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國古代的三大著名抗日名將:古代抗日戰神!
在中國的史冊裡,有三位代表性的抗日名將,他們是唐代的劉仁軌、明代的戚繼光、李如松。
日本與中國的聯繫最早始於東漢光武帝時期。日本一個叫由來的人前來漢朝朝貢,漢光武帝便為該國賜名「倭奴」,並賜印「漢倭奴國王」。「倭」有矮之意。此後日本一直虛心學習中國,對中國既師事又朝貢。當然,學生翅膀硬了,不免總想和老師掰掰手腕。日本民族的民族性也十分奇特。儒家文化的忠義、本土神教的神秘,以及南洋道教的迷信,構成了日本既忠誠又偏執還不乏神經質的「武士道」精神。當然,作為一個蕞爾小國的危機感,以及在中華帝國面前的自卑,恐怕是隱藏在日本民族心中不能言說的秘密。總之,日本的挑戰開始了,我們的民族英雄也登上了歷史的舞台。
劉仁軌
劉仁軌(601—685),汴州(今河南開封)人。是唐高宗時的宰相。當然,劉仁軌官至宰相,與他「抗日援新」的偉大功業有關。唐代時,如今的朝鮮半島分為新羅、百濟、高句麗三部分。其中新羅對唐朝歸附較誠,而百濟、高句麗對唐朝(包括隋)始終持對抗態度,以致唐朝多次發動對高句麗的征伐。公元655年,高句麗、百濟發動對新羅的攻擊,新羅向唐朝告急,唐高宗派大將蘇定方率兵解救新羅。蘇定方決定採取擒賊擒王,圍魏救趙的策略,先攻百濟,破其都城,百濟王義燕投降。唐朝命劉仁願守百濟。百濟王室義豐被部下重新立為百濟王,企圖掙脫唐軍控制,於是向高句麗、日本求援,高句麗、日本發兵幫助百濟反唐。唐高宗以劉仁軌為主帥,征討百濟、高句麗、日本的反唐聯盟。劉仁軌多次打敗百濟,公元663年,劉仁軌在白江口(今朝鮮錦江)以水軍大敗日本。白江口之戰周,唐軍四戰皆捷,焚燒日本戰船四百餘艘。劉仁軌一鼓作氣滅了百濟。唐朝後來滅掉了高句麗,只留下歸附唐朝的新羅。唐朝在朝鮮半島的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
劉仁軌
應該說,唐朝對百濟、高句麗、日本的反唐聯盟的征伐是正義的。古典帝國時代的這種朝貢體系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正當的。藩屬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宗主國主權的一部分,藩屬國的安危也事關宗主國主權的安危。唐朝對新羅的保護,對百濟、高句麗、日本的征伐,本質上也是對主權的保衛戰。而劉仁軌在這場主權保衛戰中運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捍衛了唐朝的尊嚴和利益,應該為我們記住。
戚繼光
戚繼光
接下來便是大家熟悉的戚繼光了。戚繼光(1528-1588),字元敬,安徽定遠人,生於山東微山。元末至明朝,日本海盜和走私者勾結中國奸商屢屢侵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國人稱之為「倭寇」。公元1557年,倭寇進犯樂清、瑞安、臨海等東南沿海地帶,戚繼光與俞大猷奉命抗倭。抗戰一開始並不順利,戚繼光、俞大猷因錯失時機而未能遏制倭寇氣焰,使倭寇得以做大。戚繼光戴著通倭的嫌疑,決定立功贖罪。一次,戚繼光看到了其治下的浙江金華、義烏幾伙無業遊民在街頭的火並,突然想到自己統領的正規軍戰鬥力薄弱,而這些無業遊民彪悍驍勇,如果得以合理規導收編,完全可以大大提升部隊作戰能力。於是戚繼光收編了金華、義烏遊民三千餘人,對他們進行正規軍事訓練。這便是歷史上與「岳家軍」齊名的「戚家軍」。作為私募的民兵武裝,戚家軍雖然沒有朝廷的正式編製,但也因此具備靈活機動的體制,能夠讓戚繼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擺脫朝廷的不合理遙控。戚繼光根據江南多濕地溝壑、河網密集的特點制定「鴛鴦陣」,陣勢以冷兵器衝鋒,火兵器(鳥銃)掩護,已初具近代陣地戰雛形。又針對倭寇長刀,在先人的經驗上改良和推廣一種以竹為原料插上尖刺的武器——狼筅。對於長刀,狼筅既可以抵擋,又可以勾拉,還因為尖刺較多而易於攻擊,體積較大而便於橫掃,而且竹的外形也便於集體隱蔽。
