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白居易之間的關係如何 | 陽光歷史

 

A-A+

李白和白居易之間的關係如何

2018年06月28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11 次

  李白白居易都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偉大詩人,李白以浪漫主義詩歌為主,白居易的詩詞則讓人通俗易懂。兩人同處唐朝這個中國古代最繁華的朝代,創作了三千多首優秀佳作,成為後人眼中的大文豪,帶來了寶貴的歷史文化。

  

李白畫像


  李白白居易的詩歌各有特點,前者是浪漫主義詩歌代表詩集,流傳的佳作往往表達了對山川等自然景色的熱愛,後者是現實主義詩人,善於運用通俗的語言揭發社會的黑暗,諷刺當權者的腐敗無能。看似不同的二位詩人其實也有共同點。李白雖然以浪漫為主,但同樣仕途不順的他也有現實主義的一面,在遭到貶職後,也有不少詩作是表達了對底層窮苦人民的同情。在不少圖文資料中,可以看到詩仙總是佩劍出現的,這代表他的遊俠特質,受屈原楚辭的影響,李白在浪漫的同時根據自身的經歷創作出獨特的詩作風格,放蕩不羈處也有著非凡的政治抱負。

  作為盛唐時期的巔峰詩人,李白和白居易以及大部分詩人一樣,仕途不順是他們的共同點,離開官場借由大自然的美麗山川抒發內心的感慨,只有美酒與美景才能慰藉詩人們的苦悶內心,在政治道路的坎坷的經歷成就了文化事業的發展,在繁華的唐代,除了經濟和軍事強大之外,民風開放,詩詞歌賦的傳唱不受限制,使得許多詩作能夠流傳下來,令後人受益至今。

  顧況戲白居易是怎麼回事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他開創的新樂府派詩歌,一直被後世之人流傳。在很多人看來,白居易憑著幾首較好的詩歌就出了名,實在算不上有實力。其實不然。每個光鮮亮麗的舞台背後,總有人要付出超過這美麗十倍甚至於百倍的努力。白居易就是這樣的人。有個顧況戲白居易的故事就能說明這一點。

  

顧況石雕


  白居易早年求學時,聽聞京城裡面才子眾多,他就風塵僕僕的趕到了京城,經常寫一些詩作去拿給有名氣的詩人評價。這樣的話,白居易就知道自己創作的缺點和不足在什麼地方,以便下次寫作的時候修改。這樣的方法的確很管用,一方面是由於白居易天資聰穎,別人指出來的不足他很容易就能領會。另一方面,他本身的作品也很好,經常會令一些有名氣的詩人們讚歎不已。

  某一天,白居易拿著新寫的詩去請教京城中一個小有名氣的詩人--顧況。顧況當時並不怎麼瞧得起白居易,因為在顧況看來,白居易只是有點文采的落魄詩人,肯定在繁華的京城裡面待不下去。所以當時顧況拿到白居易的詩後,並沒有點評,而是取笑白居易的名字。說京城如此繁華,東西也很昂貴,恐怕白居易不能像他的名字那樣在京都久待了。後人將這個故事稱之為顧況戲白居易。

  後來,白居易用他的實際行動來狠狠的還擊了顧況當時嘲笑的話語。白居易文采出眾,獲得了皇上的賞識,很快在京都購置了一處房產。顧況後來也承認自己文采不如白居易,還親自上門給白居易賠禮道歉了。白居易並不計較顧況戲白居易這件事,兩個人還因此成了至交好友。

  唐代詩人白居易作品有哪些

  白居易是唐代比較有名的一個詩人。他一生著作無數,著名的作品更是數不勝數。白居易作品包括《琵琶行》、《長恨歌》等等,這些作品都非常有名,被後世之人世世代代延傳下來。而對於白居易的作品,很多人小時候就有一些接觸。

  

白居易雕像


  白居易作品大多以民間題材為主線,反映當時時代一些主流現象。在他的作品裡面,他用較為樸實的手法,來描寫這個社會的風情。他的作品大多數人都能看懂,而這個正是白居易本人要的效果。他希望通過他的作品,來喚醒民眾內心善良友好的一面。同時白居易還希望執政者們能夠通過他的作品,來瞭解人民心中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由此才會使社會更加進步,使時代更加開放開明。

  在唐朝那個時代,白居易的作品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因為當時雖然人們比較開放,可是腐敗制度處處皆有。白居易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才會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地體現出這些。而對於當時的民眾而言,他們也需要這樣的人來向執政者反映他們真實的需求。這樣的道路無疑是受到阻礙的,這條路並不好走,而且注定是孤獨的。可貴的是,白居易並沒有放棄。像《秦中吟》、《賣炭翁》這些,這些都是白居易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是白居易在當年迫於很大的壓力才寫出來的。所以,白居易的作品多是反映民眾的生活,體現人民最真實的需求。

