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何願意與唐高宗合葬?武則天的乾隆之謎 | 陽光歷史

 

A-A+

武則天為何願意與唐高宗合葬?武則天的乾隆之謎

2015年12月11日 宮廷野史 暫無評論 閱讀 413 次

  乾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對夫妻兩代帝王的陵墓。儘管在風雨之中飄搖了1 300年,但竟然未遭盜掘,實屬罕見。到底是怎樣的機關暗道使乾陵倖免於難?武則天當上皇帝難道是「梁山為陵,女人主事」的應驗麼?巨大的無字碑到底又隱藏了怎樣的歷史真相呢?乾陵位於陝西省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於公元684年,歷經23年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質的山峰,三峰聳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較低,東西對峙,當時群眾稱為「奶頭山」。從乾陵東邊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軀體仰臥大地,北峰為頭,南二峰為胸,人們常說它是女皇武則天的絕妙象徵。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一對夫妻兩代帝王的陵墓,它奇跡般地躲過了一場場浩劫,保存著千年前的風姿,卓然於梁山之上。這使得乾陵被渲染上了一層層神秘的色彩。

  作為乾陵的主人和中國的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的名號似乎更勝其夫唐高宗。據說武則天小時候就有異相。當時名聞天下的星相家袁天罡曾到武家赴宴。席間,武士擭請袁給家人相面。袁天罡看了夫人楊氏後,說:「夫人骨法非常,必生貴子!」看了武氏二子元慶、元爽後,說:「此二子官可至三品,但並不富貴終身!」這時,乳母抱著身穿男孩衣服的武則天走了出來。袁天罡上前審視了一會兒,說:「此小郎君神色非凡,不易知曉,讓他走走看。」於是,乳母把她放在地上。孩子走了幾步,袁天罡又讓她抬頭看,大驚道:「此子龍睛鳳頸,伏羲之相,必極顯貴!」袁天罡又從側面將孩子審視了一會兒,又驚奇又遺憾地說:「可惜是郎君,若是女孩,當為天下主!」

  果然多年以後昔日的女娃搖身一變成了一代女皇。武則天稱帝后,廣開仕途,開創「殿試」「自舉」「武舉」制度,廣泛吸納人才;獎勵告密,任用酷吏,屢興大獄,打擊士族顯貴,以維護自己的絕對統治地位。在她統治的近50年間,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得到了蓬勃發展。同時,加強和改善了唐王朝與邊疆各少數民族的關係。晚年豪奢專斷,宮闈穢亂,侄兒武三思把持朝政,政憲大亂。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發動政變,擁立中宗李顯復位。十一月,武則天崩逝於洛陽上陽宮,臨終遺囑「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終年82歲。次年五月,中宗護則天靈駕還西京,八月與其夫合葬於乾陵玄宮。

  武則天一生雄心萬丈,巾幗不讓鬚眉,怎麼會在死後甘心放棄帝號,和唐高宗合葬呢?這既是她的明智之舉,也是不得已為之的選擇。當年武則天為了爭奪皇位,用盡了權謀手段,幾乎使整個李氏王朝不復存在。一旦武則天另設陵墓,伍子胥鞭屍復仇的故事很可能又會重演。而如果她選擇與高宗合葬,既可以避免身後慘遭羞辱,又可以陪伴高宗,永享子孫後代的香火祭祀。

  而關於乾陵的選址,也和這位女皇執政扯上了關係。關於乾陵的選址,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傳說:唐高宗登基不久,就派自己的舅父長孫無忌和專管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為自己選擇陵寢之地。一日,二人尋視到梁山上,只見此山三峰高聳,主峰直插天際。東隔烏水與九嵕山相望,西有漆水與婁敬山、歧山相連。烏、漆二水在山前相合抱,形成水垣,圍住地中龍氣。梁山乃是世間少有的一塊「龍脈聖地」。長孫無忌和李淳風選好陵址後,回京稟報高宗。袁天罡聽說後,極力反對。原來他曾為高祖選陵址到過梁山,深知此山風水的優劣之處。他對高宗說:「梁山從外表上看是一塊風水寶地,但細看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梁山雖東西兩面環水,能圍住龍氣,但與太宗龍脈隔斷,假如百姓選祖塋於此,是可以興盛三代,但作為帝王之山陵址,恐三代後江山有危。大唐龍脈從崑崙山分出一支過黃河,入關中,以歧山為首向東蔓延至九嵕山、金粟山、嵯峨山、堯山。今太宗已葬九嵕山,為龍首。陛下不可以後居前,況梁山又非龍首,而是周代龍脈之尾,尾氣必衰,主陛下治國無力。二是梁山北峰居高,前有兩峰似女乳狀,整個山形遠觀似少婦平躺一般。陛下選陵於此,恐從此後為女人所控。三是梁山主峰直秀,屬木格,南二峰圓利,屬金格。三座山峰雖挺拔,但遠看方平,為土相。金能克木,土能生金,整座山形龍氣助金,地宮營主峰之下,主陛下必為金格之人所控。依臣愚見,若陵址定於此山,陛下日後必為女人所傷!」然而高宗還是毅然選擇了在梁山建陵,袁天罡一聽,仰天歎曰:「代唐者,必武昭儀。」他怕將來受牽連,就辭官不做,出外雲遊去了。

  然而傳說畢竟是傳說,據文獻記載,弘道元年高宗死後,陳子昂等人極力主張在洛陽設置陵寢,但武則天遵照高宗「得還長安」的遺願,在關中渭北高原選擇了吉地,命吏部尚書韋待價為山陵使,戶部郎中韋泰真為將作大匠,動用兵士和民工20餘萬人,按照「因山為陵」的葬制,將梁山主峰作為陵塚,在山腰鑿洞修建地下玄宮。《新唐書?陳子昂傳》載:「山陵穿復必資徒役,率弊之眾,興數萬之軍,調發近畿,督扶稚老,鏟山背石,驅以就功。」武則天於神龍元年病故後,中宗皇帝滿足母后「歸陵」的遺願,力排眾議,命人挖開乾陵羨道,啟開墓門,於神龍二年五月將武則天合葬入乾陵玄宮。至此以後,乾陵作為中國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一座一陵葬兩帝的陵園立於梁山之上,而塵封的木門也再也沒有向世人開啟過。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