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措施有哪些 貞觀之治是真是假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貞觀之治是騙局,在一本叫做《唐朝絕對很邪乎》的書中有提到貞觀之治是一場騙局。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貞觀之治在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皇帝仁德百官恪盡職守敢於直諫,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來自於一個叫李世民的手中,因此,唐太宗李世民也成為了中國皇帝排行榜的首位,但有人說這樣的貞觀之治是一場騙局。
首先,沒有所謂的貞觀之治,就算有那也只是李世民自我宣傳,而百姓自己也希望有一個偉大的明君,自己可以安居樂業,這樣的想法也符合人的慵懶天性。其次,就算有貞觀之治,那應該也和李世民無關。任何一個美好的時代都是由民眾自己創造出來的,只要皇帝施行仁政,不強迫百姓去做繁重的徭役,放手讓百姓自己創建家園,都可以創造出一個「之治」。
縱觀歷史可以看出來,只要皇帝陷入政治鬥爭,無暇顧及百姓的時候,都會迎來一個「之治」的時代,也就是說,貞觀之治的出現,其實和李世民的關係並沒有太大。唐太宗之後,唐高宗李志問戶部尚書高履行,去年人口增加了多少,回答到一如既往的十五萬戶,也就是說貞觀年間人口總數也就是三百六十萬戶,而隋朝年間是八百七十萬戶,隋唐戰爭過後人口數量大大減少,糧食按理來說是不夠的,但偏偏夠了。從另一方面說,隋朝給大唐留下了一百年的糧食,就是說,貞觀之治是在用隋朝的糧食養出來的。
貞觀之治措施有哪些
貞觀之治,就是指唐太宗統治下的治世。唐太宗以此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傑出君王,也正是因為貞觀之治的出現,為後世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的農業社會推向了最為鼎盛的時期,那麼貞觀之治措施有哪些呢?
唐太宗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重視百姓的生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李世民下令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使得百姓有田可以耕作,貞觀九年,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唐太宗還十分注重人才的選拔,完善科舉制度,選賢舉能,只要有治國安邦之才,從來不會計較他的出身,這才出現了「人才濟濟、文武兼修」的景象,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才,才促使了貞觀之治的出現。當然,一個國家肯定需要法制,一切都應該要以法為準。唐太宗作為一個皇帝,法律推崇出來之後,李世民以身作則,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因此,唐太宗時期犯罪率都減少了。
除了以上這些對國內施行的一些措施之外,李世民對少數民族還施行懷柔政策,面對那些少數民族,不改便他們的生活習俗和社會制度,還採取「和親」手段,使得兩族文化經濟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在外交方面,唐太宗李世民接受各國的人才和留學生,貞觀之治措施使得大唐成為當時世界文化最為強盛的國家。
貞觀之治是騙局的幕後黑手是
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間的清明政治。因為唐太宗選賢舉能,又廣開言路,虛心納諫等一系列措施,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唐太宗的年號剛好是「貞觀」,因此史稱「貞觀之治」。但後來卻有人發現,這只是一場騙局,至於貞觀之治是騙局的主要謀臣就是指杜如晦等人。
為什麼這麼說?就是因為杜如晦深受唐太宗的重用,與房玄齡兩人合體就是著名的「房謀杜斷」,房玄齡善謀,杜如晦善斷,這兩個人使得貞觀之治得以形成。凡軍政大事,杜如晦都參與議定,在協助唐太宗建立一些朝章制度、選用官吏以及確立法制等各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房玄齡和杜如晦還建議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對待百姓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這才進一步的使得唐太宗在位時出現「貞觀之治」的景象。為什麼說這是一場騙局?就是因為在唐朝之前,隋帝國其實提前就備下了一百年的糧食,可以說大唐其實是在享受前朝所留給他們的禮物,使得人口增加的同時,還有充足的糧食。而很多時候,有人說沒有「貞觀之治」,這只是民眾自己創造的,唐太宗採取的休養生息其實就是為了讓百姓自己創造,這樣就可以親手建設自己的家園,百姓又怎麼會不同意,簡直就是喜聞樂見。
因此,大唐在隋朝的糧食基礎上,創立了一個「貞觀之治」,還大肆宣揚唐太宗的所有政績,其實有一部分有誇大的成分存在,當然,李世民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皇帝,除了佔用了糧食,其他的一些政策確實是施行的不錯,對國家統一和政權穩定有很大的幫助。
揭秘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
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除了眾所周知的那些繁榮景象,很少有人想過貞觀之治為什麼會出現,而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這些付出了哪些努力呢?
