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投奔日本是北洋政府逼的?八項優待並未貫徹 | 陽光歷史

 

A-A+

溥儀投奔日本是北洋政府逼的?八項優待並未貫徹

2017年01月21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98 次

  溥儀的一生是與他的身世緊緊地聯繫在一起的。大清帝國的皇帝身份,決定了他更加不可以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自他三歲被慈禧確定為光緒的繼承人始,就決定了他一生命運的悲劇性。在他的身上,更多的被賦與了滿族人要恢復大清帝國的夢想,更多的被一班遺老遺少們賦與了艱巨的歷史任務。然而,歷史的潮流是反封建的,所以這一點證明了溥儀一生奮鬥的悲劇性,即使是他內心中多麼的不願意,他也沒有辦法去掉歷史強加在他身上的重任,這個重任,就是要恢復在他手上丟掉的大清帝國的江山,從這一點上他沒有錯。只是這個錯,乃是與歷史潮流相逆反的,更加可悲的是這個重任牽扯進太多"國"仇家恨,為了取得復國的成功,他不惜與昔日自己祖宗的敵人結成聯盟。

  在東北,在名義上看,他似乎部分完成了恢復大清國的重任。但是可悲的是,他的這個成功是建立在做日本人傀儡上,建立在背叛這個國家之上。他沒有意識到,他已經無可避免地成為中國人的一份子,而不單單只是一個滿族人。他所建立的滿洲帝國,也不是大清國的一部分,卻相反成了日本帝國的一部分。所謂的中國,在他眼中儼然成為他的敵人,所以,在他的眼中,他決不是"漢奸",因為他是一個滿人他這樣做的目的,除了為了恢復大清帝國,或許更有一層,就是要復仇,向滅掉他國家的"亂臣賊子"復仇,向失信於他的民國政府復仇。

  平心而論,民國政府是有負於清王室的。1912年袁世凱以總理大臣身份向隆裕太后等逼宮,用的就是民國向清皇室優待條件來要挾。當時本來朝廷還是有很多主戰派不肯溥儀退位的,袁世凱逼隆裕說,如果再遲一點答應,恐怕民國對皇室的優待條件就更差了。隆裕正是看到這一點,亦是看到大清帝國大勢已去,難挽狂瀾,為了更多的為皇室爭取到盡可能多的條件,隆裕才力排眾議,願意接受袁世凱的退位條件。否則,以清皇室的實力,辛亥革命,恐怕也不會成功得這麼快。

  在民國政府與清皇室簽定的優待條件中,明確指出:

  一,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 待。

  二,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歲用四百萬兩。俟改鑄新幣後,改為四百萬元,此款由中華民國撥用。

  三,大清皇帝辭位之後,暫居官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四,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中華民國酌設衛兵,妥慎保護。

  五,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並由中華 民國支出。

  六,以前官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閹人。

  七,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

  八,原有之禁衛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製,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同時頒布的還有「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和「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

  隆裕正是看中這八條優待條件,才決定宣統退位的。但是民國政府是否真的做到了這八條呢?沒有。自宣統退位以來,陵墓就不斷遭到盜匪挖掘,這是民國政府保護不力的責任。祖宗的陵墓被掘,在對孝治為先的清皇室來講,是斷斷不可接受的,這是民國有負於溥儀之一。其次,袁世凱的中華大帝國皇帝的就職儀式,是在故宮舉行,是對溥儀的不敬,這是民國有負於溥儀之二。1925年,馮玉祥派兵將溥儀趕出紫禁城,並把頤和園收為民國所有,是民國有負於溥儀之三。再次,國民軍孫殿英部盜挖皇室陵墓,並使慈禧遺體暴屍荒野,是民國有負於溥儀之四。孫殿英其人為掩蓋盜墓的罪行,竟然將慈禧的殉葬品中的一顆夜明珠獻與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蔣介石從此不深究,是民國有負於溥儀之五。日軍侵並作為清朝發祥地的東北,蔣介石對之拱手相讓,亦是民國有負於溥儀之六。

  綜上觀之,溥儀未曾負民國,而民國卻有負於溥儀,有負於八條優待條件。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