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晉元團長部下後裔:父親留下血褲為何成傳家寶
「壯士」後裔:父親血褲成傳家寶
記者專訪「八百壯士」上官志標之子--
上官百成,「八百壯士」之一上官志標的兒子,中華民族和平統一促進會發起人暨常務理事,八百壯士美國基金會創始人及主席。
作為謝晉元的主要助手,上官志標在四行倉庫浴血奮戰的經歷,被寫進了台灣省的國文課本:
「……敵知強取不可逞,越次日,乃遣座二人潛上四行倉庫,欲偷襲,為志標先瞥見,即奮身撲其一,奪其械,而以手力扼殺之;其一則為晉元槍殺之也。
方志標與日軍搏鬥之際,蘇河南岸,愛國之士環集,睹狀驚憤,有雪涕者,及見志標扼殺之,歡呼之聲,幾徹霄壤,鹹曰:『此真中國男兒也』……」
上官百成對父親與「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保衛仗中英勇殺敵的事跡,懷有深深的敬意,也始終銘記在心;並以此教育兒子,把祖父「效忠祖國」的精神傳承下去。
上官百成《旗正飄飄》飾演父親上官志標
如今,上官百成加入大陸網友發起的「迎接抗日戰士遺骨回國」行動,並為此積極做著努力。
「希望在兩岸人民的攜手努力下,流落海外的八百壯士遺骨能最終回歸故土!」海峽對岸的電話那頭,上官百成向本報記者娓娓講述了其父和「八百壯士」多年前那段悲壯的歷史。
父親「血褲」成「傳家寶」
「1941年4月24日,這個日子讓我們永遠無法忘懷,謝晉元團長遇刺,先父為搶救謝晉元團長被刺六刀受重傷,雖未能代為殉國,但仍背著謝晉元團長的遺體離開現場。」
回憶起這段慘痛的歷史,電話那頭上官百成的語氣變得異常沉重。他說,1941年4月24日在孤軍營中,一些漢奸刺殺了謝晉元,上官志標為營救謝團長被敵人砍成重傷,當他忍著劇痛堅持背著謝團長遺體離開現場時,鮮血染紅了身上的衣服。
而當年這條留下父親鮮血和被刀砍痕跡的「血褲」,上官百成一家至今仍珍藏著,並將作為「傳家之寶」世代相傳下去。上官百成介紹說,父親當天穿的那條米黃色短軍褲,現在血跡已經淡去,但被利刃貫穿的刀口,仍記載著當年戰事的凶險與「八百壯士」戰友之間的情誼。
另外,上官百成還珍藏著父親當年的幾張照片,一張是謝晉元團長所率的第88師524團高級軍官的合影;另一張是謝晉元遇害後的葬禮上,抬棺者中就有上官志標。照片上的上官志標軍服筆挺,英氣勃勃。同時被上官百成珍藏的,還有「八百壯士」全體倖存官兵為紀念上官志標為搶救謝晉元團長負重傷,贈給上官百成的紀念戒指、紀念冊,以及謝晉元團長的私章和遺墨等珍貴的物品。
上官百成說,家裡世代保存這些物品,就是為了讓後輩銘記歷史,世代繼承先輩的遺志。
上官百成《旗正飄飄》飾演父親上官志標
如今,上官百成加入大陸網友發起的「迎接抗日戰士遺骨回國」行動,並為此積極做著努力。
「希望在兩岸人民的攜手努力下,流落海外的八百壯士遺骨能最終回歸故土!」海峽對岸的電話那頭,上官百成向本報記者娓娓講述了其父和「八百壯士」多年前那段悲壯的歷史。
父親「血褲」成「傳家寶」
「1941年4月24日,這個日子讓我們永遠無法忘懷,謝晉元團長遇刺,先父為搶救謝晉元團長被刺六刀受重傷,雖未能代為殉國,但仍背著謝晉元團長的遺體離開現場。」
回憶起這段慘痛的歷史,電話那頭上官百成的語氣變得異常沉重。他說,1941年4月24日在孤軍營中,一些漢奸刺殺了謝晉元,上官志標為營救謝團長被敵人砍成重傷,當他忍著劇痛堅持背著謝團長遺體離開現場時,鮮血染紅了身上的衣服。
而當年這條留下父親鮮血和被刀砍痕跡的「血褲」,上官百成一家至今仍珍藏著,並將作為「傳家之寶」世代相傳下去。上官百成介紹說,父親當天穿的那條米黃色短軍褲,現在血跡已經淡去,但被利刃貫穿的刀口,仍記載著當年戰事的凶險與「八百壯士」戰友之間的情誼。
另外,上官百成還珍藏著父親當年的幾張照片,一張是謝晉元團長所率的第88師524團高級軍官的合影;另一張是謝晉元遇害後的葬禮上,抬棺者中就有上官志標。照片上的上官志標軍服筆挺,英氣勃勃。同時被上官百成珍藏的,還有「八百壯士」全體倖存官兵為紀念上官志標為搶救謝晉元團長負重傷,贈給上官百成的紀念戒指、紀念冊,以及謝晉元團長的私章和遺墨等珍貴的物品。
上官百成說,家裡世代保存這些物品,就是為了讓後輩銘記歷史,世代繼承先輩的遺志。
「父親生前一直牽掛老戰友」
「父親生前一直牽掛失散的戰友。」上官百成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八百壯士」淪為日軍的戰俘,上官志標被送至南京的老虎橋第一監獄(當時被日軍稱為「支那派遣軍南京俘虜收容總所」)。
上官志標在收容總所中擔任總代表職務;而後,日軍將軍官和士兵分開。
