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立本和狄仁傑:伯樂於千里馬的知遇之恩 | 陽光歷史

 

A-A+

閻立本和狄仁傑:伯樂於千里馬的知遇之恩

2018年08月10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44 次

  閻立本對於狄仁傑,有伯樂對於千里馬的知遇之恩,正是閻立本的慧眼識才,狄仁傑如此英豪才得以浮出水面。

搜狗截圖16年11月20日1440_160.jpg

  狄仁傑劇照

  作為初唐畫家,閻立本與其兄長閻立德的才華,包攬了宮殿、陵墓的設計到繪畫,唐太宗收藏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肖像畫,正是出自閻立本手筆。閻立本不僅在繪畫藝術上極有造詣,其政治才能同樣出眾,任賢為用,受人尊崇。

  閻立本以河南道黜陟使得身份,擔任考核官吏陞遷,人才選拔的任務,在河南汴州遇到了其尋求良久的治世之才。閻立本對其說道:「我雖然是一個肖像畫家,在我心中自有想畫之人與不想畫之人,想畫的人物中,見其第一眼便有衝動下筆的人更是少之少,而你就是極少數之人,非畫不可之人。」

  而這位閻立本認為非畫不可的人就是狄仁傑,當時的狄仁傑仍然是一個任職參軍的小官,身份低微,但從他的眼神中搜尋不到一絲畏懼之色,極為沉著冷靜,閻立本正是為其膽量所折服,閻立本事後對其近臣坦言道:「被我凝視而毫無動容之色的人,實在從未見過。」狄仁傑被擢升為并州都督府法曹,此後滿身抱負得以施展,成為一代名臣。

  閻立本作品

  閻立本,唐代畫家,工書法,擅畫人物、車馬、台閣,有「丹青神化」、「冠絕古今」的譽稱,其代表之作有《步輦圖》、《歷代帝王圖》、《鎖諫圖》等。

搜狗截圖16年11月20日1440_159.jpg

  閻立本作品賞析

  閻立本在藝術上繼承了南北朝的優秀傳統,經過其反覆琢磨加以吸收和發展,較之前朝更具表現力,剛勁的鐵線描,古雅的設色,沉著而又富於變化,因此他所刻畫的人物精神面貌極為細緻與靈動,這些都超出了南北朝及隋朝的水平。被譽為丹青神化,天下則取,在繪畫史上具有拔尖地位。

  其代表作之一《步輦圖》,取材於貞觀八年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事件,描繪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者祿東讚的情境。畫面中的人物衣裙細緻飄逸,神情舉止栩栩如生,寫照之間能夠曲傳神韻,筆墨勾勒流暢中帶有堅韌,暢而不滑,頓而不滯。圖像中局部配色以暈染為主,極具立體感。全卷色調濃重富麗,大面積的紅綠色塊相互交融,極有韻律感與視覺效果,實為舉世佳作。

  而另一幅佳作《歷代帝王圖》更是恢宏之作,細緻刻畫了封建統治者的共同特性與氣質儀容,但又根據每位帝王在位期間的政治作為,不同的境遇命數,塑造出個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從中可見作者對歷代帝王的評價。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歷代帝王圖》又稱《古帝王圖》,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此畫卷縱向51.3厘米,橫向531厘米,共繪有自漢至隋十三位帝王肖像,在其人物個性的刻畫上各附異彩,個性分明,並將封建等級倫理觀念融入其中,適當處理人物大小。

搜狗截圖16年11月20日1440_158.jpg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畫幅中的十三位帝王分別是前漢昭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另外加上侍者共四十六人。每位帝王均有榜書,有的還記有在位年代及對佛道的態度。

  閻立本在繪此作品的過程中,注意到封建統治者的共同特性與氣質儀容,但又根據每位帝王在位期間的政治作為,不同的境遇命數,塑造出個性突出的人物形象,從中可見作者對歷代帝王的評價。

  例如那些開國建功的君王,在畫家筆下體現了一派王者氣度;而那些昏庸亡國的君主,則是一派萎靡庸腐之態。畫家在繪其君王畫像時,將其對君王的評價融入其中,使人物個性更加飽滿。不置可否,《歷代帝王圖》的藝術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畫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繪畫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

  閻立本觀畫

  閻立本觀畫這個典故講述的是唐代畫家閻立本參觀南北朝著名畫家張僧繇的壁畫遺跡,歷經三次觀賞,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越深入瞭解越能窺探期間奧秘,逐漸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搜狗截圖16年11月20日1439_157.jpg

  閻立本作品賞析

  一日,閻立本恰巧尋得機會可以觀賞南北朝畫家張僧繇的壁畫,然而前去的第一天,閻立本大致的瀏覽一番,頗為失望,原來名家之作也不過徒有虛名,遂敗興而歸。第二天,不甘心的閻立本尋思著再去觀摩一番。仍舊為能揣摩出驚世之筆,橫豎打量也不過近代名士之作的水平。第三日,閻立本無意間途經此地,便起心再次前去觀賞,佇立畫前,良久之後,似乎有所發現,越是定睛凝望,越是被其深深吸引,精妙之處,別有洞天,閻立本不禁拍手叫絕,遂坐臥與畫作前,欣賞研究長達數十日之久。

  從這則典故中反映了複雜之物,要通其經理,必定需要反覆琢磨,細心研究,走馬觀花是難以欣賞到精髓的,即使是閻立本如此精通畫藝之人也難通其理,前兩次都被自己的經驗之談蒙蔽了雙眼,不能從框架中跳脫出來,直到第三次,摒棄所有偏見,從無到有,才真正頓悟名家筆下所傳到的奧妙與靈感。

  因此此典故常被運用到治世之道中,摒棄經驗之談,更忌諱走馬觀花,一定要深入研究之後才有發言權。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