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告老還鄉」制度的來歷 告老還鄉什麼意思 | 陽光歷史

 

A-A+

古代「告老還鄉」制度的來歷 告老還鄉什麼意思

2016年11月04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98 次

  「告老還鄉」,又稱「告老還家」,「告」是請求,「老還鄉」是年老回到家鄉,「告老還鄉」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為理由向皇帝請求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種制度。

  我國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僅僅限於是官吏,常見的稱謂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傳》上「退而致仕」,書中註釋說「致仕,還祿位於君」,意即交換權利於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形成於漢朝時期,發展於唐朝時期,完善於宋、元、明、清時期。但「退休」一詞始見於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韓愈《復志賦序》中說到「退休於居,作《復志賦》」,《宋史.韓贄傳》中有「退休十五年,謝絕人事,讀書賦詩以自娛」詞句。

  退休制度是我國古代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官吏退休需要達到一定的年齡條件,《禮記.曲禮》說:「大夫七十而致事。」後來的漢、唐、宋、元等朝代基本實行七十而致仕的規定,但到了明清兩朝則規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但到達退休年齡之前也可以提前退休,如唐朝規定「老病不堪厘務者,與致仕」,意即若身染疾病或者受傷者,雖未到退休年齡也可以退休請俸;明朝亦有規定,老疾不能任事者,或軟弱無效能的官吏,可隨時勒令退休。可見,在我國古代,官吏「告老」、「告病」辭去官職,提前退休也是允許的。

  「告老還鄉」就是「老病不堪厘務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主動請辭,提前申請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提前退休的情形。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較簡單,只要官吏提出申請,皇帝一般都會准許。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專門下詔:「自願告退官員,不分年歲,俱令致仕。」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大清宰相劉羅鍋歲至垂年即上奏皇上,請求告老還鄉,獲得「恩准」後,便僱用小毛驢,直奔山東老家的情形深入人心。事實上,在我國古代主動要求「告老還鄉」提前退休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告老還鄉」迴避權力鬥爭。此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和《史記.貨殖列傳》中均有記載的春秋戰國時越國的大夫范蠡。范蠡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在越國被吳國滅亡後,范蠡殫精竭慮輔佐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在經過二十餘年臥薪嘗膽之後,勾踐擊敗吳王夫差,興邦復國。作為大功臣的范蠡被勾踐封為上將軍,此時范蠡達到了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此時的范蠡深諳「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於是告老辭官,攜西施遁入「五湖」,可謂極具聰明之舉。

  二、無心於官場,「告老還鄉」。此時官員已無心於官場,嚮往能夠回到家鄉,於是「告老還鄉」。此種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還鄉」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們熟知的晉朝彭澤縣令陶淵明就是嚮往田園生活,主動請辭「告老還鄉」。

  其實,根據《世說新語.識鑒》記載:「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晉朝大司馬張翰,字季鷹,更是由於一日,秋風乍起,觸景生情思念起家鄉吳地(浙江)的特產菰菜、蓴羹、鱸魚膾來了,突然領悟: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圖個快快樂樂,又何必要為了個官名而別鄉數千里,還要備受羈絆呢?於是「告老還鄉」。

  三、客觀條件,體弱多病,難當重任,申請「告老還鄉」或「告病還鄉」。「告老還鄉」或「告病還鄉」一般都會得到皇上的恩准。如在唐太宗時,官吏退休年齡是七十歲,對朝廷有大貢獻者還可延緩退休年齡。但開國元勳李靖,因自感傷病礙身,遂在六十四歲時「告病還鄉」,被恩准。但也有皇上不恩准的情況。如《論語章句》一書的整理者漢代著名經學家張禹,曾多次上書請求告病還鄉,但無法得到皇上的恩准,相反「帝遣人問疾送藥,強留」。

  從某種角度講,古代的「告老還鄉」對於「從人才資源流出到人才資源流入」的良性循環,帶動農村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