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知名的門閥大族:盤點古代十大門閥世族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由於論者所持角度互異,史書對這種特殊階級的稱謂頗不一致。例如:指家門貴盛者,稱為「高門」、「門第」;強調世代做官者,稱「士族」、「世家」。至於「世族」一詞,兼指政治、社會、文化地位而言,意含較廣。直至現代,門閥等詞彙,仍被用作對有名、有錢、有權有勢之家族的別稱。
典故
「第」,指直接面向大街開的院門,這是古代身份地位高尚的標誌。門第指家族背景、地位貴賤。
而閥閱一詞則最早見於《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們的後裔為了彰顯自己的業績,所以在大門兩側豎立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右邊的叫「閱」。閥閱指家族功績、官歷等。
這些身份地高位顯的功臣,其權勢往往不止一代,他們的後世子孫也在這種庇蔭之下,通過各種途徑,擔任朝廷的要職,形成家族、姓氏勢力。於是,人們稱呼這樣的家族為門閥。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規定了門閥所享有的特權,這就成為了門閥制度。
世族和貴族的定義和標準有分別的,雖然有重複之處,但貴族是以正式的爵位等頭銜固定,由國家政權所冊立的,可以因為政權迭更或受封者犯罪或不得勢而被褫奪,而且有些貴族的定義,只限於受勳者本人(如終身貴族),所以不能以某個人是貴族家庭出身,本人就自動成為貴族。
而世族是社會上以人物的背景而接受和承認,故在君主制中,一些王朝敗亡後,舊有的王室和貴族只要沒有被屠殺殆盡,並未被新政權冊封,但受到民眾的尊敬且不須隱姓埋名的話,便可以視為非貴族的世族,而在共和政體中連續超過一代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實權的家族也常被視為世族。所以世族的繁盛與否,有時會被視為一個地方公民社會的發達程度指標。
雖然世界史上各國各地都有世族,為免本條目過分複雜,以下專指中國歷史上的世族發展,外國的世族則涉及該國本身的歷史與文化,可參見各國本身的歷史。
門閥的發展
先秦時已有所謂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隨周武王或周公東征的貴胄,王室世襲,子孫繼承餘蔭,世世接替,「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勢」[1]。
漢代
世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無論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國的察舉,大多以贍富經學者為上選;但由於經學教授不易,經學大師常將其獨特見解傳與子弟,經由歷代傳授,累世經學往往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雛形已逐漸浮現。
門閥觀念於東漢時期萌芽,公家以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授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名門望族,如汝南袁氏的袁紹袁術兄弟,兩人祖先四代中,竟有六人位居三公職位。
東漢末期,戰爭不斷,許多豪強、士紳家族,也逐漸崛起,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勢力,也是門閥的來源之一。
董卓之亂後,擁兵自重的州郡脫離朝廷中央獨立,士族豪強亦紛紛聚眾起事自保,形成地方上的割據勢力,甚至自命為「諸侯」。
這些身份地高位顯的功臣,其權勢往往不止一代,他們的後世子孫也在這種庇蔭之下,通過各種途徑,擔任朝廷的要職,形成家族、姓氏勢力。於是,人們稱呼這樣的家族為門閥。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規定了門閥所享有的特權,這就成為了門閥制度。
世族和貴族的定義和標準有分別的,雖然有重複之處,但貴族是以正式的爵位等頭銜固定,由國家政權所冊立的,可以因為政權迭更或受封者犯罪或不得勢而被褫奪,而且有些貴族的定義,只限於受勳者本人(如終身貴族),所以不能以某個人是貴族家庭出身,本人就自動成為貴族。
而世族是社會上以人物的背景而接受和承認,故在君主制中,一些王朝敗亡後,舊有的王室和貴族只要沒有被屠殺殆盡,並未被新政權冊封,但受到民眾的尊敬且不須隱姓埋名的話,便可以視為非貴族的世族,而在共和政體中連續超過一代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實權的家族也常被視為世族。所以世族的繁盛與否,有時會被視為一個地方公民社會的發達程度指標。
