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考古有哪些重要發現?
2014年,中國考古又有一批重要發現,或改寫了歷史,或糾正了文獻記載的失誤,或增添了新的實物資料。考古發掘有許多是跨年度進行的,準確的結論有待於考古發掘的結束和研究的進展。
1.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
2.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出土部分遺物。
3.陝西岐山鳳雛遺址出土青銅車輪。
4.廣西隆安大龍潭遺址出土石鏟。
5.甘肅甘谷毛家坪遺址出土銅鼎。
6.陝西西安少陵原韓休墓壁畫——山水圖。
7.江蘇淮安盱眙泗州古城一角。
8.陝西岐山鳳雛遺址出土鑲嵌綠松石車軎。
許昌人2號頭骨 許昌人遺址又有新發現
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持發掘的靈井許昌人遺址又有重要發現。9號探方在沉寂了幾年之後,又在西部約3平方米的範圍內,新出土了27塊古人類頭骨化石斷塊,包括完整的枕骨、部分頂骨、眉脊、面骨和顱底骨等。其中,面骨和顱底骨屬首次發現。骨骼多數可拼接復原。這批新發現的古人類頭骨化石斷塊分佈和2007年年底至2008年發現的「許昌人1號頭骨」化石相距較近,屬同一地層,地層年代經測定距今10萬年左右。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吳秀傑研究員和趙忠義高級工程師現場觀察,確認是一新的古人類頭骨,專家們建議將其命名為「許昌人2號頭骨」,以區別於2007年-2008年度發現的「許昌人1號頭骨」。
許昌人2號頭骨和1號頭骨同樣重要,它不僅為遺址增加了新的人科成員,而且在研究中二者可以互相印證和參照,最大限度地修正以往已取得的認識。例如之前發現的許昌人1號頭骨的腦量非常大,現在通過2號頭骨腦量的測量對比,可研究這種現象是個例還是群體中的普遍現象。尤為重要的是,在許昌人2號頭骨內壁發現有成組的石片劃痕,可能是古人食腦或其他行為最直接的證據。
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
2014年是靈井許昌人遺址的第10個考古發掘年份,已發掘面積近450平方米,完成發掘的面積僅為120平方米,而整個遺址面積可達30000平方米以上。目前正在發掘9號探方以西且與之相鄰的13號和14號探方,因為這兩個探方仍在被推斷的埋藏人類化石的範圍內,發掘者期待著新的古人類化石的出現。
鴿子山遺址 出土萬餘件石器時代遺物
由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持的青銅峽市鴿子山遺址考古發掘又有豐碩成果。在歷經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中,於約100平方米的範圍內發現了9000多塊被火燒烤、表面龜裂變色的燒石,出土了600多件打制石器、70多件細石器類石器、200多件磨製石器和磨盤、磨棒等磨食工具。此外還發現了少量裝飾品,鴕鳥蛋皮製作的半成品工藝品,石質工藝品的毛坯,以及大量食草類哺乳動物牙齒和骨骼。
鴿子山遺址位於賀蘭山東麓台地中段,西北東部三大沙漠、荒漠草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目前已發現15個文物點。自1984年在文物普查中被發現以來,中美聯合考古隊曾對其進行過三次調查和小面積發掘,先後採集、發掘各類石製器、動物化石2500多件。2006年,鴿子山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惠民研究員研究,鴿子山遺址大約距今12700年至8000年,處於舊石器向新石器文化轉型期。2014年鴿子山遺址出土的遺物密度較大,石器器型豐富,且多種生產工具及製作技術共存,表明鴿子山先民對環境變化的快速適應和行為能力的大幅提高,為古人類狩獵、採集以及原始農業的技術儲備與轉型提供了有利的證據。
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
2014年是靈井許昌人遺址的第10個考古發掘年份,已發掘面積近450平方米,完成發掘的面積僅為120平方米,而整個遺址面積可達30000平方米以上。目前正在發掘9號探方以西且與之相鄰的13號和14號探方,因為這兩個探方仍在被推斷的埋藏人類化石的範圍內,發掘者期待著新的古人類化石的出現。
鴿子山遺址 出土萬餘件石器時代遺物
