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歷史上十大被國人冤枉的名人:最冤的人是誰
NO10、劉禪——劉禪其實不昏庸!
劉禪,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於公元223年繼位為皇帝,在位四十年。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姜維北伐,在位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公元263年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後在洛陽去世。
一般人認為劉禪是弱智,主要三個方面。
第一,劉禪親政後信小人遠君子。但是,古代有哪個皇帝身邊沒有幾個小人呢?
第二,不戰而降,但不能說他就是個混蛋,中國皇帝不戰而降的很多。當時,他跟不肯投降的兒子說了一段話:「現在大臣都說要投降,你卻仗血氣之勇,想要讓滿城流血嗎?」諸葛亮挾少主以令蜀中欲稱帝卻無膽,劉禪正是利用諸葛亮這種心理而智斗周旋最終勝利,但並未掘其祖墳,這樣看來,劉禪還是一個仁君。
第三,沒心沒肺。蜀國滅掉後,劉禪被帶到了洛陽。司馬昭招待他,而宴會上所演奏音樂舞伎跳舞蹈是蜀國的。但內容不怎麼好,像當年韓信玩的四面楚歌。蜀國投降的大臣都痛哭流涕,劉禪卻談笑自若。換一個角度來講,此時的劉禪已為「魚肉」,「沒心沒肺」未嘗不是一種明哲保身。他還是中華歷史上唯一亡國之後善終的君主。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一位被中國歷史扭曲的大氣君主
劉備臨終前特意叮囑:「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而事實上,對於事無鉅細,大權獨攬的諸葛亮,劉禪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謙讓,「以父事之」。按照常規,諸葛亮本應還政與劉禪。北伐前夕,諸葛亮依舊把22歲的劉禪當作孩子,特派心腹「監管」,「後主益嚴憚之」。不僅如此,還在《前出師表》中,透露出對劉禪的種種不滿,像對待孩子一樣提耳面教劉禪的「親閒臣,遠小人」,而青年天子劉禪從大局考慮,委曲求全。
諸葛亮的違背了先主輔政的囑托,進而代政,並長期大軍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儘管劉禪與諸葛亮君臣之間也存在著些許不諧,而劉禪也是為大局著想,克制自己。諸葛亮用人失誤後很內疚,後主安慰說:「勝負兵家常事。」諸葛亮自貶三級後不久,為了不影響諸葛亮的權威,等諸葛亮打了勝仗後,劉禪及時恢復諸葛亮的職務。諸葛亮死的消息傳來,劉禪連日傷感,不能上朝,竟哭倒於龍床之上。當靈柩運回時,劉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諸葛專權對後主很有刺激。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反對為其立廟。但在眾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沒有固執己見。儘管如此,劉禪還是沒有丟掉諸葛亮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順民意,從而保證了政局的長期穩定。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時不清醒,野蠻的路線鬥爭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劉禪對此卻能從長遠著眼,如此得體地處理權臣問題,也可謂亙古未有。如此賢德的領導,在專制制度的歷史長河中,也是奇跡。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後主劉禪不僅有肚量,而且很有頭腦。諸葛亮急於北伐,青年帝王劉禪頭腦非常清楚,規勸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儘管諸葛亮置自己的規勸與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劉禪還是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諸葛亮死後,劉禪馬上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司馬懿率大軍征伐遼東公孫淵。劉禪唯恐蔣琬犯諸葛亮老毛病,專門下詔告誡蔣琬不要輕舉妄行,「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魏延造反,卻表奏楊儀造反。後主聽完魏延表奏,馬上提出疑問,曰:「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
為了防止權臣權力太重問題,劉禪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主官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蔣琬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大權獨攬,徹底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鉅細,鹹決於丞相」的政治體制。
後主劉禪不僅分析問題有頭腦,而且處理問題也很果斷,有人情味。劉琰的妻胡氏入賀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劉炎的猜疑,導致了惡性事件。劉禪接受教訓,馬上廢除了大臣妻子母親宮廷朝賀的禮節。對於姜維等人把蜀國衰落責任推給宦官黃皓時,後主並沒有委過與人,只是說:「區區一個太監,不過是一個聽喝的。」夏侯霸的父親為黃忠所殺,劉禪安撫前來投降的夏侯霸時,說:「你父親的遇害,非我先人所為。」一語帶過之後,套近乎說:「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亂被殺,後主也沒有對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後人認為:「後主能作此語,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劉禪的胸襟比他父親劉備要大氣的多,不失於第二代領導人的風範和氣質。
歷史上真實的劉禪:一位被中國歷史扭曲的大氣君主
劉備臨終前特意叮囑:「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而事實上,對於事無鉅細,大權獨攬的諸葛亮,劉禪也基本上做到了凡事謙讓,「以父事之」。按照常規,諸葛亮本應還政與劉禪。北伐前夕,諸葛亮依舊把22歲的劉禪當作孩子,特派心腹「監管」,「後主益嚴憚之」。不僅如此,還在《前出師表》中,透露出對劉禪的種種不滿,像對待孩子一樣提耳面教劉禪的「親閒臣,遠小人」,而青年天子劉禪從大局考慮,委曲求全。
諸葛亮的違背了先主輔政的囑托,進而代政,並長期大軍在外,犯了君臣大忌。儘管劉禪與諸葛亮君臣之間也存在著些許不諧,而劉禪也是為大局著想,克制自己。諸葛亮用人失誤後很內疚,後主安慰說:「勝負兵家常事。」諸葛亮自貶三級後不久,為了不影響諸葛亮的權威,等諸葛亮打了勝仗後,劉禪及時恢復諸葛亮的職務。諸葛亮死的消息傳來,劉禪連日傷感,不能上朝,竟哭倒於龍床之上。當靈柩運回時,劉禪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諸葛專權對後主很有刺激。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反對為其立廟。但在眾人的一再要求下,阿斗也沒有固執己見。儘管如此,劉禪還是沒有丟掉諸葛亮這面旗子。如此行事,既得人心,也順民意,從而保證了政局的長期穩定。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只要自己一時不清醒,野蠻的路線鬥爭也就不可避免。!青年帝王劉禪對此卻能從長遠著眼,如此得體地處理權臣問題,也可謂亙古未有。如此賢德的領導,在專制制度的歷史長河中,也是奇跡。南朝史學家裴松之評價「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後主劉禪不僅有肚量,而且很有頭腦。諸葛亮急於北伐,青年帝王劉禪頭腦非常清楚,規勸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儘管諸葛亮置自己的規勸與不顧,但北伐決議一旦形成,劉禪還是全力支持諸葛亮的北伐。諸葛亮死後,劉禪馬上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司馬懿率大軍征伐遼東公孫淵。劉禪唯恐蔣琬犯諸葛亮老毛病,專門下詔告誡蔣琬不要輕舉妄行,「須吳舉動,東西掎角,以乘其釁。」魏延造反,卻表奏楊儀造反。後主聽完魏延表奏,馬上提出疑問,曰:「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
