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稱帝之後:晉武帝司馬炎為什麼要分封諸王
一、晉武帝司馬炎為什麼要分封諸王?
人們常常在分封諸王的問題上非議晉武帝司馬炎,淚痕以為在進行這種非議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正視一個最基本的歷史事實,那就是在當時三四百年間,所有的帝國都是分封諸王的。我們在非議司馬炎分封諸王之時,最起碼應該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如果說分封諸王是錯誤的,為什麼那三四百年間出現的梟雄、英雄、政治強人都在重複這種錯誤?如果我們沒有正視這種歷史事實,如果我們沒有心存這種最起碼的疑問,那對於兩晉南北朝的歷史,我們就永遠只有象盲人摸像一樣的去看它;而永遠難以真正看清它的全貌。
即使孤立的去看司馬炎分封諸王;司馬炎分封諸王存在著眾多不得已的因素。首先司馬家族成員眾多、勢力巨大,那是既成事實。這絕不是司馬炎造成的,也不是司馬炎所能改變的。司馬炎幾個叔祖、叔父所代表的勢力都是巨大的,這種勢力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他是司馬家族可以凌駕於眾多豪門代表之上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他也會成為司馬炎當皇帝的阻力。
在曹魏帝國裡,因為司馬家族是帝國的執政家族,所以司馬炎幾個叔祖、叔父的家庭都擁有著巨大的軍事、政治資源。在這種背景下,司馬家族就是出了一個皇帝,也很難讓他們再擁有更多的利益了。換而言之,司馬炎除了給他封王之外,已實在不能給他們更多的利益了。從這層意義上,司馬炎想讓司馬家族支持自己當皇帝,就必須得分封諸王;因為只有大封同姓諸王,司馬炎祖父、父親的各枝成員才會能獲得在曹魏帝國中無法獲得的利益。否則,司馬炎的叔祖、叔叔們,實在沒有支持司馬炎當皇帝的理由。
而且從曹魏帝國滅亡的去看,皇族力量的衰弱是它滅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一個高級官員的兄弟、子侄都遍佈政府權力機構的年代裡,皇帝壓制自己家族成員的勢力的結果,通常就是會讓某個豪門家族能與皇族分庭抗禮,甚至凌駕於皇族之上。這種局面一旦出現,那皇帝再想讓那個豪門家族首腦臣服自己就變得越來越難了。在這種背景下,司馬家族自然不敢捨棄分封諸王的政策。
分封諸王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歷史也一再證實這種弊端是難以克服的。但司馬炎卻選擇了分封諸王,我們自然有理由嘲笑司馬炎的愚蠢。問題是,如果司馬炎因此值得我們嘲笑,那司馬炎之後的帝國皇帝呢?因為他們看著晉帝國在骨肉相殘中覆滅,但他們建立了帝國之後,卻顯然都在大封同姓諸王;當然了這些帝國普遍的命運也都是在骨肉相殘中走向滅亡。
我們回看歷史,總會覺得當事人很愚蠢;但如果我們處於其間,真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嗎?顯然是很難的。
而且從曹魏帝國滅亡的去看,皇族力量的衰弱是它滅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一個高級官員的兄弟、子侄都遍佈政府權力機構的年代裡,皇帝壓制自己家族成員的勢力的結果,通常就是會讓某個豪門家族能與皇族分庭抗禮,甚至凌駕於皇族之上。這種局面一旦出現,那皇帝再想讓那個豪門家族首腦臣服自己就變得越來越難了。在這種背景下,司馬家族自然不敢捨棄分封諸王的政策。
