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憶中印邊界戰:屍體橫七豎八瞬間散落 | 陽光歷史

 

A-A+

親歷者憶中印邊界戰:屍體橫七豎八瞬間散落

2016年10月16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75 次

  編者按:1962年10月20日,中印邊界戰爭爆發,並最終以印軍的全面潰敗告終。本文作者楊致芳196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系印地語專業,中印邊界衝突發生後,他受命在前線從事翻譯、勸降工作,他以親歷者的視角回顧了他的這段經歷。在他看來,這是一場本不應該發生的戰爭。

  難忘自衛反擊日的炮火轟鳴

  1961年我從北京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入伍。第二年4月末,我抵達烏魯木齊,到軍區政治部報到後,開始了邊塞生活。6月底,我隨新疆軍區派出的一個聯合工作組到崑崙山前沿考察,就這樣到了康西瓦,即「前指」(前線指揮部)所在地。當時,中印邊界局勢已非常緊張。

  戰爭引信隨時被點燃

  從1962年初開始,正規野戰軍入疆,被調集的各種幹部也紛紛走上崗位,包括一批翻譯隊伍。他們大多是從全國外事單位借調來的英文幹部或在讀學生。實踐證明,對印軍工作,印地語、尼泊爾語、烏爾都語比英文更有針對性,遺憾的是,1962年10月之前,在邊界西段我是唯一受過專業訓練的印地語幹部,且初步掌握了中印邊界糾紛的核心實質。其實我對自己的外語水平也極不滿意,深感「書到用時方恨少」。但這能怪我嗎?5年的大學生活,有3年多是在人整人的政治運動中度過的。

  那時我的具體任務是,與借調來的大學生一起,組織戰士骨幹,普及戰場喊話,口號內容由上級下達,主要是:「繳槍不殺」,「舉起手來」,「出來」,「我們寬待俘虜」,「不要動」,「跟我走」6句,由我們翻成印地文和英語。骨幹人員是每連抽調的四五名有些文化、口齒伶俐、政治可靠的戰士,集中在一起學習,然後由他們返回連隊普及。

  7月初,我接到命令,到西段最早發生過武裝衝突的空喀山口執行任務,我的職責是為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作翻譯工作。在那裡待了沒幾天,我又被命令返回康西瓦領受新任務。原來,天文點哨卡(海拔約6700米)遭遇印軍的嚴重威脅。天文點軍情剛穩定,又接報加勒萬地區情況有變,於是「前指」命令我立即前往。我當時的感覺是,邊界形勢瞬息萬變,隨時可能點燃戰爭的引信。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