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何為留不住「國寶」范增?范增有什麼本事
范增是項羽的謀士,七十三歲,史稱好為奇計,項羽視之為「國寶」,稱為亞父。曾為項羽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可惜,最後卻中了張良的反間計,灰溜溜地從項羽身邊溜走。那麼項羽為何最終留不住范增,難道他不想成為這萬里江山的實際主宰。
成為一方統帥,當然是項羽的夢想。生當作人傑,項羽是個英雄,但是沒有容人之量。因此手下大將紛紛出走。先說英布本是豪傑,後來被秦始皇逼的落草為寇,是被人陷害的。項羽幫他殺了陷害他的人,英布就歸順了。後彭城之戰後,在隨何的子女玉帛的威逼利誘面前,英布終於背叛了項羽,成為劉邦手下一員猛將。再說韓信,本是項羽手下的執戟郎,後來經過蕭何夏侯嬰等人的推薦,成為劉邦的大將軍,為滅掉項羽立下汗馬功勞。然後陳平,本是項羽手下謀士,引見項羽不是開創大業的人,只身前往蜀漢,成為劉邦的重要謀臣。此時項羽對手下將信將疑,杯弓蛇影,看到自己一起多年出深入死的戰友,都已投降劉邦,更對其他人等也不放心。恰好此時張良用下反間計,史記中說:項王使者來,為太牢具,舉欲進之。見使者,詳驚愕曰:「吾以為亞父使者,乃反項王使者。」更持去,以惡食食項王使者。使者歸報項王,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項王許之。行未至彭城,疽發背而死。
另外范增也有自身的缺點:
其一,范增反客為主,他不知道只有從心裡勸說項羽稱帝,才能最終消滅劉邦,只是意氣用事。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項羽攻打劉邦:「急擊勿失」,他在席上「數目項王,舉玉以示之者三」,要項羽「按既定方辦」。他擅自佈置項莊舞劍,已經造成欲取項羽而代之的客觀影響,項羽本就是匹夫之勇,如何敢做亞父的傀儡?
其二,范增自恃年齡老邁,倚老賣老,忘記了項羽是一方統帥。被項羽尊為「亞父」的范增,與項羽議事時,缺少商討的口吻,而是近乎指令式的。若項羽不能依計行事,便吹鬍子瞪眼,甚至訓斥道:「豎子不足為謀!」這極大地傷害了項羽的自尊心。
其三,所謂謀士應該知己知彼,用己所長。范增過於執拗,一言不合,就死磕到底,不會變通。要知道歷來的君王往往剛愎自用,不知道和君王溝通。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願賜骸骨歸卒伍。」
其四,范增不知人、不識人,他和項羽交往非止一日,知道項羽殺秦王子嬰、火燒阿宮卻無法制止,嚴重挫傷秦地百姓的心,殺死義弟,盡失楚地百姓之心。如此,怎能成就帝業,在這樣的人手下,縱然得以重用,也很難一統天下。即使不被項羽逐走,也會遭到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