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金元服飾:契丹男人的髮型「髡發」
「從我們掌握的史料和考古發現都可以得知,契丹人就是那個樣子。 」省博物館副館長、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會理事長劉寧指著契丹的壁畫說,「長期遊牧生活使其渾然天成。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如果在中原農耕地區,整天擺弄鋤頭、鎬頭的農夫這樣打扮起來,拿刀背箭的,不說別人怎麼看,他自己就覺得麻煩。 」
那麼契丹人到底什麼樣,歷史文獻中的記載與我們現在看到的圖片可以互相佐證:《契丹國志·兵馬制度》中這樣記載:「又有渤海首領大舍利高模漢兵,步騎萬餘人,並髡發左衽,竊為契丹之飾。 」
「髡發左衽」是古人對契丹人總體形象的高度概括,這也成為這一民族在中華民族歷史當中特別顯著的特徵,以至於北宋時期的沈括對此也有過記述,此後,有很多專家學者進行過專門研究。
商周以來,在我國中原地區,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觀念開始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所以漢族無論男女都蓄髮,並把髡發看作是對人身的一種侮辱,由此產生一種刑罰就是剃去頭髮,叫做「髡刑」,對此《史記》、《漢書》都有記載。不過,我們現在稱契丹的髡發習俗早已沒有了上述意味。
宋遼絹絲畫:契丹男子髮型
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肅勇告訴記者:「歷史上,不僅契丹有髡發的習俗,在契丹之前的鮮卑族,在其之後的女真族、蒙古族也都有髡發的習俗。 」
髡發成為契丹的典型特徵,更主要是因為其他民族在與漢族融合的過程中,髮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而契丹在其活躍於中國歷史當中的千餘年間,這一習慣一直未曾改變。
通過史料的發掘,我們現在知道,契丹人的髡發是全民族的。其中男人和兒童髡發的樣式最多,其中的一種只在額頭上方留一小撮頭髮,其餘全部剃掉,俗稱為「木梳背兒」式的兒童髮式,直到現在我們仍可見到。
當然,契丹人髡發最為獨特的地方是婦女也是如此。
為進行大眾化的文物知識普及,省博物館組織人力專門編寫了普及版的專著《走進遼河文明》,裡面描述的考古實證契丹婦女的髡發樣式:剃去前額至耳鬢沿邊部分頭髮,其他未經剪剃的長髮,在頭頂用繩帶結紮在一起,另外在左側分出一小綹長髮,編成髮辮,繞前額再盤回頭頂,壓在頭頂的束髮上,與束髮紮在一起,耳後及腦後的長髮向身後下披。
考古現場發現,契丹人遺體經剃過的部分又長出了一點短髮,從短髮的等齊長度看,原來是剃光,而不是剪短的。
有史學家稱,契丹男女老幼追求輕便利落的髮式特徵,與中原地區較為守舊的髮式相比,更具有靈活多變性,體現出契丹民族的勃勃生機和活力。
至於契丹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髡發,史書記述較少,《漢書》僅有寥寥數語,「北至葉榆,名為、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 」有人依此推測認為,遠古牧人乘馬馳逐,披散的頭髮容易遮擋視線,故而將其剃去或結辮,以便馬上行止。
那麼,再將契丹婦女不亞於男子的征戰故事結合起來看,髡發樣式展現的正是一個幹練務實的馬上民族形象。
至於左衽,應該不是契丹民族唯一擁有的服飾特徵。
與左衽相對,傳統的漢服,據傳由黃帝製衣,交領右衽。也就是說漢族服裝的前大襟是左邊那片包住右邊那片,領子的樣子看起來應該是字母y的形狀。
唐朝孔穎達注《禮記》時寫道:「生鄉右,左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鄉左,示不復解也。 」說明漢族使用右衽是由於右手解著方便,而左衽表示 「不復解」,所以是漢族逝者的服飾。
至於遊牧民族基於生活方式而使用左衽,也是為了便利。
劉肅勇示範著說,衣襟左掩能夠較少地影響拉弓射箭的右臂的活動範圍,又能更多地保護右臂不受到傷害,並且方便左手從懷中取放物品,可以騰出右手使用武器。
這樣看來,在1000多年前的冷兵器時代,當契丹民族在我國北方的草原上,人、著裝、刀箭、馬磨合得渾然一體的時候,面對從整天擺弄鋤頭、鎬頭的農耕家庭裡走出的中原軍隊時,戰爭勝負早已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