為了防止權臣權力太重問題,劉禪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主官政務,以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軍事,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蔣琬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大權獨攬,徹底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鉅細,鹹決於丞相」的政治體制。
後主劉禪不僅分析問題有頭腦,而且處理問題也很果斷,有人情味。劉琰的妻胡氏入賀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劉炎的猜疑,導致了惡性事件。劉禪接受教訓,馬上廢除了大臣妻子母親宮廷朝賀的禮節。對於姜維等人把蜀國衰落責任推給宦官黃皓時,後主並沒有委過與人,只是說:「區區一個太監,不過是一個聽喝的。」夏侯霸的父親為黃忠所殺,劉禪安撫前來投降的夏侯霸時,說:「你父親的遇害,非我先人所為。」一語帶過之後,套近乎說:「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亂被殺,後主也沒有對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後人認為:「後主能作此語,亦非非常。」在待人接物等方面,劉禪的胸襟比他父親劉備要大氣的多,不失於第二代領導人的風範和氣質。
NO9、龐涓——其實不失為英武神勇的一代名將
被評價「嫉賢妒能,打不過孫臏」
實際上是孫臏勾搭外國在前,龐涓處置孫臏在後,龐涓的兩次失敗,完全是魏國失算於廟堂之上,還是為了大國爭霸而瞎打,根本不知道時代已經變了。如果換一個人領兵,估計魏國當時就已經亡國了。
龐涓,戰國時期魏國上將軍,戎馬一生,桂陵之戰兵敗自殺。在河南省通許縣縣城東邊1.5公里處,有個村莊名叫三里崗,村頭有一座高高隆起的圓丘形墓塚,為龐涓墓。據當地人說,在這個大墓的南邊原來還有三個小墓,墓裡埋葬的分別是龐涓的馬、馬童和兵器,但現已不復存在。
說起龐涓,許多人馬上就會想起「孫龐鬥智」。在這個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中,龐涓妒賢嫉能,無情地排斥和殘害他的同門師兄孫臏,最終卻落敗於孫臏之手,慘死於亂箭之下。由於故事對復仇情結的渲染,龐涓通常被人們視為妒賢嫉能、心胸狹窄者的代表,甚至被看成無能之輩。
其實,龐涓雖然陷害過自己的師弟孫臏,卻和孫臏一樣,也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傑出人物。他是戰國時代中期諸侯各國中最負盛名的猛將,無人能與之爭鋒。在魏國稱霸中原的過程中,龐涓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貢獻最大、表現最為突出的將領。隨著他的威名遠揚,魏國的霸業一步步走到了顛峰;而在他血染沙場之後,魏國的霸業也隨之漸漸走向衰落。他的命運直接影響和改變了魏國的命運。
龐涓戎馬倥傯的一生,戰功赫赫,在當時諸侯各國盛名卓著,無人能比,不失為英武神勇的一代名將。然而,他的死卻似乎極少得到人們的同情和惋惜。他因嫉妒而殘害同門師兄,將自己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許多人都認為他與孫臏之間是復仇之戰,他的死是罪有應得。
其實,龐涓雖然陷害過自己的師弟孫臏,卻和孫臏一樣,也是那個時代不可多得的傑出人物。他是戰國時代中期諸侯各國中最負盛名的猛將,無人能與之爭鋒。在魏國稱霸中原的過程中,龐涓幾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貢獻最大、表現最為突出的將領。隨著他的威名遠揚,魏國的霸業一步步走到了顛峰;而在他血染沙場之後,魏國的霸業也隨之漸漸走向衰落。他的命運直接影響和改變了魏國的命運。
龐涓戎馬倥傯的一生,戰功赫赫,在當時諸侯各國盛名卓著,無人能比,不失為英武神勇的一代名將。然而,他的死卻似乎極少得到人們的同情和惋惜。他因嫉妒而殘害同門師兄,將自己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許多人都認為他與孫臏之間是復仇之戰,他的死是罪有應得。
NO8、曹操——一個英雄變成了一個花臉奸臣
歷史上曹操想做的就是一代名臣,事實上,他的確做到了。風雨飄搖的漢王朝在他手上沒有丟。曹操在世期間,將中國北方治理的非常平穩,把匈奴鮮卑烏丸都打成了龜孫子,不像司馬家的一群近親白癡,弄得五胡亂華,那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傷到了民族命脈寧教我負天下人的負,是肩負,背負的意思。羅貫中偷換概念其實仔細想來還是很幼稚的,才會在漢王朝威嚴尚在的時候說出那種不要命的話。諸葛對曹操的評價:操用兵彷彿孫吳,意思就是豬哥在曹操面前用兵可以算是魯班門前弄斧,孔子門前讀書,數千年來被視為神一樣存在的人物,名聲卻毀在了一個街頭小說家的手上。
曹操是三國歷史上爭議最多的人物,背負了千年「奸雄」名號的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曹操在歷史上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出生在一個宦官家庭,少有大志,在鎮壓黃巾起義的戰爭中嶄露頭角,並逐步擴大了軍事力量,"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打敗豪強割據勢力袁紹、袁術、呂布等,逐步統一了中國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退回北方,同蜀、吳成鼎足之勢。曹操還在北方屯田並興修水利,對農業生產起了一定作用。曹操用人唯賢,打破了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人才,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勢力。他還是一位著名詩人,他的詩篇激昂慷慨、悲壯蒼涼,深受後人喜愛。
在曹操死後的幾百年裡,他的形象總的來說是不錯的。西晉陳壽在《三國誌》中稱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西晉陸機在《吊魏武帝文》中稱曹操"建元功於九有,故舉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稱讚曹操"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當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德代"。在這幾百年裡,雖然也出現了貶低曹操的種種評價,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評價。可以說直至唐代末年,曹操無論是在封建統治階層還是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屬於一個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轉變出現在宋代。蘇軾《東坡志林》就提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即快。"這說明這一時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廣大百姓的心中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理學家朱熹對曹操進行攻擊:"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賊"(《資治通鑒綱目》)。陸遊詩中也有"幫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的句子。再到後來又逐漸出現了醜化曹操的劇目,這一點在元代的雜劇之中體現得最為明顯。元代民間藝人的講史話本《三國誌平話》中對於曹操的醜化,則更加說明曹操在廣大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已經被大大貶低。羅貫中最後來了個集大成,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對於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靈活現,深入人心。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主要是由於民族矛盾引起的。從宋代到元末的幾百年間,漢族屢遭外族的殘酷壓迫和統治,使得漢族人民不得不奮起反抗,有了"還我河山"的願望。這種社會現象反映在當時的文藝作品之中,就突出地表現為一些帶有明顯傾向性的作品的出現。而當時的作家又以當時最為流行的三國故事作為題材來體現"人心思漢",把劉備、諸葛亮的蜀漢政權當做自己的民族英雄來懷念,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殘暴的統治者而仇恨,加上在歷史上曹操也的確有過類似的劣跡,因此,曹操也終於由一個有本事的人、一個英雄變成了一個花臉奸臣了。
