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做了這些事 讓瓦崗寨在短時間迅速強大起來
翟讓的去義軍活動範圍僅限於東郡,基本都是靠攔路搶劫、做點小買賣為生。當時,和翟讓一起上山的還有他的哥哥翟弘、侄子翟摩侯,以及王伯當、單雄信、徐世勣等厲害角色。
儘管翟讓武功高強,但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加上此時的隋軍自顧不暇,或許根本看不上他們,就沒空來「修理」他們。於是,往日空閒時,翟讓就是和兄弟們猜碼喝酒吃肉玩女人,日子過得相當有滋味。
但這一切,都被一個叫李密的人打破了。
李密投靠瓦崗寨,原本沒抱多大希望,因為他這樣做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都是坐冷板凳。即使這次也是坐冷板凳,他也心甘情願了,因為他走投無路了。
翟讓見來了個李密,突然發覺有了危機感。當然,不是王倫見林沖那種,而是李密身後聞風而至的隋帝國軍隊。一直以來,瓦崗寨和隋軍都是「和平共處」,現在自己居然窩藏皇帝的欽犯,你說隋軍會放過他們嗎?可是,不招待李密這樣一個天下英雄,也會讓天下笑話瓦崗寨。
於是,翟讓決定招待一下李密,然後讓他離開。
可是,瓦崗寨當中,還真有一個人慧眼識英雄,他就是王伯當。
王伯當堅信李密決非尋常之人,瓦崗寨的將來就寄托在他身上,於是不惜一切代價讓翟讓一定要留下李密。翟讓也不好拒絕王伯當,思考了好幾個晚上,最後還是答應老王。
很快,李密落腳瓦崗寨的消息傳遍天下,各路英雄豪傑紛紛來投靠瓦崗寨,實際上就是投靠李密,和老大翟讓沒什麼事,這讓翟讓很受傷。不僅如此,各路起義軍還推選李密當盟主,李密當然不敢接受,可是儼然一個領袖人物了。如太原的李淵,起兵後也寫信問候一下李密,還自稱小弟。後來,當李密被打敗之後,才直到自己在李淵眼裡就是一坨屎。
那麼,投靠瓦崗的李密,坐了哪些事,讓瓦崗軍名震天下呢?
首先,李密分析當前大隋的形勢是「主昏於上,民怨於下」,因此,瓦崗軍應有一呼百應的效果,這樣就可以席捲二京,誅滅暴虐,取隋天下而代之。
翟讓覺得這個目標有點「不切實際」,可他很清楚隋軍十分厲害,良都的城牆是那麼高那麼厚。就憑自己農民兄弟們手中的那些鐵叉、釘耙、鐵片刀去攻城掠地,只怕幾場戰鬥下來,自己先完了。
其次,整合瓦崗周圍義軍力量,為此,自己只身前往遊說瓦崗周圍大中小各路義軍。因為他明白老大翟讓根本不相信他,瓦崗也沒有他的立足之地,這可以看做是李密主動繳納投名狀。
李密當過私塾先生,還是有點口才的。很快各路中小義軍就被他說得暈乎暈乎的,加上當時的流行歌曲《桃李章》剛好流傳到那裡,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姓李的就是真龍天子,現在跟著他,日後也可以封侯拜爵的。
很快,瓦崗軍從一萬猛增至十萬之眾,接下來,軍糧、住房就成了問題。
翟讓很擔心,不得不再次請教李密。
李密只說了八個字「打金堤關,攻取滎陽」。翟讓再傻,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因為那裡交通便利而且商旅眾多。
打仗就要制定計畫,李密很快又幫翟讓制定了一套進攻計畫。
瓦崗軍依計行事,一舉拿下金堤關,然後向滎陽郡縣進軍。
滎陽是歷史上的軍事重鎮,歷代兵家必爭之所:春秋時,晉楚爭霸,曾大戰於此;公元前230年,秦滅韓國後,為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在滎陽廣武山麓建敖倉,儲積大量糧食並派駐重兵,使滎陽一躍成為著名的軍事重鎮;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親率大軍圍攻滎陽,在這裡與秦軍大戰,後吳廣戰死於滎陽;楚漢戰爭時,滎陽更是爭奪的中心,劉邦與項羽在這裡長期對峙、反覆爭奪,最終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與呂布在滎陽的虎牢關(今滎陽市汜水鎮)大戰,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英戰呂布」。
此外,滎陽還是水運樞紐,糧儲中心,大禹於滎澤分大河為陰溝,引注東南。魏惠王開鴻溝,在滎陽北開口(滎口),引黃水經圃田入大梁。秦始皇疏鴻溝以通淮、泗,漕運淮河南北糧食至滎陽敖倉。楊廣大規模修治洛、黃、汴河,稱通濟渠,溝通南北,連接東西,是當時的水運樞紐。
面對十萬之眾的瓦崗軍,滎陽太守楊慶除了唉聲歎氣,卻無計可施。
楊廣獲知瓦崗軍出動這麼大的陣勢來搶自己的糧倉,必須派一個能人去幹掉他們,最終他選了當朝名將,有「威振東夏」稱號的張須陀前往執行此任務。當然選中他,還因為他曾剿滅過多路大大小小的起義軍,包括王薄和郝孝德等這樣義軍,見了老張也得繞路走。
大業十二年十月,楊廣任命張須陀為滎陽通守,手下有兩萬多大隋精銳,包括秦叔寶、羅士信這樣家喻戶曉的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