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衛氏家族的興衰史:衛氏家族如何盡數被誅?
漢代衛氏家族的興衰史
劉徹做上皇帝和衛子夫進宮—一段帝王與女奴傳奇愛情故事的開始
說起衛氏家族的興起就不得不從漢武帝怎麼登上大漢王朝的帝為位說起,劉徹,初名彘,字通,為漢景帝第九子,所以說劉徹本身是沒有資格繼承帝位,無論怎樣都排輪不到他來繼承,可以這樣說他能登上帝位完全是宮廷權利爭鬥的結果.
公元前153年,景帝劉啟封自己的長子劉榮為太子,劉徹則封為膠東親王。第二年,劉啟廢結髮妻子小薄氏,大漢王朝的後位空缺,當時最有資格繼承皇后位置的是太子劉榮的生母栗姬,但因為一件事情改變了這一切.景帝劉啟的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想把女兒陳嬌嫁與太子劉榮,目的是很明顯的她想與未來的皇帝聯姻.但太子劉榮的母親栗姬確拒絕了這門婚事(據說還把館陶長公主劉嫖侮辱了一翻).館陶長公主劉嫖可是當時最有權勢,影響力的女人,她不僅是景帝劉啟的姐姐,更是竇太后最寵愛的女兒,那館陶長公主劉嫖那裡受得了這樣的侮辱,便每每在景帝劉啟的面前說栗姬的壞話(栗姬拒絕聯姻的原因是因為館陶長公主劉嫖送了不少女人給弟弟景帝劉啟)也因此景帝劉啟沒有沒有把栗姬立為後.恰好劉徹的母親王娡極力討好館陶長公主,於是館陶長公主就把陳嬌稼給了劉徹,在劉徹取得陳嬌後,館陶長公主又在景帝面前說劉徹的好話,把劉徹和王娡誇上了天,而栗姬在這時候還只想著整天爭風吃醋,景帝在無法忍受栗姬的情況下又在得到姐姐和母親竇太后的支持下廢除了太子劉榮,在劉榮被廢不久栗姬也氣得一命嗚呼.
公元前150年四月,也就是在劉榮被廢三個月後,景帝冊立王娡為他的第二任、也是最後一任皇后。十二天後,王皇后七歲的兒子劉徹成為皇太子。就此劉徹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公元前141年,劉徹登上帝位,初登帝位的劉徹的很明白自己能登上帝位完全是因為娘家龐大的勢力,所以他還算是安分,陳嬌受母親的影響獨攬後宮,且恃寵而驕,但久而久知,劉徹也會厭煩,加之專寵陳嬌多年還沒有生育.在公元前139年竇太后眼見多年陳嬌都沒有生育,便動了廢除劉徹的想法(把不能生育的責任歸咎到劉徹身上),幸得館陶長公主多方打通關係,劉徹才得以繼續端坐帝位.也就在這一年劉徹到渭水舉行「修禊」的開春祭典。在例行公事辦完了之後,他在返京的途中繞道前往平陽侯府,專程看望姐姐。應該說平陽公主和劉徹的關係還是不錯的,要不然也不會專門繞道去看她了,野史記載在劉徹登上帝位的過程中,平陽公主也出過不少力.
平陽公主夫婦自然是喜出望外,準備了豐盛的宴席來招待劉徹,並將自己精心培養的10多名舞妓喚出助興(估計這10多名美女都是平陽公主培養出來拉關係用的),豈料劉徹根本看不上(劉徹的好色和挑剔也是出了名的,歷史記載他的後宮多達上萬人),還顯得極為不耐煩的想走,沒辦法平陽公主只有喚出自己的這些歌婢,事情突然就峰迴路轉,想走的劉徹居然不想走了,在這群婢女中劉徹一眼就看上了有一頭烏黑亮麗頭髮的衛子夫,等到衛子夫宛轉悅耳的歌曲後,劉徹更是兩眼放光的直溝溝盯著衛子夫看.
到這時平陽公主還會看不出弟弟劉徹的心思嗎?等劉徹藉故離開一會兒的時候平陽公主就吩咐衛子夫好好服侍劉徹.回來後劉徹更是滿臉笑意,滿面春風.當下就賞給平陽公主一千斤黃金,平陽公主也乘勢把衛子夫送給了劉徹,要走時當然也不會忘記鼓勵她,叫她發達以後不要忘記自己的老主人.就此衛子夫進宮了.
衛子夫進宮以後就遇到了嫉火中燒的皇后陳嬌(陳嬌早得到消息啦),這時候的劉徹那裡敢得罪陳嬌和她的娘家,加上竇太后還在,所以劉徹爽快的答應了皇后陳嬌不再去找衛子夫.滿心期望的衛子夫當然是極度失望,從熱點到冰點真只是一瞬間,此刻我想她有更深刻的體會,一年多,400多個晝夜,日日盼,夜夜盼的衛子夫終於下定決心出宮了,但世界上的事情還真是巧,本來小事一件的差事根本無需要劉徹親自來處理,偏偏他發神經似的要看看,可能是他怕皇后因為嫉妒把他喜歡的女人送走,偏偏在出宮的花名冊上又翻到了衛子夫的名字,劉徹更不自覺的回憶起他們第一次相遇的情景,於是又將衛子夫留了下來,並將她安置在上林苑居住,並時常前去看望。
大家永遠要記住紙是包不住火的,皇后陳嬌終於還是知道了這件事,但讓陳嬌羞憤的是衛子夫懷孕了,這時候皇后說什麼也沒有用(歷史記載陳嬌是惡言相向像個潑婦般辱罵皇帝劉徹),畢竟她多年不孕.對皇家來說始終是「無後為大」這是個不可等閒視知的大問題,更何況在這件事情上可是他劉徹背著不孕的黑鍋。
公元前141年,劉徹登上帝位,初登帝位的劉徹的很明白自己能登上帝位完全是因為娘家龐大的勢力,所以他還算是安分,陳嬌受母親的影響獨攬後宮,且恃寵而驕,但久而久知,劉徹也會厭煩,加之專寵陳嬌多年還沒有生育.在公元前139年竇太后眼見多年陳嬌都沒有生育,便動了廢除劉徹的想法(把不能生育的責任歸咎到劉徹身上),幸得館陶長公主多方打通關係,劉徹才得以繼續端坐帝位.也就在這一年劉徹到渭水舉行「修禊」的開春祭典。在例行公事辦完了之後,他在返京的途中繞道前往平陽侯府,專程看望姐姐。應該說平陽公主和劉徹的關係還是不錯的,要不然也不會專門繞道去看她了,野史記載在劉徹登上帝位的過程中,平陽公主也出過不少力.
平陽公主夫婦自然是喜出望外,準備了豐盛的宴席來招待劉徹,並將自己精心培養的10多名舞妓喚出助興(估計這10多名美女都是平陽公主培養出來拉關係用的),豈料劉徹根本看不上(劉徹的好色和挑剔也是出了名的,歷史記載他的後宮多達上萬人),還顯得極為不耐煩的想走,沒辦法平陽公主只有喚出自己的這些歌婢,事情突然就峰迴路轉,想走的劉徹居然不想走了,在這群婢女中劉徹一眼就看上了有一頭烏黑亮麗頭髮的衛子夫,等到衛子夫宛轉悅耳的歌曲後,劉徹更是兩眼放光的直溝溝盯著衛子夫看.
到這時平陽公主還會看不出弟弟劉徹的心思嗎?等劉徹藉故離開一會兒的時候平陽公主就吩咐衛子夫好好服侍劉徹.回來後劉徹更是滿臉笑意,滿面春風.當下就賞給平陽公主一千斤黃金,平陽公主也乘勢把衛子夫送給了劉徹,要走時當然也不會忘記鼓勵她,叫她發達以後不要忘記自己的老主人.就此衛子夫進宮了.