分封諸王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而且歷史也一再證實這種弊端是難以克服的。但司馬炎卻選擇了分封諸王,我們自然有理由嘲笑司馬炎的愚蠢。問題是,如果司馬炎因此值得我們嘲笑,那司馬炎之後的帝國皇帝呢?因為他們看著晉帝國在骨肉相殘中覆滅,但他們建立了帝國之後,卻顯然都在大封同姓諸王;當然了這些帝國普遍的命運也都是在骨肉相殘中走向滅亡。
我們回看歷史,總會覺得當事人很愚蠢;但如果我們處於其間,真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嗎?顯然是很難的。
二、分藩、削藩一塊完成
司馬炎在分封諸王之時,顯然已全面分析了漢帝國分藩、削藩的歷史教訓。從秦、漢、魏三朝去看,漢帝國分封同姓諸王的政策雖然弊端重重,但它顯然是成功的。在借鑒歷史經驗之時,晉帝國能不能既分封諸王,卻又能去除由此而來的弊端呢?這從一切從理論是可以做到的。
漢帝國的諸王之所以敢做亂,主要是諸王的實力太大了。後來文、景、武帝消除分封制的弊端之時,都無非削弱諸王的實力。而最成功的方法,大約就是賈誼、主父偃異曲同工的政策;總而言之諸王的子孫都有權繼承王國的權力、財產。在這種背景下,一個老國王死後,王國馬上就分成好幾個小國家了;這樣用不了幾代人,所謂的諸侯恐怕也就與一個縣官、鄉官的權勢差不多了。這樣皇族勢力雖然遍及帝國各個角落,卻一點也具備危及皇權的可能性了。
司馬炎在分封諸王的過程中,就已完全借鑒了漢帝國的削藩政;並通過另一種方式把他付之了實踐。因為後來漢帝國削藩最成功的步驟實際上就是把強大的王國,不斷的分割、切碎,讓他們的實力越來越有限,最終無法威脅帝國中央政府了。
漢帝國最初諸王威脅帝國。就是因為帝國所分封的諸王太少了,當時全國只有54個郡,而9個諸侯王國就佔據了39個郡。所以隨便拿出一個王爺來,其所代表的實力都隱然能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後來賈誼的削藩之策,也無非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就是把諸侯分得多一些,使每一個諸侯王都勢力變得越來越單薄。文帝遂讓齊國一分為六,淮南一分為三。而這是後來景帝能打敗諸侯作亂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越來越多的諸侯王,他們之間實現協作變得越來越困難,他們每一個王國所代表的力量越來越弱了。至於後來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更是把這一切進行到了極致。總而言之,所謂的諸侯王國變得越來越多,隨便拿出一個所謂的諸侯,恐怕也就與個縣官、鄉官實力差不多了。憑這種實力,自然不可能危及到皇權了。
從這層意義上,晉武帝司馬炎在分封諸王之時,就已完成了削藩任務。這些藩王的力量拱衛皇權有餘,卻實在難以構成威脅皇權的力量。因為晉武帝生前一共分了57個王,而且後來皇族成員依然有著很多封王的機會。這樣眾多的王爺,具體到某一個人身上,自然遠遠無法具備威脅皇權的實力了。這樣眾多的諸王,他們之間想實現協作的機會實際上也等於沒有。
晉帝國的執政官員,想保證自己家族利益的方法實際上只有一個,那就是尊崇皇權。誰敢對此報以懷疑,實際上都等於把自己全家往死路上領。但在利益的驅使下,這種顯而易見的事實已沒有人能看見了。晉帝國試圖控制皇帝的人,下場都是全家人走上了刑場,但大家依然前仆後繼的跟著上。司馬炎有理由相信自己構建權力格局非常穩固,問題是他實在低估了權力、利益對人們智力的腐蝕。我們在非議司馬炎分封諸王之時,也許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沒有強大諸王勢力,那以楊駿、賈南風曾擁有的地位;晉帝國還會一直姓司馬嗎?