雖然世界史上各國各地都有世族,為免本條目過分複雜,以下專指中國歷史上的世族發展,外國的世族則涉及該國本身的歷史與文化,可參見各國本身的歷史。
門閥的發展
先秦時已有所謂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隨周武王或周公東征的貴胄,王室世襲,子孫繼承餘蔭,世世接替,「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勢」[1]。
漢代
世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無論是朝廷的征辟,或是郡國的察舉,大多以贍富經學者為上選;但由於經學教授不易,經學大師常將其獨特見解傳與子弟,經由歷代傳授,累世經學往往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雛形已逐漸浮現。
門閥觀念於東漢時期萌芽,公家以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授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名門望族,如汝南袁氏的袁紹袁術兄弟,兩人祖先四代中,竟有六人位居三公職位。
東漢末期,戰爭不斷,許多豪強、士紳家族,也逐漸崛起,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勢力,也是門閥的來源之一。
董卓之亂後,擁兵自重的州郡脫離朝廷中央獨立,士族豪強亦紛紛聚眾起事自保,形成地方上的割據勢力,甚至自命為「諸侯」。
三國
董卓亂後,地方割據。雖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與唯才是舉的政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但曹操之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九品中正制的提議,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對於官職的壟斷。而東吳之所以能夠與曹魏長期抗衡,亦與獲得江東地區的世族的合作有關。相反蜀漢政權由於長期得不到巴蜀地區士族的支持,後期出現人才匱乏,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盪,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所以曹丕採用陳群等的建議,創製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其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鑒的官員,擔任其本及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是依據是人的譜牒家世、德性、才能評定人才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準。九品中政治初行時,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但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所以制度到後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加速世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名家大族因而產生。
晉朝
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田餘慶論述:所謂門閥政治,「是指士族與皇權的共治,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出現的皇權政治的變態。它的存在是暫時的;它來自皇權政治,又逐步回歸於皇權政治。」「嚴格意義的門閥政治只存在於江左的東晉時期。」
兩晉政權與門閥的結合
司馬懿家族乃世族,故常維護世族之利益。門第愈高,官職愈高。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後,東晉司馬氏定鼎金陵,在江南立國時,有賴於世族門閥之支持,更受朝廷之重視。
永嘉之亂後的世族階級
南方世族
僑姓世族:永嘉之亂後的江南,從華北南遷的士族,多居朝廷要職,勢力龐大,他們自視甚高,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標榜,號稱僑姓。僑姓當中最顯赫者為琅琊王氏、陳郡謝氏、汝南袁氏、蘭陵蕭氏等。 吳姓世族:自孫吳以來,原先在江南當地的名族,稱為吳姓,以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顧姓、陸姓、朱姓、張姓等門閥(號稱「吳四姓」)為首。
