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滅百濟之戰簡介:唐朝大軍消滅了百濟王國 | 陽光歷史

 

A-A+

唐滅百濟之戰簡介:唐朝大軍消滅了百濟王國

2017年05月14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67 次

  唐滅百濟之戰,是660年發生在百濟和唐朝、新羅之間的戰爭。

  原因是百濟聯合高句麗,阻礙新羅和唐朝交通與進貢事宜。唐高宗屢次下詔威嚇百濟無果,在新羅的一再請求下,唐朝派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萬討伐百濟。新羅武烈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蘇定方率兵從成山渡海,百濟據守熊津江口拒敵。

  蘇定方進擊,百濟軍隊死數千人。蘇定方水陸並進,直取其都城泗沘。城外二十餘里,百濟傾國來戰,唐軍大勝,殺百濟軍一萬餘人,唐軍入泗沘外郭。

  同時,新羅大將金庾信在黃山大勝百濟大將階伯,百濟義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蘇定方進圍泗沘城;義慈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王,帥眾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說:「王與太子皆在,而叔遽擁兵自王,借使能卻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領左右逾城降唐,許多百姓也跟從,扶余泰不能制止。蘇定方命軍士登城立旗幟,扶余泰窘迫,開門降唐。於是扶余義慈、扶余隆及諸城主都投降了。

bki-20101123123728-1826962672_meitu_64.jpg

  百濟故有五部,分統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唐高宗以其地置熊津等五個都督府,但是,由於唐軍、新羅軍沒有安撫百姓,軍紀敗壞。在唐軍主力撤退後,道琛、鬼室福信、黑齒常之開展百濟復國運動,擁立在倭國的王子扶余豐為王。

  663年,白村江之戰後,唐朝和新羅聯軍擊敗了倭國和他支持的百濟復興勢力,百濟全境成為唐朝的羈縻地區。

  670年代,唐軍和親唐百濟貴族撤出原百濟地區,遷往遼東建安城,其地入新羅,設立所夫裡州(今忠清南道扶余郡,即熊川州、熊州)、發羅州(今全羅南道羅州市,即武珍州、武州)、完山州(今全羅北道全州市,即完山州、全州)。

  唐滅百濟之戰,是660年發生在百濟和唐朝、新羅之間的戰爭。

  原因是百濟聯合高句麗,阻礙新羅和唐朝交通與進貢事宜。唐高宗屢次下詔威嚇百濟無果,在新羅的一再請求下,唐朝派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萬討伐百濟。新羅武烈王金春秋為嵎夷道行軍總管,蘇定方率兵從成山渡海,百濟據守熊津江口拒敵。

  蘇定方進擊,百濟軍隊死數千人。蘇定方水陸並進,直取其都城泗沘。城外二十餘里,百濟傾國來戰,唐軍大勝,殺百濟軍一萬餘人,唐軍入泗沘外郭。

  同時,新羅大將金庾信在黃山大勝百濟大將階伯,百濟義慈王及太子扶余隆逃入北境,蘇定方進圍泗沘城;義慈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王,帥眾固守。扶余隆子扶余文思說:「王與太子皆在,而叔遽擁兵自王,借使能卻唐兵,我父子必不全矣。」率領左右逾城降唐,許多百姓也跟從,扶余泰不能制止。蘇定方命軍士登城立旗幟,扶余泰窘迫,開門降唐。於是扶余義慈、扶余隆及諸城主都投降了。

bki-20101123123728-1826962672_meitu_64.jpg

  百濟故有五部,分統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唐高宗以其地置熊津等五個都督府,但是,由於唐軍、新羅軍沒有安撫百姓,軍紀敗壞。在唐軍主力撤退後,道琛、鬼室福信、黑齒常之開展百濟復國運動,擁立在倭國的王子扶余豐為王。

  663年,白村江之戰後,唐朝和新羅聯軍擊敗了倭國和他支持的百濟復興勢力,百濟全境成為唐朝的羈縻地區。

  670年代,唐軍和親唐百濟貴族撤出原百濟地區,遷往遼東建安城,其地入新羅,設立所夫裡州(今忠清南道扶余郡,即熊川州、熊州)、發羅州(今全羅南道羅州市,即武珍州、武州)、完山州(今全羅北道全州市,即完山州、全州)。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