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明朝怎樣挑選皇后?明朝皇后為何大多來自民間 | 陽光歷史

 

A-A+

揭明朝怎樣挑選皇后?明朝皇后為何大多來自民間

2016年09月30日 奇聞異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26 次

  今天,我們有許多地方在搞不同內容的選秀選美,要求德藝雙馨、才貌雙全等,儘管賦予了很多新時代的特色和內容,若單就形式看,其實與明朝的宮中選皇后差不多,只不過古代的條件更加苛刻、標準更加嚴格罷了。

  我們知道,在中國古代,皇帝貴為九五至尊,為治理天下,為使江山代代相傳,故沒有那位皇帝不希望自己能子孫滿堂,人丁興旺。故中國古代的皇帝大多都廣納嬪妃,以保證後代繼承無憂。周代做法是:「天子後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 而在明代,皇后以下也有皇貴妃、貴妃、九嬪、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選侍、淑女等。真可謂是:「後宮佳麗三千。」

  其實,皇帝的妻妾沒有並沒這麼多,只是包括可以隨時為皇帝所驅使的宮女們,就遠不止三千之數了。據史料記載,明朝末年,內廷宮女多達9000人。這些宮女將有些什麼悲慘遭遇,筆者曾有專門文章論述,在此就不詳述了。

  明朝為了切實保證皇帝血脈的純正性與優良化,他們採取了許多不同以往朝代的做法。比如在挑選皇后的問題上,就在考量外在條件之外,還加上了政治需要。為避免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訓,嚴格控制後族的勢力,明朝皇后盡可能多挑選民間的小家碧玉。《明史·后妃傳》對此記載到,朱元璋特地於洪武元年修纂《女訓》,作為管理后妃的「家法」。並規定在后妃的遴選時,「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為之,進者弗受,故妃、後多采之民間」。朱元璋甚至還在宮內加掛一塊紅牌,上面鐫刻著警戒妃嬪不能亂政的警示。後來明朝的歷代皇帝也一直對此嚴加防範。這種做法,不能說沒有可取之處。

  明朝皇后的挑選做法,是通過資格資格把關後,再按照標準條件進行篩選。其方式主要是「逐級篩選淘汰法」。即:

  第一步是「海選」。皇帝準備結婚時,皇宮先派遣眾多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5000名年齡在十三到十六歲之間的少女,集中在一起再進行初選。

  第二步是「初選」。在這輪選拔時,宦官們會安排一個較大場地,把所有各地海選來的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通過目測方法,把過於高矮胖瘦的少女先行淘汰,淘汰比例控制在五分之一左右。

  第三步是「細選」。初選後的第二天,進入第三輪選拔,宦官們仍按照上一天的列隊方式,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髮、皮膚以及音色、儀態,項項過關,若有某項不合要求,即被淘汰。這一輪又會淘汰剩餘人數的一半。

  第四步是「精選」。到了此時,約2000人會進入第四輪挑選。這一輪不再的依靠目測,而是太監們除了用尺子仔細測量少女的手足大小肥厚等,還要考察少女的身姿體態風韻等,對排在倒數的1000名少女加以淘汰。將留下的另1000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深入選拔。

  第五步是「宮選」。通過前四關的女子,都可以成為宮女,但是能否成為后妃,還要進一步觀察考察。在她們入宮後,宮中專門安排從事「招聘」工作的宮娥們,會分別將其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察其貞潔」,要求身上沒有疤痕,肌膚細膩光澤,再從這1000人中的過關者裡再推薦出300人,提拔為宮女頭目。

  第六步是「妃選」。由皇帝派遣專人近距離詳細觀察一個月,透過這300名留宮美女的性情言語,判斷性格是否溫柔敦厚,是否睿智賢惠。根據表現與認定,再篩掉250人,剩下的50人便有自動晉級為嬪妃的可能。

  第七步是「推選」。由皇太或太妃做主考官,帶領一班人或她們自己拿主意,從50人中選出3個可供皇帝欽定皇后的後備人選,按當時叫法是「選三」。

  第八步是「欽定」。到了這一關。皇帝可以根據自己對「選三」推薦的佳麗,親自欽定一名皇后。當然,對已經進入「選三」環節落選變陪選的另兩名美女,一般不會虧待,都會被封為貴妃,但也有被賜予金銀幣退回家的先例。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明朝皇后的挑選是極其嚴格的,也是極其苛刻的。在這種層層把關的挑選下,一般最終所選皇后的內在素質與外在儀容都能得以保證。只是封建社會的這般挑選,無疑僅是為了統治者服務的手段,僅是為了滿足帝王們需要的途徑而已,不值得炫耀和褒獎。

  文章開頭我們提及現在的選秀選美,畢竟與古代的挑選皇后存在本質的差別,今人是對美的追求與欣賞,而古人卻是為封建帝制的傳承與延續。二者不可相提並論,筆者也絕無此意。只是一段開頭語罷了,萬望各位看官莫誤會才好。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