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的名士們不願意侍奉新朝?名士們的結局 | 陽光歷史

 

A-A+

為何古代的名士們不願意侍奉新朝?名士們的結局

2016年02月08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18 次

  新朝可以說是一種前進,但為什麼古代許多名士並不願意在新朝做官?陶淵明在發現桓玄、劉裕有野心的時候就辭官了,阮籍等等不願意在司馬氏下做官。舊朝皇帝已無力統治,新朝的取代是一種必然,為什麼名士就不願意了?以現在眼光來看,難道不是誰做皇帝做得好就幫助誰嗎?這是一種儒家思想根植的影響嗎?這是一種目光短淺的守舊表現嗎?

  說了這麼多,說到底就是不相信有「忠義」這個東西的存在唄。現在人一提起「忠義」二字,就彷彿是極可笑的事情,一旦存有這樣的心態,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盡忠守節的情懷?文文山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所抒發的不就是這種情懷嗎?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這些「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的人們,之所以能夠光照後世,千年不能磨滅,不就是因為他們心中那股忠義之氣嗎?

  或許新朝真的是先進的,是代表了歷史發展方向的,可是國家養士數百年,怎能無一人為之赴死?既然如此,那赴死之事就讓我來吧,至於服務新朝這事,自有他人為之。——這種行為確實很傻,在某些心機靈活的人看來,是屬於「目光短淺的守舊行為」,但我們的歷史,正因為有這些傻瓜的存在而光芒四射。「換個說法,如果我們的歷史上都是那種識時務的俊傑,一見形勢不好紛紛投奔新朝,無一人肯盡忠守節,這樣的歷史恐怕才令人心寒呢。

  最後講個故事,說清朝吳梅村被朝廷征博學鴻詞科,即將赴京,同鄉好友在蘇州虎丘的千人石上設宴為其踐行,結果這時有僕人送過來一封信,說是有人轉交給吳梅村的,吳打開一看,頓時坐立不安,面如土色,旁邊人頗為好奇,拿過來一看,也是頓時冷汗如雨,原來那封信上只寫著四句詩:千人石上千人坐,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語婁東吳學士,兩朝天子一朝臣。我們的民族的風骨和氣節,正是因為有那些恥於「兩朝天子一朝臣」的傻子的存在,才得以千年不滅。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