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聰明絕頂 貞觀名相 可為何落得貶死下場? | 陽光歷史

 

A-A+

褚遂良:聰明絕頂 貞觀名相 可為何落得貶死下場?

2017年05月20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97 次

扶李治上位,結果卻被甩了

要說封建時代的顧命大命,榮則榮矣,安則未必,有多少人能全身而退?終養天年?不拿別人說事,就拿唐太宗給李治安排的兩大重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來說,結局就很慘。長孫無忌是李治的親舅舅,李治為了武則天(當然不全是為她,只是那麼一個借口),生生地把老舅給流放到黔州,逼得上吊死了。至於褚遂良,雖然沒有這麼親近的血緣關係,但也是李治上位的大恩人,只可惜,最終也是孤獨死在流放地越南。作為顧命大臣,他們顧了李治的命,可是轉身,上位後的李治卻要了他們的老命。

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君王固然無情,可他們本身也不是完全被冤屈,玩政治的人,手上可不會那麼乾乾淨淨,褚遂良也一樣。

褚遂良根子不淺。他父親當過隋朝東宮學士,與楊素的公子楊玄感關係很好,如果楊玄感造反得勝的話,那麼褚家無疑是另一番風光。歷史是沒有如果,楊玄感成了「賊」,褚亮自然也受到牽連,被貶為西海郡司戶。

後來,薛舉在蘭州稱帝,他就把名動天下的褚亮給請去擔任黃門侍郎,而褚公子遂良則成為薛舉的通事舍人,專門掌管詔命及吳奏案章。雖然薛舉只是一方割據政權,但隋末亂世,都是這麼幹的,管它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只是褚家時運未到,薛家的靠山不太牢,薛舉死後,薛仁杲的皇帝位子還沒坐熱,就被李世民給拉下來了,自然,作為薛家班底,褚遂良也被接收,成為李家王朝的一份子。

chu.jpg

李世民殺兄上位,逼父退位的舉動是不太光彩,但他個人的魅力也不可擋,他對於人才的眼光還是很辣的……褚遂良在眾多的鎧曹參軍中被發現,並得到李世民「忠誠耿直有學術」的考語。

貞觀年間,原來的弘文館「館主」褚遂良領到了一份新差事,那就是承皇命,將隋末戰場改修成廟宇,這是功德無量的大事件,沒有任何風險,怎麼做都對。這無疑是李世民送給一向忠誠的褚遂良一份禮。而後,慈雲寺新建,褚遂良書碑,又一件功德。

以後不久,褚遂良出任起居郎,記載皇帝的一言一行,爾後,經魏征的推薦,褚遂良擔任侍書;後任諫議大夫;李承乾被廢,勸立晉王李治……

遼東一向不平,隋煬帝幾乎傾盡全部國力討伐,結果不但沒成功,還把天下給弄丟了。到了李世民手上,他就想著要啃掉這塊骨頭,所有人都被美好前景樂暈了。只有褚遂良不同意。李世民不聽,可結果呢,最終無利而返,印證了褚遂良的看法。從此,李世民對褚遂良言聽計從,一路青雲也極為自然。

李治能當皇帝,褚遂良和長孫無忌是幫了大忙的。雖然李治嫡出,但是在當時他的兄弟當中,他並沒有十足的優勢。為了扶他上位,褚遂良和長孫做了不少髒事。

李世民臨死時,把他們比作霍光、諸葛,讓他們永保李家社稷,不負所托。而對李治則說只要有二人在,國家大事,他就放心了。

李世民能否真能料定武周奪權不清楚,但是李家政權,在有褚遂良長孫二人的情況下的確還算是穩定的。不過,天命未必會如人所願。李治上位後,褚遂良雖然爬到了人生的巔峰,當過吏部尚書,太子賓客,當過尚書右僕射,修過國史,掌過朝權,一時榮寵無比。但是轉身,他就摔進了泥潭,不能翻身。