由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主持的青銅峽市鴿子山遺址考古發掘又有豐碩成果。在歷經一個多月的考古發掘中,於約100平方米的範圍內發現了9000多塊被火燒烤、表面龜裂變色的燒石,出土了600多件打制石器、70多件細石器類石器、200多件磨製石器和磨盤、磨棒等磨食工具。此外還發現了少量裝飾品,鴕鳥蛋皮製作的半成品工藝品,石質工藝品的毛坯,以及大量食草類哺乳動物牙齒和骨骼。
鴿子山遺址位於賀蘭山東麓台地中段,西北東部三大沙漠、荒漠草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目前已發現15個文物點。自1984年在文物普查中被發現以來,中美聯合考古隊曾對其進行過三次調查和小面積發掘,先後採集、發掘各類石製器、動物化石2500多件。2006年,鴿子山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惠民研究員研究,鴿子山遺址大約距今12700年至8000年,處於舊石器向新石器文化轉型期。2014年鴿子山遺址出土的遺物密度較大,石器器型豐富,且多種生產工具及製作技術共存,表明鴿子山先民對環境變化的快速適應和行為能力的大幅提高,為古人類狩獵、採集以及原始農業的技術儲備與轉型提供了有利的證據。
大龍潭遺址 大型石鏟祭祀場現身
由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主持的隆安縣大龍潭遺址的搶救性考古發掘,發現了一處迄今廣西最大最完整的石鏟祭祀遺存,出土完整的石鏟近百件,還有相當數量的較大的石鏟碎片。
以大龍潭遺址命名的大龍潭文化是一種以大石鏟為主要特徵的桂南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大龍潭文化以石鏟數量為最多,製作精緻、美觀、規整,造型較為複雜,大多通體磨光,尤以小柄雙肩者的數量居多,其大小,厚薄、硬度都有較大差異,以碩大者居多,有的根本沒有生產實用價值。
此次出土的石鏟與此前在大龍潭遺址發掘出土的石鏟放置方式大致相同,一是石鏟大多刃部朝上,柄部朝下;二是多數石鏟面朝東北,且面部向東北略斜;三是雖非排列整齊,但局部仍有規律可循;四是石鏟大多為單獨放置,也有部分是兩件或三件疊壓在一起。這種現象可能是原始社會晚期某種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祭祀遺跡。它在桂南地區屢次發現,表明當時桂南地區存在這種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祭祀活動。
陝西岐山鳳雛遺址出土青銅車輪
鳳雛遺址 西周青銅實體馬車首次面世
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周原考古隊,在周原遺址賀家村附近進行考古勘探時,在鳳雛遺址附近發現一座大型車馬坑,出土了一乘青銅實體馬車。
陝西岐山鳳雛遺址甲組建築是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基址,是以門道、前堂和過廊為中軸,東西配置廂房各8間,並由迴廊相連接的二進院落組成的四合院式大型建築,總面積達1400多平方米。這次在其附近發現的青銅馬車長2.4米,寬1.8米。不僅體積大、青銅含量高,而且整個車輪完全是青銅實體,車軎、鑾鈴都鑲嵌有綠松石,極其華美,極為罕見。車前還有3匹或4匹馬的骨骼,說明此車馬是用於殉葬的。專家推測這乘青銅實體馬車可能是當時的觀禮車,主人可能是諸侯以上的人物。
鳳雛遺址青銅實體馬車的出土,對於研究鳳雛遺址和整個周原遺址的性質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陝西岐山鳳雛遺址出土青銅車輪
鳳雛遺址 西周青銅實體馬車首次面世
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的周原考古隊,在周原遺址賀家村附近進行考古勘探時,在鳳雛遺址附近發現一座大型車馬坑,出土了一乘青銅實體馬車。
陝西岐山鳳雛遺址甲組建築是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築基址,是以門道、前堂和過廊為中軸,東西配置廂房各8間,並由迴廊相連接的二進院落組成的四合院式大型建築,總面積達1400多平方米。這次在其附近發現的青銅馬車長2.4米,寬1.8米。不僅體積大、青銅含量高,而且整個車輪完全是青銅實體,車軎、鑾鈴都鑲嵌有綠松石,極其華美,極為罕見。車前還有3匹或4匹馬的骨骼,說明此車馬是用於殉葬的。專家推測這乘青銅實體馬車可能是當時的觀禮車,主人可能是諸侯以上的人物。