隋朝滅亡的景象讓唐太宗知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唐太宗重視體察民情,對百姓施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使得社會日益安定。其次,唐太宗深知「為政之要,唯在得人」,於是唐太宗廣招賢士,對人才的出處和身份高低都不在乎,但凡有治國安邦之才,都會委以重用。還有一點唐太宗做得比較好,就是居安思危,常常鼓勵臣子敢於直諫,自己也可以做到虛心納諫。除了這些國內政治措施做到位,還有一點絕對不會少,就是外交關係。唐太宗重視加強國防,不僅平息邊患,更重要的是,李世民致力於改善民族關係,還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來往交流,和平相處,促進唐朝和少數民族可以達成共同進步與繁榮。唐太宗接受松贊干布和親的要求,把文成公主嫁往吐蕃,不僅增進了兩族之間的友誼,還使得兩族的文化得以互相影響和經濟發展。
從歷史的角度可以看出,隋唐更替,這些年的戰爭都使得人口減少,因此人少地多就促使貞觀之治的產生,而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使得勞民傷財,進一步導致隋朝的滅亡,但這些也促使貞觀之治出現。當然,貞觀之治出現的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唐太宗本人,將隋朝的滅亡當做是前車之鑒,對此還善於用人勇於納諫,一直在適當的調整統治政策。
以上這些都是促使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的關係
提到唐太宗,很多人就會想到貞觀之治,說起貞觀之治,就會聯想到唐太宗,唐太宗與貞觀之治已經成為相互聯繫的關鍵詞,其實這從側面就顯示了唐太宗與貞觀之治對當時的社會和後世都有著極大地影響。那麼唐太宗時期出現的貞觀之治包括哪些方面,又帶來了什麼影響呢?
唐太宗畫像
貞觀之治主要體現在經濟、政治、軍事以及外交方面,經濟上李世民伯薄賦尚儉,遣散宮中很多宮女,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還下令免去四方珍貢,從而使得農業不斷發展。不僅如此唐太宗還救災恤貧,扶持商業,從前一直都有「重農抑商」的特點,唐太宗不歧視商業,還提供很多便利,因此,大唐的經濟發展也是史無前例的繁榮。
政治上,李世民選賢舉能,從諫如流,為了尋求人才,李世民還完善科舉制度,只要有治國安邦之才,不計較他的出身和地位,這也使得大唐出現人才濟濟,文化發展加快的局面。軍事上李世民平定突厥、遠征高麗、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等,被少數民族稱為「天可汗」。
外交方面,李世民接受大批的外國移民,還接收一批又一批的外國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先進的文化,這也使得大唐的文化得到史無前例的大融合,文化發展迅速。
正因為唐太宗英明仁德,為中國開創了一個長達一百三十年的黃金時代。
貞觀之治的表現有哪些
貞觀之治的表現有哪些呢?大唐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帶領下,出現了貞觀之治,使得百姓生活安定,社會政治清明,正因為如此,唐朝也成為世界上文明強盛的國家。
唐太宗畫像
貞觀之治的表現主要有六點: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生產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以及中外交往頻繁。唐太宗李世民以史為鑒,將隋朝的滅亡教訓時刻謹記,因此對百姓施行優待政策,施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百姓得以有田耕作,有充足的糧食,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除此之外,李世民對人才的培養也是頗具心得,完善科舉制度培養大批人才,任用賢能之人也從不計較人才的出身和社會地位,而且唐太宗還大力獎勵學術,組織文士修史,設立國子監,鼓勵各國人前來留學,這樣的舉措也促使了文化的繁榮。之後,唐太宗平定突厥、遠征高麗,而對待少數民族採取懷柔政策,對依附大唐的那些各族人民都不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制度,並且尊重各族的習俗,還進行與少數民族和親,使得民族出現大團結,因此,唐太宗也被稱為「天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加強對西域地區管轄的同時,還加強了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因為當時的大唐是世界最為聞名強盛的國家,而唐太宗的治理下更盛,成為歷史上少有的開放王朝,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外國移民和外國留學生,進一步促使中外交往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