  唐代詩人白居易是哪裡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是哪裡人?在盛唐時期,耿直的白居易是著名的大文豪,對於他的戶籍地在文獻中也有記載,原籍山西太原,出生在河南,可以算是太原人,也可以是河南人,但不管是哪裡人,總之在中國古代歷史文壇中,白居易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白居易雕像


  據史冊記載,白居易的歸屬有三種,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山西太原和河南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陝西渭南,那麼在白居易心中他是哪裡人呢?之所以提到陝西渭南,那就要追溯到白居易的曾祖父了,當時他的曾祖父白溫從長安遷往陝西渭南,但是卻並沒有在這裡「上戶口」,雖然定居過,但也不能說明白居易的歸屬地就是這裡。

  河南鄭州也是呼聲較高的一個地方,因為大詩人是出生在這裡的,可以說是河南人吧,但從現今的戶籍制度來說,出生地不代表戶籍地。這樣就比較好解釋最後一個歸屬了,山西太原,那裡是白氏一族的發源地,最早可追溯到秦國時期,白家在太原安家落戶,那麼白居易可以算是太原人了。

  白居易自己對於這個歸屬也比較認同,況且在他去世後李商隱為他作墓誌銘時也明確了白居易是哪裡人,好友元稹也稱他為太原白居易。眾多的史實都表明了白居易是太原人,但是小編認為對於他的歸屬不能簡單認為是某一地方,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文豪,他是屬於整個歷史文壇的。

  白居易詩歌特點是怎麼樣的

  白居易的一首《與元九書》,體現出白居易詩歌特點。白居易的詩歌保持著為時為事的創作原則,把詩歌與人民生活、政治相結合,在內容上要求諷喻美刺,反應百姓生活的疾苦,在功能上強調詩歌教化作用。詩人追求真誠去偽,在詩中闡釋了形式與內容的聯繫,論述了文學和現實的關係。

  

白居易雕像


  白詩中又以主題集中突出為特色的諷喻詩為主。詩人追求詩歌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會選取最典型的一件事,圍繞一個主題來寫。白詩大多數是敘述詩歌。詩人巧妙地結合敘述和議論於一體。

  白居易詩歌特點還表現在敘述上,在敘述時,白居易常常發表議論來評價自己敘述的事情,借此表達自己的志氣。在刻畫人物方面,詩人善於捕捉人物特徵,運用白描的寫作方法,刻畫出了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讓讀者感受到一個生動的故事。諷喻詩的藝術特點還在於詩歌中的對比強烈,用詞質樸,語言淺顯,通俗易懂,生動自然。

  詩中常常可以看見民間俗語、口語,很少出現古典和古奧的詞句。其次白詩中的感傷詩歌也有其不同的藝術特點。詩人通過感傷的詩歌抒發自己的情懷,兼用寫實和抒情。

  詩歌的節奏變化很快。白居易運用通過視覺聽覺從色彩和聲音等方面勾勒出一幅畫面,借用景物來烘托氛圍。白詩詩風曉暢通俗,用詞精煉準確。詩人具有豐富的想像力,能夠寫出新穎的比喻。

  白居易隱居在官場的原因分析

  唐代詩人白居易年紀輕輕就聲名遠揚,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使得一代名家顧況對他讚賞有加,那時的白居易還沒有踏入官場,但是接觸到的都是高官顯貴,隨後白居易參加科考入仕,少年成名,當時的仕途還算順利。

  

白居易雕像


  直言不諱的詩人沒有意識到官場的黑暗,屢次諫言不被採納的他逐漸失望,後來的貶黜更讓他心中苦悶,以寫實詩諷喻當權者的腐敗激起了統治者的不滿,雖有滿腹才華和一腔熱血,始終不得志,自請外放。

  即使對官場失望,白居易也沒有輕易辭官,還抱有一絲幻想,自請外放的地點選擇在蘇杭一帶,盡心盡力為民做主,獲得了老百姓的稱讚。之後白居易隱居在官場,一邊掛職,一邊與友人賞景詠詩,此時的官場腐敗現象嚴重,詩人已逐漸失去興趣,之後白居易在洛陽生活了十幾年,被稱為「神都」的洛陽地位不亞於長安,是名人雅士聚集之地,老年白居易隱居在此,後期大多數詩作均在此產生,多表達了對民間疾苦的關注,對於官場已經徹底失望,無心牽掛。

  白居易隱居在官場還表現在即使被調回長安後,對加官進爵也失去興趣,一心為民謀劃,時時刻刻想著百姓,在老年時期還四處遊走募捐,幫助百姓疏通龍門八節險灘,這樣的好官能不受百姓愛戴嗎?今天的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前往瞻仰的洛陽人絡繹不絕,人們紀念這位詩人高貴的品格,稱頌他的為官清廉。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