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深海發光生物研究
美國佛羅里達諾瓦東南海洋中心海洋生物學家近期利用「約翰遜海洋鏈接二號深潛器」潛入到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域對深海發光生物進行研究,共發現了多種發光深海生物,包括海參、海葵、珊瑚和一個新的寄生蟹物種,這些生物都生活在一千米深以下的海底。這些圖片均是由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塔瑪拉-弗蘭克領導的深海生物研究小組在研究過程中拍攝的。這些最新發現的自身會發光的深海生物看上去就像來自外星一樣。
東方扁蝦
一種長度為25厘米的東方扁蝦種類名叫「Gastroptychus spinifer」,它們有著非常大的眼睛。它們巨大的眼睛可以幫助其在深海中敏銳地感應到其他海底生物產生的螢光。研究人員表示,對深海生物的研究工作面臨著一項巨大的挑戰,那就是他們必須保證當把這些生活在深海的動物帶回到水面的時候它們不會被「熱死」,特別是那些生活在熱帶海底的生物。不過,一般人們都會認為海底與海面巨大的壓力差才是最大的挑戰,事實卻並非如此。弗蘭克說,「將它們從4攝氏度左右的海底帶回到28度左右的海面,這個溫度對它們來說實在太高了。」
圖中展示的這類巨型等足類動物可以生長到41厘米長,而且這類生物擁有對光線非常敏感的複眼。眼球上的反光色素層(也稱絨氈層)在微光的照射下看上去就像在閃閃發光一樣。為了將這種深海生物帶回實驗室對它們進行視覺研究,科學家必須讓它們一直處於黑暗的環境中,否則,稍微強烈的光線就會致使其眼睛失明。因而科學家們必須使用潛水儀器上的機械臂一隻一隻地捕捉它們,並小心翼翼將其地放置在不透光的盒子中。
這種名為「Parapandalus」的深海螢光蝦可以向體外釋放螢光色有機物質來干擾潛在的捕食者,提高自身生存機會。該物種是已知海底生物的一類,它們生活在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域,可以利用自身發出的螢光進行照明。科學家使用「約翰遜海洋鏈接二號深潛器」前往深海搜集了這些會發光的深海生物,包括海參、海葵、珊瑚和一個新的寄生蟹物種,這些生物都生活在一千米深的海底。作為最早開始研究生物螢光性的團隊,美國佛羅里達諾瓦東南海洋中心課題小組還對這次搜集的其他深海發光生物進行了研究。
此項研究負責人、佛羅里達諾瓦東南海洋中心海洋生物學家塔瑪拉-弗蘭克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生物螢光可以幫助深海生物們給它們的食物進行顏色標記。它們用不同的顏色對不同種類的食物進行標記,以此區分自己對這些食物的好惡。而且研究結果還展示了一個現象,深海發光生物更偏向於產生綠色螢光,而不是通常人們看到典型的藍色螢光。在深海海底,藍色螢光在周圍的環境和地形地貌中並不是很顯眼,相反,綠色螢光卻可以在更遠處被看到。」
在深海海底,一群海蛇尾圍繞在一隻東方扁蝦身旁。科學家通過對這種東方扁蝦的研究發現,這種生物會附著在有著螢光綠色的海葵上並且使用它們長長的爪子捕捉食物。事實上它們並沒有食用這些海葵,它們只是以一些附著在海葵上的物質為食。研究團隊成員松克-約翰森注意到,海葵附近一些細微的浮遊生物發出的微弱藍色光亮會吸引到東方扁蝦的注意力。
因而研究團隊認為東方扁蝦可以辨析出微弱的藍色光和紫外線,這使得它們可以準確地發現符合它們胃口的浮遊生物,這些浮遊生物會發出微弱的藍光,在綠色海葵的背景下比較容易被發現。
維納斯捕蠅海葵可以釋放出一團發光的粘性物來迷惑它的潛在捕食者們。這個物種是目前已知的兩種可以自身發光的海葵中的一類。這種海葵的生物螢光粘液附著在先靠近的捕食者身上,讓該捕食者在深海中閃閃發光,從而迷惑後來捕食者的眼睛讓海葵不那麼容易被發現。
海蛇尾是近期發現的一類可以產生生物螢光的深海生物物種。科學家們從一堆深海生物中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才找出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發光體。弗蘭克說,「它們在黑暗中發出微弱光亮的時候一切都變得很安靜,你甚至都不願意去破壞這份寧靜。」
一隻深海蟹嘴部附近的剛毛在閃閃發光。長久以來,對深海發光生物的研究內容都比較少。因此該研究團隊的科學家也不確定這些發光生物是否僅僅存在於巴哈馬群島附近海域中,在其他海域中同樣深度的海底是不是也有著相類似的發光生物存在。弗蘭克說,「我們需要跳出這一片區域進行更多的研究,看看這些研究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正確。」不過,由於預算的限制,佛羅里達州大西洋大學海港海洋學研究所已經出售了支持本次研究的科考船。弗蘭克說,「這真是一個悲劇,約翰遜海洋鏈接二號深潛器再也不會運轉了。」
這是一種新發現的深海寄宿龍蝦物種,它們附著在巴哈馬群島附近600多米深的海底。它們的身體和它們所有的觸鬚看起來就像是美麗珊瑚。而且它們可以發出微弱的綠色螢光。
一隻外號為「駝背黑魔鬼」的雌性鮟鱇魚點亮了它明亮的小燈籠來引誘食物上鉤。對於這類生活在深海中的黑色魔鬼,擁有發光能力是非常具有競爭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