在曹操死後的幾百年裡,他的形象總的來說是不錯的。西晉陳壽在《三國誌》中稱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傑";西晉陸機在《吊魏武帝文》中稱曹操"建元功於九有,故舉世之所推"。直至宋代之前,曹操的形象仍然是比較高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吊魏太祖文》中稱讚曹操"以雄武之姿,當艱難之運;棟樑之任當乎曩時,匡正之功異於德代"。在這幾百年裡,雖然也出現了貶低曹操的種種評價,但倒也不是主流的評價。可以說直至唐代末年,曹操無論是在封建統治階層還是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都基本上屬於一個正面人物。
曹操形象的根本性的轉變出現在宋代。蘇軾《東坡志林》就提到:"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頻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即快。"這說明這一時期的曹操的形象在廣大百姓的心中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理學家朱熹對曹操進行攻擊:"只有先主名分正,曹操自是賊"(《資治通鑒綱目》)。陸遊詩中也有"幫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的句子。再到後來又逐漸出現了醜化曹操的劇目,這一點在元代的雜劇之中體現得最為明顯。元代民間藝人的講史話本《三國誌平話》中對於曹操的醜化,則更加說明曹操在廣大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已經被大大貶低。羅貫中最後來了個集大成,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對於曹操的塑造,更是令曹操的奸臣形象活靈活現,深入人心。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這主要是由於民族矛盾引起的。從宋代到元末的幾百年間,漢族屢遭外族的殘酷壓迫和統治,使得漢族人民不得不奮起反抗,有了"還我河山"的願望。這種社會現象反映在當時的文藝作品之中,就突出地表現為一些帶有明顯傾向性的作品的出現。而當時的作家又以當時最為流行的三國故事作為題材來體現"人心思漢",把劉備、諸葛亮的蜀漢政權當做自己的民族英雄來懷念,而把董卓、曹操之流看成是殘暴的統治者而仇恨,加上在歷史上曹操也的確有過類似的劣跡,因此,曹操也終於由一個有本事的人、一個英雄變成了一個花臉奸臣了。
NO7、 吳三桂——悲劇性人物
吳三桂青年時候的頂頭上司袁崇煥,是個英雄將領,他讓當時的女真人不敢靠近山海關一步。他以文臣出身任武將,照樣把軍隊治理得井井有條,深得當地軍民的愛戴。這樣一位偉大的將領,當之無愧是明王朝東北的長城,可惜,他最後的結局是被崇禎皇帝凌遲處死。所有這一切,只是因為他太強大了,成為清朝皇帝皇太極不可逾越的屏障,於是皇太極使用反間計,讓疑心重的崇禎皇帝親手殺死這位將領。袁崇煥不僅身死,而且背上惡名,直到之後清朝一統中原開始修《明史》的時候,皇帝才下詔給袁崇煥平反。
吳三桂是袁崇煥手下的得力干將,雖然當時明朝皇帝和北京居民相信袁崇煥是賣國惡賊,但是吳三桂和其他在第一線的將士,因為知道袁崇煥當時面對的情況,所以堅信袁崇煥不是叛賊。既然不是叛賊,卻無辜被崇禎殘忍殺害並累及家人,這樣的皇帝還有效忠的必要嗎?袁崇煥的死動搖了吳三桂忠於崇禎皇帝的信心。
後來,李自成的軍隊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終於不受其辱,為免於像南唐後主李煜等亡國之君同樣的下場,他終於拿出勇氣,煤山自盡。這個時候,吳三桂開始猶豫是否要投降李自成。本來,如果李自成在進入北京城後,能夠一如既往地約束自己的部下,那麼吳三桂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也能建朝稱帝,開創一片盛世基業。可惜的是,李自成進入北京,就以為天下大定,掉以輕心。
當吳三桂正想接受李自成招降的時候,京中傳來消息,李自成大將吳宗敏殘酷考掠吳三桂父親,企圖佔有吳家財產以及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於是,吳三桂發現,李自成也非明君,投降李自成連自己的家人安危和家庭財產都保不住,那麼又何必投降他呢!於是,吳三桂只得另想出路。這時,他想的是為崇禎皇帝發喪,借清人的兵,重建明王朝,立崇禎的兒子或者明宗室子為帝,然後劃分部分土地給清人作為報酬,他就可以位極人臣輔政,自己將來的平安富貴權力就都有保障了。
可惜,他低估了皇太極的實力,沒有想到,清朝廷打敗李自成,一下子一統山河。於是他沒辦法,為了自己的利益,只得在中緬邊境抓到明宗室桂王一行人,將他們處死。
本來吳三桂當了雲南王,在那裡安居樂業,他也滿足了,於是開始享受生活。可惜,運氣繼續不好,碰上了千古一帝康熙皇帝,這位皇帝當時還很年輕,已經除了鰲拜,又想除三藩,成為中央集權的皇帝。吳三桂是三藩之一,他的兵權如果被剝奪了,以後生命財產都會沒有保障。吳三桂這時候不得已,只好再次起兵反清。這時候他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而且兒孫都在康熙手上,只得起兵稱帝,後來因為準備不足,實力相差懸殊,終於兵敗身死族滅。
從這些看來,他也算是個悲劇性人物,一直都只是根據命運的軌跡在走,成為人們唾罵的對象。
當吳三桂正想接受李自成招降的時候,京中傳來消息,李自成大將吳宗敏殘酷考掠吳三桂父親,企圖佔有吳家財產以及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於是,吳三桂發現,李自成也非明君,投降李自成連自己的家人安危和家庭財產都保不住,那麼又何必投降他呢!於是,吳三桂只得另想出路。這時,他想的是為崇禎皇帝發喪,借清人的兵,重建明王朝,立崇禎的兒子或者明宗室子為帝,然後劃分部分土地給清人作為報酬,他就可以位極人臣輔政,自己將來的平安富貴權力就都有保障了。
可惜,他低估了皇太極的實力,沒有想到,清朝廷打敗李自成,一下子一統山河。於是他沒辦法,為了自己的利益,只得在中緬邊境抓到明宗室桂王一行人,將他們處死。
本來吳三桂當了雲南王,在那裡安居樂業,他也滿足了,於是開始享受生活。可惜,運氣繼續不好,碰上了千古一帝康熙皇帝,這位皇帝當時還很年輕,已經除了鰲拜,又想除三藩,成為中央集權的皇帝。吳三桂是三藩之一,他的兵權如果被剝奪了,以後生命財產都會沒有保障。吳三桂這時候不得已,只好再次起兵反清。這時候他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而且兒孫都在康熙手上,只得起兵稱帝,後來因為準備不足,實力相差懸殊,終於兵敗身死族滅。
從這些看來,他也算是個悲劇性人物,一直都只是根據命運的軌跡在走,成為人們唾罵的對象。
NO6、李鴻章——並非「賣國賊」
如果不是李中堂締造的北洋,這個北中國的屏障撐著,估計朝鮮都敢入侵北京,李鴻章一生也算盡力了,他跟曾國藩人至少都堅守著一個信念,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100多年前的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在屈辱和病痛中辭世。生當「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李鴻章,生前身後都遭到詬病。
李鴻章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最受爭議的便是他的外交。李鴻章接受的傳統儒家思想的教育,他逃不出千百年來作為文人和士大夫的忠君愛國思想,這就注定了他的政治思想和行為是為統治階級盡忠,然後才是為國家服務。他所面對的統治者慈禧太后和王公貴族缺乏對西方先進文明瞭解,目光短淺,政治上腐敗且缺乏遠見,挪用軍費,揮霍無度的一群人。李鴻章在處處受人制軸的政治環境下不可能對他的政治抱負盡施展,統治階級就成為他徐圖自強的最大障礙,他的忠君愛國思想就是他最大的局限。當時的中國國力貧弱,所謂弱國無外交,沒有強大的國力作為後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和列強的政治鬥爭中他只能採取在維護國家利益為前提向西方列強作出一定的讓步。他在政治上的對列強的讓步就受到朝廷清議派的攻擊,他們對西方世界無知到可憐的地步,而忽視社會現實不顧,,在政治卻強調盲目的強硬。李鴻章是正視社會現實的情況下,向西方學習,力圖富強兵以擺脫西方對中國的控制,同樣和中國受西方侵略的日本多少也採取了對西方讓步,然後再積蓄力量徐圖自強,日本的忍耐換來了「明治維新」,而李鴻章的不幸是他效忠的慈禧太后是一個自私,不故國家命運和人民死活的老腐朽!