衛子夫進宮以後就遇到了嫉火中燒的皇后陳嬌(陳嬌早得到消息啦),這時候的劉徹那裡敢得罪陳嬌和她的娘家,加上竇太后還在,所以劉徹爽快的答應了皇后陳嬌不再去找衛子夫.滿心期望的衛子夫當然是極度失望,從熱點到冰點真只是一瞬間,此刻我想她有更深刻的體會,一年多,400多個晝夜,日日盼,夜夜盼的衛子夫終於下定決心出宮了,但世界上的事情還真是巧,本來小事一件的差事根本無需要劉徹親自來處理,偏偏他發神經似的要看看,可能是他怕皇后因為嫉妒把他喜歡的女人送走,偏偏在出宮的花名冊上又翻到了衛子夫的名字,劉徹更不自覺的回憶起他們第一次相遇的情景,於是又將衛子夫留了下來,並將她安置在上林苑居住,並時常前去看望。
大家永遠要記住紙是包不住火的,皇后陳嬌終於還是知道了這件事,但讓陳嬌羞憤的是衛子夫懷孕了,這時候皇后說什麼也沒有用(歷史記載陳嬌是惡言相向像個潑婦般辱罵皇帝劉徹),畢竟她多年不孕.對皇家來說始終是「無後為大」這是個不可等閒視知的大問題,更何況在這件事情上可是他劉徹背著不孕的黑鍋。
陳嬌不甘心以死來威脅劉徹,劉徹那裡吃這一套,還大罵陳嬌沒個皇后樣。陳嬌心理的悲苦無處可說,只有找母親館陶長公主劉嫖哭訴。館陶長公主一邊安慰女兒,一邊大罵劉徹不是個東西,還一邊準備想辦法報復。自然皇帝是動不了,也動不得的,那就動那個狐狸精衛子夫。以劉徹的聰明他早就把衛子夫保護好了,所以館陶長公主和陳嬌決定對衛子夫的家人下手,他們選重了衛青,在衛青被抓起來後,幸得好朋友公孫敖帶領著一幫兄弟去救出了衛青。
衛青險遭不測後,衛子夫也惶恐不安,在這種情況下劉徹不得不反擊,他立即決定,正式冊立衛子夫為「夫人」。同時,升衛長君、衛青為侍中(衛青另兼「建章監」,不久更升任大中大夫),衛步衛廣也在幾天時間內就得到了價值千金的賞賜。至於衛子夫的兩個姐姐也一樣得到了照應:衛君孺賜婚公孫賀(公孫賀官升太僕);衛少兒原本和平陽府家人霍仲孺有私情,但在生了一個兒子霍去病之後兩人卻決裂了,衛少兒又找了第二春——即漢初名臣陳平曾孫陳掌。漢武帝聽說之後,便下令陳掌迎娶衛少兒,並升陳掌為詹事。再明顯不過了現在衛子夫你動不得,陳嬌自然被氣得死去活來。到這時候衛子夫和衛氏家族才初步確立了自己在大漢王朝的地位。
現在再來說說衛氏家庭的組成,衛子夫的母親是平陽公主府裡的女奴衛媼,衛媼的丈夫是誰沒有人知道,歷史也沒有記載衛媼的父母是誰,只是知道她所生的眾多兒女都跟她姓衛。衛子夫的哥哥名衛長子(字長君)、長姐名衛君孺,二姐名衛少兒,還有弟弟衛步、衛廣。此外還有一個叫衛青的弟弟——他是衛媼與平陽侯封邑小吏鄭季私通所生的,也是衛媼兒女中唯一確定生父的人——在一些史書裡,將衛媼稱為「侯妾」,如果這樣看來,衛媼所生的兒女中,可能很有幾個是平陽侯與衛姓婢女所生的孩子,只是由於得不到侯夫人的認可而母子都被迫為奴。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位「平陽侯」就不太可能是平陽公主的丈夫曹壽,而可能是曹壽的父親第三任平陽侯。
興起於第一次「巫蠱之禍」—衛氏家族的興起
館陶長公主縱然對皇帝劉徹百般不滿,也無辦法,這時候的劉徹羽翼漸豐,統治穩固,加上陳嬌多年不孕,只有找名醫來醫治自己的不孕症,但終其一生都沒有懷過孕。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陳嬌開始轉而乞靈於巫術,希望借巫術來治好她的病,並挽回劉徹對自己的愛。在眾多巫師中她選中了女巫楚服,希望能夠借助神靈的力量挽回丈夫的愛情。——楚服的巫術水平多高,事實俱在不用多說,但是她誘惑人心的本事肯定比她的巫術高出一大截。楚服不但為陳嬌舉行巫祭之禮,還把自己打扮成男子模樣與陳嬌同吃共寢。陷於絕望的陳嬌對她言聽計從,將她看成了自己各方面的撫慰和依靠。剛開始她倒還知道掩人耳目,但日子長了,她越來越離不開楚服,而得意忘形楚服和女徒弟們更忘了皇宮是什麼地界,一天天肆無忌憚起來。
陳嬌的變化是太明顯了,以至於很少接近她的劉徹最後都覺察到了。於是東窗事發。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劉徹將女巫事件叫給了張湯徹查,這時,陳嬌的外祖母竇太皇太后已去世五年,館陶長公主失勢已久,局面已今時不同往日。在張湯的追查雷厲風行,很快就有了結果。
楚服被定下「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的罪名,而輾轉牽連的小巫、以及皇后宮中知情不知情的宦官宮女三百餘人,一起被當街斬首。
大殺一通之後,二十七歲劉徹於七月乙巳日頒下了廢後詔書:「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這消息對館陶長公主來說不異是晴天霹靂,她害怕女兒惹下的大禍繼續牽扯下去,連忙趕進皇宮向自己一手扶立起來的皇帝侄兒下跪求饒。這時的劉徹還年輕心軟,想到從前的情份,承諾絕不追究姑媽和表兄一家,更表態會照辦當年「金屋藏嬌」的許願,阿嬌雖然不再是皇后,仍然享有和從前一樣奢侈的物質待遇。
大鬆一口氣的館陶長公主對於皇帝的答覆自然不再多說什麼,也不敢多說什麼,便返回了俯裡侯府裡。館陶長公主的丈夫堂邑侯陳午卻始終對事情會如何演變擔驚受怕,他很快就病倒了。就在女兒陳嬌被廢的第二年,陳午就一病而死。
第一起「巫蠱之禍」結束,陳嬌皇后自食惡果被廢,就此徹底清除了陳嬌皇后娘家對自己和朝廷的影響,也間接的促成了衛氏家族的興起.(所謂「巫蠱」術,是將桐木刻制的偶人作為自己仇人的象徵埋入地下,意在為其下葬,然後唸咒表達自己的願望,並以祭祀祈求鬼神祐助法術成功。)
興起於第一次「巫蠱之禍」—衛氏家族的興起
館陶長公主縱然對皇帝劉徹百般不滿,也無辦法,這時候的劉徹羽翼漸豐,統治穩固,加上陳嬌多年不孕,只有找名醫來醫治自己的不孕症,但終其一生都沒有懷過孕。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陳嬌開始轉而乞靈於巫術,希望借巫術來治好她的病,並挽回劉徹對自己的愛。在眾多巫師中她選中了女巫楚服,希望能夠借助神靈的力量挽回丈夫的愛情。——楚服的巫術水平多高,事實俱在不用多說,但是她誘惑人心的本事肯定比她的巫術高出一大截。楚服不但為陳嬌舉行巫祭之禮,還把自己打扮成男子模樣與陳嬌同吃共寢。陷於絕望的陳嬌對她言聽計從,將她看成了自己各方面的撫慰和依靠。剛開始她倒還知道掩人耳目,但日子長了,她越來越離不開楚服,而得意忘形楚服和女徒弟們更忘了皇宮是什麼地界,一天天肆無忌憚起來。
陳嬌的變化是太明顯了,以至於很少接近她的劉徹最後都覺察到了。於是東窗事發。
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劉徹將女巫事件叫給了張湯徹查,這時,陳嬌的外祖母竇太皇太后已去世五年,館陶長公主失勢已久,局面已今時不同往日。在張湯的追查雷厲風行,很快就有了結果。
楚服被定下「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的罪名,而輾轉牽連的小巫、以及皇后宮中知情不知情的宦官宮女三百餘人,一起被當街斬首。
大殺一通之後,二十七歲劉徹於七月乙巳日頒下了廢後詔書:「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
這消息對館陶長公主來說不異是晴天霹靂,她害怕女兒惹下的大禍繼續牽扯下去,連忙趕進皇宮向自己一手扶立起來的皇帝侄兒下跪求饒。這時的劉徹還年輕心軟,想到從前的情份,承諾絕不追究姑媽和表兄一家,更表態會照辦當年「金屋藏嬌」的許願,阿嬌雖然不再是皇后,仍然享有和從前一樣奢侈的物質待遇。
大鬆一口氣的館陶長公主對於皇帝的答覆自然不再多說什麼,也不敢多說什麼,便返回了俯裡侯府裡。館陶長公主的丈夫堂邑侯陳午卻始終對事情會如何演變擔驚受怕,他很快就病倒了。就在女兒陳嬌被廢的第二年,陳午就一病而死。
