擠竇嬰。而竇嬰自姑姑竇太后死後,被漢武帝疏遠,逐漸失勢,其門客也都離他而去。
竇嬰在鬱悶之時,結交了一個叫灌夫的個地方官僚,灌夫想通過竇嬰結交權貴。有一次,灌夫不顧自己守孝在身,來到田府拜訪田坋,因田坋信口說要拜見魏其侯,灌夫便把消息告訴了竇嬰,竇嬰夫婦也覺光彩,就連夜準備。第二天,田坋竟忘記了自己的承諾,直到中午也不見其蹤影,當灌夫去請他時,他卻在睡覺。最終雖赴宴,卻也鬧得不歡而散,也因這次宴請,助長了田坋驕橫的氣焰。不久,田坋向竇嬰索取城南的田地,竇嬰嚴詞拒絕了,引起田坋的怨恨。
這一天,田坋要娶燕王的女兒,舉行婚宴,太后詔令,要列侯與宗室都去賀喜,竇嬰拉灌夫同去赴宴。結果竇嬰和灌夫受到慢待和輕視,灌夫對此十分不滿,就在宴席的廳堂之上大肆撒潑,發洩怒氣,侮辱賓客。田坋藉機報復,扣留灌夫。又向武帝彈劾灌夫,說他在太后詔令的宴席上辱罵賓客,侮辱詔令,犯了不敬之罪,最後灌夫被囚禁到特別監獄裡。又開始追查他以前的劣事,結果灌夫連同其親屬都被判決為殺頭示眾之罪。
竇嬰為救灌夫,要和田坋做東朝廷辯,在武帝面前,互相揭短。廷辯失利後,竇嬰也引火燒身,無奈,竇嬰想起漢景帝臨死時曾給他下的「假如遇到對你有什麼不利的事情,你可以隨機應變,把你的意見呈報給皇帝」的詔書,就讓侄子向漢武帝報告接受遺詔的事,希望再次得到漢武帝的召見。可是,經查對檔案,卻沒有景帝臨終的這份遺詔。原來,這道詔書只封藏在竇嬰家中,是由竇嬰的家臣蓋印加封的。竇嬰也被以偽造遺詔罪判處斬首示眾。元光四年冬天,灌夫和他的家屬以及竇嬰都在大街上被斬首示眾。爭辯沒有得到好的結果。
而作為中興大唐重臣的郭子儀就顯得隨和多了。在郭子儀晚年的時候,退休閒居在家。有一天,盧杞來拜訪他,他正被一班家裡所養的歌伎們包圍,在得意地欣賞玩樂。一聽到盧杞來訪,立即喝退所有女眷和歌伎,讓他們一律退到內室,不准他們出來見客。
他單獨和盧杞談了很久,待盧杞離開後,方才讓大家走出來,家眷們好奇地問他:"您平日裡接見客人,都不避諱我們在場,談談笑笑,為什麼今天接見一個書生卻要這樣的慎重?"郭子儀認真地說道:"你們不知道,盧杞這個人,很有才幹,但他心胸狹窄,睚眥必報。長相又不好看,半邊臉是青的,好像廟裡的鬼怪。你們女人們最愛笑,沒有事也笑一笑。如果看見盧杞的半邊藍臉,一定要笑,他就會記恨在心,一旦得志,你們和我的兒孫,就沒有一個活得成了!"
不久盧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過去有看不起他、得罪過他的人,一律不能免掉殺身抄家的之禍。只有郭子儀的全家得以保全,其原因就是他認為郭子儀重視他。
人世上,正義之士做事講求正義公道,不計恩怨,一般都好相處,你就是對他有些冒犯,他也不會斤斤計較,更不會借勢陷害他人,而小人就不同了,從竇嬰與田坋的爭和郭子儀的讓就不難看出,郭子儀頗有有雅量和遠見。小人惹不起,永遠不要和小人爭高低,否則你只會輸得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