李鴻章為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就是「洋務運動」,在中國這樣一個純粹意義上的農業國家中,他引進來西方先進的工業技術,創辦了中國的煤礦,鐵路,機械,奠定著近代中國的工業基礎。如果沒有李鴻章的「洋務運動」,沒有李鴻章對中國近代工業基礎的奠定,中國將更加的落後,離西方文明更遠,中國的近代化也將也會被推遲!
我們現在來探討「洋務運動」的時候他最大意義就是也就是人我們認識和瞭解西方先進文明的一個過程,是中國走向近代化的一步。當時的中國最可怕的並非貧窮,而是思想上的無知和落後,是一種對現代工業文明的無知,是對近代科學技術的無知,對西方先進制度和文化的無知,這種無知是最可怕。李鴻章的「洋務運動」的貢獻也就是讓我們接觸這種先進工業文明和科學技術,使我們更多的接觸西方的思想。我們可以討論一下,為什麼甲武戰爭中國人會打敗仗?當時中國的國力比日本強,清朝的「北洋水師」也比日本強大,中國人還是吃了敗仗,很多人把原因歸結當時中國統治階級如何的腐敗,官員如何的怕死等等原因,當然那確實是戰敗的理由,卻忽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軍事思想的落後,沒有先進的軍事思想當然會吃敗仗,會做出把軍艦躲在軍港不出來主動尋找戰機這樣錯誤的決定!
十九世紀的中國和日本先後都向西方學習,而中國只向西方學習怎樣造軍艦,學習西方的工業技術,而日本向西方學習的工業技術的同時更向西方學習文化和思想,以及社會的制度,,所以中國會戰敗清朝政府走向崩潰的邊緣,日本卻逐漸成為工業強國!回頭來看洋務運動並沒有真正強大中國,卻拉近了中國和西方的距離
李鴻章有他的失敗和弱點如同他「洋務運動」一樣有著時代的局限性,但他確實為這個國家做出貢獻,歷史也許很難準確的評價一個人,一百年過去了,我們更多的關注在中國在那個貧弱年代誰為中國的強國之路摸索,實實在在的為中國的進步而做出成就的人,而並非給李鴻章一個「賣國賊」的帽子對他的形象進行醜化就算是對歷史的交代。
我們現在來探討「洋務運動」的時候他最大意義就是也就是人我們認識和瞭解西方先進文明的一個過程,是中國走向近代化的一步。當時的中國最可怕的並非貧窮,而是思想上的無知和落後,是一種對現代工業文明的無知,是對近代科學技術的無知,對西方先進制度和文化的無知,這種無知是最可怕。李鴻章的「洋務運動」的貢獻也就是讓我們接觸這種先進工業文明和科學技術,使我們更多的接觸西方的思想。我們可以討論一下,為什麼甲武戰爭中國人會打敗仗?當時中國的國力比日本強,清朝的「北洋水師」也比日本強大,中國人還是吃了敗仗,很多人把原因歸結當時中國統治階級如何的腐敗,官員如何的怕死等等原因,當然那確實是戰敗的理由,卻忽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中國軍事思想的落後,沒有先進的軍事思想當然會吃敗仗,會做出把軍艦躲在軍港不出來主動尋找戰機這樣錯誤的決定!
十九世紀的中國和日本先後都向西方學習,而中國只向西方學習怎樣造軍艦,學習西方的工業技術,而日本向西方學習的工業技術的同時更向西方學習文化和思想,以及社會的制度,,所以中國會戰敗清朝政府走向崩潰的邊緣,日本卻逐漸成為工業強國!回頭來看洋務運動並沒有真正強大中國,卻拉近了中國和西方的距離
李鴻章有他的失敗和弱點如同他「洋務運動」一樣有著時代的局限性,但他確實為這個國家做出貢獻,歷史也許很難準確的評價一個人,一百年過去了,我們更多的關注在中國在那個貧弱年代誰為中國的強國之路摸索,實實在在的為中國的進步而做出成就的人,而並非給李鴻章一個「賣國賊」的帽子對他的形象進行醜化就算是對歷史的交代。
NO5、周瑜——中國古代完美男人、偉丈夫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也即廣為人知的周瑜是一個風流倜儻、有些才幹,但心胸狹窄,總想算計諸葛亮卻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已的腳的大都督,是一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是一個性格暴躁,政治、軍事才能遠遜於諸葛亮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人,是與「三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這樣一些典故相聯繫著的。而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卻是是東漢末年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是一個品行高潔、忠勇俠義、智勇雙全、雄烈過人、才華橫溢、忠於友情、忠於愛情、「性度恢廓」、儀表堂堂、風流倜儻的大英雄!是凝聚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中國古代完美男人、偉丈夫。
先說氣量。關於周瑜的人品,史書上評價很高。陳壽說他是「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也就是說周瑜心胸豁達,很受人敬重和愛戴。據《三國誌》記載,曹操曾派遣能言善辯的謀士蔣干遊說周瑜,蔣干回來後,稱周瑜是:「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劉備也誇周瑜是:「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器量廣大。」讚揚周瑜的,既有自己同事,又有對手和敵人,這說明,周公瑾的氣度在三國時代是眾所公認的。
《三國誌》還記載了「瑜與程普不睦」的故事。在化解與程普的矛盾中,周瑜充分展示出了氣度和雅量。程普是東吳的開國元勳、三朝元老,將士們都尊稱他為「程公」。起初,他見周瑜年紀輕輕,職位卻比自己高,心裡看不上,且又有幾分不服,於是,他經常對周瑜冷嘲熱諷,屢加欺辱,「普頗以年長,數凌侮瑜。」對此,周瑜非但沒有記恨,反而以寬厚博大的胸襟一一忍受下來,「折節容下,終不與較」。遇到重大軍情,周瑜還親自到程府虛心請教。周瑜謙遜禮讓、以德服人的風度,讓程普備受感動,程的態度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後來程普逢人便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老將程普的話是對周瑜人格魅力最形象生動的概括。而從其他正史典籍中,也都不曾看見過關於周瑜「氣量狹小」的記載。
再看戰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九月,曹操親率80萬大軍南下,擊敗劉備佔領荊州後,目標直指江東。東吳「將士聞之皆恐」,以張昭為首的謀臣認為應該降曹,就在孫權猶疑難斷之刻,是大都督周瑜力排眾議,力主聯劉抗曹,並正確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曹軍遠征的種種弊端,使孫權堅定了抗曹的決心。接下來,周瑜指揮若定,運籌帷幄,使用黃蓋詐降和火攻之計大破曹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一時「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北軍大壞,曹公退走」。「赤壁之戰」以孫劉大獲全勝而告終。
唐李白在《赤壁歌送別》中云:「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於此破曹公。」宋代戴復古也曰:「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這說明,在這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中,大破曹操的總指揮應是周瑜(諸葛亮當時只是「孫劉聯盟」的使者,實際上並沒有參與作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也如是說,可見,周瑜才是「赤壁大戰」的頭號功臣。
的確,歷史上的周瑜是東漢末期傑出的軍事家,他征江夏、伐黃祖、建水師、定江東、燒赤壁……叱吒風雲,無堅不摧,幫助東吳孫氏打下了半壁江山。孫權稱帝后,曾多次流著眼淚對公卿大臣們說:「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可惜,天妒英才,公元210年,周瑜領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時,箭傷發作,病死途中,年僅36歲。
既然史料記載清晰可鑒,赤壁之戰的「男主角」並非諸葛亮,周瑜也決不是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之輩。可是,為何到了《三國演義》裡,周瑜卻變成了一副令人「厭惡」的面孔呢?