三、帝國崩潰的原因
打一個大不敬的比方,晉帝國的皇族諸王實際上就像我朝的「黨代表」;他們分散於中央、地方各個權力機構,在各個權力機構之中都處於優勢的地位。但他們的存在,實際上只是用來保證了帝國政治色彩無法改變;因為他們的力量實在是太分散了,憑這種力量鞏衛皇權有餘,而想威脅皇權卻實在是太難了。
那些曾最具實力的親王;比如汝南王、楚王、趙王、淮南王、齊王、成都王、河間王;他們不要說想威脅皇權了,憑他們的實力就是去當帝國執政官,恐怕都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想成為帝國執政官的惟一可行方式,就是與其它實權派在尊崇皇權的基礎上聯合執政,但他們哪有份胸襟呢?於是他們都有著獨自控制皇帝的野心,最後的結果自然都是毫無例外的全家死於非命。
這些皇族親王缺乏威脅皇權的實力,但他們在鞏衛皇權之時卻是力量巨大的。也正因為如此,楊駿、賈南風一旦心生輕視皇權之心,馬上就被打得萬劫不復了。如果司馬炎沒有分封諸王,那楊氏、賈氏恐怕都會成為司馬家族第二的;換句話說他們都有可能凌駕於司馬家族之上的。從這層意義上,晉武帝分封諸王是必須的;也是成功的。
晉帝國的滅亡,主要是因為在豪門貴族政治下;一個人只要投胎投的好,隨時都可以身居高位的。在這種背景下,帝國的高級官員,對控制權力的困難與風險都缺乏清醒的估計。所以他們一旦成為皇帝的高級助理後,馬上就會以為整個天下就是他們的了。這種念頭是可笑的,是危險的;但一個人處於楊駿、賈南風、趙王、齊王類似的地位,都很容易產生與此類似的想法。他們做為帝國的執政官員,卻很少想著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威,竟然都是在破壞著中央政府的權威。在這方面,楊駿所做的事最為經典了,這位老兄把汝南王趕出中央政府;他以為從此中央政府就屬於他自己的了,問題是在皇族勢力巨大的背景下,一個缺乏重要皇族親王參與的中央政府,它實際的權威到底有多大;恐怕除了自欺欺人的騙自己外,誰也不敢做樂觀的估計。如果僅是一個楊駿做事如此不著調,那它實在不足以導致帝國的滅亡。問題是後來的執政官員(賈氏、趙王)都以這種態度行事,那帝國中央政府代表的權威自然只有一點點的縮小,最後全面崩潰了。
中央政府崩潰了,就是沒有皇族諸王;在豪門貴族勢力越來越大的社會中,外姓的權力者也會成為諸侯割據一方的。就好像董卓入洛陽,當時大漢皇族諸王勢力非常有限,但大漢帝國馬上也就陷入十幾路諸侯割據一方的狀態之中。
在晉帝國皇族諸王林立,豪門貴族遍佈的社會中,無論誰做為帝國的執政官,他應該做的事就是尊崇皇權;否則隨時都會把全家帶入死路的。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因為任何一個執政官員可能控制的權力資源,都不足以讓帝國圍繞他旋轉的;任何一個執政官員想讓帝國圍繞自己旋轉的方法,就是盡力讓自己成為皇帝的帖心管家,就是代表皇帝去管理帝國。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楊氏、賈氏、趙王都利令智暈的以為自己就能讓帝國圍繞自己旋轉;楊氏敢把皇族最重要的成員(汝南王)排擠出局;賈氏竟然敢把皇族最重要的成員(太子)殺掉,;至於趙王也是敢皇族中幾個重要的成員(皇帝的幾個弟弟、堂弟)一便排擠出局,他們都也太高估自己的實力了。
司馬炎分封諸王,是因為他害怕曹魏帝國滅亡的悲劇再次落入晉帝國頭上。從這層意義上,他的努力是成功的。司馬炎廣封諸王(讓皇族權力分散開),是因為害怕帝國諸王有挑戰皇權的力量。從這層意義上,他的努力也是成功的。但帝國還是迅速滅亡了;因為在一個遍佈豪門貴族的社會中,皇帝想把最高權力長久的留在自己家裡本身就是困難重重的。翻開魏晉南北朝、甚至隋唐去看,哪個家族都是在危險的平衡中握著最高權力,隨時一個不小心就會喪失這種權力。(轉自鐵血 淚痕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