鳳雛遺址青銅實體馬車的出土,對於研究鳳雛遺址和整個周原遺址的性質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
毛家坪遺址 見證「中華第一縣」
甘肅甘古毛家坪遺址分佈在渭河南岸二級台地上。2012年7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對毛家坪遺址進行再次發掘。從目前勘探和發掘情況,可知該遺址保存比較完整,面積約60萬平方米,墓葬近千座。截至2014年,共清理春秋、戰國時期墓葬199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骨器等各類遺物1000餘件,其中青銅容器51件,短劍、戈、矛等青銅兵器11件;發掘車馬坑4座,其中,最高級別的一座出土駕車3輛,駕馬10匹,系貴族出行車輛;發掘大型墓葬兩座,其中一座為級別較高的貴族墓葬。
2014年甘谷縣毛家坪遺址發掘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這次考古發掘和出土的有銘文青銅器和車馬坑發現的大量實物資料,把秦文化的編年推進到西周時期,開啟了考古學上探索早期秦文化的先河,在學術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毛家坪遺址的規模在整個渭河上遊實屬罕見,文化遺存以周秦文化為主,年代從西周延續到戰國。從年代、地望及遺址的規模分析,毛家坪遺址極可能是秦武公設冀縣的縣治所在。據《史記·秦本紀》記載,公元前688年,秦武公攻伐當地戎人後建立了冀縣,為秦國最早設立的縣,是郡縣制的起源,堪稱「中華第一縣」。
甘肅甘谷毛家坪遺址出土銅鼎
韓休墓 唐代最早的獨屏山水畫出土
2014年11月18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通報稱,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少陵原的唐代名相韓休夫妻合葬墓搶救性發掘業已結束。此墓雖已被盜,但仍出土了墓誌、侍女俑等百餘件文物,更發現了歷經千年仍清晰可見的精美壁畫。
韓休夫妻合葬墓為長斜坡墓道單室磚室墓,平面形制呈「刀把」形,坐北向南。南北總長約40米,墓室底部距現存地表深約10米,由墓道、5個過洞、5個天井、6個壁龕、甬道和墓室等組成。甬道兩側繪有仕女圖、宦官抬箱圖等壁畫。墓室四面和墓頂繪滿精美的壁畫,尤以北壁東側山水圖最為珍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專家、考古隊隊長劉呆運認為,該墓山水圖是目前考古發現唐代最早的獨屏山水畫。在山水繪畫史上,南北朝時期以寫意為主,景小人大;唐代開始寫實,景與人的比例漸趨協調,但是缺少實物資料的發現;宋代以後,完全寫實。「該幅山水畫的發現,不僅彌補了壁畫發展史上的缺環,而且將中國山水畫的成熟期提前至唐代。」
據出土墓誌,墓主韓休在唐玄宗時期官至尚書右丞。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十二月,韓休罷相,轉為工部尚書。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五月卒,年68歲。
韓休為官清廉正直,文采頗優,工於文詞。代表作有《奉和御制平胡》、《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祭汾陰樂章》等,還著有樂曲《南羽呂》。其子韓滉為唐德宗時宰相,其繪畫作品《五牛圖》譽滿天下。
泗州古城 330多年後重見天日
由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主持的江蘇淮安盱眙泗州古城,在被肆虐洪水深埋水下330多年之後,經過考古工作者3年多的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成果。
據文獻記載,泗州城始建於北周,隋時毀於戰亂,唐代重建,曾是淮河下遊的重要都市,有著「水陸都會」之稱。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被一場持續70多天的暴雨徹底淹沒,從此在地圖上消失。
截至2014年,已基本確定了泗州古城遺址的範圍、結構和佈局,可以初步窺見古城當年的繁華景象。同時,泗州古城的一大批珍貴文物也隨之重見天日。有專家學者認為泗州古城較之龐貝古城更具豐富的文物和歷史積澱,在未來的旅遊開發中的價值和潛力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