其實,「醜化」周瑜在羅貫中之前就已現端倪,三國之後,關於魏蜀吳的「正統」之爭一直不絕於耳,三國人物的是非善惡也是反反覆覆、褒貶不一;發展到南宋,理學家朱熹「尊劉貶曹」的觀念佔據主流,諸葛亮的地位日漸提高,而周瑜的形象開始大打折扣;到了元代,周郎的聲譽每況愈下,在《劉玄德醉走黃鶴樓》《兩軍師隔江鬥智》等元雜劇中,都將周瑜描寫成了心胸狹隘的「小人」。《三國誌平話》裡的周瑜亦是如此,小肚雞腸、好妒忌、愛生氣,最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到羅老先生筆下,更是演繹出「三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等一段段精彩紛呈、膾炙人口的故事來。
《三國演義》刻意「貶低」周瑜,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小說藝術的需要。羅貫中承襲了「帝蜀寇魏、尊劉貶曹」的創作思路,諸葛亮作為小說的第一主人公,作者當然會不遺餘力地去烘托、渲染。為了突出諸葛亮,羅貫中不僅虛構了許多情節,還巧妙地「移植」了周瑜的功勞。比如,諸葛亮舌戰群儒,智激周瑜,這才使得孫劉成功聯盟共同抗曹;草船借箭,巧借東風,周瑜方能赤壁建功,否則就會「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了。對周瑜性格上的「惡搞」,也是為了映襯和對比諸葛亮,周瑜氣量狹小、意氣用事,方能顯示諸葛亮的寬宏大量、沉穩老辣;周瑜處心積慮,諸葛亮則從容不迫;周瑜魔高一尺,諸葛亮就道高一丈。可歎!周大都督雖智勇兼備,但在諸葛亮面前,卻總是捉襟見肘,生生地淪為了陪襯。
儘管《三國演義》裡周瑜的「劣跡」已家喻戶曉,但是,小說終究是文學藝術作品,不能等同於歷史的真實,對於那個「聲譽不佳」的周瑜,我們不妨一笑置之。
NO4、嚴嵩——「奸臣」說尚未蓋棺論定
一提起嚴嵩,人們就會說他是個大奸臣!
《明史》把嚴嵩列為明代六個奸臣之一,說他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竊政二十年,溺信惡子,流毒天下,人鹹指目為奸臣。」在民間,嚴嵩就是一個作惡多端、陷害忠良、千夫所指、遺臭萬年的大奸臣。然而分宜人對嚴嵩的評價很高,說他是一位忠君勤政、愛國愛民、建樹卓著、為人謙和、有識人之明的高官。依據是他主持了北京外城的建設,使得北京城更加堅固雄偉;他起用了能臣胡宗憲,取得了抗擊倭寇的決定性勝利;他老練持重,不輕啟戰釁,運用和平外交手段,使得北方邊境相對安寧。在分宜,他是一位熱愛家鄉、建設家鄉、捐資助學的好官。對《明史》給嚴嵩所作的「奸臣」結論,分宜學者極不服氣,說這是徐階強加的誣陷不實之詞,嚴嵩蒙受了不白之冤;是王世貞編的大量戲曲醜化了嚴嵩形象,給他潑了一身髒水,百姓不明真相,信以為真。
嚴嵩這個人特別難說。從他下台後就有人認為他是奸臣很冤枉。《明史》裡嚴嵩是赫然列在奸臣傳裡的。但修明史時,寫作班子對於嚴嵩是不是奸臣就有很大爭論。
當時,查抄嚴嵩家時,一共查出3萬多兩黃金,200多萬兩白銀。明代大畫家文徵明的兒子去他家鑒定文物真假,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把名畫看完。現在的「湖廣會館」就是嚴嵩的家,今天保留下來的湖廣會館只相當於原來的十分之一。如果說他不是貪官很難成立。僅僅說他奸或貪肯定不夠,嚴嵩是一個極複雜的人。
嚴嵩幼時聰慧,加上他父親對他的學業格外關心,8歲時就能誦書,能為文,屬對有奇語。據《嚴氏族譜》,嵩讀私塾時,曾與其老師及叔父對聯語有曰:「手抱屋柱團團轉,腳踏雲梯步步高」;「一灣秀水足陶情,流珠濺玉;四顧好山皆入望,削碧攢青」;「七歲兒童未老先稱閣老,三旬叔父無才卻作秀才」。因出語非凡,被人稱為神童。他的書法成就很令人敬佩,「六必居」三個字是他寫的。今天什剎海、景山公園、北海、故宮等地都有他的書法作品。嚴嵩的文學成就很高,詩詞「清麗婉約」。
嚴嵩雖然在嘉靖朝權傾一時,位高權重,為人也陰險狡詐,但他在家庭生活中卻是一個好丈夫,與結髮妻子歐陽氏的感情很好,沒有其他姬妾,二人育有二女一子。
根據史書記載,嚴嵩至少有幾次試圖糾正嘉靖皇帝的一些做法。因此,「奸臣」說尚未蓋棺論定。
嚴嵩幼時聰慧,加上他父親對他的學業格外關心,8歲時就能誦書,能為文,屬對有奇語。據《嚴氏族譜》,嵩讀私塾時,曾與其老師及叔父對聯語有曰:「手抱屋柱團團轉,腳踏雲梯步步高」;「一灣秀水足陶情,流珠濺玉;四顧好山皆入望,削碧攢青」;「七歲兒童未老先稱閣老,三旬叔父無才卻作秀才」。因出語非凡,被人稱為神童。他的書法成就很令人敬佩,「六必居」三個字是他寫的。今天什剎海、景山公園、北海、故宮等地都有他的書法作品。嚴嵩的文學成就很高,詩詞「清麗婉約」。
嚴嵩雖然在嘉靖朝權傾一時,位高權重,為人也陰險狡詐,但他在家庭生活中卻是一個好丈夫,與結髮妻子歐陽氏的感情很好,沒有其他姬妾,二人育有二女一子。
根據史書記載,嚴嵩至少有幾次試圖糾正嘉靖皇帝的一些做法。因此,「奸臣」說尚未蓋棺論定。
NO3、張飛——能文能武的儒將
張飛為人勇猛,曾率二十騎兵於長阪嚇退曹軍。而且書法不錯,擅畫美人,現今仍有其墨寶、畫像留下。張飛對有學問的人很禮遇,如劉巴初降,張飛立即到其家拜訪,但劉巴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張飛雖然氣憤,但沒有抱怨說一句。張飛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嚴顏時,嚴顏寧死不屈,張飛敬重其為人,將嚴顏收為將領。就這一個人被老羅寫成了冷血屠夫。
在人們的心目中,張飛的長相應該是威猛無比的。然而,2004年文物部門在四川簡陽張飛營山上發現的一個石人頭像,使一些專家學者對三國名將張飛的外貌,產生了新的看法。
該石像大約高四米,寬三米多。據當地人傳說,這是唐代工匠為紀念「五虎上將」張飛,在當年張飛紮寨處專門雕塑的。據說該「張飛」慈眉善目,耳長唇厚,臉上竟沒有一根鬍鬚,與《三國演義》和人們心目中的那個張飛形象大相逕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專門為頭像做過測量和鑒定,發現該石像的確建於唐代。對於它是否就是張飛,雖然考古專家沒有給出答案,但該石像的發現,使人們對張飛的真實面容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證。
