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失敗的原因:武漢會戰若干問題戰略分析 | 陽光歷史

 

A-A+

武漢會戰失敗的原因:武漢會戰若干問題戰略分析

2016年08月27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49 次

    武漢會戰從持久消耗的戰略上看,仍不能不說是成功的;但在戰術戰鬥方面,缺點的地方還是很多。而且失敗的情形,屬於偶發的過失者少,屬於覆轍重蹈者多。語有云「失敗為成功之母」,這是說糾正過去失敗的經驗,自然可以達成後來的成功。但如前車之覆並不足以為後車之鑒時,則反覆失敗的悲劇自不能免。

  中間指揮單位過多,就是歷次會戰失敗的一大原因。這一痛苦的經驗,我們老早就知道得很清楚。但到武漢會戰時,中間指揮單位不但沒有減少,反倒更加多了。師上有軍、軍團、集團軍、兵團,以至戰區長官部,真是極疊床架屋之能事,欲其不誤事機,又如何可能?爭名譽、爭地位,是官僚主義的遺毒,然而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如不因勢利導,可能引起離心離德的後果。為了團結抗戰,兩害相權取其輕,疊床架屋的安排,正是有所不得已。對於這個問題,我曾提出「自請降級」的建議,也很難得施行。所以終抗戰之世,指揮單位太多的問題,一直未獲解決。

  作戰的唯一要訣,就是爭取主動,就是要「制人而不制於人」,在戰略上是如此,在戰術上也是如此。滬戰的最大成就,就是在戰略上我們已經做到這一點;但是談到戰術,則主動落到我們手裡的,可就絕無僅有了。本來抗戰只是被迫而起的應戰,本質上是以弱敵強不得已的被動戰爭,所以在戰略上我們不能不取守勢,然為爭取主動,又不得不在戰術上取攻勢。這一辯證式的原則本極正確,可是輪到實行,就往往無所措手。

  《孫子·虛實篇》:「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這真是微乎神乎,談何容易。普通都是能攻者始能守,今我既取守勢戰略,足見其戰略攻勢之不可能,不能攻之守,欲使「敵不知其所攻」難矣。故不能攻之守,必采多為之備的守勢,其結果就是「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此即所謂備多力分。在備多力分情形之下,難合「五則攻之」的條件,又安能戰術上取攻勢乎?戰略上既取守勢,戰術上又難取攻勢,其必無往而不陷於被動,乃為不證自明之事。被動是兵家

  三軍聯合作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即已發展成功的新形勢。因為我們沒有海軍,長江非但不是我們的「天塹」,反而資為敵用,牽制了我們大量的江防部隊,結果還是防不勝防,可笑之至。而沿江重鎮,在敵海軍炮火協同轟擊之下,尤感不易守禦,這是武漢會戰和淞滬會戰同有的一大劣勢。至於我們的空軍,戰鬥意志雖然很強,可惜兵力懸殊,制空權始終操在敵人手裡。所以在陣地作戰的士兵,終日在敵機威脅之下作戰,倍增攻擊上的困難,尤其補給增加困難使士氣也因此大受影響。因此,使我們得到一個教訓,就是:三軍聯合作戰是現代戰爭的一個特質,沒有強大海、空軍配合的陸軍,縱然精銳,也終歸無濟於事。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