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帝王如何治「霾」?皇帝為什麼都很畏懼霧霾
霾與政治變化當然沒有因果關係,但因為認識的局限性,帝王認為出現霧霾就是天怒,遇大「霾災」需要做法事祈禱上蒼原諒。
據說古人遠行的時候,會帶上一把家鄉的泥土,遇水土不服時,和水服下即可痊癒。又據說北京沒這風俗,原因是常年霧霾,他們離家的時候,已經帶了一肺。
《爾雅·釋天》解釋霾:「風而雨土為霾。」《晉書》裡說:「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塵,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時,雨水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在古人的認識裡,出現霾對民間的傷害並不是很大,受災最嚴重的反倒是行政體系。《晉書》說一出現霾,政府就沒好事,但用詞很萌,曰:「天地霾,君臣乖。」「乖」的意思是不和諧,掐架。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
霾對皇上來說是不祥的,歷代帝王都很畏懼。「王者失中,臣下強盛而蔽君明,則雲陰。」「久陰不雨,亂氣也。」這種認識早在漢朝就已出現,《漢書》記載了一個故事:漢廢帝劉賀初即位就遇霧霾,「天陰,晝夜不見日月」。可劉賀偏偏要開車出去溜躂,車剛發動便被光祿大夫夏侯勝攔下:「書上說出現這種天氣,是大臣作亂犯上之象,您最好在家當宅男。」劉賀不信,讓夏侯做宅男,關起來了。巧的是,夏侯剛被關起來,大將軍霍光就把當了27天皇上的劉賀給廢了。因為這個事,《漢書》引征京房《易傳》說了一大段霾的兆示:大臣謀私就會起霾;君臣分心會出現上蒙下霧,但起風三次可化解;大臣無功受祿出白霧霾;大臣搶功出黃霧霾;大臣不要臉求賞,出紅霧霾……囉囉嗦嗦近千字,比舞台特效乾冰煙霧機說明書還詳盡。
《資治通鑒》裡也記載了一個帝王與「霾」的故事。618年4月10日,「是日,風霾晝昏」,當夜,武賁郎將司馬德戡和宇文化及發動政變,隋煬帝被縊殺。宋朝也發生了一次類似事件。1127年4月20日,時任河北路割地使的張邦昌被金國逼著當大楚皇上。這天開封出現了霾:「建炎元年三月丁酉,汴京風霾,日無光。是日,張邦昌僭位。」張邦昌自己也知道出現霾對帝王來說是大胸罩,36F的。於是「百官慘沮,邦昌亦變色」。張推脫能見度太低,不能登機,更不能登基。但金國人強行將其按在沙發上接受百官朝賀。於是同年11月1日,老張被大胸罩憋死了。當然,不是用胸罩,而是用繩子「自縊而亡」。
霾與政治變化當然沒有因果關係,但因為認識的局限性,帝王認為出現霧霾就是天怒,遇大「霾災」需要做法事祈禱上蒼原諒。崇禎十三年三月北京出現一場大霾,崇禎很重視,派官員到天壇祭天。祭天應該是上午,結果這次晚上才開始。因為雲霧繚繞飛沙走石能見度太低,從紫禁城出發去天壇,結果到了劉家窯。下車找指示牌,連摸帶撞費了半天時間才找到。看明白一回頭,車又找不到了。開回天壇後開始祭天,更加有趣。祭祀時有道程序是往空中潑酒,因為塵霾飛揚,祭酒成了魔術表演,白酒倒進杯子,瞬間變成醬油。祭官手一揚杯,落地則成了一塊黑乎乎的奧利奧餅乾。祭祀的另一個環節是「燔燎」,要焚香燒祭品。這個給PM2.5添磚加瓦的行為導致黑煙滾滾。所以回去的時候,司機把車開到了天通苑才意識到要調頭,來回耽誤,以至於到家時都「長髮及腰」了。
祭祀的結果如何?好像不怎麼樣,天繼續怒。四年後的崇禎十七年,這年新年不但沒有新氣象,反倒有了一場大霾。《明史》載:「十七年春正月庚寅,大風霾。」春節出現霾,讓崇禎感到很不美好,但更讓朱由檢崩潰的是他家的龍興之地鳳陽這天地震了。接下來都知道,3月17日李闖攻城。第二天晚上豬在煤山上吊了。不查不知道,一查真搞笑。小豬太倒霉了,17年前他剛登基的那年春節,也有霾:「崇禎元年正月癸亥,永年縣晝晦,咫尺不辨人物。」我寫成小豬是對的,它的嘴像防毒面罩。
從塞外過來的清朝皇上也沒解開這個魔咒。《清史稿》記錄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一這天,「朔,登州陰霧」。十天後,道光崩;咸豐十一年四月初四「曹縣紅霾晝晦」,一百天後,咸豐崩;同治十三年四月,曹縣大風晝晦,兩百天後,同治崩。此後北京沒事就霾,根本看不見人影,「垂簾聽政」的慈禧乾脆把簾子都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