《三國誌》裡對劉備「大耳垂肩,雙手過膝」、關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作過比較詳細的描述,獨獨對張飛的長相卻隻字未提,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正因為這樣,也就使羅貫中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在《三國演義》裡,他對張飛的形象不惜筆墨大肆誇張,說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活脫脫就是另一個鍾魁。而在戲劇裡張飛不僅是豹頭環眼,燕頷虎鬚,更給張飛增加了一張黑臉。其實,小說和戲曲裡的紅臉關公是有根有據的,但黑臉的張飛則完全是藝術家的想像和戲劇藝術的本身需要。可以想像一個紅臉的關公與一個黑臉的張飛同時出現在舞台上,所產生的藝術效果無疑是十分顯著的。
張飛有兩個女兒,先後都嫁給後主劉禪。能夠當上皇后,在講究后妃美貌的古代,她們的相貌至少應該算是不錯的。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她們的父親,張飛本人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由於缺少正史的記載,無論是《三國演義》中的,還是簡陽張飛營山的張飛,哪一個才是張飛真實的相貌?這是一個待解之謎。
民間有這麼一句俗話:「張飛穿針——粗中有細」,事實正是如此,張飛並非莽漢。
張飛是個書法家。在人們的眼中,張飛是一員勇猛的戰將。實際上張飛的能耐不僅僅如此,據《三國誌集解》等一些史料記載,他還能寫詩,會畫畫,也是一位不錯的書法家。著名學者鄧拓先生還曾寫過一篇《由張飛的書畫說起》的文章,談到張飛的書畫。
明代文獻學家、曾任四川右參政的曹學佺在他的《蜀中名勝記》第二十八卷中記載,順慶府渠縣(渠縣即三國時的宕渠縣)有一個八濛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題有:「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兩行隸書大字。這段題字說的就是那次張飛以少勝多,把名將張郃打得大敗而逃的事情。據說當時張飛非常高興,得意之際,便以石代紙寫下了這段文字。清代人趙一清所寫的《稿本三國誌注補》中,引自《方輿紀要》上的話也說:八濛山「山下有勒石云: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蓋張飛所親書也」。《三國誌集注》中張飛傳集解引也認為這句話是張飛親筆題寫的。並且說,原刻石經過長久的風化剝蝕,文字已經不太清楚。現存的「立馬銘」是光緒七年(1881年),根據岐山知縣胡升猷家藏原拓,重刻於八濛石壁的青石質碑石。今陝西岐山縣博物館就收藏有一幅張飛「立馬銘」手書碑石原拓,字體、大小均與史載吻合。碑刻共22個文字,用筆豐滿遒勁,氣勢剛健凝重,充分顯示了他的個性和風格,不失為一篇難得的書法作品。
張飛有兩個女兒,先後都嫁給後主劉禪。能夠當上皇后,在講究后妃美貌的古代,她們的相貌至少應該算是不錯的。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她們的父親,張飛本人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由於缺少正史的記載,無論是《三國演義》中的,還是簡陽張飛營山的張飛,哪一個才是張飛真實的相貌?這是一個待解之謎。
民間有這麼一句俗話:「張飛穿針——粗中有細」,事實正是如此,張飛並非莽漢。
張飛是個書法家。在人們的眼中,張飛是一員勇猛的戰將。實際上張飛的能耐不僅僅如此,據《三國誌集解》等一些史料記載,他還能寫詩,會畫畫,也是一位不錯的書法家。著名學者鄧拓先生還曾寫過一篇《由張飛的書畫說起》的文章,談到張飛的書畫。
明代文獻學家、曾任四川右參政的曹學佺在他的《蜀中名勝記》第二十八卷中記載,順慶府渠縣(渠縣即三國時的宕渠縣)有一個八濛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題有:「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兩行隸書大字。這段題字說的就是那次張飛以少勝多,把名將張郃打得大敗而逃的事情。據說當時張飛非常高興,得意之際,便以石代紙寫下了這段文字。清代人趙一清所寫的《稿本三國誌注補》中,引自《方輿紀要》上的話也說:八濛山「山下有勒石云: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蓋張飛所親書也」。《三國誌集注》中張飛傳集解引也認為這句話是張飛親筆題寫的。並且說,原刻石經過長久的風化剝蝕,文字已經不太清楚。現存的「立馬銘」是光緒七年(1881年),根據岐山知縣胡升猷家藏原拓,重刻於八濛石壁的青石質碑石。今陝西岐山縣博物館就收藏有一幅張飛「立馬銘」手書碑石原拓,字體、大小均與史載吻合。碑刻共22個文字,用筆豐滿遒勁,氣勢剛健凝重,充分顯示了他的個性和風格,不失為一篇難得的書法作品。
NO2、李建成——被歷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
李建成,身繫嫡長子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由他繼承皇位,無可爭議。史學者何木風說:「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歷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作為李淵的長子,李建成在唐帝國未成時所立功勳是卓著的。可以這樣講,如果李淵沒有建成,就很難成為唐高祖。也就是說,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後來的唐帝國。大唐創業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戰功,卻被幾個混蛋史官一筆勾銷。他禮賢下士,溫文爾雅,常能提出治國良策,卻被幾個無恥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計。他一直得父皇賞識,被朝野上下愛戴,卻因居安而不思危,終被他的弟弟所殘殺。
在舊的史書中,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形象是相當負面,極不光彩的。本人不僅陰險狡詐,而且好色貪功,整整一個不學無術,心胸狹窄的紈褲子弟形象。然而,真實的李建成又是怎樣的呢?大量的史料證明:李建成雖說在宮廷政變中失敗了,但他並不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與其弟李世民一樣,李建成不僅是其父李淵的左膀右臂、而且是反隋興唐戰爭的重要組織者,是唐朝建立的大功臣。
