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朝珠」究竟是什麼?朝珠是什麼做的
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禮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絛色都有區別。
朝珠 據說象徵著四季,而朝珠的質料也不盡相同。由於清朝皇帝篤信藏傳佛教,凡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衛和京官等,均可佩掛朝珠,並且可作為皇帝所賞賜的物品。
朝珠兩旁共附小珠三串:一邊一串,另一邊兩串,名為「紀念」;戴法男女有別,兩串在左一串在右為男,兩串在右一串在左為女。另外有一串珠垂於背,稱背雲.。
清朝畫上所看到的朝珠一般不是用來念阿彌陀佛,而是用來區別身份的。《清會典》對朝珠的使用有詳細的規定。例如,皇帝參加大典的時候,要戴用[東珠]製成的朝珠。皇后有時候也可以戴東珠做的朝珠,但不能單獨戴;戴東珠做的朝珠時,同時要戴兩串珊瑚朝珠。貴妃可以用三條朝珠:一條琥珀的和兩條珊瑚的。朝珠以及串聯朝珠的線的顏色,都可以反映佩戴者在宮廷中的地位。由於這些規定,當我們不知道畫中的人物是誰的時候,專家可以按朝珠來確定他的身份和地位。總之,清代的朝珠主要是地位的標誌,與其原來的功能已經沒有關係。這也是佛珠適應當時中國社會的特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