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在唐朝時期的中日混血兒為什麼比較多?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在唐朝時期的中日混血兒為什麼比較多?

2018年02月21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30 次

唐朝時期的中日混血兒為什麼比較多?

從公元七世紀初至九世紀末約264年的時間裡,日本為了學習中國文化,先後向唐朝派出十幾次遣唐使團。其次數之多、規模之大、時間之久、內容之豐富,可謂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舉。

最具典型意義的第七次至第十次(669~733年)遣唐使,使團規模較大,一般為四條船,五六百人,約是戰前的兩三倍。

在兩國的使者隊伍中,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除了擔負國家使命之外,還帶著血緣親情,他們就是唐日混血兒。

在唐日兩百多年的交往中,日本人在唐結婚生子的還有許多,唐人也有在日本結婚生子的,混血兒這個群體應該也不小。有些人雖然沒有加入到使者隊伍中,卻同樣為兩國交流做出了貢獻。如734年作為第十次遣唐使的護送使前往日本的唐朝音樂家袁晉卿、皇甫東朝及其女兒皇甫升女,後來都留居日本,他們的混血後代也熱衷於傳播唐朝文化。

公元717年(唐開元五年),日本第九批遣唐使入唐,在這一批使者中,就有中國人熟知的阿倍仲麻呂。此時正值盛唐高峰。

第九批遣唐使回國之後,即公元718年(日本養老二年),大和朝廷進一步完善舊律令,形成《養老律令》。

中日兩國歷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時期終於開啟,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單獨結束派遣遣唐使,才結束了這段中日曆史上真正友好的時期。

日本回味千年的一堂課

作為一場涉外戰爭,白江口之戰對日本的震懾僅次於二戰後日本對於美國人的恐懼。

聽聞日本艦隊全軍覆沒,日本朝野震動,立即進行本土防禦準備,以備唐軍乘勝進攻日本本土。大和朝廷在不安中度過了半年,終於等來了大唐的人。他們並不是全副武裝的軍隊,而是一支百餘人的使者團,由主持百濟事務的劉仁軌直接派出,從大唐熊津州來到日本對馬島。

以天智天皇和大臣中臣鐮足為首的大和朝廷,面對唐朝使團一籌莫展,只是下令拖延接見,隨後又做了謹慎的接待工作:一方面拒絕唐使進入日本內地,另一方面派出五年前的遣唐使副使津守吉祥連參與接見。

如此安排,除了謹慎之外,也暗藏了日本的心機——劉仁軌將軍是大唐中央政府在地方上的軍政首腦,他所派出的使團就只能代表百濟地方,如果日本接受了這種外交模式,就等於認同本國與大唐熊津都督府處於同一個外交等級之上,從而就失去了直接與大唐中央政府對話的資格。

儘管唐朝並未對日本採取進一步武力行動,日本國內卻爆發了「壬申之亂」,大海人皇子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為後來登基為天武天皇打下了基礎。這位執政者把主要精力用在內政改革之上。

天武天皇即位之後,受到大唐高宗皇帝自稱「天皇」的影響,決定將稱號也使用漢字中的「天皇」二字,又將國號正式改為「日本」。「日本天皇」這個特定稱呼正式登上日本歷史舞台。

白江口戰敗,使日本深刻認識到本國與唐朝綜合國力的巨大差距,也意識到自己從老師那裡學到的東西還遠遠不夠,此後,日本的學習慾望和動力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更加強烈。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