李建成是李淵反隋活動的重要組織者之一,是因為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前,一共有兩個基地:一個是太原,由他自己和李世民共同組建;另一則是河東,則由李建成單獨領導的。河東作為軍事重鎮,是通往關中的戰略要地。李淵起兵之前,就讓李建成以照顧家屬為名,暗中在河東聯絡各路英豪。李建成沒有辜負其父對他的期望,在當地傾其所有賑濟百姓,廣泛結交各路豪傑,招攬人才。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人,他便以禮相待,真誠相交,以至於河東才俊紛紛投靠。當李建成趕赴太原參加起兵時,李淵非常高興,並且讓他擔負起統領軍隊的重任。
李建成又是興唐軍事鬥爭的主要組織者和指揮者。從太原起兵到唐朝建立,李建成作為左軍統帥,始終是領兵的主將。李淵反隋的戰役首先是在西河打響的。而西河靠近太原,是唐軍進入關中的第一關口。李淵很看重西河之戰,認為它的勝利與否,將決定自己霸業的成敗。為此,他把重任交給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迅速奪取西河,在戰鬥之前,李建成進行了認真周密的部署,制定了嚴格的軍紀,並且親自查看西河地形,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他的行為使唐軍將士受到很大的鼓舞,於是軍心大振,個個奮勇殺敵,僅用了九天的時間便攻克了西河。李建成也因此被封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
有史學家認為,自義旗初舉,至攻克京師,李建成與李世民功績大體相當。如西河之克,就賴二人之力。京師之克,李建成所部更有先登之功。比如在圍攻長安時,第一個攻上城牆的雷永吉就是李建成的部屬。李建成在戰爭初期即佔據長安(長安的戰略地位在當時並不亞於後來李世民所攻下的洛陽,甚至猶有過之),使唐軍聲威大振,頓時成為最有希望問鼎中原的一隻割據力量,以至於連蜀地的勢力都不得不依附於唐。
唐朝統一戰爭中的最後一個障礙是劉黑闥。劉黑闥曾經是竇建德的部將,於武德四年七月在河北起兵反抗李淵。李淵先後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征討,雖然暫時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由於他們戰後在當地實行「懸民處死」的高壓政策,使民心不穩,留下了很多後患。武德五年,劉黑闥再次起兵,聲勢浩大,很快又奪取故地。李建成在魏征、王珪的建議下,請令征討。他深切地體會到,歷經隋末戰亂的廣大人民,渴望和平統一的社會環境和安定的生活,於是接受魏征的建議,改以往的高壓政策為對當地百姓進行安撫。結果劉黑闥的部隊很快就被瓦解,劉黑闥本人也被唐軍擒獲。此後,李建成又在武德五年、六年和七年多次防禦突厥。這些戰爭的勝利,為唐初的社會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客觀地講,李建成沒有李世民參加的戰鬥次數多。但這並不是他本人過錯。因為他位為儲君,要協助皇帝處理許多政務,不能經常率兵出征馳騁沙場,所以軍功不及李世民顯赫。但是,他為唐軍建立了穩固可靠的根據地,有力地支援了前線作戰,則是不爭的實事。從某種意義上說,李建成的政治影響和政治實力在當時是遠遠大於李世民的,特別是他在長安地區獲得的巨大成功,更是李世民所望塵莫及的。
實事上,李建成還是一個很有人緣的人。不僅待人較厚,而且禮賢下士,使很多有才幹的人,如魏征、王珪等都曾甘心的為其效力。史書上最不堪的大概就是所謂李建成「淫亂後宮」了。史載李世民於武德九年密秦高祖「建成、元吉淫亂後宮」。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成功者編寫的。李建成是否曾「淫亂後宮」,宋代學者司馬光就持有異議,認為「宮禁深地,莫能明也」。
其實,尹、張二妃之所以在高祖面前盡說李建成的好話,是因為她們兩人的親戚被安置在東宮任職,受到李建成很好的關照,況且她們又都與秦王有很深的矛盾。她們憎恨李世民,這是不爭的實事。封建史臣在史書中如此大肆張揚李建成與高祖妃嬪的特殊關係,無非是表明李建成是個在朝廷中找不到政治依靠的孤獨者,只能用不正當的手段在後宮中尋求政治依靠。豈不知,用過於誇張和虛構的方式去詆毀一個人,其用心雖苦,然在細心的讀者面前是很容易漏陷的。
既然正史多由勝利者編寫,它自然會盡可能地為勝利者添光增色。「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是最終的勝利者,所以,由他的史臣房玄齡等人編撰的《高祖實錄》、《太宗實錄》中難免會出現「抑建成揚世民」的傾向。我們今天還原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真面目,並非有意貶低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光輝。
李建成又是興唐軍事鬥爭的主要組織者和指揮者。從太原起兵到唐朝建立,李建成作為左軍統帥,始終是領兵的主將。李淵反隋的戰役首先是在西河打響的。而西河靠近太原,是唐軍進入關中的第一關口。李淵很看重西河之戰,認為它的勝利與否,將決定自己霸業的成敗。為此,他把重任交給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為了提高軍隊戰鬥力,迅速奪取西河,在戰鬥之前,李建成進行了認真周密的部署,制定了嚴格的軍紀,並且親自查看西河地形,與將士們同甘共苦。他的行為使唐軍將士受到很大的鼓舞,於是軍心大振,個個奮勇殺敵,僅用了九天的時間便攻克了西河。李建成也因此被封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
有史學家認為,自義旗初舉,至攻克京師,李建成與李世民功績大體相當。如西河之克,就賴二人之力。京師之克,李建成所部更有先登之功。比如在圍攻長安時,第一個攻上城牆的雷永吉就是李建成的部屬。李建成在戰爭初期即佔據長安(長安的戰略地位在當時並不亞於後來李世民所攻下的洛陽,甚至猶有過之),使唐軍聲威大振,頓時成為最有希望問鼎中原的一隻割據力量,以至於連蜀地的勢力都不得不依附於唐。
唐朝統一戰爭中的最後一個障礙是劉黑闥。劉黑闥曾經是竇建德的部將,於武德四年七月在河北起兵反抗李淵。李淵先後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征討,雖然暫時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由於他們戰後在當地實行「懸民處死」的高壓政策,使民心不穩,留下了很多後患。武德五年,劉黑闥再次起兵,聲勢浩大,很快又奪取故地。李建成在魏征、王珪的建議下,請令征討。他深切地體會到,歷經隋末戰亂的廣大人民,渴望和平統一的社會環境和安定的生活,於是接受魏征的建議,改以往的高壓政策為對當地百姓進行安撫。結果劉黑闥的部隊很快就被瓦解,劉黑闥本人也被唐軍擒獲。此後,李建成又在武德五年、六年和七年多次防禦突厥。這些戰爭的勝利,為唐初的社會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客觀地講,李建成沒有李世民參加的戰鬥次數多。但這並不是他本人過錯。因為他位為儲君,要協助皇帝處理許多政務,不能經常率兵出征馳騁沙場,所以軍功不及李世民顯赫。但是,他為唐軍建立了穩固可靠的根據地,有力地支援了前線作戰,則是不爭的實事。從某種意義上說,李建成的政治影響和政治實力在當時是遠遠大於李世民的,特別是他在長安地區獲得的巨大成功,更是李世民所望塵莫及的。