一開始,江南最具權威的是,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號稱江東二豪,甚至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但後來,周氏、沈氏與東晉官方關係交惡,涉入了政治風波,逐漸被朱姓、張姓、顧姓、陸姓等門閥超過。
大體來說,吳姓地位被僑姓壓抑,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即使同為僑姓世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例如:東晉之初,吳郡的人以上國自居,常稱南下的北方人為「荒傖」、「傖父」等,意為出於邊鄙地區的粗野之人。而劉宋以後,渡江較早的華北人反而以「荒傖」來稱呼晚到的華北人。
梁武帝末年,侯景曾請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遭辱而生怨隙,當他南下攻陷建康之後,旋即大肆殺掠門閥士族。江南門閥,在侯景之亂後,已經不再興盛。
兩晉政權與門閥的結合
司馬懿家族乃世族,故常維護世族之利益。門第愈高,官職愈高。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後,東晉司馬氏定鼎金陵,在江南立國時,有賴於世族門閥之支持,更受朝廷之重視。
永嘉之亂後的世族階級
南方世族
僑姓世族:永嘉之亂後的江南,從華北南遷的士族,多居朝廷要職,勢力龐大,他們自視甚高,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標榜,號稱僑姓。僑姓當中最顯赫者為琅琊王氏、陳郡謝氏、汝南袁氏、蘭陵蕭氏等。 吳姓世族:自孫吳以來,原先在江南當地的名族,稱為吳姓,以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顧姓、陸姓、朱姓、張姓等門閥(號稱「吳四姓」)為首。
一開始,江南最具權威的是,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號稱江東二豪,甚至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但後來,周氏、沈氏與東晉官方關係交惡,涉入了政治風波,逐漸被朱姓、張姓、顧姓、陸姓等門閥超過。
大體來說,吳姓地位被僑姓壓抑,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即使同為僑姓世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例如:東晉之初,吳郡的人以上國自居,常稱南下的北方人為「荒傖」、「傖父」等,意為出於邊鄙地區的粗野之人。而劉宋以後,渡江較早的華北人反而以「荒傖」來稱呼晚到的華北人。
梁武帝末年,侯景曾請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遭辱而生怨隙,當他南下攻陷建康之後,旋即大肆殺掠門閥士族。江南門閥,在侯景之亂後,已經不再興盛。
北方世族
晉室南遷以後,中原為胡族所統治。
國姓: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命令鮮卑人說漢語、改漢姓,以元姓、長孫姓、宇文姓、於姓、陸姓等貴族為首,號稱「國姓」,由鮮卑姓貴族,搖身一變為漢姓世族,人稱孝文漢化。
郡姓:留在北方的世族雖然是被征服者,卻不願與改為漢姓的胡族相混。他們為區別胡漢,往往在姓氏前冠以當地郡名,稱為「郡姓」,如:太原王氏,即為居於太原郡的王姓世族。
隨著北魏政權的分裂,郡姓又分裂成兩支:一支為經東魏到北齊,仍然保持漢代重經學儒術的傳統,叫做山東郡姓,以崔、盧、王、鄭為大姓。
另一支是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在宇文氏的以關中文化為本位政策下,漸趨胡化的士族,就是所謂關中郡姓,以韋、裴、柳、薛為大姓。
宇文泰在西魏,為了與高歡抗衡,在蘇綽等人的幫助下,更改西遷關、隴地區的山東士族的籍貫為關內郡望,以府兵制為基礎,建立起一個較為胡人化的,兼容鮮卑貴族、漢人豪族的統治集團,也就是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提出的關隴集團。
紛亂的華北,在唐朝有七姓十家之說,如: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
隋唐
自魏晉以來的中國政權,幾乎都為世族所操控。由於隋唐政權有賴關中世族支持擁載,且山東世族仍保有數百年的重閥閱、講經學之傳統,所以依舊享有優越政治及社會地位。
隋唐以來都有君主致力於摧毀門閥,這些長存數百年的山東世族的社會、經濟地位仍十分優越。但是他們對朝代的建立有功勞,所以君主是用溫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世族,將其逐漸排除。
