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產改革:改革軍賦制度 增加稅收 復興了鄭國 | 陽光歷史

 

A-A+

子產改革:改革軍賦制度 增加稅收 復興了鄭國

2018年04月12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67 次

  子產知道,因循守舊的鄭國,如果不經一番革新,萬難應付危局。

  在改革中,子產不迴避爭議,不壓制爭議,也不怕爭議。他認為改革就是要迎著爭議往前走。比如他改革軍賦制度,增加稅收,充實軍餉,以增強鄭國自衛能力,就遭到一些人的咒罵。

  有人說:「子產的老爹就死在路上,他又要做蠍子尾巴了!」

  子產還主持全國農業普查,整頓三農。他採取的具體措施,一是釐清混亂的土地所有權,重新劃分全國田地和溝渠。那些非法侵佔的土地,或者充公,或者歸還所有者。在這個過程中,子產承認了新起的土地所有者,即新興地主階級的土地所有權,並向他們徵收賦稅,以增加國防開支。二是把農民組織起來,若干家為一個互助單位合作生產,並共用一口井等等。這些措施觸犯了很多人的利益,造成麻煩。

  一時間,全國廣為流傳一個凶險的段子:

  取了我的田地重新劃界,取了我的衣冠給藏起來,誰能夠殺了子產?我一定跟他在一起!

  到了這個地步,子產怎麼辦?他的回答是:「不要緊,只要從長遠來看對國家有利,我死也得做。實行改革不能中途退縮,我下決心不改變了!」

  子產說得出做得到,如果行不通,他寧肯撒手,也不迷戀高位。有一回,鄭國大夫豐卷為了祭祀要求進行狩獵,子產不批准。豐卷大怒,立刻徵調忠於他的勢力有所動作。子產得知,為了避免國家陷入分裂,馬上辭職,並聲明要離開鄭國,以此表示他並非要通過排擠別人來為自己謀利。幸虧當時鄭國最有實力的罕氏子皮經過考慮,表態支持子產,驅逐豐卷,子產才復職。復職之後,子產卻下令保存豐卷的田產,過了3年召豐捲回國,又把田產還給豐卷,連這3年的田地收入也交給豐卷。子產並沒有因為豐卷企圖造反而沒收他的田產。這是子產的寬容,也是他得到鄭國人心的關鍵因素之一。

  經過綜合改革,過了3年,鄭國人又唱道:

  我有子弟,子產給他們以教誨。我有田地,子產想辦法讓地裡豐收。子產死了,誰來繼承他的德政呢?

  鄭國處於晉楚兩大強國之間,不得不講究外交。在這方面,子產不拘一格,大膽啟用了一批才華之士。公孫揮熟悉外國情況,善於措辭;裨諶最富謀略,但要在野外才能思考;馮簡子思維周密果斷,最善決策;遊吉一表人才,舉止溫文善於交際。子產每逢遇到國際大事,先向公孫揮咨詢情況,並請他起草文件和講話,充分準備在各種場合的措辭;然後和裨諶一起在郊外找個安靜的地方住下來,仔細籌劃;籌劃所得的方案請馮簡子做個決斷;最後委託遊吉執行。

  子產代表鄭國參加國際會議,言辭慎重得體,既維護了鄭國利益,又不輕易開罪別的國家,並且總能給自己留有餘地。孔子曾稱讚子產的外交,說子產的言論傳播遠近,無人不曉,這是因為子產經過充分的準備。

  子產在鄭國執政並推行改革20多年(前543~前522),內政和外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鄭國在複雜艱難的情況下,保持了安定,經濟得到很大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子產也是命蹇時乖的中國改革家中少有的幸運者,他雖然也經歷幾番磨難,但直到公元前522年去世之時,還掌握大權,並在臨終之際將改革大任委託給他的繼任者,隆重有如國家遺訓。

  子產去世的消息傳到魯國,孔子含淚歎道:「子產啊,你是古之遺愛也!」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