第一起「巫蠱之禍」結束,陳嬌皇后自食惡果被廢,就此徹底清除了陳嬌皇后娘家對自己和朝廷的影響,也間接的促成了衛氏家族的興起.(所謂「巫蠱」術,是將桐木刻制的偶人作為自己仇人的象徵埋入地下,意在為其下葬,然後唸咒表達自己的願望,並以祭祀祈求鬼神祐助法術成功。)
衛氏家族達到榮耀的頂峰
也就在公元前130年衛青被封為車騎將軍(車騎將軍是當時漢朝常設武將中最高的軍銜)(衛長君,衛步,衛廣這時可能已經去世),第一次領兵出擊匈奴,與太僕、輕軍將軍公孫賀,大中大夫、騎將軍公孫敖,衛尉、驍騎將軍李廣各領兵一萬人,分別從上谷、雲中、代郡、雁門出發。只有衛青至龍城斬殺、俘虜數百敵軍,首戰告捷。其他幾人戰績如下,公孫賀無功,公孫敖折騎七千,李廣全軍盡墨,自己在被匈奴俘虜之後逃脫,按軍律都犯了死罪,以錢贖命為庶人(這是漢武帝朝的法律規定,部分死刑犯或者是犯了罪的囚犯都可以拿錢來贖罪,司馬遷就是因為拿不出錢來贖罪,最後只有接受宮刑來保命)。
公元前128年春,衛子夫生皇子,被立為皇后。同年秋,衛青領三萬騎兵出雁門擊匈奴,殲敵數千。
公元前127年,衛青率領四萬大軍從雲中出發,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佔高闕,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繫。然後,衛青又率精騎,引兵南下,進到隴西,形成了對白羊王、樓煩王的包圍。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倉惶率兵逃走。漢軍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一百多萬頭,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區。因為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漢武帝在此修築朔方城,設置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
公元前124年春,衛青率三萬騎兵出高闕;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等全歸衛青指揮,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出右北平。總兵力有十幾萬人。匈奴右賢王抵抗衛青等部的進攻。右賢王輕視漢軍,以為漢兵不可能到他那裡,就放鬆了警惕,大飲而醉。漢兵夜間趕到,包圍了右賢王,右賢王大驚,帶其愛妾與精兵一百人乘夜奔逃,衝破漢軍包圍北去。漢軍得右賢王屬下副將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數千,引兵得勝而歸。軍到邊塞,武帝派使者捧著大將軍印,就在軍中任命車騎將軍衛青為大將軍(大將軍這個職務是漢武帝劉徹專為衛青而設的,以後就變成了漢朝的常設職務),諸將之兵皆歸大將軍統率。
公元前123年春,霍去病被任命為驃姚校尉,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定襄,率軍殲滅匈奴幾千人而還,一個月後再出定襄擊匈奴,殲敵萬餘人。其中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甩開大軍數百里去尋殲匈奴,殲敵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許多貴族,生捕單于叔父羅姑比。
公元前122年,劉據被立為太子。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升任為驃騎將軍(這是不常設的軍銜,只有在打仗的時候或是需要掌握兵權的時候才設,權力只比專為衛青設置的大將軍低),率一萬騎兵出隴西,越過烏戾山,討伐脩濮,渡過狐奴河,歷經五國,轉戰六天。在越過焉支山一千多里後,同匈奴兵短兵相接,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滅金甲,活捉渾邪王的兒子和相國、都尉,殲滅敵人八千九百六十人,繳獲休屠王的祭天佛像,漢軍損失十分之七。同年夏,為進一步殲滅匈奴有生力量,完全控制河西走廊,漢武帝令霍去病與合騎將軍公孫敖共出北地郡兵分兩路攻打匈奴,霍去病則率軍向前深入,與公孫敖失去聯絡後,越過居延澤,到達祁連山,俘獲酋塗王,投降者二千五百人,斬殺三萬零二百人。捕獲五位小王和五個小王的母親、單于閼氏和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而漢軍的損失不過十分之三。此戰的失敗,使匈奴人非懼怕,他們悲傷地唱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在河西之戰期間,漢武帝特地從京城送來一罈美酒,霍去病沒有獨自享用,而是將酒倒入泉水中,讓全軍將士飲用,後來,此泉就稱為酒泉,當地也就以泉命名。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劉徹召集諸將開會,商討進軍方略,決定大舉進攻,於是挑選了十萬匹精壯的戰馬,由衛青、霍去病各率精銳騎兵五萬人,分作東西兩路,遠征漠北,又動員了私人馬匹四萬多,步兵十餘萬人負責運輸糧草輜重,緊跟在大軍之後。霍去病從東方的代郡出塞,衛青從定襄出塞,大軍北行一千多里,跨過大沙漠,與嚴陣以待的匈奴軍遭遇了。衛青臨危不懼,命令部隊用武剛車(鐵甲兵車)圍成圓形營柵,然後派五千騎兵前去衝擊匈奴。匈奴也以一萬人迎戰,正趕上太陽落山之時,狂風大起,飛沙撲面,兩軍都看不清對方,漢軍更縱左右翼包抄單于,單于恐再戰對匈奴不利,於是乘黃昏乘車,帶精兵幾百人,直衝漢軍包圍圈向西北飛奔而去。漢軍得知隨即派輕騎兵連夜追擊,衛青率主力緊隨其後。匈奴兵四散逃亡,黎明時分漢兵走了二百多里,沒捉到單于,但俘殺匈奴軍一萬多人。至趙信城得到匈奴儲積的糧食,漢朝大軍駐留一日,放火燒掉餘糧引兵而歸。漠北之戰,漢軍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氣大傷。從此以後,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漠南無王庭」,從此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公元前117年武帝為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決心利用匈奴認為漢軍無力越過大漠作戰之錯誤判斷,故而放鬆漠北防禦之機,發眾兵打擊匈奴。命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另有步兵和運輸部隊共幾十萬人同擊匈奴。敢於力戰深入的士兵都隸屬於霍去病,軍需物資等與大將軍相同。漢軍原計畫全部由定襄出發北進,以霍去病攻單于主力。後從俘虜口供中得知單于在東部的錯誤消息,即改變原部署,衛青仍出定襄,霍去病則東出代郡。他率部出塞,穿過大漠,北進2000餘里,與左賢王部遭遇,左賢王戰敗潰退。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禪姑衍山以祭地,至瀚海(今俄羅斯之貝加爾湖)而還。共俘斬7萬餘人。