在隋文帝任內,廢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舉取士,目的是擇取人才,摧毀門閥任官系統。可惜隋朝國祚甚短,到唐初,科舉並不發達。
唐太宗指示大臣以當時大臣品位高低訂定等級,重新判定《世族志》。結果改定皇族宗室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長孫氏,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世族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武後為對抗掌握政權的唐宗室、大臣,在科舉制度中提升進士科的地位,使科舉制度更加完備。因進士科難考,而有「五十老明經,六十少進士」的說法,所以進士科逐漸受到重視。
這意謂著世族在歷代所享有的優勢,也就是對於經學的優渥學識,隨著科舉制度中進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戰,而主攻明經科的世族影響逐漸衰微。所以唐代出現了由明經科的李黨,也就是山東世族官員,與牛黨進士科新銳形成的牛李黨爭。
華北門閥,在經過了長期的門第觀念影響下,民間仍存有「門當戶對」這種不同門第,不互相通婚的風氣。例如《新唐書杜兼傳》記載,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這種風氣一直持續整個唐朝,到了黃巢之亂才因破壞而快速消滅。
在唐末的黃巢之亂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傷亡,富饒的家園與產業也慘遭破壞,而華北世族引以為傲的貫冊祖譜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終與庶民再無區別,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
和世族發展、限制、沒落有關的制度
九品官人法 占田制 土斷 北府兵 均田制 科舉 進士科
世族興衰的重要歷史事件
五胡亂華 衣冠南渡 肥水之戰 孝文漢化 侯景之亂 牛李黨爭 黃巢之亂
著名的世族
七姓十家 北魏四姓 琅琊王氏 陳郡謝氏
隋唐
自魏晉以來的中國政權,幾乎都為世族所操控。由於隋唐政權有賴關中世族支持擁載,且山東世族仍保有數百年的重閥閱、講經學之傳統,所以依舊享有優越政治及社會地位。
隋唐以來都有君主致力於摧毀門閥,這些長存數百年的山東世族的社會、經濟地位仍十分優越。但是他們對朝代的建立有功勞,所以君主是用溫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世族,將其逐漸排除。
在隋文帝任內,廢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舉取士,目的是擇取人才,摧毀門閥任官系統。可惜隋朝國祚甚短,到唐初,科舉並不發達。
唐太宗指示大臣以當時大臣品位高低訂定等級,重新判定《世族志》。結果改定皇族宗室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后外戚長孫氏,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世族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武後為對抗掌握政權的唐宗室、大臣,在科舉制度中提升進士科的地位,使科舉制度更加完備。因進士科難考,而有「五十老明經,六十少進士」的說法,所以進士科逐漸受到重視。
這意謂著世族在歷代所享有的優勢,也就是對於經學的優渥學識,隨著科舉制度中進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戰,而主攻明經科的世族影響逐漸衰微。所以唐代出現了由明經科的李黨,也就是山東世族官員,與牛黨進士科新銳形成的牛李黨爭。
華北門閥,在經過了長期的門第觀念影響下,民間仍存有「門當戶對」這種不同門第,不互相通婚的風氣。例如《新唐書杜兼傳》記載,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這種風氣一直持續整個唐朝,到了黃巢之亂才因破壞而快速消滅。
在唐末的黃巢之亂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傷亡,富饒的家園與產業也慘遭破壞,而華北世族引以為傲的貫冊祖譜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終與庶民再無區別,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
和世族發展、限制、沒落有關的制度
九品官人法 占田制 土斷 北府兵 均田制 科舉 進士科
