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擊倭寇的英雄胡宗憲為何會慘死獄中?
胡宗憲,南直隸徽州府績溪華陽鎮龍川村人。其曾叔祖,官至南京戶部尚書。胡宗憲出身縉紳世家,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少時喜兵法謀略之書,對科舉功名不感興趣。後在家長規勸下,才專心科舉。於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進士,後官至兵部尚書。在安徽績溪龍川村村頭,至今還立著頌揚他事跡的「奕世尚書坊」。
嘉靖十九年(1540),胡宗憲初任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縣令,就顯示出了能臣的才幹。他先組織民眾撲滅旱蝗之災,後對為害多年的強盜進行安撫勸降。胡宗憲的文韜武略,在治理益都已牛刀小試了一把。嘉靖二十一年(1542)起,胡宗憲母親和父親相繼去世。他回鄉守孝五年。期間,刻苦攻讀《大學衍義》《武經七書》等書,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後以御史身份巡按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也頗有作為。嘉靖三十年(1551),他又巡按湖廣,平定苗民起義。在胡宗憲入仕的十年裡,政績顯著。嘉靖三十三年(1554),33歲的胡宗憲被欽點為浙江巡按監察御史。這次任命進一步為他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台,他抓住了機遇,在東南海疆建立了抗倭奇功。
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起於元末明初。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倭患驟然加劇。胡宗憲此時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足見朝廷對他寄予厚望。胡宗憲臨行立下誓言:表示不擒獲王直、徐海兩大倭寇首領,誓不回京。上任伊始,針對轄區內官兵紀律鬆弛的現象,他以賞罰為手段,大力整頓,很快使軍紀士氣就得到恢復。
胡宗憲到浙江不久,內閣首輔嚴嵩的義子,工部右侍郎趙文華,以祭海為名,到沿海督察軍務。趙文華為人小氣奸詐。浙江總督張經、巡撫李天寵因沒有投其所好,先後被他陷害而死。胡宗憲在與趙文華共事時,小心謹慎,圓滑行事,不僅沒有開罪趙文華,還極力討好他。在趙文華的力薦下,胡宗憲很快升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軍務。至此,胡宗憲有了大展宏圖的舞台。他一方面招攬各種人才,重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把足智多謀科舉不得志的奇才文人徐渭招為幕僚;另一方面,大力支持練兵。
胡宗憲在對倭患形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研究後,認為實力強大的王直是東南倭患的核心人物。而他的前任們只懂以武力剿殺倭寇,不懂智取,最後不但沒完成朝廷使命,還招殺身之禍。為避免重蹈覆轍,胡宗憲制定剿撫並舉的策略,用計謀招擒王直。為表示招撫王直的誠意,胡宗憲與王直自認同鄉,將王直的家人從監獄中放出來,並妥善安置。同時,胡宗憲還派有勇有謀的王姓千戶裝扮成賣菜人,接近王直,並很快騙得信任。一天晚上,趁王直到王千戶的船上飲酒的機會,王千戶將船的纜繩解開,使船順水漂到岸邊。胡宗憲終於有機會見到王直。並對他禮遇有加。這樣,王直對胡宗憲的防範開始鬆懈,最後被斬殺。
對於另一夥倭寇,胡宗憲曾派人給倭寇頭目徐海送去招降書,為表示招撫的誠意,胡宗憲送給徐海和王翠翹大批價值不菲的財物。還派人私下對王翠翹說:「徐將軍如投誠,定可當上大官,你也會被封為誥命,衣錦還鄉,這比海上為寇強多了!」出身官宦人家的王翠翹聽後心動,力勸徐海歸順,並設計將陳東和麻葉等倭寇頭目獻給胡宗憲。徐海對她言聽計從,結果反加快了覆滅。
事後胡宗憲捲進了官場集團的政治鬥爭,最終斷送了性命。胡宗憲是由嚴嵩義子趙文華舉薦而陞遷的,在人們的眼裡,他屬於嚴黨。嘉靖四十一年,嚴嵩失寵,所謂「樹倒猢猻散」,有人以貪污軍餉、濫徵賦稅、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很快皇帝下令罷免他的職務,念其抗倭功勞,皇帝網開一面,給了他一條生路。胡宗憲帶著無盡的失落回到家鄉。
胡宗憲原想就此退居鄉野,不問政事,可他的政敵們沒有忘記他,嘉靖四十四年(1565),滅頂之災從天而降。曾經協助胡宗憲抗倭的羅龍文犯罪被抄家,御史意外發現胡宗憲被彈劾時寫給羅龍文賄求嚴嵩兒子嚴世蕃作內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胡宗憲自擬的聖旨一道。皇帝聞此事後大怒,對胡宗憲降旨問罪。胡宗憲被押赴至京。在獄中,他寫下萬言的《辯誣疏》,遞交上去後,卻石沉大海,徹底絕望的胡宗憲,選擇了自殺身亡,年僅五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