公元前123年春,霍去病被任命為驃姚校尉,跟隨大將軍衛青出定襄,率軍殲滅匈奴幾千人而還,一個月後再出定襄擊匈奴,殲敵萬餘人。其中霍去病率領八百騎兵甩開大軍數百里去尋殲匈奴,殲敵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許多貴族,生捕單于叔父羅姑比。
公元前122年,劉據被立為太子。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升任為驃騎將軍(這是不常設的軍銜,只有在打仗的時候或是需要掌握兵權的時候才設,權力只比專為衛青設置的大將軍低),率一萬騎兵出隴西,越過烏戾山,討伐脩濮,渡過狐奴河,歷經五國,轉戰六天。在越過焉支山一千多里後,同匈奴兵短兵相接,殺折蘭王,斬盧胡王,誅滅金甲,活捉渾邪王的兒子和相國、都尉,殲滅敵人八千九百六十人,繳獲休屠王的祭天佛像,漢軍損失十分之七。同年夏,為進一步殲滅匈奴有生力量,完全控制河西走廊,漢武帝令霍去病與合騎將軍公孫敖共出北地郡兵分兩路攻打匈奴,霍去病則率軍向前深入,與公孫敖失去聯絡後,越過居延澤,到達祁連山,俘獲酋塗王,投降者二千五百人,斬殺三萬零二百人。捕獲五位小王和五個小王的母親、單于閼氏和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而漢軍的損失不過十分之三。此戰的失敗,使匈奴人非懼怕,他們悲傷地唱道:「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在河西之戰期間,漢武帝特地從京城送來一罈美酒,霍去病沒有獨自享用,而是將酒倒入泉水中,讓全軍將士飲用,後來,此泉就稱為酒泉,當地也就以泉命名。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劉徹召集諸將開會,商討進軍方略,決定大舉進攻,於是挑選了十萬匹精壯的戰馬,由衛青、霍去病各率精銳騎兵五萬人,分作東西兩路,遠征漠北,又動員了私人馬匹四萬多,步兵十餘萬人負責運輸糧草輜重,緊跟在大軍之後。霍去病從東方的代郡出塞,衛青從定襄出塞,大軍北行一千多里,跨過大沙漠,與嚴陣以待的匈奴軍遭遇了。衛青臨危不懼,命令部隊用武剛車(鐵甲兵車)圍成圓形營柵,然後派五千騎兵前去衝擊匈奴。匈奴也以一萬人迎戰,正趕上太陽落山之時,狂風大起,飛沙撲面,兩軍都看不清對方,漢軍更縱左右翼包抄單于,單于恐再戰對匈奴不利,於是乘黃昏乘車,帶精兵幾百人,直衝漢軍包圍圈向西北飛奔而去。漢軍得知隨即派輕騎兵連夜追擊,衛青率主力緊隨其後。匈奴兵四散逃亡,黎明時分漢兵走了二百多里,沒捉到單于,但俘殺匈奴軍一萬多人。至趙信城得到匈奴儲積的糧食,漢朝大軍駐留一日,放火燒掉餘糧引兵而歸。漠北之戰,漢軍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氣大傷。從此以後,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漠南無王庭」,從此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公元前117年武帝為徹底消滅匈奴主力,決心利用匈奴認為漢軍無力越過大漠作戰之錯誤判斷,故而放鬆漠北防禦之機,發眾兵打擊匈奴。命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另有步兵和運輸部隊共幾十萬人同擊匈奴。敢於力戰深入的士兵都隸屬於霍去病,軍需物資等與大將軍相同。漢軍原計畫全部由定襄出發北進,以霍去病攻單于主力。後從俘虜口供中得知單于在東部的錯誤消息,即改變原部署,衛青仍出定襄,霍去病則東出代郡。他率部出塞,穿過大漠,北進2000餘里,與左賢王部遭遇,左賢王戰敗潰退。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以祭天,禪姑衍山以祭地,至瀚海(今俄羅斯之貝加爾湖)而還。共俘斬7萬餘人。
到此時衛氏家族已經真正的成為了大漢王朝的頂樑柱,遊牧民族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懼怕過中原政權,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打敗遊牧民族,第一次真正解除了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衛子夫,衛青,霍去病讓這個從家奴出身的家族達到了事業,權利和榮耀的頂峰。這一切都證明了武帝劉徹的眼光,更難能可貴的是衛子夫沒有落如俗套的後宮專權,當時明間就流傳著「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的歌謠。大將軍衛青也沒有因為權利的集中就姿滋生出種種問題和毛病(權利的集中是特別容易讓人腐敗),霍去病也並沒有因為皇帝的稱許而驕傲。衛氏家族當之無愧的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大家族,富貴榮華震天下.而在此之前,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形,一個奴隸家庭,竟能在短短十幾年間演繹出這樣的神話。
應該說衛青霍去病當初能夠得到出征為將的機會,肯定是沾了衛子夫這個皇后的光,反過來說衛青霍去病以不容置疑的實力和天份縱橫大漠、開疆拓土建立下萬世功勳之後,便輪到衛子夫沾弟弟外甥的光了。
霍去病的去世和衛青迎娶平陽公主
也就在這一年9月24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卒死,武帝劉徹下令全國憑弔,並調派鐵甲軍,列隊從長安直到茂陵,給他修墳墓,墓的外形象祁連山。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徵著他為國家立下的不朽功勳。上謚號為景桓侯,讓他的兒子霍嬗繼承爵位。霍嬗字子侯,還是一個小孩子,劉徹將他留在身邊撫養,希望他長大成人後也能成為象父親那樣的將領。然而六年後,尚未成人的霍嬗就夭折了,武帝哀傷之極,特給他上謚號為「哀」。
一代天才將星就此隕落,應該說對於霍去病的去世武帝劉徹是表現得真正的徹底的悲傷,對於國家來說少了一位天才將領,對於軍隊的權力分配來說也不是好事情(劉徹的意思是以霍去病來牽制權力過大的衛青)。
在公元前122年衛氏家族最得意的時刻,平陽公主主動要求下嫁給大將軍衛青(平陽公主的丈夫曹壽早已去世),從前衛氏家族的主人主動表示願做衛家的媳婦,這是非常讓衛家人引以為榮的事情。於是一場盛大豪華的婚禮舉行了。史家對此深為感慨,道:「丈夫當時富貴,百惡滅除,光耀榮華,貧賤之時何足累之哉!」再往後,將自己嫁進衛家的平陽公主更進一步,讓自己的兒子平陽侯曹襄迎娶了衛子夫和劉徹的女兒衛長公主(衛子夫皇后前後生下了衛長公主、陽石公主、諸邑公主三個女兒)。
衛氏家族的衰落
公元前117年徹底擊敗匈奴,使匈奴無法在東方立足之後,匈奴便把目標轉向了歐洲,進而又給歐洲帶來了一場災難(成功和典型的禍水西引)。從這以後漢武帝劉徹很少對匈奴用兵(小規模的戰爭還是從來沒有斷過),衛青大將軍的權力也就基本上被武帝劉徹架空,衛子夫也因為劉徹另尋新歡而備受孤獨的煎熬劇說此時身為皇后的衛子夫連劉徹一面都難以見到。衛氏家族開始衰敗。母親衛子夫和衛氏家族的失寵,也直接影響到了太子劉據的地位,加之太子個性偏柔和,漢武帝劉徹更加不喜歡。
公元前116年,衛青的兒子宜春侯因犯法被奪去封爵。
公元前111年九月,疑心病越來越重的漢武帝以「列侯獻黃金酎祭宗廟不如法」(其實只是助祭金的份量或成色不夠)為由,一口氣廢去一百多名列侯的封爵,其中又包括衛青的另兩個兒子陰安侯和發乾侯以及衛青和霍去病部屬的許多將侯.
