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名稱的由來 古代的醫生為什麼叫郎中?
宋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宋代始,南方習慣稱醫生為郎中,北方則稱醫生為大夫。相沿至今。 古代的醫生為什麼叫郎中呢?
我國古代醫學尚不發達的時候,醫術與巫術也總是糾纏在一起,分不清什麼為醫、什麼是巫,醫與巫往往合稱為「巫醫」。因此,「醫」字的繁體就曾經含有「巫」字。唐代時,巫醫的地位十分低下,民間流傳的俗語謂:「床上看到的醫生床下看是狗」。意思是人們患病在床時將看病的人當作醫生,病癒下床後就將醫生看成一條狗。
大夫是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3 級。秦漢以來,有御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階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稱大夫。舊時,太醫院專稱大夫。加之唐末五代以後官銜氾濫,以官名稱呼逐漸形成社會風氣,所以,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 dai,而不讀 da。
郎中是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始有,秦漢治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自宋代。尊稱醫生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後官銜氾濫所致。
到了宋朝,情況就不同了,人們用「郎中」來稱呼醫生,此後「郎中」即成為人們對中醫師的習慣稱謂。其實,「郎中」原是秦代所設立的官位,指皇帝的侍從官員。宋朝有位身兼「郎中」官位的御醫叫陳亞,此人醫術高明,深得皇帝賞識。他為人詼諧,又愛好文字遊戲,曾以中藥名寫詩百首。如「風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但看車前牛嶺上,十家皮沒五家皮」等。這些「藥詩」巧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技巧將前胡、半夏、車前、五加皮等中藥名糅入詩中,而讓人不覺牽強附會。
有一年天旱,陳亞和友人蔡襄在路上看到一個和尚求雨,但見和尚赤膊當日而曬,殊為可笑。陳亞隨口念道:「不雨若令過半夏,應定曬作葫蘆巴」。句中半夏、葫蘆巴也均為藥名。蔡見他諷刺過分,便道:「陳亞有心終歸惡。」陳亞應聲道:「蔡君除口便成衰」。「便成衰」為中醫「洩瀉」的別稱。此事傳到民間,陳亞名聲大振,都認為他不但精通醫術,更熟諳藥名。以後便有學醫者以讀陳亞「藥詩」為樂事,他身兼的官位「郎中」也漸漸成為了中醫師的代稱。不過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黃河以北大多稱醫生為「大夫」,而黃河以南又多稱「郎中」。至於這是何種原因造成的,尚無從考證。