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那些末代帝王們的最終歸宿是什麼?
導讀: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實現了大範圍的統一,推及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為後世奠定了兩千年的中央集權王朝雛形。秦朝最後一位皇帝是秦子嬰。子嬰父親為秦始皇長子扶蘇。漢元年冬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於軹道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項羽在進入咸陽之後殺死了子嬰。
西漢,一個民族因為他而得名。漢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由此可知。漢高祖是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西漢有所作為的著名皇帝有很多,漢高祖,文景之治的文帝和景帝,漢武帝,漢宣帝等等。西漢定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寢遍佈關中,文物遺存十分豐富,顯示出「漢並天下」、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
孺子嬰(5年-25年),西漢末代皇帝(6年—8年十一月在位),號孺子,是楚孝王劉囂曾孫、廣戚侯劉顯子、漢宣帝的玄孫。初始元年(8年),王莽將「攝皇帝」稱號改稱「假皇帝」;同年,王莽自稱漢太祖劉邦要他做皇帝,便強迫劉嬰禪位給他,建國號「新」,更始二年(24年),王莽為更始帝劉玄所敗,劉嬰當時身在長安。平陵人方望等人依據天象認為劉玄必敗,而劉嬰才是天子正統,便起兵將劉嬰迎至臨涇,擁立為天子。更始三年(25年),劉玄派遣丞相李松將其擊破,劉嬰被殺。
東漢又稱為後漢,乃為區別於西漢之前漢。又取漢朝中興之意,稱為中漢。東漢時人稱首都雒陽為東京,因此又以東京為東漢的代稱。東漢同樣是當時世界上一個強大的國家,而前期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在東漢儒學發展更加蓬勃,當然,皇帝積極參與學術研究,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漢獻帝(181年-234年4月21日),名劉協,字伯和,東漢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時期是從189年到220年。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兒子曹丕認為自己在北方的地位已經足夠穩固,於十月乙卯日(11月25**迫劉協將帝位禪讓給他,建立魏國。封劉協為山陽公。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以素服為他發喪。八月壬申,葬於禪陵。謚號為孝獻皇帝。
隋朝(581年3月4日—619年5月23日)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581年3月4日,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619年5月23日,隋哀帝禪讓王世充,隋朝滅亡,國祚38年。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此朝代深刻影響往後唐朝、宋朝及以後中國朝代(至現今仍存影響力)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
李自成軍攻入京師。太監王廉急告皇帝,思宗在宮中飲酒長歎:「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明思宗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又逼周後自殺,手刃袁妃(未死)、長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
然後思宗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星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明思宗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涼德藐躬(也有一說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三月二十一日屍體被發現,大順軍將明思宗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余皆睥睨過之。」,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
隋恭帝楊侑(605年-619年9月14日),隋煬帝長子楊昭的第三子,初封陳王,後改封代王。煬後改隋煬帝幸江都,留其為長安留守。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攻克長安之後,被李淵立為傀儡皇帝,尊楊廣為太上皇。618年禪位於李淵,封楊侑為酅國公,唐朝武德二年八月初一丁酉日(619年9月14日)去世,終年15歲,死後謚號隋恭帝。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朝代之一。國號唐是晉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為胡漢融合後的大帝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關隴集團,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國之一,封為唐國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晉陽(今山西太原)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建國唐朝,在唐朝統一戰爭統一天下。唐朝的首都為長安(今陝西西安),並且設有東都洛陽、北都太原等等陪都。
唐哀帝李柷(「柷」,拼音:zhu;892年-908年),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生母何皇后。唐朝末代皇帝(第二十代,除武則天和殤帝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廢。次年死,得年17歲,葬於溫陵。遜位後,李柷被迫遷到曹州(在今山東省內),次年(908年)二月二十一日被朱晃毒死。朱晃上謚號為哀皇帝,以王禮葬於濟陰縣之定陶鄉。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
公元1368年,時為韓宋吳王的朱元璋,在統一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群雄勢力後。於當年農曆正月初四日,在應天府登基,國號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光宗第五子,熹宗異母弟,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母為淑女劉氏,年號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