原來,所謂君臣之間的美好,只是暫時的。熱血青年李治強烈希望廢王皇后立武後,可兩老頭褚遂良及長孫,力潑冷水,尤其是褚遂良,甚至耍起無賴——以辭官威脅皇帝。李治翅膀硬了,再不是當初那個要扶上位的年輕人了,顧命大臣老了,已經成了絆腳石了。而武則天,這個強勢女人,對褚遂良自然也深深地恨上了。

事實證明,褚遂良扭不過。武則天被立為皇后,褚遂良也被趕出朝廷,到潭州去當一個都督。以後,又到桂州當都督了,再以後,就是被許敬宗等人給整了個謀反的罪名,貶到越南了。

其實傻子都知道,正當壯年的褚遂良一門心思的扶弱勢李治上位,到老了老了,還會想著推翻他親手扶持上台的君王嗎?這也太扯了。但就是這麼扯,權斗嘛,只要有個遮羞布就行,反正說你謀反就謀反,就算你不想反,但是你的家人呢?朋友呢?於是,老褚就被謀反了,再難翻身了。

聰明一世的褚遂良不會不明白,自己要前往愛州時,趕緊上疏,大意是說他還在李承乾李泰奪位時就已經效忠陛下,暗示要不是有他力保,東宮之位可未必是李治的。他侍奉先帝一生,先帝也極盡恩寵,他雖然力量小,但為國家耗費了全部,現在老了就如一隻卑微的螞蟻,也沒幾天活頭了。褚遂良打上了最後一張感情牌,自然是希望李治能想起從前的點滴,那些真摯的往事,可惜李治沒能見到這奏疏,或者說假裝沒看見。最後,六十三歲的褚遂良孤獨老死。他死後,他的子孫也全部被流放到越南,直到四十六年以後,他才真正被平反。只是於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chu1.jpg

李治武後之流的確是毫無情義可言,但是性格決定命運,從某方面來說,褚遂良有必死的因由。這麼說,有人不高興了,誰不會必死?是的,誰都會死,但是為人為官,都應該對得起人的本心,而在這一點,褚遂良應該不算合格。

褚遂良很努力,但魏征給的機遇更重要。魏征是唐太宗身邊的紅人,他推薦了褚遂良,在魏征眼裡,褚遂良是正人君子。他臨死前,把自己所寫的所有奏疏的底稿交給了史官褚遂良,出於什麼心思不確定,青史留名也好,保存史料也罷。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魏征把這東西交給他,是出於對褚遂良的信任。但是後來,有人告黑狀,說魏征生前黨附太子,還把證據都給了史官保存。於是,被魏征壓了一輩子的李世民,毀了與魏家的婚約,砸爛了魏征的墓碑,褚遂良沒有為恩人說過一句話。

在這事裡,褚遂良為了往外摘,不說什麼,勉強也說得過去。但是劉洎卻的的確確是被他給害死了。劉洎是個大直臣,朝中都知道,但這人有個毛病,說話比較隨便。唐太宗還專門提醒過他,身為太子的屬官,一定要謹言慎行。但劉洎沒改,這怎麼改呢?東征失利後,太宗患病,劉洎出來就說:「聖體患癰,極可憂懼。」這劉洎也是嘴大,誰不知道陛下的身體是高度機密,這一嗓子喊出來,讓太宗情何以堪?人家還想著萬歲萬歲的,你就扯個什麼憂懼的,這不找死呢嗎?於是,褚遂良,把這事就誇張了那麼一點點,匯報給太宗聽,說:「國家之事不足慮,正當傅少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異志者誅之,自然定矣。」這一改,好了,劉洎有異心了,想變李家天下了。馬周等人作證無效,唐太宗示意,劉洎自殺。事後,太宗後悔了,拉了一票人馬給劉洎墊背。

武則天時代,褚遂良倒霉了,劉洎後人趁勢申冤,認為是褚遂良添油加醋亂說話,害死了劉洎。正好,謀逆大罪,誣告大臣,陷先帝於不義,褚大人不死也不行了。平心而論,這事還是李世民的錯,可是,身為同僚,褚遂良這樣做,不但與君子之風離得遠,就連為人本份都差那麼一些!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