公元前106年,大將軍衛青去世,雖然對戰功赫赫的大將軍的死,武帝劉徹並沒有表示出有多少悲傷,但還是給衛青在茂陵東邊修建了一座像廬山(匈奴境內的一座山)的墳墓,以象徵衛青一生的赫赫戰功,並讓衛伉繼承了長平侯的爵位。
衛青的去世不但讓衛子夫和衛家失去了一個親人,更重要的是讓太子劉據的地位變得更加不穩固。當然劉徹想要廢除太子也是有一定的困難首先太子的性格雖然是偏軟,但太子沒有犯大錯,且太子的很多主張都是正確的,再來衛子夫還是皇后,加上已經做上相國的姐夫公孫賀(漢代三公之一相當於宰相總理內閣大臣西漢後期後改為大司徒)。
死亡於第二次「巫蠱之禍」衛氏家族的滅亡—一段帝王與女奴傳奇愛情故事的結束
公元前92年「巫蠱之禍」憑空而起。事情是這樣的因為劉徹年老體弱,大白天看見刺客出現的幻象,又做了個被數千木人圍攻的惡夢。不久之後,衛子夫的外甥公孫敬聲又犯了貪污罪。公孫賀為了保住兒子的性命,便請求以逮捕巨盜朱安世立功贖罪。朱安世被擒獲之後,為了報復便向上告公孫敬聲與表姐陽石公主私通,指出公孫賀的種種罪行,甚至說公孫賀密謀要取代皇上;在皇上經常出入的甘泉宮路下埋下木偶,巫蠱皇上。這份控告信正和劉徹的幻覺怪夢絲絲合縫,劉徹遂興起大獄,派司隸校尉江充追查。
江充
江充向來與太子劉據有矛盾,便楚心積慮的來報復太子劉據,武帝將巨盜朱安世的案子交到江充手裡,真是正中他的下懷。而貳師將軍李廣利為了自己的利益也與江充互相勾結謀害太子劉據。(此李廣利與大將李廣完全扯不上關係,他是劉徹最得寵的妃子李夫人的哥哥。)
江充派手下編織罪名,趁機把公孫賀的人馬一網打盡。公孫賀與公孫敬聲一同被捕入獄,嚴刑拷打,蔓引牽連,使得很多人無端獲罪。最終,公孫賀父子無辜慘死獄中。衛子夫的大姐衛君儒,衛子夫的女兒陽石、諸邑公主都先後被殺。
在江充所謂的更進一步的「深入調查」之後,終於追查到了太子劉據和衛子夫皇后的身上,江充和心腹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率領大批人馬進入後宮,對每一個宮都掘地三尺,搜查木偶,甚至武帝御座下的地面也被挖掘了。即使太子東宮和皇后中宮,也要掘地三尺。
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雖然惱怒萬分,但有聖旨在,太子、皇后也只能聽之任之。江充分部挖完之後,奏報劉徹,聲稱在東宮和中宮挖出的木偶為數最多,並且每個木偶身上都寫了許多咒語,詛咒武帝,言辭不堪入目。武帝劉徹龍顏大怒,可仔細想想又不至於此,便想召太子入宮,問個究竟。
江充不但沒有傳達武帝劉徹的旨意,還不准太子見劉徹,此刻衛子夫皇后和太子劉據終於明白江充的險惡用心,衛子夫讓劉據向少傅石德求救,石德說:「自公孫丞相和兩位公主被殺之後到如今,形勢再明白不過,江充和他的後台老闆就是想要除掉你們母子。事已至此,只能逮捕江充一行,追查真相,免得他們去向皇帝胡言亂語,否則不堪設想。何況如今皇帝遠在淳化甘泉宮,江充不讓你去見皇帝,說不定還有更糟糕的原因——也許是要重演秦始皇駕崩、丞相和宦官秘不發喪,矯詔殺太子扶蘇,另立新帝的故事了。」
公元前91年7月,衛子夫皇后和太子劉據聽從少傅石德的建議派人假冒武帝的使者斬殺了江充。但是在混亂中卻沒能將江充的同黨一網擒拿,宦官蘇文逃之夭夭,並快馬加鞭地跑去向武帝誣告皇后和太子謀反。
劉徹實在不相信那個自己一向認為是膽小懦弱不像自己的兒子,居然能有這樣的膽子,又派了一個人趕往長安打聽消息。結果這位調查員膽小如鼠,連長安城門都不敢進去,瞎溜躂一圈後便回來信口雌黃,說皇后和太子確實謀反,太子著十想當皇帝。
江充
江充向來與太子劉據有矛盾,便楚心積慮的來報復太子劉據,武帝將巨盜朱安世的案子交到江充手裡,真是正中他的下懷。而貳師將軍李廣利為了自己的利益也與江充互相勾結謀害太子劉據。(此李廣利與大將李廣完全扯不上關係,他是劉徹最得寵的妃子李夫人的哥哥。)
江充派手下編織罪名,趁機把公孫賀的人馬一網打盡。公孫賀與公孫敬聲一同被捕入獄,嚴刑拷打,蔓引牽連,使得很多人無端獲罪。最終,公孫賀父子無辜慘死獄中。衛子夫的大姐衛君儒,衛子夫的女兒陽石、諸邑公主都先後被殺。
在江充所謂的更進一步的「深入調查」之後,終於追查到了太子劉據和衛子夫皇后的身上,江充和心腹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率領大批人馬進入後宮,對每一個宮都掘地三尺,搜查木偶,甚至武帝御座下的地面也被挖掘了。即使太子東宮和皇后中宮,也要掘地三尺。
太子劉據和皇后衛子夫雖然惱怒萬分,但有聖旨在,太子、皇后也只能聽之任之。江充分部挖完之後,奏報劉徹,聲稱在東宮和中宮挖出的木偶為數最多,並且每個木偶身上都寫了許多咒語,詛咒武帝,言辭不堪入目。武帝劉徹龍顏大怒,可仔細想想又不至於此,便想召太子入宮,問個究竟。
江充不但沒有傳達武帝劉徹的旨意,還不准太子見劉徹,此刻衛子夫皇后和太子劉據終於明白江充的險惡用心,衛子夫讓劉據向少傅石德求救,石德說:「自公孫丞相和兩位公主被殺之後到如今,形勢再明白不過,江充和他的後台老闆就是想要除掉你們母子。事已至此,只能逮捕江充一行,追查真相,免得他們去向皇帝胡言亂語,否則不堪設想。何況如今皇帝遠在淳化甘泉宮,江充不讓你去見皇帝,說不定還有更糟糕的原因——也許是要重演秦始皇駕崩、丞相和宦官秘不發喪,矯詔殺太子扶蘇,另立新帝的故事了。」
公元前91年7月,衛子夫皇后和太子劉據聽從少傅石德的建議派人假冒武帝的使者斬殺了江充。但是在混亂中卻沒能將江充的同黨一網擒拿,宦官蘇文逃之夭夭,並快馬加鞭地跑去向武帝誣告皇后和太子謀反。
劉徹實在不相信那個自己一向認為是膽小懦弱不像自己的兒子,居然能有這樣的膽子,又派了一個人趕往長安打聽消息。結果這位調查員膽小如鼠,連長安城門都不敢進去,瞎溜躂一圈後便回來信口雌黃,說皇后和太子確實謀反,太子著十想當皇帝。
於是盛怒和震驚之下的武帝不再猶豫,立即派劉屈犛率軍去剿滅太子的「叛亂」。衛子夫和劉據到此時已是騎虎難下,只能跟劉徹動起刀兵。但是他們沒有兵符,只能持節調兵,薑還是老的辣,武帝早已暗中派人通知了精兵胡騎。劉據又持節前往監北軍調任安的軍隊,但是武帝已經搶先更改了節杖的規格,在原來的赤節上加上了黃旄任安也同樣拒絕了劉據的要求。調動不了正規軍,衛子夫和劉據只得釋放獄中囚犯、發動市民出來作戰。八天後,長據大敗,只帶著兩個隨同作戰的兒子從復盎門逃亡。