世族興衰的重要歷史事件
五胡亂華 衣冠南渡 肥水之戰 孝文漢化 侯景之亂 牛李黨爭 黃巢之亂
著名的世族
七姓十家 北魏四姓 琅琊王氏 陳郡謝氏
中國歷史上十大門閥世族:
一、隴西李氏
中國歷史上,哪個家族是最輝煌的家族?「言必稱隴西李。」
秦代隴西郡守李崇,為隴西李氏始祖。他的次子李瑤為狄道侯南郡守。他的孫子更是赫赫有名——助秦始皇破滅燕趙,生擒太子丹的隴西侯大將軍李信。漢有飛將軍李廣及其從弟李蔡。然而,當李廣之孫李陵投降匈奴後,隴西以李氏為羞恥。於是這個家族自李陵後,在兩漢三國到西晉,一直默默無聞。而這期間的李氏著名人物,通常出自另一家族,趙郡李氏。
不過從東晉開始,隴西李氏忽然迅速崛起。被霍去病蓄意射殺的李廣的三子李敢,留下一個孤兒。這個孤兒的後代,在五胡亂華時,出了隴西李氏第一個君主:李暠。關於李暠是李廣的後代,雖然中間隔了幾百年,但已無任何爭議。史學界都已經承認。
當西涼被北涼滅後,主要著名的後代分為兩支:一支是西涼後主李歆之後,後來在北朝,柱國大將軍李虎被封唐國公,也就是李淵的祖父。另一支是他弟弟李翻之子李寶,逃往北魏,後來成為北魏滅北涼的功臣。其後人李充這一支被稱為唐皇族的武陽房。(唐朝史官為李淵的祖先做的考據,稱之為「四公子房」)。武陽房的後代中,最有名的,就是大詩人李白和大書法家李陽冰。
南唐是從楊行密的子孫手中奪得吳國的政權而建立的。南唐的開國皇帝李忭,初為徐溫的養子,叫徐知誥,但是他實際上是唐朝的沒落皇孫貴族,乃憲宗之子建王恪的曾孫。
再來看看李陵在匈奴的後代。在北朝時期,這一脈也出了兩支著名人物。一支柱國大將軍李弼(瓦崗領袖李密的祖父),另一支永康公李崇義(唐初戰神李靖的祖父)。這裡要特別提醒:李廣雖然是純粹的漢人,但是他的後代卻逐漸胡化。
隴西李氏,隨著最後一位著名人物李煜的被毒殺,而漸漸的隱沒在史海中。至於後世李氏多自稱隴西,多半是附會罷了。
關於李唐皇室的真正來源,當代史學界有太多的爭論了,除開隴西李氏說,還有趙郡李氏說,以及鮮卑漢化說。本文暫且採納最廣泛流傳的,被正史承認的第一種。
關於南唐皇室的真正來源,也有著較大的爭議,主要是李唐後裔說,與冒姓說。不過由於是曾孫輩,作假幾率比較小。本文暫且採納最廣泛流傳的,被正史承認的第一種。
南唐是從楊行密的子孫手中奪得吳國的政權而建立的。南唐的開國皇帝李忭,初為徐溫的養子,叫徐知誥,但是他實際上是唐朝的沒落皇孫貴族,乃憲宗之子建王恪的曾孫。
再來看看李陵在匈奴的後代。在北朝時期,這一脈也出了兩支著名人物。一支柱國大將軍李弼(瓦崗領袖李密的祖父),另一支永康公李崇義(唐初戰神李靖的祖父)。這裡要特別提醒:李廣雖然是純粹的漢人,但是他的後代卻逐漸胡化。
隴西李氏,隨著最後一位著名人物李煜的被毒殺,而漸漸的隱沒在史海中。至於後世李氏多自稱隴西,多半是附會罷了。
關於李唐皇室的真正來源,當代史學界有太多的爭論了,除開隴西李氏說,還有趙郡李氏說,以及鮮卑漢化說。本文暫且採納最廣泛流傳的,被正史承認的第一種。
關於南唐皇室的真正來源,也有著較大的爭議,主要是李唐後裔說,與冒姓說。不過由於是曾孫輩,作假幾率比較小。本文暫且採納最廣泛流傳的,被正史承認的第一種。
二、沛縣劉氏
沛縣劉氏是中國歷史上最顯赫的皇族。西漢皇族,東漢皇族,蜀漢皇族。劉宋皇族。
漢光武帝是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代,這是的的確確的不假。
至於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演義》如此記載:勝生陸城亭侯劉貞。貞生沛侯劉昂。昂生漳侯劉祿。祿生沂水侯劉戀。戀生欽陽侯劉英。英生安國侯劉建。建生廣陵侯劉哀。哀生膠水侯劉憲。憲生祖邑侯劉舒。舒生祁陽侯劉誼。誼生原澤侯劉必。必生穎川侯劉達。達生豐靈侯劉不疑。不疑生濟川侯劉惠。惠生東郡范令劉雄。雄生劉弘。弘不仕。劉備乃劉弘之子也。可是,事實上,劉勝的兒子有記載的就有120多位。鬼知道劉備是誰生的。暫且按正史算,也把他歸沛縣劉氏吧。
宋武帝劉裕,正史記載為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之後。只是到了他父親劉翹時,已經非常沒落了。事實究竟如何,已經無從考據了。暫且按正史算,也把他歸沛縣劉氏吧。
注意,唐朝著名大詩人劉禹錫雖然是離沛縣很近的彭城人,但是實際上,其六世祖劉亮,卻是隨北魏孝文帝改革遷來洛陽的,也就是說,他是匈奴劉淵的後代,並非沛縣劉氏。這就是劉氏另一大支——彭城劉氏的來源。
其實到了現在,沛縣劉氏早已沒落。如今的劉氏,第一大乃是彭城劉氏。
三、陳郡謝氏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國歷史上士族文化最鼎盛最傑出的體現,就是這位烏衣巷內最後的豪門——陳郡謝氏。
陳郡謝氏始祖是曹魏長安典農中郎將謝纘。謝纘子衡、衡子鯤、鯤弟褒等相繼進入仕途,使得陳郡謝氏演變為世代為官的世族之家。
東晉時,謝尚,謝萬使陳郡謝氏逐漸崛起。而謝安、謝石、謝玄、謝琰四人所導演的淝水之戰,更是讓華夏數千年歷史永遠見證了這一傳奇時刻。