實事上,李建成還是一個很有人緣的人。不僅待人較厚,而且禮賢下士,使很多有才幹的人,如魏征、王珪等都曾甘心的為其效力。史書上最不堪的大概就是所謂李建成「淫亂後宮」了。史載李世民於武德九年密秦高祖「建成、元吉淫亂後宮」。成王敗寇,歷史都是由成功者編寫的。李建成是否曾「淫亂後宮」,宋代學者司馬光就持有異議,認為「宮禁深地,莫能明也」。
其實,尹、張二妃之所以在高祖面前盡說李建成的好話,是因為她們兩人的親戚被安置在東宮任職,受到李建成很好的關照,況且她們又都與秦王有很深的矛盾。她們憎恨李世民,這是不爭的實事。封建史臣在史書中如此大肆張揚李建成與高祖妃嬪的特殊關係,無非是表明李建成是個在朝廷中找不到政治依靠的孤獨者,只能用不正當的手段在後宮中尋求政治依靠。豈不知,用過於誇張和虛構的方式去詆毀一個人,其用心雖苦,然在細心的讀者面前是很容易漏陷的。
既然正史多由勝利者編寫,它自然會盡可能地為勝利者添光增色。「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是最終的勝利者,所以,由他的史臣房玄齡等人編撰的《高祖實錄》、《太宗實錄》中難免會出現「抑建成揚世民」的傾向。我們今天還原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的真面目,並非有意貶低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光輝。
NO1、袁承煥——曠世悲劇
大明炮神。有了他,清朝的野心總是成為妄想,努爾哈赤、皇太極………奉袁必輸,哪怕是三千部隊對強大的十萬大軍,袁承煥還是守住了江山,讓敵人望塵莫及!袁承煥駐守邊疆上十年,支撐了明朝國防的半邊天,可結果卻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死在了多疑的崇禎手上。遙想當年袁承煥被押入京,一時間謠言四起,在幾個慷慨激昂之士的煽動下,整個京城的百姓沸騰了,他們將對滿清的仇恨全部發洩在袁承煥身上,袁承煥是否有罪在那時已經不重要。
袁崇煥的死是悲劇,悲劇在中國古代史上很多,但是,像袁崇煥這樣的曠世悲劇並不多,甚至可以說,空前絕後。為什麼這樣說?理由有八:
第一,可惜的年華,盛年遭難。
袁崇煥被磔殺這一年是47歲,正當盛年的時候,這樣為國為民、朝氣蓬勃、捨生忘死、仁智勇廉的人,死於敵人之手尚且可惜,何況是被自己的人殺害?
第二,誣蔑的罪名,「欺君通敵」。
大家知道,岳飛被殺,罪名是什麼?三個字:「莫須有」。袁崇煥被殺,罪名是「欺君通敵」。袁崇煥既沒有欺君,也沒有通敵。袁崇煥的罪名是被誣蔑的罪名,同岳飛一樣,三個字:「莫須有」。
第三,殘酷的刑法,慘遭磔刑。
袁崇煥是大明皇朝的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薊遼督師,連續取得寧遠、寧錦、保衛北京的三次大捷,竟然遭到最殘酷的千刀萬剮的刑罰,「八議」對他也沒有用。崇禎皇帝置一切於不顧,用最殘酷的刑罰——磔刑,殺害了袁崇煥。
第四,可悲的民怨,民恨眾怨。
袁崇煥為保衛北京而死,為保衛國家、民族、社稷的利益而死,但是他死的時候得不到北京老百姓的理解和同情。
我上面講的那些例子,可能有誇大,但是可以說明一個問題,他死的時候京師老百姓不認為他是忠臣,而認為他通敵賣國。為了保衛北京,他甲冑中箭像刺蝟皮一樣,到頭來卻被自己效忠的暴君殺死,而且得不到京師老百姓的理解。
第五,清貧的督師,不貪分文。
袁崇煥做薊遼督師,每年經手的糧料、白銀數以百萬計,但他分文不貪。父死奔喪,回家路上沒有盤纏,靠同僚、朋友湊錢給他回家為父發喪。他在福建邵武做知縣時,也是一分錢不貪。
《明史·袁崇煥傳》記載,袁崇煥死後被抄家,結果是:「家無餘貲」。官做到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就是相當於今國防部長兼瀋陽軍區司令這麼大的官,死後抄家,家無餘貲。《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講過一句話:「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袁崇煥像岳飛一樣,做文官不愛錢,做武官既不愛錢又不惜死。
第六,悲慘的家庭,身後無子。
袁崇煥受刑之後,胞弟、妻子被流放三千里,而他身後無子。大家知道,岳飛有兒子:雷、霖、震、霆,有孫子岳珂,岳珂寫了《籲天辯誣集》、又輯《金陀粹編》,輯岳飛資料,給岳飛鳴冤。于謙死後,他的兒子於冕把他的遺稿收集起來出版,就是《節庵存稿》。袁崇煥沒有這樣幸運,所以在他死後,很多珍貴的材料都散失了。
有人問:袁崇煥是否有兒子?據抄家時記錄、當時文獻記載和後來乾隆帝派人調查,袁崇煥沒有兒子。史料確曾見一處說他有子,後來有傳說黑龍江將軍壽山是他的後代。那麼,袁崇煥的兒子,到底是根本沒有、死了,還是蒙難時被人保護隱藏起來?現在還是一個歷史之謎。
總之,沒有後人為袁崇煥搜集整理佚文資料,使我們今天研究袁崇煥遇到因文稿散失而缺乏資料的困難。
第七,痛心的身後,屍無葬處。
明朝人史玄寫了本書叫《舊京遺事》。他說犯人在西市行刑的時候,刑部等職能部門要派官員去監斬,順天府大興縣、宛平縣的正堂要親臨現場。大興縣領犯人的屍身,宛平縣領屍首,然後往一起對,看是不是有替身。
袁崇煥這麼大的「欽犯」,必然有很多官員監斬,那麼他的屍體到哪兒去了?張岱說是「傳首九邊」。「傳首九邊」的是熊廷弼,說袁崇煥「傳首九邊」則只見《石匱書後集》這一條記載,孤證無征,難成定論。
那麼袁崇煥的屍首到底哪兒去了?民國初年有人說袁崇煥的頭顱被僕人竊走,私埋在自家的院子裡。但是,在明清的官書、文集、筆記、方志、譜牒、檔案裡,見不到這方面的記載。
第八,尷尬的平反,敵朝昭雪。
大家知道,岳飛死後,事過20年,由宋高宗的兒子孝宗為其平反;于謙死了8年之後,由明英宗的兒子憲宗為其平反。他們都在當朝平反。袁崇煥呢?是他死152年以後,由清朝乾隆皇帝正式公開給予平反。
乾隆皇帝看了《明史·袁崇煥傳》和《清太宗實錄》後,知道袁崇煥忠於明朝而被冤殺。他要廣東巡撫尚安查訪袁崇煥的後代。後來尚安回復了,說袁崇煥沒有後代,只好從他本家後裔裡找一個孩子來接續袁崇煥的香火。從此,袁崇煥蒙冤的真相才正式大白於天下。過了一個時期之後,人們才敢於公開紀念和祭奠袁崇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