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以胖為美」什麼時候開始的?有圖有真相
唐代人講究以胖為美,那麼,這個所謂的胖是真的胖呢還是比較豐滿?其實,唐代以胖為美是有一個過程的,而且整體而言,也並不是特別胖,只是十分豐滿而已。
初唐時期,大家還是喜歡苗條的,來看閻立本的《步輦圖》,抬著李世民的這九位宮女,哪個也說不上胖吧,其實還都挺苗條的呢:
局部:
這是初唐時期的審美。我們再來看看中唐、晚唐時期的審美。
進入中唐,社會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貴族階層普遍奢靡,也使得審美逐漸開始了細微的變化。看看周昉《簪花仕女圖》:
幾位畫得比較大的是貴婦人,比宮女們高貴,可能比起來胖一些,但是也還遠沒到「肥胖」的地步啊。
什麼?臉大?臉大就是胖嗎?你讓我們這些臉大的情何以堪。臉大,不過是丟臉丟得慢而已,跟「胖」這個詞兒毫無關係啊喂!
其實,《簪花仕女圖》裡的女性看起來胖一些,也是頭與身體比例的因素造成的。盤發+簪花使得這些貴婦的頭看起來很大,與身體的比例接近嬰兒的頭身比。嬰兒嘛,哪個看起來不是胖乎乎的嘛。
但是諸位請看局部圖,然後把畫中這些女性的頭都擋著,你看哪個身體不是婀娜多姿?
再發展到唐中期,敦煌莫高窟第321窟西壁兩身雙飛天:臉大、胸大、臂如白藕,但遠遠稱不上胖啊……
這是敦煌莫高窟第45窟彩繪迦葉、菩薩:
這麼看,也只是比之前豐滿而已,而且看起來身材還挺健美的呢(這位菩薩身高加上腳底的基座,也只有158cm)。尤其旁邊的迦葉塑像,瘦得甚至能看到胸骨。
又發展,到《虢國夫人遊春圖》(虢國夫人是楊貴妃三姐,圖中最前扮男裝者):
整體來看,圖中女性人物,也比之前初唐的畫作豐滿了,但是侍女們還是挺清瘦的,尤其畫面最遠端的那位全身穿紅者。抱孩子的奶媽和虢國夫人嘛,胖多了。
繼續發展,到敦煌壁畫《都督夫人禮佛圖》(中唐):
中唐後期的世俗人物,嗯,普遍開始胖胖的了。
到了晚唐,社會開始急劇動盪,貴族生活水平也開始逐漸下降,並且由於戰爭需要,審美又重新向清瘦、矯健滑落。
敦煌莫高窟第12窟《婚慶圖》,畫中人物重新回到了豐滿健美的身材:
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宋國夫人出行圖》,無論是前面的歌舞伎、後面的侍從侍女,無不矯健輕捷,毫無胖的概念:
時間再往前走,到了五代,人物審美正式回到以「清瘦」為美。
五代(吳越)阮郜《閬苑女仙圖》(局部),畫中女仙子們真是個個如風擺荷葉雨潤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