在東晉到南朝的200多年中,謝氏見於史傳的人數就有12代、100餘人。他們大多進入仕途,遍佈政界和軍界,發號施令,高居人上,有時還能擺佈皇帝,成為遠比皇族還高貴的士族領袖。這其中,也有許多傑出的文學家,如謝靈運、謝眺。還有六朝第一才女謝道韞。
然盛極必衰,一場飛來橫禍——侯景之亂橫掃江南,加之歷朝皇帝對謝氏的猜忌,陳郡謝氏急劇沒落。陳朝末年,當謝貞去世後,這位昔日華麗豪門,伴隨著烏衣巷一道,無奈的落下了帷幕。
注意,唐朝著名大詩人劉禹錫雖然是離沛縣很近的彭城人,但是實際上,其六世祖劉亮,卻是隨北魏孝文帝改革遷來洛陽的,也就是說,他是匈奴劉淵的後代,並非沛縣劉氏。這就是劉氏另一大支——彭城劉氏的來源。
其實到了現在,沛縣劉氏早已沒落。如今的劉氏,第一大乃是彭城劉氏。
三、陳郡謝氏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中國歷史上士族文化最鼎盛最傑出的體現,就是這位烏衣巷內最後的豪門——陳郡謝氏。
陳郡謝氏始祖是曹魏長安典農中郎將謝纘。謝纘子衡、衡子鯤、鯤弟褒等相繼進入仕途,使得陳郡謝氏演變為世代為官的世族之家。
東晉時,謝尚,謝萬使陳郡謝氏逐漸崛起。而謝安、謝石、謝玄、謝琰四人所導演的淝水之戰,更是讓華夏數千年歷史永遠見證了這一傳奇時刻。
在東晉到南朝的200多年中,謝氏見於史傳的人數就有12代、100餘人。他們大多進入仕途,遍佈政界和軍界,發號施令,高居人上,有時還能擺佈皇帝,成為遠比皇族還高貴的士族領袖。這其中,也有許多傑出的文學家,如謝靈運、謝眺。還有六朝第一才女謝道韞。
然盛極必衰,一場飛來橫禍——侯景之亂橫掃江南,加之歷朝皇帝對謝氏的猜忌,陳郡謝氏急劇沒落。陳朝末年,當謝貞去世後,這位昔日華麗豪門,伴隨著烏衣巷一道,無奈的落下了帷幕。
四、琅琊王氏
「王與馬,共天下」、「不以王為皇后,必以王為宰相」的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並稱王謝。「吾少好百家之言,身為四代之史。自開闢以來,未有爵位蟬聯、文才相繼如王氏之盛也。」 (沈約)。
如果說以《二十四孝》《二十四悌》聞名的「臥冰求鯉」的王祥、王覽,奠基了琅琊王氏,那麼他們的孫輩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導,則開啟了權傾天下的江左豪門。
王氏家族在南朝時期很多人信五斗米道教,因此在第四代中,很多人的名字都帶個「之」字。除王羲之外,還有王胡之、王彪之、晏之、允之等等平輩兄弟,還有徽之、獻之、恢之、陋之等等兒孫輩,名字帶之字的王氏子弟之多,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一絕了。
由於與陳郡謝氏同樣的原因,南朝的琅琊王氏開始衰弱,這時候,王導的六世孫王肅投靠北魏,因文治武功被魏孝文帝委以重任,並娶孝文帝之妹陳留長公主為妻。王肅的女兒被宣武帝訥為夫人,孫女又嫁給了孝明帝。直至北魏分裂為東、西魏之後,琅琊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才真正走向衰落。
五代時,琅琊王氏的一個分之,唐朝宰相王琳的五世孫王潮與王審知,進軍閩地,建立了十國中的閩,成了如今福建台灣廣東王氏的先祖。
五、清河崔氏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清河崔氏,「四大家族」之首。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東漢以後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西晉時講究士族門第,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崔盧王謝」之首。
清河崔氏後長仕北朝,北魏時一度與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四大家族」——這個四大家族可是官方的評價噢~~其中的北魏開國元勳司徒崔浩,更是將清河崔氏推向了第一個顛峰。
唐代崔氏仍然顯赫,有23人做過宰相。唐官員修訂《氏族志》,把崔氏列為第一,唐文宗知後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無顯官,又無人才,憑什麼列為第一?難道我李氏貴為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嗎?」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長孫氏第二,崔氏列第三。雖然如此,崔氏仍為士族高門。杜甫的母親,就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為博陵崔氏,也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六、范陽盧氏
「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范陽第一州」,范陽盧氏,「四大家族」之二。