戚繼光的棍法據說還成為了少林棍法的一大淵源。在抗倭鬥爭中,戚繼光還使用了地雷,或許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地雷的人。公元1561年,戚繼光在龍山大破入侵的倭寇,倭寇復侵台州,戚繼光手刃倭寇首領,倭寇聞風膽懾,逃跑之際走投無路,全部在瓜陵江淹死。戚繼光又全殲了侵犯台州的倭寇,取得了著名的「台州大捷」。1562年,倭寇入侵福建。面對福建多水的情況,戚繼光命部下以稻草填充水坑,克服了地理障礙,於福建橫嶼斬首倭寇兩千。戚繼光於牛田端了倭寇老巢,又將倭寇趕至興化,一舉殲滅。福建的倭寇至此全部肅清。爾後,戚繼光又在平海衛斬殺來自日本本土的倭寇共五千餘人,收復了被倭寇佔領的興化等地。1564年,戚繼光將入寇仙遊的倭寇趕至一個叫王倉坪的懸崖邊上,不少倭寇跳崖摔死,對逃入蔡丕嶺的倭寇,戚家軍逢山攀巖,迎難而上,於嶺上殺死倭寇百餘人。逃亡的倭寇劫掠漁船入海,也被戚家軍殲滅。這便是戚繼光抗倭的主要事跡。戚繼光抗倭,除了指揮有方和部下驍勇,一個重要的原因恐怕要歸功於戚繼光身上的理論素養。「紙上談兵」未必就沒有出息,戚繼光在戰爭中總結經驗寫下的《紀效新書》、《武備新書》、《練兵實紀》等軍事理論著作,也反過來指導自身的戰略戰術。戚繼光也是一個傑出的詩人。他的名作《馬上作》「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讀來蕩氣迴腸,使人忘其鄙近,《行邊》「薊門桃李應何限,歲歲不知春去來。」更是芳馨悱惻,忠愛纏綿。戚繼光的抗倭,也留下不少傳奇故事,比如《轅門斬子》的故事,雖然羌無故實,但也表達了民間對戚公偉岸人格的某種合理想像。
李如松
戚繼光抗倭後的近三十年,日本以國家的名義醞釀了一場對中國的入侵。於是一個叫李如松的明朝將軍受命於危難之際。李如松(1549—1598),字子茂,遼東鐵嶺衛人。祖先是朝鮮內遷到中國的移民。李如松的對手,就是大家熟悉的豐臣秀吉,豐臣的手下有大名鼎鼎的德川家康。1591年,豐臣秀吉修書朝鮮,希望朝鮮能體自己做侵略明朝的嚮導。這時朝鮮分為東西兩黨,東黨認為日本這一舉動對自己有利,可以同意,而西黨認為這必定會連帶侵略朝鮮。愚蠢的李朝政府相信了日本,對日本毫無戒備並願意為虎作倀。第二年,豐臣秀吉派20萬兵入侵朝鮮,朝鮮大敗,連忙向明朝告急,明朝以宋應昌為經略,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統薊、遼、冀、魯諸軍,開始了抗日援朝。李如松東渡朝鮮後,於平壤大破日軍。這便是世界史上著名的壬辰之戰。當然,在壬辰之戰後,李如松在碧蹄館遭遇了日軍的伏擊,損失慘重,但之前的平壤之戰已經奠定了中國對日本的上風。平壤之戰後,日本依然做困獸猶鬥,中日之間也幾番消磨,甚至出現了明朝萬曆帝封豐臣秀吉為日本王,而豐臣秀吉拒不接受,又啟邊釁的怪事。直到豐臣秀吉死後,日本才退出朝鮮。整個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戰爭,明朝以4-7萬之眾(其中5-6萬的朝鮮兵),抗擊倭寇12-18萬人,無疑是一次以少勝多的軍事奇跡。這場戰爭遏制了日本的囂張氣焰,體現了大明軍隊誓死捍衛國土的決心,也粉碎了日本以朝鮮為跳板侵明的野心。而朝鮮對明朝的襄助感恩戴德,明亡之後,朝鮮李朝仍然沿用明朝正朔,以崇禎為年號。
歷史記住了劉仁軌、戚繼光、李如松,也記住了他們身後的左寶貴、鄧世昌、劉步蟾、林泰曾,記住了趙登禹、張自忠、佟麟閣、戴安瀾,記住了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以及無數拋頭顱,灑熱血的忠魂。抗日已經由民族經驗上升為共同記憶。當然,古代的抗日戰爭規模較小,時間較短,和20世紀的全民抗戰、八年抗戰有所不同。但中國人民不畏強禦,不讓寸土的強大民氣亙古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