根據上官志標遺留之手稿及資料彙編成的《八百壯士與謝晉元日記》(由上官百成彙編)一書記載:「(日軍)再陸續押百人(指八百壯士餘部)到杭州,五十人送至南洋群島,五十人送到南京光華門外,押數十人至南京孝陵衛,數十人到裕溪口挖煤礦,並留一些人在原處,時常強迫他們無休無止地做苦工。」
「而到南洋群島的壯士們,抗戰勝利後,只有36人從(巴布亞)新幾內亞遣返,其餘的多飲恨異域。」這部分失散海外的戰友的下落,從此便一直牽掛著上官志標的心。
據介紹,抗戰勝利後,上官志標通過報紙書信的招集回到上海的「八百壯士」(當時只剩不到兩百人,其中就包括從巴新做苦役回國的36人),上官志標安排他們各自重入軍旅、回歸故鄉或在上海就業等。
後來,上官志標於1948年赴台灣,部分「八百壯士」倖存者也去了台灣。在那之後,「父親每一年都要把台灣的老壯士組織在一起,共同追憶歷史」,並在每年4月24日謝晉元忌日的時候,老壯士們都會到忠烈祠謝晉元和其餘「八百壯士」的靈位前,祭拜、緬懷先烈。
「遷葬遺骨是先父的遺願」
「對於大陸的老戰友和飲恨異域的戰友們,父親也從未停止過思念。」上官志標雖然身在台灣,但仍一直掛念著大陸的「八百壯士」餘部,並時常對兒子提起犧牲在海外的戰友們。然而,由於一直身在台灣,上官志標直到1967年去世時,都沒有機會見到大陸的老戰友。
「現在許多老壯士都先後過世了,但是我還懷著這種深厚的感情。父親一直希望我們把這個精神能夠持續下去。」帶著父親的遺願,上官百成於2005年7月4日重返上海,與父親當年的老戰友——重慶的「八百壯士」倖存者楊養正相見。
「我感覺,就像是幾十年沒見面的『父子』重逢了。」他這麼形容當時自己與楊養正的會面。
據介紹,抗戰勝利後,上官志標通過報紙書信的招集回到上海的「八百壯士」(當時只剩不到兩百人,其中就包括從巴新做苦役回國的36人),上官志標安排他們各自重入軍旅、回歸故鄉或在上海就業等。
後來,上官志標於1948年赴台灣,部分「八百壯士」倖存者也去了台灣。在那之後,「父親每一年都要把台灣的老壯士組織在一起,共同追憶歷史」,並在每年4月24日謝晉元忌日的時候,老壯士們都會到忠烈祠謝晉元和其餘「八百壯士」的靈位前,祭拜、緬懷先烈。
「遷葬遺骨是先父的遺願」
「對於大陸的老戰友和飲恨異域的戰友們,父親也從未停止過思念。」上官志標雖然身在台灣,但仍一直掛念著大陸的「八百壯士」餘部,並時常對兒子提起犧牲在海外的戰友們。然而,由於一直身在台灣,上官志標直到1967年去世時,都沒有機會見到大陸的老戰友。
「現在許多老壯士都先後過世了,但是我還懷著這種深厚的感情。父親一直希望我們把這個精神能夠持續下去。」帶著父親的遺願,上官百成於2005年7月4日重返上海,與父親當年的老戰友——重慶的「八百壯士」倖存者楊養正相見。
「我感覺,就像是幾十年沒見面的『父子』重逢了。」他這麼形容當時自己與楊養正的會面。
2008年底,台灣媒體報道巴新發現中國抗日英雄墓碑的消息後,大陸十萬網友發起「迎接抗日戰士遺骨回國」的行動,更是引起了上官百成的關注。他欣然接受「迎接抗日戰士遺骨回國籌備組」的邀請,加入到該行動的行列,並為籌備組查證安葬在巴新的「八百壯士」身份的工作積極提供幫助。
「讓犧牲在異鄉的壯士遺骨回歸故土,就是幫先父完成遺願,希望兩岸攜手,促成這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上官百成向記者吐露了內心的期盼。
愛國之情三代人一脈相承
「八百壯士」的悲壯歷史深深感動了整個中華民族,也激勵著他們的後代。上官百成至今對弘揚八百壯士的事跡不遺餘力,「父親去世之後,我繼承他的遺志,讓後人銘記先烈為國家民族壯烈犧牲的歷史。」
當年那些悲壯的歷史,上官百成曾聽父親講過千萬遍,他始終銘記,並對其中細節熟記於心,每每說起來都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彷彿親身經歷一般;而對兒子上官良治,上官百成也不忘以此為教誨,從兒子懂事時候起,他就一遍遍對兒子講述八百壯士的事跡,以激勵兒子把祖父「效忠祖國」的精神傳承下去。
上官百成說:「宣傳父輩歷史是對民族負責」,多年來,他也是這麼做的。1975年,他依據父親上官志標遺留的手稿及資料,彙編成《八百壯士與謝晉元日記》一書,由華欣文化事業中心出版;該書出版後,上官百成又很快完成其多年的夢想,將「八百壯士」的事跡搬上了銀幕。
1976年,在他的建議下,台灣的一家電影公司根據該書拍成《八百壯士》電影,林青霞飾演為八百壯士贈旗的女童子軍楊惠敏,並因此榮獲第22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1985年,《八百壯士》的續集《旗正飄飄》拍成,兩部影片上官百成均參加了演出。
多年來,上官百成多次往返大陸和台灣,收集整理有關八百壯士的資料,並曾熱心參與上海「淞滬戰爭紀念館」的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