范陽盧氏在秦始皇時,有大名鼎鼎的五經博士盧熬,天文博士盧生。繼之西漢初期有燕王盧綰,東漢末被尊稱「士之楷模,國之楨韓」之海內儒宗之大儒盧植(盧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盧家場),均出自范陽。及魏、晉、南北朝至隋,盧植之裔盧志、盧諶、盧偃、盧邈、盧玄等等,都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從盧玄起至其曾孫,一家百口,共財同居,為官著名而被史傳記載者就有18人。帝族之子要找盧氏成親,史稱「范陽盧氏,一門三公主。」帝族也要納范陽盧氏之女為貴妃。史家有四海大姓崔、盧、王、謝之說:「望出范陽,北州冠族」。
至唐代尤為突出,不僅狀元、進士、帝師,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傑」之盧照鄰, 「大歷十才子」之盧編等等。自漢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記載的盧氏歷史名人達840多人,范陽盧氏,賢良輩出,勳業燦爛,文豪蜚馨。
七、 滎陽鄭氏
「天下鄭氏出滎陽」,滎陽鄭氏,「四大家族」之三。
「幽公六代孫榮,號鄭君,生當時,漢大司農。當時六代孫稚,漢末自陳徙河南開封,晉置滎陽郡,開封隸焉,遂為郡人」。從燕太子詹事鄭溫開,溫生四子;濤(西祖)、曄(北祖)、簡(南祖)、恬(中祖)。
從北朝入隨唐之後,鄭姓仍為望族,宰相接連不斷的誕生。後因科舉制的實行,影響逐漸衰落,但仍為天下鄭氏中,最為顯赫的一支。
八、太原王氏
「裔遷太原,王家頻稱,因以王姓,代出群英」,太原王氏,「四大家族」之四。
太原王氏,始自東漢王柔、王澤兄弟。三國時有司空王昶,西晉時期,太原王氏開始成為聲名顯赫的大家族,全家族先後有12人在朝中任要職,其中有3人位至「三公」,著名的有司徒王渾。西晉覆亡後,王湛一支隨司馬氏南遷,從而獲得了在東晉重新興盛的機會。王湛之孫王坦之在反對桓溫篡位、維護東晉王朝統治中立了大功,被任命為尚書令,與兒子王國寶等,威震朝內外。他叔伯兄弟王蒙的女兒是東晉哀帝的皇后,孫女又成了孝武帝的皇后,這一門兩皇后將太原王氏的權勢強化到了炙手可熱的地步。大將軍王恭,尚書僕射王愉也是這一家人。
王愉之孫王慧龍北奔北魏,開創北朝隋唐太原王氏之基業。其後北魏鎮東將軍王瓊,有四子:遵業、廣業、延業、季和,號「四房王氏」,正式成為「四大家族之一」。
入唐後,太原王氏更加顯赫,誕生了著名詩人王瀚、王維、王昌齡、王之渙,以及橫掃印度的傳奇將領王玄謨這樣的赫赫人物。
九、弘農楊氏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弘農楊氏,中國歷史上又一傳奇家族。
弘農楊氏,始自東漢太尉楊震。楊震號「關西孔子」。「四知」的典故,就來源於這位「清白吏」。其子楊秉、孫楊賜、重孫楊彪,皆能繼承震公遺風,且均官至太尉,是為東漢「四世三公」。另楊震第五子,三國中的著名將領楊奉的後代,也是世居高官。從「西晉三楊」;到北魏楊播兄弟,無不是一時顯赫。
把這個家族推到極至的,則是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統一的大隋開國皇帝楊堅。除隋朝皇室外,越國公楊素,與其子楊玄感,也是這一個家族的著名人物。
即使隋朝滅亡後,唐朝的「李武韋楊」四姓聯姻政治集團中的楊姓「十一宰相」世家、唐太宗楊妃、武則天之母楊氏、唐玄宗楊皇后、楊貴妃、及眾多的楊氏駙馬等,處處昭顯著這個關西第一望族的無限輝煌。而宋代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更是令人可歌可泣!
弘農楊氏文武雙全,不但武的厲害,文的也湧現出不少才子大家,如楊修、楊炯、楊凝式、楊時、楊萬里。
十、蘭陵蕭氏
「兩朝天子,九蕭宰相」。中國歷史上接連兩個朝代,居然都是這一個家族所建立!
關於這個家族的起源,相傳是漢初宰相蕭何。今證明,這也許是後人偽托。蘭陵蕭氏的第一個名人,應該是西漢位列三公的蕭望之。此後,蘭陵蕭氏以儒學傳家,數代不輟。蕭望之子蕭良、蕭鹹、蕭由皆通曉五經。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蕭望之十三世孫淮陰縣令蕭整帶領整個家族渡江南遷。從蕭望之四世孫蕭道成開始,這個家族開始飛速發展。他們不僅僅是南齊與南梁的皇族,更是一群傑出的文學家。如開創竟陵八友的蕭子良,以及編修前朝國史的蕭子雲、蕭子顯。昭明太子蕭統更是將蘭陵蕭氏在中國文學界的地位推向了顛峰。而南梁接連幾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詩人。
隋朝統一全國後,蘭陵蕭氏貴為後族。在唐朝,蕭巋一支更是有九人入相,即所謂的「一葉九相」。另蕭懿一支有兩人為相。故有人讚蘭陵蕭氏:「名德相望,與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