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期倭寇氾濫之謎:過度海禁導致了海防的缺失
日本,中國古代稱其為倭奴國。唐鹹亨年初,以近東海日出而重新命名為日本,但此後人們仍習慣稱日本人為倭人,稱日本海盜為倭寇。明朝嘉靖年間,我國東南沿海千里海防告急,出現了嚴重的倭患。造成這場倭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倭寇又是由哪些人員組成的?
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警報頻傳,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一再出現,遍及浙江、福建、廣東各省,而且規模越來越大,一時間成為東南地區的巨患。這些海盜燒殺搶掠,橫行不法,令各地受害的民眾痛恨不已。由於海盜來自日本,而中國古代稱日本為倭奴國,因此人們稱這些海盜為倭寇。
倭寇入侵事件,早在元朝時就已經發生。根據泉州地方志記載,元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的時候,倭寇燒殺搶掠事件時有發生,惠安縣衙曾被倭寇燒燬;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惠安縣衙再次被倭寇燒燬;至正年間(1341—1368年),一股倭寇在金門登陸,於馬坪附近各鄉村大肆焚掠,因颱風沉船,被當地群眾全部殲滅。從這個過程來看,倭寇的入侵一直陪伴著元朝,直到其覆亡仍未終止。這時期的倭寇基本上是由日本武士、走私商人及破產的流民組成的。
但嘉靖年間的倭寇,仍然全部是由日本人組成的嗎?有學者提出,與元朝倭寇的組成不同,嘉靖年間的倭寇成分極其複雜,除了一部分真倭寇繼續騷擾東南沿海之外,從大量的史料來看,大多數「倭寇」其實是中國人,尤其以私人海上貿易商人和沿海的破產農民居多,如侵犯浙江沿海的「倭寇」多為江南人和漳州人。位於松江縣的柘林是「倭寇」的大本營,經常聚集兩萬多人,這些人名義上是「倭寇」,但其中沿海破產的農民、漁民與鹽民佔到半數。
另據當時剿滅倭寇的明朝官員記載,活動在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的「倭寇」,除一部分是真正的倭寇外,大多數是中國東南沿海居民。胡宗憲在《籌海圖編》中指出,今天的倭寇數目龐大,大約有數萬人,都說自己是日本人,其實真正的日本人不過數千人而已,其餘都是中國人,以福建漳州人居多。胡宗憲的幕僚茅坤在其《茅鹿門文集》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昆山有一個男子,被「倭寇」抓走,五十天後才逃回來,據他說,每艘倭船大約有兩百餘人,其中絕多大部分都是福建、溫州、寧波等地人,中間也有一些徽州人,在這些人中間又以福建人最多,大約佔到十之六七,而日本人只有十幾個人而已。昆山人歸有光在《震川文集》中也有同樣的記載,他說當時海上的「倭寇」有上萬人,但真倭不過數百人。
不僅「倭寇」的基本隊伍是中國沿海居民,「倭寇」的主要首領也大多數是中國人。嘉靖初期,福建人李光頭、歙縣人許棟佔據寧波的島嶼,成為浙江沿海「倭寇」的首領;而陳思盻則以橫港為據點,成為福建、廣州「倭寇」的主要頭目。嘉靖中期,許棟、李光頭被朱紈消滅,陳思盻被王直所吞併,浙江沿海的倭寇勢力以王直為最大,徐海次之。王直,綽號「老船主」,自稱「淨海王」,原是徽州海商,因貿易不通便以搶劫為生,流亡日本,盤踞五島列島為根據地,經營多年,成為最大的海盜首領。
為何在嘉靖年間會出現這場「倭患」?造成「倭患」的原因有哪些?十五世紀後期,日本進入一個新的群雄割據時代——戰國時代,各地的封建藩候和寺院大地主為了提升自己的經濟實力,解決因戰爭帶來的財政困難,並滿足自己的私慾,支持並且組織日本的一些浪人和商人,對中國東南沿海進行掠奪,這樣漸漸地,倭患就猖獗起來。而明朝當時的土地兼併現象非常嚴重,貴族豪門不僅兼併平民的土地,甚至還兼併軍衛屯田,造成了海防鬆弛,從而給倭寇的入侵有可乘之機。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即明朝實行海禁政策,除了政府之間正常的朝貢外交之外,任何人都不准出海和外國人交易。而當時的中國已被納入世界貿易體系之中,經過雙邊貿易,沿海的商人和百姓嘗到了交易所帶來的甜頭,因而對明政府的海禁政策非常不滿,一部分民眾還與日本人勾結,佔據沿海島嶼,或私下到中國沿海交易,走上武裝反抗的道路。如經營海上貿易而「富至巨萬」的月港商人洪迪珍,剛開始的時候只是進行走私貿易,但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明政府派兵追捕他及其家人,最終將其「逼上梁山」,成為武裝反抗明朝政府的「倭寇」重要首領。再如當時最大的海上貿易集團的頭子王直,本來並不想造反,後因乞求解除海禁,遭到官府的拒絕而最終淪為「倭寇」。即使起事,他還是希望朝廷開放海禁,並且表示如果明朝政府能准許通商互市,他願意「殺賊自效」。由此可見,嘉靖年間之所以倭患猖獗,其實跟明朝政府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壓制剛剛興盛的私人海上貿易,迫害海商也不無關係。
明朝政府最終平定了這場倭患。朝廷中的一些官員意識到海禁過嚴是造成倭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只有開放海禁,才能徹底地解決倭寇問題。嘉靖以後,明朝政府採用了較為開放的政策,倭寇為患的問題逐漸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