獲勝的武帝劉徹一面派人追捕兒子,一面派宗正劉長樂、執金吾劉敢前往未央宮,向皇后衛子夫宣佈詔令,收繳她的皇后璽綬,等待制裁。衛子夫已經無兒無女,更瞭解丈夫的無情無義,她拒絕再受任何羞辱,自殺身亡。衛子夫的年齡史書沒有詳細的記載,估計她和劉徹的年紀相差不大,死的時候大約在60歲左右。
衛子夫死後不久,亡命於河南的劉據父子也在八月辛亥日死於追捕。劉據死後,被稱為「戾」太子。
在衛子夫和劉據死後,衛氏家族盡數被誅,劉據的幕僚與眷屬也全被殺光(只有一個數月大的嬰兒劉詢倖免於難流落民間),平陽公主的孫兒平陽侯曹宗也沒有倖免。而凡與衛氏沾親帶故有交情的侯爵、將領,包括不肯出兵幫助劉據的任安(他曾經也是衛青的部屬),都被抄家殺頭,數以十萬計的人死於非命。在這場大混戰中為劉據出力的兵丁和市民則舉族流放敦煌,這一路拖老帶少的顛沛流離,死的人數只會比十萬更多。(這次事件裡唯一倖存的衛氏家族的一脈便是霍去病的家人,武帝劉徹對霍去病偏愛有加,因此饒恕了霍去病的家人)
太子劉據
自認為大功告成的蘇文心花怒放,找來另一名宦官姚定漢作幫手,將衛子夫的屍首拖到小空房裡,裝進一具平民使用的小棺材,胡亂埋到長安城南桐柏地方。
第二次「巫蠱之禍」結束,這次「巫蠱之禍」的影響極大極壞,不僅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被冤致死,而為劉徹,為劉家,為大漢王朝開疆擴土,穩定國家的衛氏家族盡數被誅滅,而受牽連者不下數十萬,因此喪命者也不下於十萬數,這給漢朝的統治帶來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漢朝也由此開始衰落。而一段帝王與女奴的傳奇愛情故事就以這樣的方式收場,真讓人心裡感到唏噓不已。
第三次「巫蠱之禍」—衛氏家族的冤屈得到昭雪
公元前91年由於李廣利想扶助妹妹李夫人所生昌邑王為太子,恰好匈奴進犯,劉徹就再次任命李廣利為將軍,出征匈奴,因此他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劉屈犛,但劉屈犛不精計謀搞得太緊,不禁又動用起了巫蠱之術。而這樣的消息居然都走漏了出去,被宦官郭穰得知並報告了武帝。
公元前90年武帝立案加以追查,而看守漢高祖劉邦陵墓的田千秋更在此後不久上書武帝,說自己夢見一個白髮老者,堅持要他田某人上書皇帝,陳述戾太子劉據的冤屈。劉徹此時氣頭已過,恢復了冷靜,開始對衛子夫和劉據之死滿懷疑竇。在看到田千秋在奏章之後他的腦筋更深受觸動,認為這夢中老者定然是自己的祖宗劉邦顯靈。於是他任命田千秋為大鴻臚,開始調查衛子夫和劉據謀反的前因後果。一查之下劉徹目瞪口呆,發覺此事背後的內幕黑底,李廣利,劉屈犛有脫不了的干係。
同年六月,劉屈犛被裝進廚車遊街,腰斬於東市,其妻也被斬首華陽街。田千秋被任命為丞相。
太子劉據
自認為大功告成的蘇文心花怒放,找來另一名宦官姚定漢作幫手,將衛子夫的屍首拖到小空房裡,裝進一具平民使用的小棺材,胡亂埋到長安城南桐柏地方。
第二次「巫蠱之禍」結束,這次「巫蠱之禍」的影響極大極壞,不僅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被冤致死,而為劉徹,為劉家,為大漢王朝開疆擴土,穩定國家的衛氏家族盡數被誅滅,而受牽連者不下數十萬,因此喪命者也不下於十萬數,這給漢朝的統治帶來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漢朝也由此開始衰落。而一段帝王與女奴的傳奇愛情故事就以這樣的方式收場,真讓人心裡感到唏噓不已。
第三次「巫蠱之禍」—衛氏家族的冤屈得到昭雪
公元前91年由於李廣利想扶助妹妹李夫人所生昌邑王為太子,恰好匈奴進犯,劉徹就再次任命李廣利為將軍,出征匈奴,因此他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劉屈犛,但劉屈犛不精計謀搞得太緊,不禁又動用起了巫蠱之術。而這樣的消息居然都走漏了出去,被宦官郭穰得知並報告了武帝。
公元前90年武帝立案加以追查,而看守漢高祖劉邦陵墓的田千秋更在此後不久上書武帝,說自己夢見一個白髮老者,堅持要他田某人上書皇帝,陳述戾太子劉據的冤屈。劉徹此時氣頭已過,恢復了冷靜,開始對衛子夫和劉據之死滿懷疑竇。在看到田千秋在奏章之後他的腦筋更深受觸動,認為這夢中老者定然是自己的祖宗劉邦顯靈。於是他任命田千秋為大鴻臚,開始調查衛子夫和劉據謀反的前因後果。一查之下劉徹目瞪口呆,發覺此事背後的內幕黑底,李廣利,劉屈犛有脫不了的干係。
同年六月,劉屈犛被裝進廚車遊街,腰斬於東市,其妻也被斬首華陽街。田千秋被任命為丞相。
此時李廣利正率軍追擊匈奴。劉氏被「巫蠱」所誅的消息很快傳遍軍中,他的部下密謀將他就地逮捕,他怕死心切,只得向匈奴投降。武帝聞訊大怒,更坐實了對他的懷疑,便馬上誅滅了李氏全族,江充蘇文更逃不過去,江充雖然早被劉據所殺,惱悔中的劉徹仍然將江氏滅族,蘇文雖是一個宦官無家可滅,但仍被活活燒死。
第三次「巫蠱之禍」結束,李廣利,劉屈犛雖然以這種方式搬倒了衛子夫皇后和太子劉據,但令人可笑的是他們最後也栽在了自己搞的「巫蠱之禍」上面。衛子夫皇后和太子劉據以及衛氏家族的冤屈終於得到了昭雪。
這次事件後漢武帝劉徹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錯誤,於公元前89年發佈了「輪台詔」,隨後隆重安葬了劉據,並在太子劉據喪命之處興建「歸來望思」台、長安建起思子宮,希望能為劉據招魂追思。但對於皇后衛子夫劉徹卻沒有進行改葬追悼,這著十讓人不解(「輪台詔」裡也沒有提到衛子夫皇后),對於犯同樣錯誤的陳嬌劉徹都尚且原諒,而對於沒有過錯,對於有38年夫妻感情,甚至還有恩於大漢王朝和他劉徹的衛子夫皇后卻沒有實質性的表現,不得不讓人感到相當相當的遺憾。
怎麼評價和定位衛氏家族的地位呢?
