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曄簡介 在位16年皇權衰微的悲劇性皇帝 | 陽光歷史

 

A-A+

唐昭宗李曄簡介 在位16年皇權衰微的悲劇性皇帝

2016年04月19日 人物簡介, 唐朝皇帝 暫無評論 閱讀 358 次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曄(867年-904年),姓李諱傑,即位後改名為敏,然後又改名為曄,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歲。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於和陵,死後謚號為聖穆景文孝皇帝。

      昭宗在位期間,宦官、朝臣、藩鎮為爭奪對中央政府的控制權,鬥爭激烈,藩鎮跋扈,戰亂不斷,皇權衰微。

  歷史上的唐昭宗李曄可以說是一個悲劇性皇帝,昭宗嗣位時二十一歲,是一個聰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輕人,他充分瞭解阻礙恢復唐朝力量和權威的形勢,並發誓自己要復興王朝。但是唐朝已經積弱難返,回天無力。這種境況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唐僖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

  唐昭宗李曄同唐僖宗李儇皆是唐懿宗的兒子,僖宗行五,昭宗行七。根據史書上記載:僖宗的天份還是很高的,騎射,劍槊,算術,音樂等,無不精通。但是十二歲即位,正是貪玩的年紀,於是把政事和官吏的任免都委託給宦官田令孜處理,著他自行處之,不必匯報。宦官弄權,政令不明,又加上天災人禍,終於在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爆發了王仙芝,黃巢大起義。

  在王仙芝死後,黃巢率領起義軍在全國流動作戰。最後攻進了長安,唐僖宗步玄宗的後塵避蜀。僖宗逃到成都後,在成都向各路節度使封官許願,又借助沙陀兵來平叛。加上農民軍朱溫等人的叛變,黃巢兵敗,退出長安,後在山東自殺。起義被平定後,以往在形式上聽命於中央的節度使們,現在也無視朝廷了。


  經過近四年的四川流亡生活以後,僖宗在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陰曆三月回到京師。經歷了戰爭和洗劫的歲月的長安已經完全荒廢了:「荊棘滿城,狐兔縱橫。」而僖宗在長安也沒安心的住多久,就又開始了逃亡避難,這一次是因為邠寧節度使朱玫擁立肅宗的曾孫襄王李熅為帝,僖宗四處輾轉,最後於光啟三年(公元887)由當時的神策軍將領宋文通護衛著逃到了鳳翔,鳳翔節度使李昌符領兵攔截,和護駕的先頭部隊發生激烈衝突,宋文通帶兵猛攻,殲滅了李昌符全部。宋文通因為立了首功,被唐僖宗封為節度使,而且賜名李茂貞,僖宗還親自為他定字為正臣。從此,李茂貞便憑借這些常人所沒有的榮譽和雄厚的實力割據一方。這一年的其餘時間僖宗仍在鳳翔,光啟四年正月回到長安。然而,他在鳳翔已經得了重病,陰曆三月便死去,只活了二十七歲。僖宗在位十五年,這十五年中很難說他曾進行過統治。他在位的歲月是軍事、政治、社會和制度各方面的重重危機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的時代,有人把王朝的迅速崩潰歸罪於僖宗的孩子氣的任性,或歸罪於他對施政的漫不經心。

  蔡東藩先生的《唐史演義》中第九十五章的結尾詩評價唐僖宗:

  世衰總為主昏多,喪亂相仍可若何?

  十五年來無一治,虛名天子老奔波。

  僖宗病危時,群臣因僖宗子幼,擬立皇弟吉王保為嗣君,只有宦官楊復恭請立皇弟壽王傑(傑)。壽王正是後來的昭宗,他與僖宗同母所生,僖宗一再出奔,壽王都隨從左右,僖宗也特別倚重他。於是由復恭倡議,奏請僖宗,此時僖宗已經不能說話,只是略微點頭算是恩准了,於是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下詔立壽王傑(傑)為皇太弟,監軍國事。當天就由中尉劉季述,率禁兵迎入壽王,安置在少陽院,由宰相孔緯,杜讓能帶人去觀察。群臣見他「體貌明粹,饒有英氣,亦皆私慶得人」。第二天日,僖宗就駕崩了,遺詔命太弟嗣位,改名為敏,壽王即位柩前,又改名為曄,是謂昭宗。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諱曄,懿宗第七子。母曰惠安皇后王氏。鹹通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生於東內。以其日為嘉會節。鹹通十三年四月封壽王,名傑(傑)。乾符四年。遙鎮幽州。文德元年三月。立為皇太弟。監國。改名敏。翌日。即位。改名曄。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