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格林沁與郭嵩燾潑出的冷水:滿清權貴思維僵化 | 陽光歷史

 

A-A+

增格林沁與郭嵩燾潑出的冷水:滿清權貴思維僵化

2017年05月28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90 次

  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以個人的勇武重塑了晚清八旗兵的雄風。但是,他為此也使中國付出更為慘烈的代價。1859年6月16日,英法軍艦到達大沽口準備換約。6月22日,僧格林沁奉命照會英、法公使,指定他們由大沽海口北1 5 公里的北塘登陸, 進京換約; 並不准他們隨帶兵船武器上岸。

  英法聯軍不遵守這樣的規定。僧格林沁「實難容恕」英法的挑釁,對於護送兩國公使的武裝人員,「各營大小炮位環擊疊擊,擊損夷船多只,不能行走」,又「加派抬槍、鳥槍各隊前往策應,連環轟擊。該夷不敢徑越濠溝, 均向葦地藏伏, 暗施鳥槍。似此凶悍, 實堪發指!奴才等惟有督率軍士, 竭力防堵,以冀上申國威, 下抒民望」。親王出了口鳥氣! 此戰擊沉敵艦5只, 擊傷6只, 打死打傷英國侵略軍1578人,生擒2名;法軍死傷14人。從未取得如此勝利的晚清將士和朝廷,對此自然是皆大歡喜。

  但是,郭嵩燾對此次戰役卻大潑冷水。他憂心忡忡地認為,對於按約來京的英法聯軍,採取「誘擊」的手段,並不名正言順。他曾多次勸說僧格林沁慎重言戰,說因為洋人的偶然失誤而取得暫時的令人欣快的勝利,可能會招致更嚴重的後果。郭嵩燾冷靜旁觀的聲音,在當時是不可能為人理解的。連曾國藩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給郭嵩燾寫信,稱大沽口之戰大快人心。

  郭嵩燾後來回憶這段歷史的時候,說道:「僧親王辦理天津海防回京度歲,一日在朝房就詢嵩燾:東豫捻匪,天津海防,二者辦理孰宜?答言捻匪腹心之患,辦理一日,有一日之功;洋人以通商為義,當講求應付之方,不當與稱兵;海防無功可言,無效可紀,不宜任。僧邸默然。其後至天津,有所匡益,必蒙駁斥,至於上說貼一十有七次。大致以為今時意在狙擊,苟欲擊之,必先自循理。循理而勝,保無後患;循理而敗,亦不至於有悔。為書數策,終不能用。」郭嵩燾堅持對外關係中要講道理,而不是一味蠻幹。這樣清醒理性的聲音,一介武夫僧親王如何聽得進去?他放膽高言道:「洋兵伎倆,我所深知,彼何足懼哉?」不過,僧親王很快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後就追悔莫及。

  僧格林沁和郭嵩燾之間的觀念糾葛,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歷史課題。李鴻章在60年後臨死前曾上折,再次提出是否應該死拼的問題。他說,中國的情況是:「譬諸多病之人,善自醫調,猶恐或傷元氣,若再好勇鬥狠,必有性命之憂矣。」展開這個問題的討論,需要長篇大論。在此,我們是否可以從一個簡單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即:中國近代對外所有的衝突,不能簡單地以一個戰與不戰去評論,而應該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和具體條件進行判斷。一事一議,方為妥當。就拿郭嵩燾與僧格林沁在洋人換約問題上的矛盾而言,在避免一次更大的損失和招致更大的損失(假定這些損失因為力量的原因都是不可避免的)之間,選擇前者應該是合理的。再者,國家大事,首在談判,其後用兵。談判是外交的核心,而中國非得要經歷再次的重創才能學會談判。但是,主張根據事物的是非曲直推行對外政策的郭嵩燾,則在中外複雜的對壘歷史中實在顯得文弱。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