衛氏家族興起的關鍵人物是衛子夫,如果沒有衛子夫,衛青和霍去病也就無從談起為國效力。衛子夫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不僅僅要感謝平陽公主,更應該說是衛子夫的對手陳嬌皇后和她的娘家間接創造的機會,如果不是對陳嬌專寵多年沒有孩子的話,衛子夫也可能沒有機會,親近皇帝。如果沒有陳嬌的專寵,衛子夫也不會想到離宮,那麼巧的被劉徹注意到,如果沒有館陶長公主劉嫖的報復,至少衛家還不至於這麼快就興起。但歷史就是歷史它給了衛青和霍去病機會,他們也把握住了這個機會。應該說在漢武帝以前所有的朝代和皇帝都是採用的被動防禦的戰略,來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的侵擾。遠到春秋戰國,那時期是大分裂時代,君主只能採用被動防禦的策略,等到了中國歷史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一統的秦王朝時期也只是採取的被動防禦的策略,比如連接和加強春秋戰國時期北方各國的長城。漢高祖劉邦在打敗了強大的項羽取得天下以後,自認為了不起了,不聽勸阻發動了對匈奴人的戰爭,但卻被匈奴單于用計圍困於平城白登山,幸虧匈奴單于只是想要金銀財寶,所以7天7夜以後,劉邦得以揀回一條命,從此漢朝一直採取和親政策來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經過「文景之治」漢朝國力空前強盛,到了武帝劉徹時期他認為,要想臣服北方的遊牧民族,就只是靠武力,要想從心理徹底征服他們就一定要把他們打得讓他們在草原都沒有立足生存的之地才行。居於這種理論和認識,劉徹才想盡快的找一個能帶兵打仗且信得過的人。漢武帝時期的另外一員大將李陵(飛將軍李廣之孫),就是因為得不到劉徹的信任而最後以幾千兵馬力敵匈奴數萬之眾被俘詐降匈奴,武帝劉徹最後盡誅李陵整個家族,司馬遷也是因為無意間替李陵說了話而被迫接受了宮刑保命才寫出來萬世傳揚的《史記》來。於是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包括後來的霍去病進入了武帝劉徹的眼裡,後來的一切都證明了他的決定是多麼正確,在武帝的戰略下,衛青和霍去病無疑忠實的執行了武帝的意圖,開疆闊土,打得北方最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只有到歐洲去尋找生存和發展空間,所以前面我說這是典型和成功的禍水西引。
衛青和霍去病為什麼能打那麼多的勝仗呢?這應該與兩人的關係和性格有關,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霍去病是衛少兒(衛子夫的二姐)和霍仲孺所生,後來衛少兒嫁於陳掌。所以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衛青用兵敢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而且衛青為人謙讓仁和,敬重賢才,從不以勢壓人,處世謹慎,奉法守職,為一代將帥的楷模。這是後世的評價,可見衛青為人穩重老成,從打的仗來看他比較有戰略頭腦,又有前線指揮的戰術頭腦,難怪稱他為一代將帥的楷模。霍去病是個優點和缺點並重的天才。他敢做敢為且作戰勇猛,果敢深入,所打的六次大規模戰爭都以勝利告終,是典型的一代天才。但霍去病也有不少毛病比如不關心體恤士兵。他率軍出征時,天子派給他的生活用品幾十車,回來時扔掉了許多剩餘的米肉,可士兵卻有挨餓的。他在塞外時,士兵缺糧,有的人餓得要死,而他仍畫地為球場踢球,諸如此類的事情非常多。射殺大將李敢更是他的一大污點(李敢飛將軍李廣之子)。所以霍去病是個比較急功近利的人,從打的仗來看他個戰術高手,我嚴重懷疑霍去病的戰略頭腦比項羽高多少。一柔一剛在一起,剛好互補,加上衛青總領了全局,所以可以任由霍去病去發揮。個人感覺現在的人喜歡霍去病比較多的原因是因為他是個天才,少年得志,取得了不少成績(是大家共同的夢想),再加上他又青年粹死,人們總感覺可惜,實際上如果沒有人在大的戰略上把握,霍去病還不知道會闖什麼禍來。總的來說霍去病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優秀將領。在漢武帝正確的使用下他也為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怎麼評價和定位衛氏家族的地位呢?
衛氏家族興起的關鍵人物是衛子夫,如果沒有衛子夫,衛青和霍去病也就無從談起為國效力。衛子夫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不僅僅要感謝平陽公主,更應該說是衛子夫的對手陳嬌皇后和她的娘家間接創造的機會,如果不是對陳嬌專寵多年沒有孩子的話,衛子夫也可能沒有機會,親近皇帝。如果沒有陳嬌的專寵,衛子夫也不會想到離宮,那麼巧的被劉徹注意到,如果沒有館陶長公主劉嫖的報復,至少衛家還不至於這麼快就興起。但歷史就是歷史它給了衛青和霍去病機會,他們也把握住了這個機會。應該說在漢武帝以前所有的朝代和皇帝都是採用的被動防禦的戰略,來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的侵擾。遠到春秋戰國,那時期是大分裂時代,君主只能採用被動防禦的策略,等到了中國歷史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一統的秦王朝時期也只是採取的被動防禦的策略,比如連接和加強春秋戰國時期北方各國的長城。漢高祖劉邦在打敗了強大的項羽取得天下以後,自認為了不起了,不聽勸阻發動了對匈奴人的戰爭,但卻被匈奴單于用計圍困於平城白登山,幸虧匈奴單于只是想要金銀財寶,所以7天7夜以後,劉邦得以揀回一條命,從此漢朝一直採取和親政策來對付北方的遊牧民族。經過「文景之治」漢朝國力空前強盛,到了武帝劉徹時期他認為,要想臣服北方的遊牧民族,就只是靠武力,要想從心理徹底征服他們就一定要把他們打得讓他們在草原都沒有立足生存的之地才行。居於這種理論和認識,劉徹才想盡快的找一個能帶兵打仗且信得過的人。漢武帝時期的另外一員大將李陵(飛將軍李廣之孫),就是因為得不到劉徹的信任而最後以幾千兵馬力敵匈奴數萬之眾被俘詐降匈奴,武帝劉徹最後盡誅李陵整個家族,司馬遷也是因為無意間替李陵說了話而被迫接受了宮刑保命才寫出來萬世傳揚的《史記》來。於是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包括後來的霍去病進入了武帝劉徹的眼裡,後來的一切都證明了他的決定是多麼正確,在武帝的戰略下,衛青和霍去病無疑忠實的執行了武帝的意圖,開疆闊土,打得北方最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只有到歐洲去尋找生存和發展空間,所以前面我說這是典型和成功的禍水西引。
衛青和霍去病為什麼能打那麼多的勝仗呢?這應該與兩人的關係和性格有關,衛青是衛子夫的弟弟,霍去病是衛少兒(衛子夫的二姐)和霍仲孺所生,後來衛少兒嫁於陳掌。所以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衛青用兵敢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而且衛青為人謙讓仁和,敬重賢才,從不以勢壓人,處世謹慎,奉法守職,為一代將帥的楷模。這是後世的評價,可見衛青為人穩重老成,從打的仗來看他比較有戰略頭腦,又有前線指揮的戰術頭腦,難怪稱他為一代將帥的楷模。霍去病是個優點和缺點並重的天才。他敢做敢為且作戰勇猛,果敢深入,所打的六次大規模戰爭都以勝利告終,是典型的一代天才。但霍去病也有不少毛病比如不關心體恤士兵。他率軍出征時,天子派給他的生活用品幾十車,回來時扔掉了許多剩餘的米肉,可士兵卻有挨餓的。他在塞外時,士兵缺糧,有的人餓得要死,而他仍畫地為球場踢球,諸如此類的事情非常多。射殺大將李敢更是他的一大污點(李敢飛將軍李廣之子)。所以霍去病是個比較急功近利的人,從打的仗來看他個戰術高手,我嚴重懷疑霍去病的戰略頭腦比項羽高多少。一柔一剛在一起,剛好互補,加上衛青總領了全局,所以可以任由霍去病去發揮。個人感覺現在的人喜歡霍去病比較多的原因是因為他是個天才,少年得志,取得了不少成績(是大家共同的夢想),再加上他又青年粹死,人們總感覺可惜,實際上如果沒有人在大的戰略上把握,霍去病還不知道會闖什麼禍來。總的來說霍去病也是個不可多得的優秀將領。在漢武帝正確的使用下他也為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大將軍衛青,前後受封共計一萬一千八百戶,三個兒子也分別被封為宜春侯、陰安侯、發乾侯,分別各領有一千三百戶封邑。衛青的部屬因戰功封侯者者九人,立將者十四人。霍去病,前後受封共計一萬五千一百戶,他的部屬封侯六人,為將兩人。加上皇后衛子夫,另外一員大將公孫敖和主理內政的公孫賀,一時間衛氏家族總領天下兵馬和內政,所以衛家富貴榮華震天下確實不假。
來得快去得快
10多年間衛氏家族迅速的成長為大漢王朝的第一大家族,衛青和霍去病勞苦功高,直接快速的實現了漢武帝的戰略意圖。霍去病因為早死,他和他的家人得到了善終,衛青則被漢武帝認為功高震主,衛氏家族得到的榮耀太多了,所以他就時不時的要提醒下衛青和衛氏家族,這天下還是我的,是朕的。公元前116年,在徹底擊敗匈奴後,他以一件小事奪了衛青兒子宜春侯的爵位。公元前101年他又以另外一件小事情奪取了衛青另外兩個二子陰安侯和發乾侯的爵位,另有不少衛青和霍去病的部下被奪去爵位。性格隨和,逆來隨受的衛青和皇后衛子夫沒有提出什麼異義。到了公元前106年,衛青死去,一場更大的反衛行動開始醞釀(在衛青生前因為他的功績沒有人敢動衛氏家族,但衛青去世後則不同了)。江充和李廣利成為這場反衛行動的急先鋒。公元前92年憑空而起的第二次「巫蠱之禍」讓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以及整個衛氏家族盡數被誅。衛氏家族消亡,真應了那句話:榮華富貴來得快去得也快。一切又歸於了原點,趨於平靜。彷彿世間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些事情。
都是皇帝惹的禍
皇帝從來都是猜忌的,所以他們自稱為寡人,孤,朕,所以皇帝從來不會認為也不認為自己真的需要有什麼朋友,而漢武帝的殘忍和猜疑又是出了名的,皇帝對於叛逆之人從來都是以殺之而後快,只要他認為你威脅到了他的統治,他就會六親不認,無論你是他兒子,是親信大臣,還是開疆大將都只有死路一條。漢武帝時期尤勝,比如他劉徹到那裡去視察,只要他認為你搞得不好的,盡為殺之。武帝時期前後共任命了13位相國,2位被罷黜,4位病死,被殺者竟高達6位,所以搞得不少官員都不敢接任相國的職位。可以說正是劉徹的多疑和猜忌才造成了這多起的冤案,最中的一起就是大將李陵因為劉徹的不信任被俘詐降匈奴(李陵是飛將軍李廣之孫),家族被滅.另外一起就是憑空而起的「巫蠱之禍」讓衛家被滅.可以說正是劉徹的多疑造成了這麼多的人間悲劇.
對於衛青和霍去病前面已經花了不少篇幅講解他們的功績,這裡就不需要重複了。總的來說他們的功績就是徹底擊敗了匈奴,消除了匈奴對北方的威脅,重新打通了和西域的聯繫.維護了邊疆的穩定和鞏固了漢王朝的統治.對於衛子夫,初期,她及時的懷孕,成功的幫助武帝鞏固了帝位.在成為皇后後,她比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治理好了後宮,且沒有獨霸後宮,讓武帝可以專心的放心的去施行他的大計而無後顧之憂,加上衛青和霍去病的功勞也可讓她加分不少.再來就是太子,應該說劉據能當30年的太子,本身就說明劉據是有一定能力的,不是個庸人,只是他的性格遺傳到了衛子夫的性格,比較柔和,在劉徹的眼裡女人可以或者說應該是這樣的性格,但如果是男人像這樣的性格他就認為太不像男人了,所以他一直不怎麼喜歡太子劉據,從現在的資料來看劉據比較喜歡寬鬆的政策,在很多問題上總與劉徹唱反調,實際上當時漢朝開國幾十年的積累到了劉徹的時候已經被他揮霍空了,劉徹時期由於他窮兵黷武,好大喜功,使得國庫空虛,他大行酷吏致使不少人冤枉死亡,同時也使得全國人口銳減(漢朝人口最多是估計接近6000萬,但在武帝時期仍然只有人口只是1600萬左右,劉邦在開國之時人口只有1300萬),太子劉據提出的很多懷柔政策正好可以緩解當時空前高漲的社會矛盾,應該說是更有利於恢復漢朝的經濟和鞏固漢朝的統治,可惜的是劉據沒有做成皇帝.再來看看劉徹自己立的劉弗陵同樣把國家治理得一塌糊塗,而且劉弗陵在位14年也沒有兒子,還因此鬧出了劉賀做了27天皇帝就被廢的笑話(劉賀是漢武帝生前最寵愛的李夫人之孫).最後還是從民間找到了衛子夫的曾孫劉詢做了皇帝.但此時的漢朝再無法恢復到文景時期的強大了.
相關知識:「巫蠱之禍」在歷史上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大部分「巫蠱之禍」都只限於後宮爭寵,不會危急到國家安全.但唯有這西漢武帝時期的這次「巫蠱之禍」不但牽扯到了後宮,還牽扯到了整個統治和被統治階級,直接被滅族的有衛家,公孫家,和太子劉據家.另還有不少太子劉據的幕僚,衛青和霍去病的舊部屬,與公孫家有關的人,直接被殺者都肯定有幾萬人,而無端受牽連者更是不計其數上到朝中大臣,王孫貴族,下到毫不相干的黎明老百姓舉家舉族幾十萬人被流放,所以死亡的人數只會更多,在查清這件事情後又有不少於上萬人被殺.整個「巫蠱之禍」事件下來真是有成千上萬的人被冤致死,由於這件事情對當世和後世的影響太大了後來都稱這次事件為「巫蠱之禍」,但古代卻很少有人特別是統治階級更是不願正是視這些事情,只是我們今人回顧歷史的時候一定不要迴避這些,就像我們現在說起1949年後的中國歷史就一定不要迴避「文化大革命」不要迴避「反右」運動,「學潮」運動等等。
文中我對衛氏家族的定位說得並不是太清楚,但無論我有沒說清楚,衛家人對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貢獻其實早就是無法抹去的。
不得不為衛子夫和劉據最後得到這樣的下場可憐可惜又可悲一下,同時感慨時光無情,命運弄人。
參考書籍:《凋落的紅顏—中國歷代后妃往事》、《中國吏—百將傳》、《中國歷史未解之密》、《漢代歷史密聞》、《漢書》、《中國歷史各朝人口》、《中國歷史年表》、《正說漢朝二十四帝》、《歷代職官沿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